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效果分

【摘要】目的评估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

方法在2019年1-12月间,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54例,开展社区康复护理干预,使用
COOP/WONCA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用KPS量表、QL-index 量表实施平行测量。

结果干预前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开展社区康复护理干预,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实为一种比较严重且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典型特征为个性改变,精神活动与环境出现不协调,以及行为、情感、思维发生分裂等[1];在全球范围内,此病的综合患病率达1.2%[2]。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精神分裂症需要长期的药物和康复治疗,因此,给予正确且合理的家庭、社区康复护理指导,意义重大。

本文围绕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并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从而评价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1-12月这一阶段内,在社区精防在册随访名单中,随机选取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共计54例,均与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3],且服药依从性好,入组时处于康复期,排除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

其中,最小年龄15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40.8±1.9)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12年,平均(4.1±0.5)年;男性36例,女18例。

1.2方法
知情同意后建档,涉及内容为治疗经过、病情、诊断结果、医疗费用等,分
别于干预前、后(干预5个月),对患者开展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测试。

干预内容:(1)心理指导。

多与患者接触,借助语言、情感交流,增进彼
此之间的情感;引导患者自主调节心态,正视疾病与现实,自尊自爱,正确对待
所遇困难(工作、生活等),强化治疗勇气与信心。

(2)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以召开座谈会、集体讲课、个别交谈等方式对患者开展宣教。

比如通过观看录像
等方式,讲解相关疾病知识,重点进行病因、转归等内容的讲解,同时告知其坚
持用药的重要性。

(3)康复技能训练。

在社区内进行各种活动,如健身、下棋、打球等,还可开展一些职业训练,比如手工劳动、文体活动等。

(4)借助广场
义诊、墙报等方式,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宣教,减少歧视,为患者营造和谐氛围。

(5)对家属开展家属护理教育,定期开展疾病知识讲座(每月进行1次,
涵盖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康复技巧、复发先兆等),并编撰疾病康复小手册发放
给患者和家属。

(6)用药指导。

精神分裂症患者需长期药物治疗,因此,需不
断强调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并叮嘱家属对患者用药给予监督,不可随意停、减、
改药。

同时,社区医护还需定期进行家访,必要时,可对药物进行调整。

(7)
家庭护理。

在患者家庭中,持续加强患者记忆,鼓励其多看书、动手、用脑,以
此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对于病情稳定且有劳动能力者,可引导其做一些其
自身能够做到的事情,比如做家务、养花等;社区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定期性随访,了解、记录患者训练情况,每2个月进行1次康复评估。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

用COOP/WONCA量表[4]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此量表
共有7个条目,分别为疼痛、社会活动、日常活动、情感、生理适应性、健康变化、整体健康,5级评分,总分35分;另用KPS量表、QL-index量表[5]实施平行
测量,QL-index一共有5项,10分制评分;KPS仅为1项,百分之评分;上述量
表分值均与生活质量之间呈正相关。

1.4统计学处理
SPSS18.0处理各项数据,针对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
显著。

2.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3个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见表1。

表1 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对比(±s,分)
量表干预前干预后t P值
COOP/WO NCA 17.44±3
.00
23.25±3
.56
8.30<0.05
KPS53.11±1
2.4456.82±1
6.24
6.27<0.05
QL-index 4.31±1.
23
4.81±1.
66
8.12<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类疾病,患此病后,通常需要坚持用药治疗。

但当患者在出院后,之所以会选择停药,主要原因在于自认为病已痊愈,无
需再用药,或长时间用药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等;也有一些家属对坚持用药缺乏
正确、深入认知,同意其停药,最终造成了病情的进展与恶化。

而通过实施社区
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更为全面的了解坚持用药的意义与重要性,
促进其用药依从性的提升。

有报道[6]指出,通过开展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精神
病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因而可达到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家庭是患者活动最频繁的场所,而且家属也是其接触最多、最直接的人,通过开展家庭支持,可以使患者更好的接触社会,这对于其精神状态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

另外,通过开展心理指导,能够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使其正视疾病,树立治疗勇气与信心。

健康教育则能帮助患者获得更多的疾病知识,从而更加积极的接受治疗。

本文通过开展上述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最终结果得知,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增加。

提示此干预措施有效,能够满足此病治疗需要。

综上所述,将社区康复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达到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应用效果突出。

参考文献:
[1]精神分裂症[J]. 中国医刊, 2014(10):103-104.
[2]居丽晶, 范洪峰, 马莹,等.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康复一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7(5):584-590.
[3]罗石友. 社区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8, 004(002):67-68.
[4]郭延萍. 个体技能训练在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评估[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016(016):1861-1863.
[5]韩凤珍. 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医院专业治疗、护理、社区康复于一体的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6(15):2052-2056.
[6]陈汝兰, 霍丽明, 潘锦环,等. 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17(006):621-6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