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营造愉悦氛围开启高效之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造愉悦氛围开启高效之门
【内容摘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投入课堂,做课堂真正的主人,从而实现高效课堂,这在当前“减负”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教育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本文从操作层面出发,拟从情境设置、语言锤炼、条件创设等方面入手,谈课堂“提质增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愉悦高效情境设置平等对话作业优化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具有一种先天性的心理倾向,即趋向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绪体验。
这种“避苦趋乐”的心理特性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
例如,学生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从是否“有趣”、“愉快”的情绪角度出发,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进行辨别,并以此决定自己的学习行为。
如果教学的内容和教师的引导不能使其感到“有趣”、“愉快”,他们的学习动机便会减弱,甚至心思游离于课堂或开始悄悄地“从事”与课堂行为无关的其它活动。
而相反,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如果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构自主、和谐、愉悦的课堂,定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高效率地学习。
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所说:教师在课堂上应创造出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
课堂教学环境是否愉悦、和谐,影响着师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并制约着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营造愉悦的氛围,开启高效课堂之门?我认为可从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设置有效情境,拨响共鸣之弦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
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究的动机,使其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它是快速揪住学生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必要且有效的手段,也是创造高效课堂的“前奏”。
1、利用辅助手段,达成声色效果
借助PPT、图画、录音、录像等手段,营造美妙景象,并配以生动或诗化的语言,或娓娓叙述,或款款抒情;或激情澎湃,或低吟浅唱,引导学生走进教师精心营造的意境,唤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使其产生一股求知的急切感,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情境法”。
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我首先用PPT制作出一幅幅气势磅礴的莽莽北国雪景图,并配以雄壮
激昂的音乐,让学生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多角度进入情境,感受雪境带给人的辽远苍茫的意境。
然后撤去画面,让他们闭目、凝神、静思,想象北国银装素裹的壮美景象,再播放上阕的配乐朗诵,让其在图画中领会文字,在文字里构筑图画,以充分进入诗歌描绘的意境中,蓄足了势之后,我再趁机导入:1936年冬天,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延安看到了这幅莽莽雪景图,于是写下了这首堪称“千古绝唱”的《沁园春·雪》。
让我们一起进入诗情诗境,去看看这位世纪伟人是如何用他饱蘸热情的笔描绘雪境抒发豪情的……
这种借助辅助手段教学的方法,给学生的视、听、感等等方面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效果,深受他们欢迎。
2、巧借生活热点,点燃学习热情
课堂上,教师若能针对所学内容,巧妙地介入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或生活中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事件,将之与课文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常常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有时还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以“九·一八事变”为背景,是体现流亡在外的关东同胞思乡情怀的爱国篇。
前不久,在教学此文时,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最饱满的状态进入课文,体会作者流淌于字里行间的情怀并产生共鸣,我先从昨天各地抢购食盐的事实说起,谈及日本地震、海啸及由此引发的核泄漏等巨大灾难,再出示前不久台湾某官员欲趁火打劫“出兵钓鱼岛”的言论,让学生针对以上事实畅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热情之火迅速被点燃,有的激愤难平,有的深沉冷静,纷纷表明自己的立场。
有说鉴于当年的耻辱,应该“趁人之危”“趁火打劫”,何况“兵不厌诈”;有说趁人之危是不光彩的行为,将使中国无法在国际上立足。
虽然这些观点不一定完整全面,也难免激进,但无不体现出学生的课堂热情。
我趁机总结一句:危难时当伸援手,但国耻永远勿忘,并引领学生结合PPT图片重温当年“国耻”,然后激情范读课文,十分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爱憎情感,整节课他们都沉浸在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和情感氛围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劲头。
3、创设想象情境,插上智慧之翼
爱因斯坦有过一段关于想象的描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涵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空,让学生的智慧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里快意飞翔。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从而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欣赏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时,我让学生深情诵读曲子,然后根据文字涉及的景物以及众多修饰语所共同营造的色彩氛围,尽量展开想象并深情描述(或用书面文字表达)自己想象的画面:深秋的一个黯淡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冷飕飕的西风,在一条阒无一人的古道上踽踽独行……于是,静静的文字幻化为动态的画面,在学生的眼前生动地浮现。
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了曲子所营造的孤寂凄苦的意境和氛围中,死的文字顿时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又如教学《伤仲永》一文时,我让学生想象“邑人稍稍宾客其父”和其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的具体情景和场面,以体会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愚昧无知之态和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果,又让学生想象如若父亲以长远的眼光看仲永的发展前途而及时送他上学的
另一种结果,让学生畅叙己见,展示个性,展露灵性,使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记得德国一位教育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把一勺盐放在你面前,你根本难以下咽,而若将它放入一锅汤中,你会觉得汤变美味了。
情境对于学习而言,如同盐与汤,学习是汤,而情境就是那勺盐。
只有条条点点的内容,缺少具体生动的情境,学习常常是枯燥无味的。
很多时候,只有将情境这把“调味盐”置于学习的“汤”中,才能让学生享用到美味的“汤”。
课堂情境的创设,正如同厨师做汤一般,无论以何种方式和手段,其目的在于为学生做出一锅有味的好“汤”,让他们愿喝、爱喝、想喝。
二、锤炼教学语言,打造魅力之声
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传递信息,提供指导的语言行为方式,它不独立存在于教学之中,却是一切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行为。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
教师情趣盎然的表述,入木三分的概括,鞭辟入里的分析,恰到好处的点拨,能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开启其心智,陶冶其情操,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语言,打破教学语言死板、僵化、霸道的局面,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教学语言应饱含激情,感染学生
从审美的角度看,语文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现行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挖掘出蕴含于文中的那些积极、进取、闪光、美好的因素,引领学生感染和熏陶其中的“美”,这就要求教师借助良好的语言表达功力,通过饱含激情的语言去影响、感染、教育学生,把真知和真情融入他们的血液和心灵之中,以达到感人肺腑、振奋精神的效果。
上学期本人上了一节市公开课,所选课文是《羚羊木雕》,记得课后评课老师点评说课堂语言富有诗情画意,很有感染力。
或许这有些过奖,但细细想来,我确实在课堂语言上下了一番功夫。
例如,在让学生重点分析了“查问木雕”这个环节中的人物形象后,我用深情的语言这样小结并提问:“一边是贵重的木雕,一边是最好的朋友;一边是爸爸妈妈的联合攻击,一边是‘我’深深的委屈和无奈,这二者一时之间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你能挖掘一下双方矛盾的心理根源吗?——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是其心理和性格特征的外在体现,请你说说,在看待贵重的木雕和友谊这两个方面,爸爸妈妈和‘我’的价值倾向有何不同?”又如在从“查问木雕”、“赠送木雕”、“索取木雕”到“取回木雕”的环节衔接中,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过渡语:“看得出来,小小的‘我’是多么在意这份美好的友谊!然而,这朵纯洁的友谊之花在现实的风雨里眼看就要枯萎零落,家里唯一似乎站在‘我’这边的奶奶偏又做不了主帮不了我。
所幸的是,重情重义的万方虽然内心也很受伤,却依然执着着她的执着,硬是没有放弃我们之间无价的友谊。
面对万芳的宽容大度,‘我’心里的沉重卸下了吗?请找出文中语句印证……”
语文教材中很多典范作品之所以典范,往往是因其饱含感情。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首先自己必须全身心投入,对所教内容融会贯通,然后以激情洋溢的语言,渲染出教材或悲壮激越,或凝重沉痛,或热烈奔放,或真挚动人,或凄清冷寂的真实情境,使学生受到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在愉悦的心情中投入课堂,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2、教学语言宜机智多变,吸引学生
心理学认为,单调、重复是造成一个人疲劳,大脑皮层抑制的重要原因。
教学中,如果教师长期使用一种语调讲解提问,肯定容易造成学生疲劳厌倦,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其实,教材中不同的文体本身就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即使是同一类文体也因作者的艺术风格不同而异彩纷呈。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变换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不同文章的不同风格。
仅就一节课而言,亦可变换不同的语调和语气,时缓,时急,时高,时低,时而活泼,时而严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兴趣点。
讲析如此,提问也因如此。
很多时候,运用教学机智变换一下提问的方式,甚至适当变换一下角色,效果往往大不一样。
上都德的《最后一课》时,针对文末“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一句,我故意这样说:韩麦尔先生为什么一下子长高了呢?我对这个句子很不理解,谁能帮我解开这个谜团么?——教师放下了惯常的姿势,站到了学生的立场上提问,这使他们感到十分亲切、新鲜,从而大大地诱发了他们积极探究和解答的欲望,他们争着帮老师解决疑难,课堂顿时呈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积极和愉悦状态。
3、教学语言贵亲切感人,粘住学生
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桥梁,亲切动人的课堂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保持舒畅的心情,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沟通二者的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要尽量亲切自然,富有亲和力。
尤其是对待学困生,更应珍视和呵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尤其不要对他们的缺点或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更不讽刺挖苦。
据说匈牙利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就非常注意这一点,很多时候他其实一眼就已看出学生计算中的错误,但他却还是坚持以慈祥的目光、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和学生一起一行一行地查看。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不妨抓住学生好强的心理特征,优化提问方式,“谁还想挑战一下?”“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只要能说服我就行。
”“接下来请同学们当老师考考我。
”常用诸如此类的激励性语言来创设思维的氛围,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在课堂评价时,常用一些赞赏性的语言如:“你有一双慧眼!”“这真是个金点子!”“你的见解很独特!”“你若静下心来细读课文,深入思考,我相信你的回答会更全面,更深入”等,可让学生及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哪怕他们回答得不尽人意,也不至于灰心丧气。
总之要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尽量给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有句话: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
课堂教学中,教师形象生动富有智慧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亲切动人饱含激励的语言,使学生敢于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平易近人善解人意的语言,有助于学生思维的不断开阔拓深。
这样的课堂才会产生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其情感得到舒展,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开发,课堂效率自然也高。
三、创设宽松环境,发掘灵性之光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放下架子,蹲下身来和学生平等交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问,自由地想,自由地说,自由
地答,自由地评价,自由地选择,充分体现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
1、发扬民主,架设平等对话的平台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优质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就是相互作用的(心灵交融的)“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这要求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发言,营造民主的氛围,架设有效平台,实现平等对话。
旧的教学模式习惯让学生倾听老师,关注老师的一言一行,可以说,课堂几乎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毫无“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言,更别说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发挥。
为何有此课堂局面?我想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教师“预设”太多,课堂无法“生成”,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课堂上依然是教师霸着话语权,师生之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的“平等对话”。
所谓“平等对话”,应是师生间彼此心灵的沟通,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它可以提升语文课堂的生命质量,实现学生智慧的灵动迸发。
“平等对话”不仅讲究形式,更应注重实效。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活泼互动的语文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
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着学生,与此同时,学生作为一个个独立、完整的个体将自己尽情地展示在教师面前。
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是愉悦的,和谐的,是一种“共享”。
2、鼓励质疑,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有疑问才能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才能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试想,学生如果能及时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不正说明他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吗?
学生的质疑,既可成为教师提问的外延与拓展,又具备教师提问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师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供了直接的切入点和最及时的契机。
这种质疑是学生自愿向教师掷出的“彩带”,教师如果把握适度,定会让它成为促进教学的动力,并能使课堂在活泼宽松的情境中顺利推进。
教师若经常用肯定、表扬、欣赏的态度“暗示”学生提问的可贵,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内心想问的问题说出来,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能在老师的鼓励下敢于大胆提问,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然也被调动起来,其创新精神也会得到激励和培养。
所以,课堂上,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运用信任和激励性策略鼓励他们,调动他们充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提问之胆,敢于提问;有提问之识,有问可提;有提问之智,善于提问,以充分凸显其主体地位,构建真正的民主课堂,实现课堂开放和动态生成,着力提高课堂效益。
当然,课堂提问不是随意、盲目,空洞的,应追求问题的指向性和目的性。
为了使学生的提问指向性更明确,更有价值,教师在培养起学生敢问爱问的学习习惯后,还应通过及时的点拨指正,引导学生明白怎样提问才更有意义和价值,使学生渐渐掌握提问的要领,不但敢问、爱问,而且善问、会问。
3、优化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等影响,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
的,但传统的作业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是“一刀切”,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
新课程标准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提倡以人为本,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力的释放,强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作业富有弹性。
上完《土地的誓言》一文,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从作业的难易度和趣味性角度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梯度的作业:A、请你就当年侵华事件给日本军国主义者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立场,或就前不久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事件给日本政府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
B、选择一首你喜爱且韵律合适的歌曲,对它进行改词练习,要求内容须体现家乡的美好和你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C、搜集并摘录表现爱国爱家的诗文名句或格言警句5个,理解并熟练背诵。
这样的设计满足了A、B、C三种层次学生的作业需求,是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的一种具体体现。
它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获,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成功的体验。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或可从学生兴趣出发,设计趣味作业;或可从学生水平出发,设计弹性作业;或可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实践性作业;或可提供作业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
总之,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自主空间,发展其独特个性,展示其独特自我,有助于学生把知识更有效地转化为能力,也有助于他们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
总之,高效愉悦的课堂氛围是激活学生思维活动的“起搏器”,是开启学生灵性和激情的钥匙,是诱发学生积极行动的外在因素,让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共同努力,为打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语文课堂,为实现国家教育部“减负增效提质”的教育教学目标而不懈探索和追求!
【参考文献】
[1]王旭光《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J].盐城学富实验学校教学科研丁雄鹰《》[J].
[3]阮骥《锤炼教学语言,打造有效课堂》[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