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CCA的结构美学 看P3 Q1的完美详解
ACCA考试与科目内容分析P1和P3
中公财经培训网:/
最新消息显示,ACCA考试科目中,P1和P3的这两门课程要合并了。
意思就是说,这两科的考试会变得相当的痛苦。
考试的题多了,考试时间也延长了。
两科共通的考试科目也将要开始出现了。
那么关于这两科,中公财经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个内容简介,以及考点分析。
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ACCA P1
P1主要由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职业操守三大模块组成。
主要以上市公司为例讲述公司组织的框架结构,管理层的组成和各岗位职责、权力范围;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的分类,来源,防范,发现与处理,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完善、实施;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操守的分类,独立性的概念,保持独立性的重要意义,对独立性产生的风险及防范,发现对独立性产生威胁的事物处理等。
着重在培养合格的国际会计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道德风范,避免将来做会计师和管理者的道路上犯错误坐大牢现象的出现。
ACCA 非常注重会计师的职业操守,从F8开始,P1、P2、P7 这些科目中经常考,F8和P1中占的分数大,P2和P7经常至少考5分的职业道德题目。
F8和P1的关系:F8里的内部控制和商业风险,公司治理部分与P1内部控制和商业风险的内容重合,所以F8和P1一起参加考试占很大优势。
ACCA P3
主要从CEO角度去分析自己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资源、占有的优势、存在的劣势,财务报表的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为了发展方向目标及战略采取何种战术能够实现目标等。
在分析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模型,模型的分类,各模型的优缺点及合理应用。
企业的并购,新产品的研发,海外市场的扩张等决策和采取的措施,做决策时应注意的各种问题等。
超实用:ACCA全国第一P3学习攻略
超实用:ACCA全国第一P3学习攻略7月18号收到成绩时着实惊讶了很久。
大三这半年我的重心并没有完全在ACCA上,留给备考的时间不到一个月。
进P阶段以后我从没想过要冲第一,但我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一门科目。
P3是一门很傲娇的paper,它是ACCA整个课程体系里的霸道总裁,站在金字塔的顶端运筹帷幄,做着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strategy,而学到此时我们被赋予的身份是企业的CEO或者咨询顾问,有机会感受一个在毕业之后短时间内都无法达到的高度和视野,这是多酷的事情。
从5月份开始进入复习状态,我的复习过程相信和大多数人类似,分为三步,第一步知识点巩固,第二步真题练习,第三步回顾总结。
P3的知识点并不难,但在复习知识点这一步最重要的是要把零碎的知识点串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P3的整本书是有一个很清晰的整体逻辑的,举个例子:一般来说case study从外部战略环境分析开始,所以一开篇我们接触到的就是和外部战略环境相关的模型,PESTLE给了我们一个全面分析external environment的方向,五力模型将视角缩小一个具体行业的吸引力,Diamond研究一个企业的成功可否在另外一个新的环境里复制。
若外部环境有利,接下来则把视野转向公司内部。
而对内部的分析最重要是能不能拥有competitive advantages. 这就涉及到对value chain的分析,和对于competitivestrategy的选择。
往后走,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着本地市场趋于饱和,产品进入衰退期的状况,这时Ansoff和TOWS模型给我们指引了一个继续扩张的方向。
而扩张之后,企业从单一的company变成了有多个业务组合和公司单元的corporate,业务越来越复杂,如何更好地分配资源,进行项目管理?BCG matrix和Ashridge porfolio就是很好的评估工具等等。
这里要特别感谢一下教我们P3的Rainbow老师,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从一开始就给了我们一个很清晰的宏观视野。
ACCA备考经验:P3阶段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这样的
ACCA专业阶段的考试结果如何,主要看ACCA备考的方向对不对。
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有以下几点需注意:1)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模型中各个关键词的含义及其所指的具体内容。
(比如:Value chain中的inbound logistics是什么意思?它包括了原材料的采购、运送、等等)2)借助历年真题的Case study对模型强化理解。
不少人都觉得P3的知识点学起来非常的空泛、“虚”,不像P2合并报表算法来的实在。
的确如此,知识点经常很快就看完了,但往往感觉什么都没学习到。
因此真题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尽可能的把所有真题都通读学习一遍。
如果时间不允许的话,应该重点挑薄弱、甚至理解无能的部分学习,比如Culture、Project initial document、Organization configuration这些相对比较难以把握的知识点。
3)多问“why?”如“BCG和Ash ridge两个矩阵存在什么联系吗?”、“为什么说这家公司有core competence但缺钱?”,理解性地学习模型中蕴含的商业逻辑。
(多开脑洞)4)多去积累各个模型在案例甚至是现实生活的具体运用。
如marketing中7P模型各个P可以包括什么?在看考官答案的时候,经常会有“厉害了,我的考官,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感受。
我们应该多看看并多想想“为什么可以这样”,积累起来,以便于在答题的时候思维的发散。
5)对于考试的少量计算financial analysis,是通过考试的关键,应当引起重视。
也许文字部分你懒得或者不可能全部练习到位,但在过去考试出现过的数字计算的部分,都要练习掌握到。
6)P3的知识点还是偏模块化的,所以对每个模块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
每一个Part的总结不一定要很长或者是写下来。
起码你要知道Project核心知识点在Project initial、benefit和review;Marketing主要在于Supply chain的理解和6I、7P的脑洞大开等等。
在备考的时候P1和P3的这些知识点你要知道
中公财经培训网:/
随着考试大纲在2018年的最新变化,P1跟P3合并的消息大家已经知道了。
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大家在acca备考的时候有所依仗,中公财经小编在这里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6月份的考试中,都是那些考点被列为了重点;
P1
在6月的考试中,考生总体在Section A的表现有所进步,但是这些进步都被考生在Section B中的薄弱表现给抵消了。
考官披露说,一些学生会在选择题目(optional question)上很纠结。
很多考生的手稿显示学生选择了一道题并且答了一部分了,因为觉得另一个optional question的题目比较符合自己的胃口就选择换一个题答。
考官说,这就显示了考生在考试的时候缺乏规划。
Section B的问题就比较具有挑战性了。
考官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写和题目没有太大关联的东西,答案不是写得越多越好的,笼统的答案只能得到半分或者一分,另外一分则是你对这个知识点的应用。
P3
对于P3来说,你最先要知道的就是P3的考纲范围很广。
在一个较短的课程里面,你可能学不到所有的知识点。
讲师们需要告诉学生们哪些知识点还没有讲到,来确保学生们在考试之前能准备充分。
另外,考官不希望你仅仅简单的拷贝了案例里的文字,而没有去解释为什么。
考生如果正确分析案例中所给出的信息,那么就能得到更多的分数。
考生们也要注意,案例分析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型或者模式的,所以考生要避免只用一个答题模型。
ACCA考试第三部分P阶段考试科目考试顺序和难易程度怎么样?
ACCA考试第三部分P阶段考试科目考试顺序和难易程度怎么
样?
本文由高顿ACCA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ACCA考试第三部分P阶段考试科目考试顺序有3门核心课程是必须考试的。
另外P 阶段考试科目需啊哟另外选择俩门考试科目课程。
ACCA考试第三部分P阶段考试科目是专业的阶段课程,相对于前面二部分是有难度的。
P阶段考试科目是对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和专业知识部分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然也不是想象的那么难的,毕竟有很多ACCA考试的学生已经考试完毕了。
只要好好准备复习即可。
ACCA考试科目P2、P4、P5偏向于计算,ACCA考试科目P1和P3的计算量较少.所以想一次性报考的话,建议交叉考试分配。
说。
5.考研偏研究,是学历问题;acca偏应用,是专业组织。
看你想搞研究还是直接就业了。
但是这两者在考试上,没有冲突,完全可以同时进行。
如果最后目标只是acca,没有必要出国,只要在国内注册就可以了。
更多ACCA资讯请关注高顿ACCA官网:
高顿财经ACCA。
acca考试顺序技巧
ACCA新大纲的结构,F1-P3-P5F2-F5...P5F3-F7-P2...P7F8-P1-P7 P1知识点跟F8重复得较多,因此我把它排在这儿F4F6-P6F9-P4学科之间知识点往往有交叉,学一门的时候,往往要联系到其他几门辅助理解。
上面简化后的线性相连的一般都是初级-高级的关系。
所以在学高级前,一定要完成初级的学科。
在安排时间时,尽量争取考初级、高级两门之间不要间隔太久,否则遗忘太多,大大增加后面考试复习量。
其中最主要的是:应提前计划好option的选择想在UK事务所上班, P6、P7最有利, 想要学完就回国,P6 UK tax 就没用了以后想做audit partner 必考P7,否则拿签字权就麻烦得多。
P5似乎比较适合企业,是option 4门里最简单的一门.P4可以考虑进入投资类行业。
若计划考P4,F9应放前9门最后。
如果有志考P6,应该把F6推后,考虑作为前9门的最后一门考。
若有可能,把F6跟P6排在一年里考,这样就不必重新背税率。
每年6月、12月考试税率是一样的,若是12月和第二年6月的考试,就是不同税率了。
我Jun-08考F6, Jun09考P6,结果变的不仅仅是税率,还有CGT和relief, capital allowance等等,都有较大变化,差不多影响了1/3的章节,让人上火,再加上间隔较长,忘了一些计算细节,不得不借来教材重学F6。
P3和P5,听说同时考比较好,因为没考P5,了解不多P7里会考到P2里学到的一些accounting standards,如果二者能连上考或者一起考也不错的。
P7里对这些standards只需要简要描述就好了,不会要求得像p2那么严格。
option以外,我觉得很关键的一点,每个人都要注意的,F7-P2,尽量连着考。
P2有50%是在重复F7学的东西。
比较有利的学科搭配,能提高学习效率F5+F9同时考,则F5所需时间就减少1/3。
因为两本书ratio部分几乎是相同知识点,F9比F5介绍得更详细。
ACCAP3知识点总结
ACCAP3知识点总结ACCAP3是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课程的第三阶段,在ACCA考试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员需要掌握更加深入复杂的会计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ACCAP3的知识点总结:1.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指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服务的会计。
在ACCAP3课程中,学员需要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成本-收益分析、成本分类、成本控制、绩效评估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学员还需要了解现代管理会计技术的应用,如活动基础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等。
2.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企业内部各个方面的决策。
在ACCAP3课程中,学员需要掌握管理决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差异分析、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概念。
此外,学员还需掌握现代管理决策模型的应用,如线性规划、灵敏度分析、风险分析等。
3.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决策的核心内容,包括资金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
在ACCAP3课程中,学员需要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资本预算、财务风险管理等。
此外,学员还需了解国际财务管理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如国际金融报告准则(IFRS)。
4.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长期发展的规划和决策,包括市场定位、竞争战略、资源配置等方面。
在ACCAP3课程中,学员需要掌握企业战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SWOT分析、价值链分析、波特五力分析等。
此外,学员还需了解战略规划的实施过程和方法,如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等。
5.风险管理6.企业伦理企业伦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与员工、客户、股东、社会等各方面的道德义务。
在ACCAP3课程中,学员需要掌握企业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包括公平、诚信、责任等。
此外,学员还需了解企业伦理的实施要求和方法,如道德决策模型、伦理审计等。
备战ACCA六月考季 P1和P3考试经验分享
中公财经培训网:/对于P1和P3只考过一科的同学来讲,ACCA六月考季就是最后的机会了。
如果六月再考不过,那么考过的一科成绩会被作废,还要面对全新的科目:SBL。
中公财经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P1和P3的考试经验,满满的干货哦~
P1和P3很相似,都是案例分析,不过一个侧重点不同。
在此之上,P1还有一些概念题,纯背讲义的东西,这个毫无疑问,不花功夫背想拿分是不可能的。
背的时候也不用全背,关键词,自己组成句子,关于如何组成句子,有个方法我喜欢用,把关键词写在空白处,背相关部分时拿张草纸看着关键词动手写(不动手写还想过P?)。
上考场之后,重中之重就是,time management!(其实昨题平时写不出来,但是一上考场就感觉手停不下来,做不完题)好好发挥就行了。
P3最重要的是模型,P3真不需要怎么背,理解了模型就行,唯独要记得可能就是模型的介绍啥的,但比起P1来说真的背的少了很多。
P3多看讲义,讲义可以培养common sense,强化理解,然后多看真题,真题看近几年就行。
P3答题时,先是小标题引出,然后改写原文(同样别照抄),“抄”原文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加入分析过程了,P3最注重分析,如何分析大家可以借鉴考官答案,因为每个模型分析思路不太一样。
最后,来个结论做个summary。
同样,P3答题时间分配很关键,切忌一道题花太久时间,该跳的跳。
和P1一样,考场里,手是停不下来的,但是还是要分配时间啊,第一题写再多也只有50分。
虽然是最后一次机会,大家也不要太过紧张,毕竟知识点就那么多,只要掌握的好,临场不紧张,正常发挥,考过是没有问题的!。
ACCA P3 P5 P7考点分析
泽稷网校-财务金融证书在线教育领导品牌
Public Interest / AAA CSR Continuum / Strategic CSR Argument? Induction/CPD 【P3】 Q1:回归主流 大纲 AB 点 PEST+5F+Fin=SWOT 或 BCG+PLC+Ashrige[Strategic Change 背景] Growth methods /Ansoff / Diamond Mission / Value / Objectives / Communication Q2: 项目回归 Project: 有头 PID / BizCase,有尾 Reviews/Lessons,有身材 Gateway IT Series: Big Data / Software。。。IT 系列话题,如下图 Marketing Strategy Q3: “人”类话题 Leadership + Job Mgt / Ethics + Competency Framework Organization: Functional; Matrix; Boundary-less; Harmon’s Grid Q4: “钱”系列
泽稷网校-财务金融证书在线教育领导品牌
ACCA P1 P3 P5 P7 考点分析
【P1】 Q1 公司扩张问题 M&A RISKS Nomination / CEO & Chairman / Succession / Removal Remuneration / Independence-NED TUCKER model Memo / Press Release Q2 G 系列 Governance from the inside out, esp. Culture & Value Sustainability Series: Social Footprint IR / Stakeholders in Public Sector Q3 R 系列 Biz / Mkt Risk / ERM / Risk Audit / Ongoing Monitor / ALARP IC 灵活应用题 Q4 E 系列 Kolhberg model
ACCA考试题型及相关P3考试经验分享
中公财经培训网:/对于很多的小伙伴来说,ACCA考试并不是一个很随意的事情。
想要考试通过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跟精力去准备。
尤其是P3阶段的考试。
下面就让中公财经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首先,P3涉及很多模型,要先弄明白不同的模型是用在什么情景下,比如最常用的pastel和swot 分别可以用来回答企业所处国家、行业、企业内外部分析。
这时候就要根据老师的思路去走,他会逐一结合历年经典案例循序渐进地去讲,他有很多实践经验,不空洞,不抽象,而且有实例,学起来很有意思。
随后,弄明白基本的模型后,然后去做历年真题,我是按照真题的时间倒着做回去,一般用心做10来套,剩下比较久远的真题用来练思维,写答题框架。
在老师有真题讲解的环节,我会提前做一下,写个提纲,然后再去听老师讲,这样的话,就可以对比自己的思路和老师思路的差比,然后最重要的是看老师是从哪里去切入答题的!在做真题时,刚开始会没办法下笔,不要害怕,大家都是这样,仔细看题慢慢研读题意,然后试着去写,你会发现和答案差个十万八千里,但是只要你看到模型用对了,那么这道题就算是胜利一半了,有可能一道50分大题要做一上午,坚持下来!接下来,是去学考官的语言,我是把每个模型的考官相同答案抄下来,这样没思路的时候也有对策,老师在讲课时候也有很多备考技巧,觉得很有用。
最后,因为模型真的太多,而且真题中还是模型套模型来考,这时候我就先把模型记忆熟悉了再做真题,我用的是联想法:我如果有一笔钱,怎样去找哪个国家,行业,企业的内外部优劣势投资分析;一个企业如果建立起来后,将会面临的各种情况进行联想和延伸,方法比较老旧,但是亲测有效。
由于,P1跟P3阶段在9月份之后就要合并了,所以原有的复习套路可能就不太合适了。
还没考完的小伙伴抓紧时间考试吧。
ACCA考试科目介绍:P阶段必考科目特点分析
中公财经培训网:/ ACCA考试进阶到P阶段,学习起来就比较费劲了,考试难度也会提升。
了解ACCA P阶段各考试科目特点,有助于各位学员的学习。
今天中公财经网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ACCA P阶段各考试科目的特点。
ACCA考试科目介绍:P1特点分析
P1作为ACCA P阶段第一门课程,以文字性内容为主,知识点也多是常识性内容。
在学习P1的过程中,切忌眼高手低,要自己动手写,然后和答案比对总结。
平时要注意训练阅读和书写速度以及分析的逻辑性。
ACCA考试科目介绍:P2特点分析
P2被很多学员认为是ACCA中最难的一门考试,核心内容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的编制。
题目中各交易和事项的处理远比F7要复杂,同时需要大家非常熟练地掌握IAS及IFRS国际准则的要求和会计处理方法。
这一部分内容需要理解每一项会计处理的原理,掌握其处理方法,并不断加以练习和总结。
ACCA考试科目介绍:P3特点分析
P3需要考生熟练掌握每一个模型的原理和分析应用,另外一定要注意每一个模型所适用的范围,比如说哪些适用于宏观环境,哪些适用于微观环境,哪些适用于行业分析等等。
P3考查的是商业分析,而不是模型,因此模型只是帮助大家分析案例的工具,切忌为了使用模型而生搬硬套。
P阶段考试不再是一个个知识点割裂开来考,有时需要联系上下文对案例背景有一个整体的联系和把握,这种分析能力也是平时需要不断训练的。
有关ACCA考试P1、P3、P5的简介
有关ACCA考试P1、P3、P5的简介本文由高顿ACCA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P1课程名称是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及职业操守(Governance,Risks and Ethics)。
这门课是从2007年12月起新大纲最新增加的一门功课。
公司治理、内控和风控、职业道德是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非常流行的课题。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有些没有考到这门课就毕业了的老学员现在要求回来听这门课的内容。
P1也是整个专业阶段里面其他课程里涉及到公司治理、内控和风控、职业道德理论考试的基础。
比如P1所学习到的知识到了P2(公司报告)每年的第一大题里会有8到15分是考该课程的理论内容,而P1里面的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企业社会责任),Stakeholders Theory(利益相关者理论)和Risk Matrix(风险矩阵)在P3(商务分析)和P5(高级业绩管理)里都会再次出现的,考试时如果学生忘记了该部分的理论内容,在P3和P5需要进行分析的时候就会出现欠缺,导致比较难通过。
P3课程名称是商务分析(Business Analysis)。
通过学习真实的案例,学生可以拓宽思维方式和提高分析能力。
我们有些学生不是为了考试,因为自己有家族企业,单独来学习这门课。
P3整本书大概有16套理论可以用模型来做商务分析。
考试时要求学生灵活的运用能力。
我们上课时总结为:掌握必备知识要点;定位战略分析高度;要想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充分发散思维;答题牢记12点,活学活用定能通过。
P5课程名称是高级业绩管理(Advanc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通常要求运用所学的8种绩效评估方法中的一两种,对一家上市公司和一家非牟利机构的绩效进行比较和评估,或者对一家母公司下属的两家不同的分公司绩效进行比较和评估,也有少量内容要求对公司内部员工的绩效进行比较和评估。
P5这门课比较难,因为它是在默认前面设置的所有ACCA课程都已经扎实学习掌握好的基础上,综合前面所有课程的知识后又增添了绩效管理体系的内容,因此在时间和难度上的要求都远远超过了ACCA专业阶段的核心课程,通常学生需要掐着时间多写多练,训练在规定时间内的书写速度和思维反应能力,多些分析和论述后就不会觉得难度那么大了。
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考试经验:我的P3高分技巧-ACCA-CAT考试.doc
从第一次参加ACCA的考试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它,ACCA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大学期间,一次性通过所有ACCA的考试是个非常特别的经历,虽然中间有过迷茫,有过怀疑,但庆幸的是,我坚持了下来。
如果说有什么考试心得的话,我想坚持是顺利通过ACCA最重要的一点。
下面,我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对P3(商业分析)这门课程的一些想法。
复习资料在复习资料的选择上,我主要是用教材和历年试题,还有就是相关的考官文章。
相对于社会考生而言,在校生在强调经验和思维的P3科目上并不占优势,所以教材成为我理解相关理论的重要。
虽然没有时间仔细去看每个知识点,但至少要理解那些重要理论模型的框架、适用环境、优劣势等等;虽然经常听人说教材没有用,但作为一个学习知识的工具,教材还是非常重要的。
历年试题的重要性就不需要多说了,通过多做练习来熟悉题型和运用知识是通过考试的关键。
除此之外,考官文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章里提到的理论通常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理论或多或少都会在近几期的考试中出现。
当然,我平时喜欢看一些商业、管理方面的书和杂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我在这方面的思维。
学习方法我对P3的教材相当重视,每天看几章,不需要细看,因为我们不是要去研究这些理论,仅仅知道怎么去运用就可以了。
每次考前的一个月,学校都会请外面的老师给我们串讲,再加上带我们做题,交给我们解题思路,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整个课程的内容融会贯通,这种做法非常受用。
P3的历年试题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一开始连答案都看不懂,因为它不像其他课程有具体的答案,只是给了一个相当于思考的过程,一个判断该用什么理论、模型来解题的过程。
刚看试卷的时候完全不知所云,但在慢慢摸索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有用信息:答案后面会有给分点,那些给分点就是我们答题时需要关注的;而答案则是一个很好的推理过程,但这个推理过程必须建立在对相关理论的理解上。
我建议大家一定要理解那些常用的、重要的模型,根据适用环节加上适当的记忆,比如可以根据竞争力外部分析、内部分析、企业内部流程、人力、信息等进行分类。
ACCA考试经验:P5和P1P3考试经验分享
ACCA考试成绩已经出来了,原科目P1/P2/P3,从通过率来看,不少学员考的都不错,当然也有部分学员考的不是很理想。
考过的学员你可以全身心的备考下一科目,而对于9月需要备考SBL/SBR的学员,建议你多花时间来应对SBR/SBL。
对于P阶段的学员来说,由于P1和P3的合并,以及科目大纲及名称新的变化。
尚未通过P1和P3的学员:2018年9月考季P1和P3将会合并成为新的科目SBL,所以在6月考试成绩公布后,尚未通过P1和P3的学员需要重新学习新的科目SBL再参加考试。
通过P1或P3其中一门的学员:2018年9月考季之后,你的P1或P3成绩将会被取消,需要重新学习并参加SBL考试。
也就是说,如果在9月考季前你只通过了其中一门,那么这门考试的考试费和通过的成绩将会成为一种浪费。
通过P1和P3两门课程的学员:两门课程的通过成绩将会自动转化为SBL的成绩,不需要在学习SBL的课程。
P2科目将会由SBR课程替代,同样如果学习的是P2科目的学员,但是没有及时考试而选择参加9月考试的学员,需要重新学习SBR课程,掌握大纲变动部分,更好的应对考试。
P2 Corporate Reporting 将改名为Strategic Business Reporting,依然是必考科目。
新的科目将会继承P2原有的知识点,经过比较新老科目的考纲后发现,新的科目只是在原来P2的基础上重新做了编排,并没有新增或减少什么值得特别注意的知识。
在考试形式方面,改版后,将不设选做题,所有考题都必须回答。
ACCA建议学员在开始SBR学习之前学习EPSM模块。
该模块的学习需要大约20小时,对战略专业科目大有帮助。
在很多ACCA学员眼里,P5是最难的一科。
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学员很坚定的选择P5.这部分学员通常有个共同点:不擅长计算类型的(P4)也不喜欢税(P6)那么只能选剩下的P7和P5,再是因为本身工作就是做业绩分析的,每个月都在做怎么会惧怕P5。
ACCA P1P3双60+自学经验分享
ACCA P1P3双60+自学经验分享幸运在2016年3月通过了F9P1P3。
其中F9因为学习时间有限略轻视,考试时感觉就很不好,最后只考了58分,就不分享经验了。
另外两门,P160分,P363分。
虽然分数不高,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些经验可能对大家有益。
关于自学先谈一谈关于自学的原因。
自学并不是因为觉得自己聪明然后轻视老师什么的,只是觉得文科听老师翻译ppt效率略低。
自己直接去理解讲义,比听老师的课一知半解然后重新自己理解讲义要有效率。
当然这只是个人看法,因人而异。
关于P1首先要感谢老师的讲义!在通读完一遍后,了解了这门课的脉络,就开始看真题。
大概是从09到15年加Pilot 13套题,期中简答题全部反复背到熟练。
这一点使我在考试时真的很轻松,选题时直接选了第四题,因为看到environment audit stages这一原题。
而很多同学因为没有背过,选了Q3,却不认识missile 导弹这个单词,导致答题出现大问题了。
另外,真题的案例分析题,即Q1,我只看一遍,理解了它的做题思路即可。
我觉得这一题就是一个阅读理解而已,很多答案都已经在文中了,你要做的只是一个找到对应语句,并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答案而已。
关于3选2,我觉得直接看问题选出自己更有把握的两个即可,没有什么个人技巧。
总的来说,通过P1重在一个熟练度,熟练案例的回答以及简答题的背诵。
手速一定要快,掐准时间做题,我在最后做完时空出了约不到十分钟,可以修补之前的答题漏洞(其实就是补充一大堆废话)。
关于P3首先想说的是,这门课真tm可以裸考。
只要碰到出题常规的考试,考前背下模型直接考试吹水,英语好点就能过了。
p3的模型,只是帮助你更有条理的全面答题。
如果题目不要求你用模型,直接按照自己思路来回答也是行的。
自学这门课是因为老师真的不太有趣。
就不点名了。
P3,也包括P1,需要较好的读题能力。
Q1很长,在读题的时候根据问题做好标记,比如标上模型的某个分类,比如pestel中的p,你就可以标在题目上关于政治的内容。
ACCA考试经验分享-P1P3P5考试书写技巧
ACCA考试经验分享-P1P3P5考试书写技巧
备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实战经验也是学员们需要注意的地方,除了常规的书写技巧外,每个科目都有自己独特的另一面,今天泽稷网校ACCA老师为即将上考场的学员准备了这篇答题经验分享,希望你们能够取得好成绩:
一、ACCA通用应试技巧篇:
ACCA考试是得分制,不是扣分制,只要写到点子上就能得分,因此要留意markingscheme是怎么分配考点和分值的。
有的paper是典型的多劳多得,我影响最深的是auditandissurance,我把我能想到的点都写上了,写到最后一页最后一行,得了65分。
严格地控制每1分花费1.8分钟的时间。
例如一个paper五道题,每题20分,一个小时做一题,每题都做得很好,一共做完三题,
第一题17分,第二题15分,第三题16分,水平绝对高,加起来48分,fail!连marker都扼腕叹息了。
假如严格的控制时间,每36分钟做一题,每题只拿10分,五题加起来50分,pass!
聪明人都会拿到每一题的easymark.
例如还有1分钟就交卷,最后一题一点没写,怎么办?
把问的几个问题的小标题写上,序号标上,1分就给了,再写一个记得的公式,又1分了。
如果前面得到48分的加上这2分就pass了。
ACCA考试知识点:P3必考知识热点介绍
中公财经培训网:/ ACCA考试知识点:P3必考知识热点介绍
对于很多学习acca的小伙伴来说,P3阶段的acca考试就是专业级别的了。
想要顺顺利利的考试通过,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对即将参加的考试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以做好考试前的重点复习。
重要提醒:
有段时间没考这个知识点了,但是这个知识点最简单,一般考Adv & Disadv (organic growth,acquisition, franchise, strategic alliance, license )。
另外strategic alliance, license,franchise 是如何运作的要知道。
考官出题逻辑
Section B Q3 25marks
精选必做题:Machine shop (Dec 2013) , Graft off (Dec 2012), IISA (b), Pilot paper Q2
热点:Pricing + Variable cost
重要提醒:
pricing 是marketing mix 中唯一和financial 相关的,因此比较重要,虽然2016 年3 月刚考过,但是也有可能和variable cost 一起考,请在官网下载2016 年11 月有关variable cost 的考官文章。
考官出题逻辑
Section B Q4 25 marks
精选必做题:iTTrain (Jun 2014)(a) ;HC (Jun 2016 )(b)
最后,关于ACCA考试知识点,小编就先给大家简单介绍到这里吧。
如果还有其他ACCA考试相关的内容就请登陆中公财经培训网看看吧。
ACCA考试P3考官文章分析
ACCA考试P3考官文章分析
本文由高顿ACCA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ACCA考试中,考官文章是非常重要的复习资料之一,每年考试前后,ACCA考官会定期针对一些考试重点、难点撰写分析性文章,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知识点,以确保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答题思路的准确性
每年P3考试科目考题都可以非常准确地预测出来,是因为P3 的考官非常Nice,考官文章帮助巨大。
越新越没考过的文章考试的可能性越大。
可惜的是,P3的考官太喜欢炫耀自己的知识了,考官文章不仅多,而且又长又晦涩,常常是学生自学后,长叹一声:说得什么啊,没看懂。
按照考纲来全面掌握考点是答题的基础,在熟练考点的基础上,可以灵活地串联起来进行分析和发散,思路越练越开阔,内心的境界也越来越宽广和深刻,P3的同学上课之后P5学习起来很轻松也很容易通过。
这两年内的考官文章都是重点,其实我们面授的时候是学习的8年内的,这样效果更好些。
更多ACCA资讯请关注高顿ACCA官网:。
做好ACCA学习计划,把P3抓到碗里不是难事!
做好ACCA 学习计划,把P3 抓到碗里不是难事!在帅气逼人小编看来,对抗ACCA 这种考试除了要有非人的毅力之外,一个好的学习计划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你需要考虑好一次报几门,每次报哪几门,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备考这些报考的科目。
今天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位学员从F1 考到P3 的艰辛之路吧。
历经了2 年的学习时间,我从F1 考到了P3,在这期间有过迷茫,有过怀疑,但庆幸的是,我坚持了下来。
在决定考ACCA 之前,我整体计划了自己几年内的考试进度。
目标定在两年半考完所有14门!在此我跟大家分享自己对于P3(商业分析)考试的学习心得:1、浏览教材。
注意P 阶段的教材都无需细细研读,因为我们不是要去研究这些理论,而是要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理论见解到实际案例当中。
教材作为一个基础学习只是得工具,有对各项理论的讲解,是我们需要知晓的。
教材中的知识点很多很分散,很容易混淆,不容易记住。
例如教材上strategic planning 和strategic marketing 两部分涉及内容太多。
只需看一遍教材,把知识点进行整理和规整。
然后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做习题上,通过习题来复习概念。
2、历年试题。
历年试题是用于熟悉题型和运用知识的。
P3 考试出题非常灵活,很多是对概念的灵活应用。
刚开始在题库看题会感觉非常晦涩,甚至连答案都看不懂,因为它不像其他课程有具体的答案,只是给了一个思考的过程,一个判断该用什么理论、模型来解题的过程,用于引导我们的思维。
所以所有的试题都需要反复研读,要学会发散性思维。
3、仔细研读考官文章。
有许多考生遗忘了考官文章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利用教材和历年试题进行学习。
提醒我们注意到了P 阶段,教材只能作为一个基础的学习知识的工具,用于理解相关理论的重要来。
ACCA考试科目P1跟P3合并了,必考科目变成13门了
中公财经培训网:/ ACCA考试科目P1跟P3合并了,必考科目变成13门了最近,小编突然间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秘密。
ACCA最新政策规定,要在9月份ACCA考试科目专业知识部分,P1跟P3要合并一块考试。
那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ACCA必考科目从原先的14科变成了13科呢?其实,关于这两门科目的合并考试,变化的仅仅是科目的多少。
其实,P1与P3的内容并没有完全发生大的变革。
详情如下;P1公司治理和P3商业分析确认合并,成为新的科目“Strategic Business Leader”,考试时间为4小时,对同学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而P2高级财务会计,则更名为“Strategic Business Reporting”,也是在2018年9月考试季正式施行。
新政将自2018年9月起正式实施,所以2018月6月将成为P1/P3最后的考试季。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学员2018年9月份之前只通过了P1、P3中的一门,那么,需要参加新科目“StrategicBusiness Leader”的考试,之前的成绩就作废了,所以特别提醒考生:同学们在规划自己P阶段的考试时,要把新政策考虑进去,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损失和精力损失。
ACCA一共16个科目,通过14科就可以拿到ACCA准会员证书(最后4科P4-P7是四选二)。
这16个科目的考试顺序也是有规定的。
16科目分为四个大模块:知识模块(F1-F3)、技能模块(F4-F9)、核心模块(P1-P3)、选修模块(P4-P7) 考试必须按照模块顺序来进行,即知识模块-技能模块-核心模块-选修模块。
必须按照这个顺序来报考,但是各个模块内部的科目是可以打乱顺序考的。
例如:F1-F3,可以先考F3,再考F2,再考F1,后面的依此类推。
当然,ACCA每一次考试最多可以报满4科,那么可以把前面模块的都报上,报完以后还有剩余科目可以给后面模块的再报上后面模块的科目。
例如,可以一次把F1、F2、F3、F4都报上,考试结束后,F4、F3、F2都通过了,F1没通过,那么下次报F678等科目时,必须先把F1报上,如果考完了F4-F9的科目,F1还是没通过,报P 阶段时,F1也必须先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ACCA的结构美学看P3 Q1的完美详解
作者简介:
犀利仁师Rainbow
楷博财经ACCA讲师,机智幽默,擅长各种段子。
Rainbow'sTalkshow板块主笔。
———————————————————————————————————
结构无处不在,或者可以说,世界是多种结构的组合。
结构的必须性表现为结构是逻辑的表现形式,而逻辑是教育的基本追求。
我们这样说也许有点过于装叉,所以我们不如换一种说法呢?
结构表现在音乐里,成为节奏。
失去结构的音乐成为噪音。
结构表现在诗歌里成为韵律,失去韵律的诗歌等于呓语。
桃红配柳绿,春风对秋雨,这是有声有色的对称结构。
秋天来了,数不清的树叶子掉下去,流不尽的长江水又流过来,这是令人昏昏欲睡的没有结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包容一切历史展望一切未来的宏大结构。
结构同时也是建筑的内部支撑和美学表象。
故宫的严格对称结构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完美表述,同时央视大楼大裤衩也很委屈地在述说其实它也有非常完美的对称结构:两条腿子很对称!
而ACCA作为一个逻辑严谨的体系,尤其体现了英国人步步为营,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迷人结构。
当我们懂得去发现并且欣赏ACCA的结构,你会发现,考ACCA基本等于读一部福尔摩斯,是一个屏住呼吸,冥思苦想,慎密推理,最终阳光明媚的过程。
无论学习,做题还是考试,妥妥的都是享受。
信守一拈,比如FinancialReporting中IncomeStatement的顺序结,Taxation无比清晰的板块结构,Business Analysis从宏观到具体,从外部到内部,从诊断到治疗的逻辑结构......不一而足。
结构是ACCA的基本支撑,学习ACCA其实就是先去发现它的结构,当我们失去结构的支撑,我们会变成一只美女身上的蚂蚁,从头到尾爬完她的全身却完全春风不解不知所云,浪费了大把光阴和大好资源,还搞得自己找不着北最后崩溃,真是愚不可及!
来看看我们如何利用结构这一把利刃,庖丁解牛,将号称题目最长,千夫所指的P3 Q1,解剖到无所遁形,所有套路尽收眼底。
想套路我?来啊,互相崇拜啊!互相套路啊!
Q1,Dec. 2008
题目实在太长就不放上来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做事。
拿到题先看问题:
假如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做question(a),我们除了读(a)的问题,也需要读读(b) &(c)的问题,因为所有的问题加在一起,会给我们一条发现事件的清晰脉络。
(a)Analyzethe macro-environment of the National Museum using PESTEL.
推理:
■ 1. National Museum= not for profit org. 对于一个不以赚钱专管花钱的机构,会出现什么问题?除非是没钱了!或者会获得什么机会?会不会也跟钱有关?存疑先,但是我们可以推断PESTEL中谁给它钱谁就会是它最大的影响力;
■ 2. macro-environment& PESTEL = external environment. 所以无论题目多长,只有外部环境相关的信息才是我的读取重点,内部相关的一切和PESTEL无关,忽略之;
■ 3. 什么情况下需要我们做PESTEL分析?一定是有change的时候,也就是公司遇到了大变故,或大机遇,才会通过外部环境分析去发现两个东西:机会和威胁。
所以:分析重点一定是external + change.
(b) Assess the underlyingorganizational culture issues that would explain the fail ure of DirectorGeneral’s strategy at the NM.
推理:
■ 1. Culture =internal,故,分析重点移到内部,只读内部相关信息;
■ 2. Failure =problem,所以question(a)找到了分析方向:NM需要分析PESTEL多半是因为遇到了问题,而不是机会。
我们的分析方向往问题,威胁,失败上走,应该不是大问题。
(c) JSW lenses.
Examine each of 3 lenses gives to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strategy develop ment at the NM.
和(a)关系不大,暂忽略。
三个题目一扫而过,发现关键词和找出分析工具及分析方向不需要超过半分钟。
然后方可读题。
读题目万万不可一头栽进去,否则就真成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段够你分析一生,而我们只有全部36分钟做完question (a)。
读题的第一要素是发现结构。
这个题目结构相对nice,有清晰的标题,哪怕单单从标题上也可以找出整个事件的清晰脉络。
带着PESTEL的任务,去发现P3内外有别的结构。
一共五个标题,所以分五个部分。
1 introduction不分内外,必须精读。
2 在读题之前我们就知道,strategy的结果是失败的。
Funding= Money. 这事多半跟钱有关,而且由于Museum不挣钱,所以它的funding来源多数是外部来源,故而,funding 需要精读一精读。
Structure = 内部,忽略。
3 Government change?好吧,简直不用说了,够格支撑一间国家博物馆的也只有政府了,谁给你钱,你必听谁的话。
几乎可以肯定,government= political, 成为影响NM的最大因素,而change必定是strategy的trigger,必须精读!
4 General Director =internalperson = 非精读内容
Proposal=解决问题的计划书=内部问题=非精读
5 Reactionto proposal.Reaction可能有内部人对计划书的反应(既得利益者和未得利益者之间的博弈),也可能有外部人对计划书的反应,而我们只要看外部人的反应就够了,比如政府的反应,比如visitors的反应,等等。
所以这部分不精读,精选相关外部信息即可。
这样,拜结构所赐,我们只需要再花大约2.5~3分钟的时间就找到了分析的重点,剩下大把时间给我们精读,分析和表达~生活是多么美好~
刚说了,External +Change是PESTEL的分析重点,External被我们解决了,现在来看看Change.
我们一切的机会,威胁,问题,灾难,惊喜,财富,幸福或者不幸,几乎全部来源于change.change是一切分析的核心,动力,和原因,所以,我们来:
发现ACCA: 含蓄的结构美学~
1 一切表示转折,时间顺序,情绪良好或者情绪不良的词,都预示着一个change的来临,揭开了分析的序幕:however,fortunately/unfortunately是最常见的词;
2 有时候会比较含蓄,需要推理。
比如这里出现大量的:
currently,previously, 30 yearsago......这就是在告诉你,事情在change,否则以ACCA 极为有限的篇幅资源,一般不大会写出鲁迅先生那样在我的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的任性的千古名句,ACCA只会告诉你它的后院有两棵枣树,所以当它说有一棵是枣树的时候,还有一棵必定不是枣树。
所以,当它说currently的时候,意味着未来会和现状大相径庭。
同样,如
果,the area is previously affluent,那就意味着它的现状恐怕不大美妙;如果
30 years ago the NM was identifiedby government to be very significant totheco untry,这就基本等于是在说,30年后的政府认为它可能看走了眼,劳资白养了你这么多年?30年前的月光又大又白和今天都不一样,何况三十年前的政府。
再结合后面governmentchange,我可以基本肯定,政府是博物馆一切strategy的推手,是PESTEL 中最大的影响力。
3 一切带有情绪的词都是重点线索。
我们知道,绅士风度翩翩的英国人受制于文化和教养的规矩,是比较内敛的,难得有情绪激动的时候。
如果连ACCA都激动了,那绝壁是出了大事情,所以一定是分析重点。
所以一旦出现了诸如radically,dramatically,extremely, 这样的词,请一定用它们点醒梦中人。
这样,托结构的福,你会发现做question(a),花在读题上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剩下的26分钟给你分析和写答案还不够吗?何况我们还将学会如何用10分钟写下形销但是骨立,骨气满满到处是keywords充斥其中让marker根本无法回避的answer.
关于answer的结构美学,我们下回再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