海南省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海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2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丝弯曲 B.石蜡熔化 C.酒精挥发 D.烟花燃放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与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1869年发表了第一份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拉瓦锡C.侯德榜D.门捷列夫
3.下列有“水”字的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B.矿泉水C.石灰水D.硬水
4.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A.用铜片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B.用二氧化锰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C.用蒸馏水鉴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
D.用盐酸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5.壹佰元人民币的防伪油墨中含有MgF2,则MgF2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1 D.﹣2
6.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高锰酸钾 B.氧气 C.水D.氧元素
7.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与图中的“1”直接相关的是()
A.元素的化学性质B.质子数
C.电子总数 D.电子层数
8.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操作设计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B.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
称量氯化钠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9.海南东线高铁的开通,改善了人们的出行.铁轨通常由锰钢制作而成,锰钢属于()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D.天然材料
10.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国家颁布实施了更为严厉的酒驾、醉驾处罚措施.酒精监测仪中的反应原理如下化学方程式,则物质X的化学式应为:C2H5OH+4X(红棕色)+6H2SO4═2Cr2(SO4)3(绿色)+2CO2↑+9H2O()
A.CrSO3B.Cr2O3C.Cr2S3D.CrO3
11.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Ca3(PO4)2B.NH4NO3C.K2SO4D.KNO3
12.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够科学的是()
A.将回收的废旧报纸制成铅笔杆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少吃水果蔬菜,多吃含蛋白质的肉类,更能增强体质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3.给物质分类便于我们认识和学习.下列对各组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酸﹣﹣﹣﹣硫酸钠、硫酸
B.氧化物﹣﹣﹣﹣干冰、五氧化二磷
C.单质﹣﹣﹣﹣石墨、氢气
D.混合物﹣﹣﹣﹣新鲜空气、盐酸
14.如图所示的图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在恒温条件下,将足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发一定量水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石灰石充分反应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
D.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5.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填空(填序号):
①熟石灰②天然气③干冰④小苏打
可用作燃料的是;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16.豆浆已成为众多家庭的早餐饮品,以下是豆浆中一些营养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请根据
)豆浆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是;
(2)青少年缺乏元素易患有佝偻病;
(3)豆浆能提供给人体能量的营养素有;
(4)若成年人每天食用90g豆浆,则摄入蛋白质的质量为g.
17.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公布了他发现的新元素镓(元素符号为Ga)的性质:镓是银白色金属,能与沸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镓.目前金属镓广泛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1)镓原子的质子数为;
(2)请根据上述材料,总结金属镓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8.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它们都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三.简答题(19小题6分,20小题4分,共10分)
19.请用两种不同方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简要写出操作方法.
20.今年我国某地区遭遇罕见旱灾,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粮食减产.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请问:
(1)保护水资源要从哪两个方面入手?
(2)要净化含有许多杂质的水,可利用哪些方法?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密封线
21.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A装置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2)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B装置中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填写下列选项序号).
A、是CO2直接使石蕊溶液变红
B、是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使石蕊溶液变红
C、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溶液变红.
22.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性.
五.计算题(共10分)
23.取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10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2.2g,求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提示:
2HCl+Na2CO3═2NaCl+H2O+CO2↑)
2016年海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2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丝弯曲 B.石蜡熔化 C.酒精挥发 D.烟花燃放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铜丝弯曲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烟花燃放的过程中烟花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与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1869年发表了第一份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拉瓦锡C.侯德榜D.门捷列夫
【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B、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C、侯德榜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改进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选项错误.
D、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故选:D.
3.下列有“水”字的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B.矿泉水C.石灰水D.硬水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分析】根据溶液的概念、组成及特点进行分析解答;溶液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正确;
B、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C、石灰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
D、硬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
故选A
4.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A.用铜片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B.用二氧化锰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C.用蒸馏水鉴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
D.用盐酸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分析】A、依据铜片的金属活动性分析解答;
B、依据两者加入二氧化锰后的反应现象分析解答;
C、依据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均不能溶于水分析解答;
D、依据两者与盐酸反应的现象分析解答;
【解答】解:A、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后,所以铜不能与稀盐酸及稀硫酸反应,所以接触后均不会有明显现象发生,故无法鉴别两者;
B、二氧化锰加入到双氧水中会有气泡放出(生成了氧气),而二氧化锰与水接触不会反应无明显现象发生,故可以鉴别两者;
C、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均是不溶于水的黑色粉末,故用水无法鉴别两者;
D、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及氢氧化钠均能发生中和反应,但都没有明显现象发生,故用盐酸无法鉴别两者;
故选B
5.壹佰元人民币的防伪油墨中含有MgF2,则MgF2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1 D.﹣2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MgF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镁元素显+2,设F元素的化合价为x,可知MgF2中F元素的化合价:(+2)+2x=0,则x=﹣1.
故选C.
6.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高锰酸钾 B.氧气 C.水D.氧元素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
【分析】根据氧气的组成和质量守恒定律判断,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要制氧气原料中必须含有氧元素.
【解答】解:根据氧气的组成和质量守恒定律判断,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要制氧气原料中必须含有氧元素.
故选D.
7.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与图中的“1”直接相关的是()
A.元素的化学性质B.质子数
C.电子总数 D.电子层数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有几条弧线就有几个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就是该层的电子数,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判断该粒子属于原子还是离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主要决定元素的性质等..
【解答】解: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图中的“1”是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答案:A
8.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操作设计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B.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
称量氯化钠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
【分析】A、稀释浓硫酸应该酸入水.
B、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即可.
C、称量物质应该是左物右码进行称量.
D、锌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酸液飞溅,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故此选项错误.
B、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铜片上是验证着火点不同物质的燃烧不同,水中白磷与铜片上的白磷则是温度相同,氧气的接触有差别,故此选项正确.
C、称量物质应该是左物右码进行称量,故此选项错误.
D、锌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否则氢气会跑到空气中,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9.海南东线高铁的开通,改善了人们的出行.铁轨通常由锰钢制作而成,锰钢属于()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D.天然材料
【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分析】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和合金.可以据此结合锰铜的成分来解答.【解答】解:锰铜是由锰和铜混合之后融合而成的混合物,所以属于合金,即属于金属材料,分析所给选项可以知道选项A是正确的.
故选A.
10.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国家颁布实施了更为严厉的酒驾、醉驾处罚措施.酒精监测仪中的反应原理如下化学方程式,则物质X的化学式应为:C2H5OH+4X(红棕色)+6H2SO4═2Cr2(SO4)3(绿色)+2CO2↑+9H2O()
A.CrSO3B.Cr2O3C.Cr2S3D.CrO3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4X(红棕色)+6H2SO4═2Cr2(SO4)3(绿色)+2CO2↑+9H2O,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
【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5OH+4X(红棕色)+6H2SO4=2Cr2(SO4)3(绿色)+2CO2↑+9H2O,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碳、氢、氧、硫原子个数分别为2、18、25、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铬、碳、氢、氧、硫原子个数分别为4、2、18、37、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中含有4个铬原子和1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铬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rO3.
故选D.
11.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Ca3(PO4)2B.NH4NO3C.K2SO4D.KNO3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D、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选:D.
12.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够科学的是()
A.将回收的废旧报纸制成铅笔杆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少吃水果蔬菜,多吃含蛋白质的肉类,更能增强体质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分析】A、将回收的废旧报纸制成铅笔杆,可节约能源;
B、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撤离可燃物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C、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根据各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
D、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能大大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解答】解:A、将回收的废旧报纸制成铅笔杆,这样节省能源减少污染,故正确;
B、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或空气,故正确;
C、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角度看,补充蔬菜、水果主要是补充维生素,不可少吃.故错误;
D、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能大大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故正确.
故选C.
13.给物质分类便于我们认识和学习.下列对各组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酸﹣﹣﹣﹣硫酸钠、硫酸
B.氧化物﹣﹣﹣﹣干冰、五氧化二磷
C.单质﹣﹣﹣﹣石墨、氢气
D.混合物﹣﹣﹣﹣新鲜空气、盐酸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分析.
【解答】解:A、硫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该选项分类错误;
B、干冰、五氧化二磷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该选项分类正确.
C、石墨、氢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该选项分类正确;
D、新鲜空气、盐酸中都含有多种物质,都属于混合物,该选项分类正确;
故选A.
14.如图所示的图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在恒温条件下,将足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发一定量水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石灰石充分反应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
D.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分析;
B、根据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大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析;
C、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碳酸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向稀盐酸中不断的滴加碳酸钠溶液时,由于发生反应,会使溶液的酸性逐渐的减弱直至为中性,进而变为碱性;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度越快,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氢气越多;锌粉和铁粉都过量,因此最终生成的氢气一样多.
【解答】解:A、恒温蒸发饱和硝酸钾溶液时,因溶解度不变,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
数=×100%,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图象与实际相符;
B、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大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因此溶液质量不断增加,直至反应结束,但图象的起点不是零,故图象与实际不相符;
C、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碳酸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向稀盐酸中不断的滴加碳酸钠溶液时,由于发生反应,会使溶液的酸性逐渐的减弱直至为中性,进而变为碱性,因此图象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对,故图象与实际不相符;
D、锌比铁活泼,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用的时间短,所以曲线最先到达最高点;锌粉和铁粉都过量,因此最终生成的氢气一样多,故图象与实际相符;
故选B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5.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填空(填序号):
①熟石灰②天然气③干冰④小苏打
可用作燃料的是②;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①;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④;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③.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熟石灰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在医疗上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故填:②;①;④;③.
16.豆浆已成为众多家庭的早餐饮品,以下是豆浆中一些营养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请根据
)豆浆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是铁;
(2)青少年缺乏钙元素易患有佝偻病;
(3)豆浆能提供给人体能量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类;
(4)若成年人每天食用90g豆浆,则摄入蛋白质的质量为 1.62g.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分析】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根据相关知识可以进行计算.
【解答】解:(1)铁属于微量元素.故填:铁.
(2)佝偻病是因为缺钙引起的.故填:钙.
(3)蛋白质、脂肪、糖类是供给人体能量的主要物质.故填:蛋白质、脂肪、糖类.(4)年人每天食用90g豆浆,则摄入蛋白质的质量为:90克×1.8%=1.62克.故填:1.62.
17.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公布了他发现的新元素镓(元素符号为Ga)的性质:镓是银白色金属,能与沸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镓.目前金属镓广泛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1)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
(2)请根据上述材料,总结金属镓的性质:
物理性质:银白色,有导电性;
化学性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Ga+6H2O2Ga(OH)3+3H2↑.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镓原子的质子数为:2+8+18+3=31.
故填:31.
(2)金属镓的性质有:银白色,有导电性.
故填:银白色,有导电性.
化学性质是:能与沸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Ga+6H2O2Ga(OH)3+3H2↑.
故填:2Ga+6H2O2Ga(OH)3+3H2↑.
18.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分析】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石油;不可再生.
三.简答题(19小题6分,20小题4分,共10分)
19.请用两种不同方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简要写出操作方法.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磁铁能够吸引铁,不能吸引铜;
铁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盐,而铜不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解答】解:①用磁铁将铁粉吸出,具体方法是:把磁铁靠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并且充分吸引.
②向混合粉末中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铜粉.
20.今年我国某地区遭遇罕见旱灾,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粮食减产.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请问:
(1)保护水资源要从哪两个方面入手?
(2)要净化含有许多杂质的水,可利用哪些方法?
【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水的净化.
【分析】(1)根据保护水资源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解答;(2)根据净水的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解:(1)保护水资源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个方面入手;
(2)常见的净水的方法: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所以要净化含有许多杂质的水,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
故答案为:(1)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2)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密封线
21.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A装置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B装置中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BC(填写下列选项序号).
A、是CO2直接使石蕊溶液变红
B、是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使石蕊溶液变红
C、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溶液变红.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分析】(1)根据装置图,可推测反应不需要加热,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
(2)根据浓盐酸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烧杯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原因.
【解答】解:
(1)根据装置图,可推测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可以为制取二氧化碳、双氧水制取氧气;(2)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盐酸,使石蕊溶液变红,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不能直接使石蕊溶液变红,故BC正确.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或氧气;(2)B、C.
22.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
【分析】提出猜想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的量分析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根据紫色石蕊溶液在溶液中的变色情况分析溶液的酸碱性;
【解答】解: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会发生反应,由于加入的酸的量不固定故溶液可能呈碱性、中性或酸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
设计实验: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所得溶液呈碱性.
五.计算题(共10分)
23.取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10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2.2g,求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提示:
2HCl+Na2CO3═2NaCl+H2O+CO2↑)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由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求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2.2g
x=5.3g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7%.
答: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