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研报告: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调研报告: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业生产与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手段,全面提升农业技术创新水
平,加大对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技术的创新包括思想的产生、研发、开发、商业化
生产到扩散等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对农业知识与技术进行创新,更要将新技术进行推广并实践,提供我国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一、存在的问题
农业技术与市场需求脱节当前,我国农业创新技术大多停留在常规技术、产量技术以及生产技术,而缺乏高新技术、品质技术以及加工技术,从表面
上看,我国农业技术成果并不低,但是有效的农业技术供给却不足。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农产品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我国农业技
术创新方面需要能够将知识形态的技术逐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技术。
农业技术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主要是由于农业科研运行体制所导致,农业科研活动
始终在政府推动下实施,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农业科研管理手段被行政化,导致农业科研的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农业生产之间相互脱节,最终农
业科研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技术创新效率低。
科研创新主体错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农业企业,因为只有企业是直接面向市场,能够将创
新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然后通过市场杠杆的激发来对农业科研的方向进行引导。
而当前农业技术创新主体主要是政府农业科研机构以及农业院校
,而且农业科研单位的行政依附情况比较严重,有些机构重复设
置,而科研骨干和科研经费却严重不足,经费的不足会严重影响科研项目的攻关,很
难形成科研要素的合理流动。
农业技术推广不足据农业部统计,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大致在35%左右,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时间需要6-7年
,可见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现状并不乐观,农业推广体系在许多地区名存实亡,而且小农户基本得不到技术信息与指导,面对特殊天气、病虫害等实
际问题,无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虽然在技术转移政策的推动下,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加快了市场经济下的农业新技术推广与扩散
,但是这些机构大多规模有限而且发展迟缓,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竞争服务意识,阻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二、主要对策和建议明确技术创新方向
确定科研创新主体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农业技术的创新首先要对创新的方向进行明确。
注重创新遗传育种和病虫害防治,加强环境优化
,生产无毒无害农产品,完善农副产品加工、保鲜及储藏等。
在明确了技术创新方向的基础上,要对农业科研创新的主体进行明确,将农业企业作为
市场经济与技术创新的主体,积极扶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实行科研机构与企业一体化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创新主体错位问题。
加大农业技术创新投
入为了鼓励农业技术的创新,国家级社会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将农业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经费计入到生产成本中,进一步引导企
业将营业收入按照一定比例投入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中。
鼓励社会力量资助科研机构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允许企业或个人成立农业科技基金,
重点实施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
政府机构应针对企业或个人的
农业科研成果进行收购或补贴,促进科研机构或个人的创新热情。
总体来看,只有政
府机构与民间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创新。
通过多渠道对农业创新技术进行推广在农业技术得到创新的基础上,加强对技术的推广与扩
散,使新技术能够付诸于实践,产生实际效应。
为此,需要加强农业技术供给与需求的联系,完善农业技术中介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
设,直接为广大农民提供最新的市场与科技信息。
另外,要对农村群众性技术服务组织给予支持和指导,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尊重农民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