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请把下面的词语抄写在田字格里。
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
(3分)
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主动实践大胆探究
2.
龙
虎虎
望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会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
3、①“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1分)
A、格林童话
B、安徒生童话
C、伊索寓言
D、《一千零一夜》
②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1分)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③《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1分)
A、柯南道尔
B、笛福
C、狄更斯
D、莎士比亚
④“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是指《红楼梦》中的两个人物:、。
(2分)
4、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4分)
①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②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③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④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5、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1分)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D、十一月
②说出下列对联所隐含的年龄:(1分)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 )岁
③数字猜成语(2分)
12345609()1256789()
333 555()9寸+1寸=1尺()
6、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
(《小芳》)
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
(《大中国》)
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
(《牵手》)
7.仿照例句,运用比喻,另写一组句子。
(可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句意须前后关联,字数不一定与原句相同。
)(2分)
例:一棵树,是一艘大地的船。
大地的船,为春风升起绿帆。
仿
句:。
8. 请你利用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使上下联完整。
(2分)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 ,弃之可惜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 量力而行
9. 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2分)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
1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2分)
一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
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
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
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
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
11、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仙女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
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
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2分)
A、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划破了吗?
B、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
C、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12、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留心观察街上的店名,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它们语言简洁,内涵丰富。
请你说说下面店名的含义。
(3分)
(1)“好又多”(超市名)
(2)“长寿店”(药店名)
(3)“文乐书店”(书店名)
二、阅读理解题(37分)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11分)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与其佣作
③资给以书④遂成大学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15.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可以为师矣 B.是以谓之文也
C.以钱覆其口 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16.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3分)
17、写出最少2个其主题与上述故事内容相同的成语(2分)
(二)阅读《梅香》,回答文后各题。
(17分)
梅香
林清玄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
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⑧可见得
...,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⑨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⑩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⑾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⑿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8.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
(3分)
19.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
(3分)20.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2分)
21. 品读文章第⑾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3分)22.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3分)
23.在生活中,我们也许并不富有,也许常被人漠视,但我们也有“自己心灵的梅香”。
读了本文,请谈谈你的感受。
(3分)
(三).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9分)
横向思维与心理枷锁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拿一张白纸,用笔在上面点一个黑点,拿给人们看。
接受这个试验的所有成年人,都毫无例外地回答:“一个黑点。
”可是在幼儿园,孩子们的回答却是多种多样的。
“这是一顶小草帽!”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这样说。
“不,这是烤糊的面包片!”另一个声音喊。
“不对,这是一只捏扁的臭虫!”第三个声音纠正道。
为什么孩子看到的和成年人不一样呢?_________________随着生活的积累和受教育的深化,人们逐渐变得遵循各种陈规去思考和行动。
这样,思维就受到种种牵制和羁绊,思路变得狭窄起来。
思路狭窄了,创造力必须受到影响。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乔奇说过这样一句话:“发明和发现存在于在人人都看到的东西的同时,想到从没人想到过的东西之中。
”怎么才能想到没人想到过的东西呢?这需要对大脑有某各“震动”,就好像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想到万有引力一样。
面对这种“震动”,不是每个人都能萌发创造思维的。
还必须凿开锁闭我们心灵的“心里枷锁”。
才有可能产生萌发创造性的反应,提出崭新的观点和主意。
什么是限制人们创造思维的心理枷锁呢?首先,什么事都要找出正确答案。
几乎从入学的头一天开始,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对应的正确答案,这话自然不错。
可是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思考的目标是这了得到一个潜在的惟一的答案,而这个目标往往是书本上的、现成的、前人的经验总结。
思维的结果,还是别人的东西。
事实上,许多问题并不是只有一个答案,正像法国哲学家爱密勒·查蒂埃说的:“世界上最糟糕的事,莫过于只有一个主意了。
”
其二,“要合规矩”。
有些人想问题不敢越陈规旧习半步,还有些人遇事总是告诫自己:“要实际些,别异想天开。
正是这种来自心底的声音,扑灭了许多创造理想之火。
”
其三,怕被别人当傻瓜,怕出错,强烈的自尊往往成为束缚创造力的阻力。
其四,“那不是我的专业”,“我没有创造的天赋”,这两种想法同样是心理枷锁。
许多人由于不是自己的专业,停止了自己的创造性。
许多人怀疑自己的天赋,不敢有创造的设想。
我们处于改革的时代。
改革的大潮正冲击着这些窒息思维的心理枷锁。
只有打碎这些禁锢心灵的枷锁,才能开拓、进取、创造,才能充分的发挥我们的创造力。
24.根据上下文,第2段横线上应填写的一句话是( )(2分)
A:这是因为幼稚的孩子没有固定模式的心理枷锁,思想没有框框,能够自由地驰骋。
B:这是因为幼儿园的孩子们生活积累少,文化水平低。
C:这是因为成年人生活积累多,文化水平高,能客观地评价人和事。
D:这是因为幼稚的孩子没有固定模式的心理枷锁,可以随意乱说,不受条件框框的限制而说出错误的结果。
25.说出文中画线的词语分别指代的对象。
(2分)
“这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种想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作者在文中重点阐述了什么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你认为如何才能打碎这些禁锢心灵的枷锁,培养我们的创造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张扬个性(50分)
28、朱熹诗说:“万紫千红总是春。
”如果花儿不敢开出自己的特色,无力发出独有的芳香,那么,它还能立身于烂漫春光之中吗?你具有些什么特长?这些特长,曾经为你取得成功发挥过什么作用?或者为学校和班级争过光?甚至对社会对国家做出过贡献?
请你就自己的特长,作一番自我展示。
说说自己的长处,谈谈自己的感受。
题目自拟。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书写(满分3分)。
此题根据抄写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楷字、行楷字均可。
一等3分:书写规范、整洁、美观,基本功好。
二等2分: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基本功好三等1分:书写不规范,卷面欠整洁,基本功较差 2、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 3、①.B ②.B ③.B ④林黛玉、薛宝钗 4、①智多星②东道主③阶下囚④铁公鸡 5、①B ②141岁③七零八落丢三落四三五成群得寸进尺6、C 7、运用比喻修辞,两句话意思关联。
可得2分,此题可酌情给分。
示例一:一棵树,是一位凛然挺立的哨兵。
凛然挺立的哨兵,为祖国边陲筑起钢铁长城。
示例二:一本书,是一把智慧的钥匙。
智慧的钥匙,为成功打开大门。
示例三:一种思想,是一座鲜明的坐标。
鲜明的坐标,为人生指引航向。
8、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秋色人似画中游 10、作曲家抄袭了多人的作品。
11、B 12、(1)商品质量上乘,种类繁多(2)祝愿顾客健康长寿(3)在文化生活中寻找精神快乐
二 (一)13.①到,及②雇用③供给,资助④大学问 14.①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②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15.D 16. 凿壁借光;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读书勤学苦读17如:囊萤映雪悬梁刺股韦编三绝等(二)18.乞丐闻到梅花的芳香,富人为此感到震惊,也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19.穷人也会赏梅花(答成“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也可);富人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梅花,却从来没闻到过梅花的芳香。
20.过渡或由叙述引入议论。
21.因为坏的物质条件也没有遮敝他精神的清明,在精神上他是富有的。
(答成“他能品味到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也可)22.精神的清明或内部的人格香气。
23.要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要揭示自己心灵的美好。
(三)、24.A 25.“这样”,是指“随着生活的积累和受教育的深化,人们逐渐变得遵循各种陈规去思考和行动”。
“这两种想法”是指“那不是我的专业”、“我没有创造的天赋”。
26.必须凿开锁闭我们心灵的“心理枷锁”、充分发挥出我们的创造力。
27.言之有理即可。
四、作文(50分)28、作文评卷标准。
一类卷(46-50分)
内容: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语言流畅结构: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二类卷(40-45分)
内容:中心明确内容实在语言:语言通顺偶有语病结构: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三类卷(35-39分)
内容: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实在语言: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结构:结构尚清楚层次较清楚
四类卷(26-34分)
内容: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语言:语言不通顺语病较多
结构: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楚
五类卷(25分以下)
内容:文不对题语言:文理不通结构:层次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