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成人本科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专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
种自由的关系。
2、当代作家汪曾棋就曾明确强调说:“语言不只是载体,是本体”;“写小说就是写
语言”。
3、“张力”一词本来是一个物理学中的概念,在美国“新批评”派理论家艾伦·退特把
它作为描述诗歌特征的术语提出来之后,开始成为文学批评中一个常用词汇。
4、在诗中,和谐的韵律之美主要体现为节奏和押韵两个方面。
5、诗中间接抒情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是寓情于物与寄情于事。
6、叙事轴心是形成小说叙事的中心目标。
7、关于意境问题,晚唐的司空图提出了“韵味”说,明代谢榛提出了“景媒情胚”说。
8、文学接受是指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某一文学文本的阅读理解,并受其
意蕴影响的过程。
9、接受美学由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创立。
1、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
2、《毛诗序》中有:“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由此可以看出诗与言的关系。
3、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4、现实主义小说注意以写实的手法,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性格,历历在目地展示生活
场景,力图更为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
5、最早将“净化”一词引入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6、读者反应批评学派认为,文学作品必须诉诸历史的理解,意义只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之中。
7、伊瑟尔提出了所谓“隐含读者”的概念,开启了接受美学由接受研究向效应研究的内在转变。
8、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诗不出此四境。
”
9、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审美意识形态: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2、语言本体论:概括起来说,语言本体论是伴随着“语言学转向”在20世纪西方哲学领域和文学理论领域出现的、把语言作为哲学研究和文学活动的本体的看法的总称。
在这种“本体论”的视野中,文学作品的语言不再是摹仿世界或表现情感的“工具”,或负载作品之外的更为重要的东西的“媒介”或“载体”,而是文学活动的本体,是文学作品本身,它具有独立自主的存在、价值和目的。
3、诗歌:主要的文学体裁之一。
文学史上最早出现。
以高度精练且具有节奏的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思想和感情。
4、共鸣:读者与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大体相同或类似的情感体验或人生经历,受到强烈的感动,产生了休戚与共的情感。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读者在阅读同一部作品时,也能大致产生类似的情感体验。
1、话语蕴藉: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2、文学的大众传播:指的是运用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向数量极为广泛的受众传递文学信息的方式。
3、抒情方式:也称抒情方法,指作家在作品中表达情志的途径。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是诗人在诗作中直截了当抒发自己情感的方法,间接抒情是诗人借助客观媒介抒发情感的方法。
4、无我之境: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
文学语言与文学活动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是双重的(3分)。
它既是文学活动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具有传达作家思想情感的媒介性,又是文学活动的直接现实,它与作家的思想情感一起构成了文学的血肉之躯(4分);文学语言既是作家传达审美价值的手段,又是作家所创造的审美世界的一部分,而非“得意”后就可忘掉或就能忘掉的东西(3分)。
2、文学的人际传播有什么特点?
文学的人际传播有着鲜明的特点。
首先,双方或多方能借助于语言、表情、姿态等进行交流,接受者可以调动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捕捉信息。
其次,人际传播互动性强,各方可以互相变为传播者和接受者,都能积极参与,发送信息,接受信息,并作出反应。
(5分)最后,人际传播范围相对狭小。
人际传播主要是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进行,每次传
播的范围有限,加上不能大规模复制,故受众人数相对较少,影响力相对有限。
(5分)
3、叙事诗和抒情诗的区别是什么?
叙事诗是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诗歌,它一般具有较为完整的事情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始终具有诗的节奏和韵律等一切外在的形式。
(5分)抒情诗是诗人直接抒发情感的一种诗体,富于想象、韵律悦耳、充满感情。
(5分)
1、简析文学语言的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作为描述文学语言特质的术语,则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的。
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是与普通语言的“自动化”相对立的。
所谓“自动化”语言,是指那种由于反复使用而习惯化,再也引不起人们注意的过分熟悉的语言。
“陌生化”的语言,是指那种力求通过对语言的新奇的、反常的使用,以唤起对世界的新奇感受的语言。
(3分)陌生化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作家既可以通过一种语言的“倒退”程序,从而给习见的事物以不习见的称谓;也可以通过词语活用、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赋予寻常的语词以不寻常的含义。
其次,作家还可以运用反讽、悖论等修辞方式,或通过语序倒置、成份省略、异常搭配等违反思维逻辑和语法常规的语言组合,对正常语言进行有组织的扭曲,从而达到一种陌生化效果。
另外,在叙事性作品中,作家还时常通过独特的叙事视角等手法达到一种多重的陌生化效果。
(7分)
2、文学的文本有什么特点?
首先,文学文本并非一个完满的自足体。
由于诗人、作家在创作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是描述性、情感性的,具有含混性、模糊性之类特征,加之比喻、象征之类修辞手法的运用,文本中会存在大量的空白与未定点。
(5分)其次,文学文本的生成,虽基于作家的虚构,虽可追求语言、情节的“陌生化”,虽不必严格遵循外部世界的逻辑,但一首诗、一篇小说,毕竟要经由读者的阅读理解才有意义。
(5分)
3、小说与诗歌在语言上的不同是什么?
与诗歌相比,小说的语言更为自由灵活。
(2分)诗歌语言通常要求押韵,中国古代格律诗还要遵循对仗、平仄之类的规则,小说的语言则不受此限制;(4分)诗歌语言要求“一切景语皆情语”,小说则可以冷静叙述、客观描写。
(4分)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什么是阅读经验期待视野?它的形成和哪些因素有关?
阅读经验期待视野指的是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都有着“前理解”,对作品展现的方式具有一种潜在的、定向的期待,这就是姚斯所说的“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之为“期待视野”,(4分)即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的先入之见所形成的审美期待,是业已形成的艺术心理结构图式。
(4分)
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形成和以下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读者自身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对于世界和人生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决定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影响了读者阅读的注意和选择。
(4分)其次,读者的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知识面,影响着读者的文本选择以及对文学文本的理解深度。
(4分)最后,读者的艺术素养。
对于古今中外文学史、文学理论知识、文学技巧和艺术手法等的掌握程度决定着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宽窄与深浅。
(4分)
2、举例说明实境与虚境相互生发的特点。
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为“真境”、“事境”、“物境”等,虚境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
(5分)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在意境中处于核心地位。
但是在意境的创造过程中,一切还必须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即“真境逼而神境生”。
(5分)
要在设想中的虚境指导下对生活物象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这种提炼和加工都是以更好的表达或开拓虚境为目的的(5分)
总之,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是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
(5分)
1、谈谈你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认识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5分)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5分)
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5分)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5分)
2、结合文学创作的实际,谈谈应当如何继承和发展意境艺术?
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3分)
文学意境的特征及创作要求:情境交融(4分)虚实相生(4分)和韵味无穷(4分)
文学意境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情景交融。
这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比如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就是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创造意境的典范。
词的上阕记今游重在写景,景中有情;下阕记往事重在抒情,情中见景。
二)虚实相生。
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如《陌上桑》,诗人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失常反应(实)的描写来烘托罗敷的美貌无比(虚)。
又如《琵琶行》,诗人三次写到江中的月亮,但描写月亮的目的却是为了烘托人物的感情。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了诗人分别之时凄凉的心境。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烘托出琵琶声美妙动人,引人入胜的效果。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烘托了琵琶女孤独悲伤的心境。
景是实,而通过景物烘托出来的情则是虚。
这与中国绘画中的渲染烘托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韵味无穷。
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
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境外有境,虽有而又飘渺难寻的。
这样的意境如雾里看花,更能让人回味,引发人的无限审美想象空间。
1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开始了全球第一个电视播送服务。
正确
2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是文学巫术发生说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正确
3创作方法是指文学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处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构成文学形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正确
4在中国传统中,“风格”一词最初在汉魏出现时主要是用来品评人的体貌、德行等特点的。
正确
5话剧是在中国的一种特殊称谓,我们通常所说的戏剧主要指的就是话剧。
在欧洲,一般将发端于古希腊悲剧和喜剧的舞台演出形式称为戏剧,并与歌剧、舞剧、哑剧相区别。
正确
6《人间词话》的作者是清末民国初的王国维。
正确
720世纪以来,西方戏剧剧本在不断探索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表现主义戏剧、荒诞戏剧、浪漫主义戏剧等众多现代主义戏剧流派。
错误
8韩少功的《爸爸爸》、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是“寻根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错误
9文学思潮就是文学流派。
错误
10刘心武的《班主任》是“伤痕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正确
11古希腊时期,出现了被誉为“希腊喜剧之父”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他的创作主要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完整保存下来的有《阿卡奈人》《骑士》《鸟》《和平》《蛙》等
11部。
正确
12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即曾将《山海经》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正确
13文学游戏说18世纪由康德首先提出,后经席勒和斯宾塞阐发为系统理论。
正确
14按照形式的不同,散文可以分为山水游记、历史传记、日记札记、杂文随笔、序跋、铭诛、文化散文、报告文学等。
错误
15汇集了上古唐尧时期一直到春秋时期的一些历史文献与史料的《尚书》,通常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散文集。
正确
16美国学者布鲁姆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一种理论观点。
他指出:艺术涉及生产者、作品、世界、欣赏者等四个要素。
错误
17文学表现是与艺术构思紧密相联的一个概念,具体内容包括作家如何塑造人物、构思情节、确定主题、设置结构、推敲词语等,总之作家把想象中的内容转化成语言文字的整个过程都属于文学表现。
正确
18“陌生化”作为描述文学语言特质的术语,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的。
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是与普通语言的“自动化”相对立的。
正确
191938年10月30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放了科幻广播剧《火星人人侵地球》。
正确
20文学的意境与文学的境界含义完全相同。
错误
21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抒情散文有鲁迅的《藤野先生》、何其芳的《画梦录》、茅盾的《白杨礼赞》、宗璞的《哭小弟》、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等。
错误
221925年,英国工程师贝尔德发明了机械电视。
正确
23文学的大众传播是指在某一组织或团体内进行的文学信息交流行为。
如学校课堂上进行的文学欣赏与讲解、新作品出版后的座谈会、定期举办的文学学术研讨会等。
错误
24在中国古代,风格真正成为一个文学理论范畴,则是从钟嵘的《文心雕龙·体性》开始的。
错误
25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把人类的语言活动区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层面。
正确
26大约400年后,德国的古腾堡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印刷机,用来印刷《圣经》。
错误
27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正确
28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
正确
29“张力”一词本来是一个物理学中的概念,在美国“新批评”派理论家艾伦•退特把它作为描述诗歌特征的术语提出来之后,开始成为文学批评中一个常用词汇。
正确
30胡适的《尝试集》就是中国最早的新诗集。
正确
31在欧洲文学史上,狭义的散文概念主要是由16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培根创立和提出的。
错误
32在西方,强调文学与作者联系的表现论文学思想,其正式出台应归因于浪漫主义思潮。
正确
33产生于古埃及的宗教性诗歌总集《亡灵书》与产生于古印度的《梨俱吠陀》是堪与中国的《诗经》并列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诗歌集。
正确
34唐宋文坛上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即主要缘其散文成就而得享“八大家”之誉。
正确
35浪漫主义小说可以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为代表。
正确
36从古至今,人类的文学传播形式大体已经历了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与网络媒介等几个阶段。
正确
37中国文论中,被认为是“开山的纲领”的是《尚书》的“诗言志”说。
正确
38法国作家布尔迪厄发表的《第二性》是女性主义批评学派的代表作。
错误
39文学的传播分为如下几个要素:传播者、符号、媒介、受众与传播环境。
正确
40按照篇幅及内在特征划分,小说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正确
41所谓合规律性,是指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合乎遵循一定的规律。
正确42汉代扬雄《法言·问神篇》中有:“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这一提法被视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如其人”说。
正确
43王安忆的《小鲍庄》、格非的《褐色鸟群》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
错误
44文学的审美意义的脱颖而出,在中国大致是唐宋时期。
错误
45中国话剧典型的代表性作品有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馆》《日出》、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原野》等。
错误
461924年,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广播剧《危险》。
正确
47旁白是指角色人物在舞台上独自说出的台词,是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最为直接的表达方式,如著名的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
错误
48罗马帝国时代出现了阿普琉斯取材于希腊民间传说、描写了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外省民俗风情和社会文化心态的长篇小说《变形记》(又叫《金驴记》),阿普琉斯因此而得
“小说之父”之称。
正确
49读者的期望主要有整体的文本期待、体裁期待、形象期待、故事情节期待和内蕴期待。
正确
50对白是台词最为主要的形式,是剧中角色之间的相互对话,是戏剧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
正确
关于意境问题,晚唐的谢榛提出了“韵味”说,明代的司空图提出了“景媒情胚”说。
错误
2诗中间接抒情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是借景抒情与寄情于事。
正确
3叙事轴心是形成小说叙事的中心目标。
正确
4文学传播是指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某一文学文本的阅读理解,并受其意蕴影响的过程。
错误
5“楚辞”是《诗经》之后在楚地民间歌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诗体,宋玉的创作代表了“楚辞”发展的最高成就,也标志着我国诗歌集体创作时代的结束和个体创作时代的来临。
错误
6在诗中,和谐的韵律之美主要体现为节奏和押韵两个方面。
正确
7刘恒的《狗日的粮食》、方方的《风景》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正确
8接受美学由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创立。
正确
9严格说来,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文学是以话语的方式存在的。
正确
10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则径直以“境界”论人生,认为“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
正确
11在我国文学研究领域,唐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了物境、情境和意境的说法。
正确
12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原型批评学派的代表人物。
错误
13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哈姆雷特》《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等。
错误
14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正确
15在文学领域,蕴藉是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正确
16在共鸣之后畸形的心态得以纠正,杂乱的思绪得以梳理,堵塞的情感得以疏导,扭曲的人格得以提升的阅读心理状态。
读者的心灵去除了杂念,人生的境界得到全面的提升,这种接受心理被称为净化。
正确
17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则开创了象征主义之先河。
正确
18在托名王昌龄的《诗格》中提出的“诗有三境”是指实境、情境和意境。
错误
19诗中的客观形象,正因情感的融入与特有的神采而意象化,并进而从整体上构成了耐人咀嚼的诗歌意境。
正确
20鲁迅在《且介亭杂文》等文集中的创作是中国议论性散文的集中代表。
其他较有代表性的中西杂文随笔作品有巴金的《随想录》、培根的《论说文集》、帕斯卡尔的《思想录》等。
正确
21小说中,虚构一定要切合生活本身的逻辑,否则,虚构便会成为虚假,也就难以让读者感兴趣了。
正确
22《毛诗序》中有:“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由此可以看出诗与言的关系。
正确
23元代杂剧四大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他们代表性的杂剧剧本有《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墙头马上》等。
错误
24在约1045年,我国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A) 正确
B) 错误
参考答案:
错误
25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等。
正确
26“五四”以后,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与戏曲,在借鉴西洋歌剧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新歌剧,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正确
27对白是台词最为主要的形式,是剧中角色之间的相互对话,是戏剧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
正确
28罗马帝国时代出现了阿普琉斯取材于希腊民间传说、描写了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外省民俗风情和社会文化心态的长篇小说《变形记》(又叫《金驴记》),阿普琉斯因此而得“小说之父”之称。
正确
29最常见的是按照表现方式的不同,将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
正确30旁白是指角色人物在舞台上独自说出的台词,是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最为直接的表达方式,如著名的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
错误
31中国话剧典型的代表性作品有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馆》《日出》、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原野》等。
错误
32王安忆的《小鲍庄》、格非的《褐色鸟群》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
错误
33所谓合规律性,是指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合乎遵循一定的规律。
正确
34按照篇幅及内在特征划分,小说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正确
35法国作家布尔迪厄发表的《第二性》是女性主义批评学派的代表作。
错误
36中国文论中,被认为是“开山的纲领”的是《尚书》的“诗言志”说。
正确
37最早将“净化”一词引入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正确
38文学的传播分为如下几个要素:传播者、符号、媒介、受众与传播环境。
正确
39汉代扬雄《法言·问神篇》中有:“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这一提法被视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如其人”说。
正确
40文学的审美意义的脱颖而出,在中国大致是唐宋时期。
错误
411924年,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广播剧《危险》。
正确
42读者的期望主要有整体的文本期待、体裁期待、形象期待、故事情节期待和内蕴期待。
正确
43文学的大众传播指的是运用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移动媒体等现代媒体向数量极为广泛的受众传递文学信息的方式。
正确
44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
正确
45在《闲情偶寄》中,孔尚任提出了戏剧结构创作的几个重要原则,如“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等。
错误
46文学最早的传播方式是口语传播。
正确
47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的咖啡馆正式放映了他们自己拍摄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十多部影片。
这一天被定为世界电影的诞生日。
正确
48西方狭义的“文学”概念大约是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逐渐确立起来的。
正确4920世纪以来,外国小说的风格与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了重在表现人物“潜意识”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品有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墙上的斑点》、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的《尤利西斯》等。
错误
50叙事诗最早的表现形态是史诗,如作为西方文学源头的《荷马史诗》,我国古代的叙事诗经典作品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辞》《长恨歌》及《圆圆曲》等。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