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朱德的扁担教学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朱德的扁担教学案例分析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An Analysis of Zhu De's Teaching Cas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朱德的扁担教学案例分析
课文记叙了朱德同志与战士们一起挑粮的事情,赞扬了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如何更好地突破这个重点呢?我一改传统的逐段分析的教学模式,代之以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再思中感悟,在辩中明白,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片段1:
老师: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
学生:挑粮上山。
老师: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
学生1: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
学生2: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
学生3: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
老师:说得对。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出示投影)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师: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1:我感觉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肯定很重。
学生2:我感觉朱德爷爷的力气很大。
学生3:我觉得朱德爷爷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这么满的一担粮食。
学生4:我想,这么重的一担粮食会把朱德爷爷的肩膀都压红了。
学生5:可能还会流出血来。
学生6:我想,朱德爷爷可能是硬坚持住的,他真勇敢。
片段2:
成功点击:
人物形象鲜活丰满的再现,从人物的行动入手,抓住“藏”和“找”,使他们带着情感进入主客观高度融合的审美境界。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它的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时,通过教师有效地引导,当学生回旋于情感的浪尖,心潮澎湃,有一种渴望表达的冲动时,心灵的闸门就已经开启了,人物的个性得到鲜明地再现。教学是一种艺术,让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