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能是一切中西医疗法的最高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可能是一切中西医疗法的最高境界!
一、艾灸,未病先防
中医说,“治未病”是医学最高境界。
《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这里的“治”,有医治,也有治理管理的意思。
那么什么是未病?中医可以把“未病”分为三个状态:
首先是“无病”:即身体没有产生任何问题的正常人,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
其次是病而未发:体内已经有病邪潜伏,还没有爆发出来,也就是说疾病处于潜伏状态的人。
然后是病而未传:中医认为,身体某一器官患病,会影响其他器官并使之生病。
这三种未病情况,要么对人无害,要么危害较小,不管不问肯定不行,吃药打针似乎又有点小题大做,而艾灸再合适不过。
对第一种人,艾灸能够减少,延缓生病的到来,因为人不太可能一辈子不生病。
对第二种人,艾灸能帮助祛除体内病邪,拆掉身体潜在的定时炸弹。
对第三种人,艾灸可以预防疾病蔓延,比如肝病,中医认为“肝
可传脾,当先实脾”,有肝病的人通常只会注意肝,而艾灸治未病的思想告诉我们,这个时候还要健脾,把漏洞止住,预防病邪进一步蔓延。
所以还是那句话,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此处的“灸”自然是艾灸!
二、艾灸的4个核心
常常有新粉丝在后台留言,询问艾灸的好处。
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好回答,因为艾灸的本领实在有点多,对许多疾病,许多人群都能起到帮助,真要说起来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还好有个简单的办法,只要知道艾灸发挥作用的四个核心,你就明白了艾灸有多好:
1、调节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衡,则发生各种疾病。艾灸具有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2、调和气血
气血为生命之源,相辅相成,是人的生存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生命活动蓬勃旺盛。
艾灸可以补气养血,疏理气机,还能提拔人的中气,使得气血调和达到最佳状态。
3、温通经络
经络就好像血管,是人体的生命线,气血都要从此过。经络最怕的是堵,堵了营养进不去,病邪出不来,最后导致疾病。
艾灸强大的穿透力,加上太阳般的温暖作用,可温经通络,活血化淤,让人体的生命线保持畅通无阻。
4、扶正祛邪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卫外能力强,疾病就不容易发生。
艾灸一些特定穴位,如大椎、足三里、气海、关元等,可以扶持人体正气,增强人们防病自愈的能力。
好,说完中医对艾灸的认识,我们再来看看艾灸的现代研究。
相较于古老的中医,现代医学有个优点,就是通过大量数据研究,可得出让人容易理解的结论。
虽然数据不代表一切,但还是有参考价值,那么现代医学对艾灸的研究有什么发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民以食为天,生命延续离不开吃,吃的好不好则要取决于消化系统。
现代研究就发现,艾灸的补益作用在消化系统方面主要是通过对胃肠活动的变化,消化腺分泌的变化等实现的。
在对犬的足三里施灸时,发现犬的胃肠活动出现兴奋性和抑制性的改变。
艾灸对人体内各种分泌腺均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如胃液分泌过多
者,灸之可抑制胃液的分泌;而胃液少者,灸之可促使胃液分泌。
包括艾灸对于胆汁、唾液也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四、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①研究发现,艾灸天突、百会穴后,脑血流图的若干指标均有显著变化,提示艾灸可以起到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管弹性,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
脑循环的改善可加速患者大脑功能和脑细胞代谢的恢复,可提高记忆,改善睡眠,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② 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流凝聚
日本艾灸研究者在观察艾灸对健康人血流凝固力影响时发现:艾灸后1~3小时可见血凝固时间有缩短倾向。艾灸足三里可使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
③ 还有研究发现,艾灸不仅使施灸部位灼热温暖,局部血容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可以改变全身循环系统的情况。
五、对免疫力的影响
现代人什么都不缺,除了免疫力,这是拿钱也不容易买来的。
然而研究却发现,艾灸大椎穴,可以增加白细胞数量,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这意味着艾灸大椎提高了细胞吞噬病邪的能力。
其次,艾灸可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的免疫细胞增加明显。说明了艾灸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当然,现代医学对艾灸的研究,或许只是锦上添花,毕竟智慧的古人很早就明白了艾灸的根源,知道借助艾灸抵御病邪,甚至驱虫。
适当施灸,增强身体全方位的状态,使全身机能好转,促进疾病治愈,灸治促进外科创伤的恢复,也可说明这一点。
艾灸乃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精妙之术,很多吃药打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灸疗,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