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探究小说结尾的妙处专题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专题训练——探究小说结尾的妙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看座
相裕亭
某一年,小麦扬花、青杏挂枝的时候,盐河口捕鱼的汪福,正在大盐东沈万吉——沈老爷家秫子地边的河心岛上扳罾捉鱼,河对岸,一辆马车“吁——”的一声,停下了。

当时,汪福认为是过路的商客,停下来观看他如何捉鱼呢。

所以,他没去搭理对方,只顾忙于扳暂、收鱼。

可等他看清楚河对岸那个身着长袍的老人,是沈家的老太爷沈万吉时,汪福立马慌了手脚,他赶忙扔下手中的暂网,抱起刚刚捕捉到的一对大白萝卜似的锤花鱼,蹚水跑到河对岸来,硬将那一对尚在拧滚、打挺儿的锤花鱼,塞到沈老爷的马车上。

汪福所扳罾的那个小岛,坐落在沈万吉沈老爷家的地头,谁能说那个河中的小岛,不是沈家的呢?他汪福怎么就堂而皇之地在人沈家的小岛上搭起草棚,扯起网绳,坐收“鱼”利呢,显然是不合章法。

汪福下意识地给沈老爷作揖、求饶说:“托沈老爷的福,小民汪福,在此混口饭吃。


沈老爷支吾了一声,好像没当回事情。

沈老爷或许就是一时兴起,想停车看看风景。

刚才,若不是汪福那一番作揖求饶的话,沈老爷没准都不记得河对面那片绿油油的秫子地是他家的。

汪福看沈老爷不言语,他心里越发紧张了。

误认为沈老爷要拿他是问。

汪福当即表示收网走人。

言外之意,求沈老爷宽容他这一次。

以后,他不敢再来了。

哪知,沈老爷看汪福那副惊慌惊恐的样子,如同说笑一般,告诉他:“那个小岛,送给你啦!”
说完,沈老爷登上马车,走了。

汪福却愣在那儿,瞬间不知所措。

马夫看汪福半天没醒过神来,便回头大声告诉他:“沈老爷发话,那个小岛送给你啦!”
汪福这才“扑通”一声,跪在沈老爷马车后面的烟尘里,接连磕了几个响头,以谢沈老爷的大恩大德。

这以后,汪福的日子愈发充实了,他拆掉岛上那个临时搭建的小草棚,板板整整地盖起两间门窗敞亮的小茅屋。

之后,他一边打鱼,一边铲除岛上的杂草、芦柴,开垦出一垄垄的地块儿,种上了辣椒、茄子、韭菜、洋芋,入秋以后,又种了几畦翠莹莹的芫荽、菠菜和过冬的小麦。

期间,随着秋后河水变小,水面变瘦,大片的滩涂裸露出来,汪福又把小岛周边的泥土挖起来,堆积到小岛上,使小岛的面积不断肥大。

汪福守着小岛,打鱼、种菜、卖菜,后期,又喂养了一大群水上凫游的白鹅、花鸭,小日子日见红火起来。

此时,汪福没忘沈老爷的恩德。

开春的头刀韭、挂花的脆黄瓜乃至市面上尚无出售的紫茄子、青辣椒,以及鸭舍里那些白生生的鸭蛋、鹅
蛋,他自个都舍不得上口,总要抢个头水,给沈家送去。

印象中,汪福头一回到沈家去时,是个清晨。

汪福手提一篮子圆溜溜的鸭蛋、鹅蛋,肩挑两筐碧绿的青菜来到沈家。

沈家没有人认识他,拦他在大门外,直至马夫出面,与大太太说了来龙去脉,汪福这才有幸见到沈家的大太太。

当时,大太太正在小餐厅里等候沈老爷一起用餐。

汪福去见大太太时,他看人家窗明几净,尤其是大太太那身宽软的绸缎,在他眼前一闪一闪,汪福忽而感觉自己身上的鱼腥味、鸭屎味太重了,他没敢踏入大太太就餐的门槛儿。

大太太身边的小丫鬟,礼节性地搬把亮轻轻的小椅子放在他跟前。

汪福担心自己身上太脏了,没敢坐,他就那么蹲在门口,听大太太问话。

后来,汪福再到沈家去时,他先把所送的青菜、鱼虾啥的送到后厨去,再到大太太这边来道安,以讨沈老爷、大太太的欢喜。

当然,汪福也想利用那个时机,讨得沈老爷、大太太的赏赐。

大太太赏过他岭南的花生、羊儿洼的稻米。

有一回,大太太高兴了,还赏了他一摞哗铃铃的钢洋。

汪福有了钱,便注重穿戴,要去沈家前,他着意要在河边多洗几遍手。

天气不是太冷时,他还要在河中洗个澡,换身干净的衣服呢。

尽管如此,汪福每次见到沈老爷时,他还是卑卑嗦嗦地不敢靠得太近。

大太太在屋里与他说话时,他始终蹲在门外,不好意思去碰沈家那油光轻亮的桌椅板凳。

后来,沈老爷在城里娶了四姨太,汪福已很少见到沈老爷。

沈老爷喜
欢在四姨太那边过夜。

但是,此时的汪福,仍然把他种植的蔬菜瓜果送到沈家。

沈家大太太对他不薄。

汪福挑去青菜、萝卜,大太太却回馈他大米、油盐。

有一年冬天,大太太还把沈老爷穿过的一件灰棉袍赏给了他。

那时间,汪福与沈家人已经混熟了。

他到沈家去时,无须下人通报,便可挑着夢筐,直奔后院去见大太太。

说不清是哪一天,汪福在门外听候大太太问话时,情不自禁地摸过门口那把原本是让他观看的椅子坐上了。

当时,大太太就觉得汪福气度不凡呢。

回头,汪福走后,大太太好像忽然间想起什么事似的,喊来管家,说:“去把汪福开垦的那块荒岛收回来吧,省得他以后再往这边跑了。


就此,汪福断了财路。

但,汪福到死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招惹大太太不高兴的。

(选自《小说选刊》2017年第12期)
1.请探究小说结尾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祖母的季节
苏童
挂在门楣上的粽叶已经变成了灰褐色。

风飒飒地吹着那捆粽叶。

祖母坐在门槛上,注视着檐下的雨水像小瀑布一样跌落下来,汇在石子路上,匆匆忙忙。

春天,祖母挎着竹篮走过横七竖八的村弄,去五里外的白羊湖边采青
粽叶。

我跟着她。

我们站在湖边望着四处可见的苇丛,然后赤脚涉过一片浅水,走进最南面那丛芦苇里。

祖母喜欢这里的粽叶。

“这水里有小青蛇,我看见过。

”祖母说。

“你不怕吗?”我看见祖母踩在一片暗水中。

“小青蛇不咬人。

小青蛇游过的水里,长苇子都是甜的。

”祖母对着湖水自言自语。

“老家伙来拉我走了。

”她一笑来脸上便苍老了许多,那种笑是又凄凉又欣慰的。

家里人猜祖母是看见了游过水下的小青蛇。

我祖父属蛇,他跟我这么大的时候,村上人都喊他小蛇儿。

他十七岁娶了我祖母,我祖母就成了“小蛇儿家里的”。

去年端午节前后,祖母坐在后门空地上不停地包粽子,几乎堆成了一座粽子山。

“小蛇儿从前最能吃粽子,一顿能吃八个。

”有一天村西的老寿爷踱过我家门前,看见了门楣上一捆捆的粽叶,这样对我父母亲说。

祖父死于秋天。

死于异乡异地一个叫石码头的地方。

村里五十岁以下的人都没有见过他,包括我的父母亲。

据说他是在新婚的五天后出走的,走了就没再回来。

没人能知道其中的缘故,祖母守着他留下的老屋过日子,闭口不谈祖父的事。

许多年了村里人还是喊我祖母“小蛇儿家里的”。

有一年老寿爷跟着贩米船顺水而上,来到湖北一个码头上,遇见了我祖父。

他正在码头的石阶上为一个瞎女人操琴卖唱。

在异乡见到村里的熟人,祖父并不激动。

他抛下瞎女人和围观的人群,跟着老寿爷上了贩米船。

他帮着村里人把船上的米袋卸完,拉着老寿爷进了一家小酒店。

就是那次我祖
父酒后还吃了八只粽子。

“你回去吧,你儿子会满村跑了。

”老寿爷说。

“不回去。

”祖父喝白干喝得满脸通红,摇着头说,“出来了就不回去了。

”后来祖父把他的二胡交给贩米船上的人带回家,挂在我家房梁上。

从我记事起,那把二胡一直高高挂在一家人的头顶上。

我不知道祖母为什么要把它挂得那么高,谁也摸不着。

去年秋天不是好季节,那没完没了的雨就下得不寻常。

我祖母坐在门槛上凝视门楣上的旧粽叶,那些粽叶在风雨中摇摇晃晃。

祖母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她向每一个走过家门的村里人微笑,目光里也飘满了连绵的雨丝。

“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就是那个下雨的午后,祖母第一次让我去把房梁上的二胡取下来。

我神色恍惚,听见祖母沉重的鼻息围绕在四周。

她的脸上浮起了少女才有的红晕,神情仍然是悠然而神秘的。

“老鬼天天跑到我梦里拉琴,拉得好听呢。


秋天下最后一场大雨的时候,母亲打开了祖母常年锁着的一只黑漆木盒,木盒里空空的,我母亲眼里闪过一丝慌乱。

“娘,你的金锁呢?”父亲说,“她嫁过来的时候你给她看过的。


“没了,早没了。

”祖母定定地看着父亲的脸。

“我不带走,死了还带金锁于什么?”祖母说完真切地微笑了一下,那是她一辈子最后一次微笑。

我祖母清贫了一辈子,没有留给家里任何值钱的物件,连唯一的金锁也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只有一捆一捆的旧粽叶还挂在我家的门楣上,
沙沙沙地响。

清明,祖父的紫檀木二胡被点燃了。

当蛇皮琴简发出清脆的开裂声时,我先看见了从琴简里滚出来的金光闪闪的东西。

那东西渡过火堆,渡过父母亲的身边,落在我的脚下。

那是我祖母的金锁。

(选自《父亲加女儿等于回忆》,有删改)
2.小说的结尾写祖母失踪的金锁竟然在被点燃的二胡的琴筒之中,这样写有何妙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条绳索
(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
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

“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

”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

“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

“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

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

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

“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

”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

“你还得洗洗脸,奶奶讨厌看见你这样浑身上下脏兮兮的。

”父亲回答说。

“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

”胡安哀求道。

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

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

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

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

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

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

“很软。

”他想。

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

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

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自己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棵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

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

真是个奇怪的故事……
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想入非非。

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

“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

”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

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

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

他又停下来,想等绳索稳住以后再从容地滑下来,但是突然,砰!绳索猛地往下顿,胡安大叫一声,手抓得死死的,等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还吊在绳索上,但是好像降了一米;又是砰的一声,绳索又一次下滑,但是他还不想松开手,他已经吓得不会动了,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

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他弓起身子,但是他无法站起来,这样过了一个多小时,绳索还在不停地下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
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那时下午茶的时间早过去了。

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

第二天他起得很早回到那个地方,但是雨下了一整夜,整个大草原都淹了,家人不让他出门,父母还在生气,他那关于悬空的绳索的谎言让他们更加恼火。

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

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
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

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爱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

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

“我的绳索。

”他回答道。

3.小说结尾写到七十年后胡安仍在寻找他的绳索,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

参考答案:
1.示例:①故事结局是一种“反转突变”,出人意料而情理之中,引
人思考与回味。

②小说结尾处写大太太发威,一改她前面的“待人不薄”的形象,这就丰富了人物形象。

③暗示主题,通过汪福的命运起伏变化,揭示出下层草民的命运永远被他人掌控着这个主题。

2.①描绘出祖母痴情忠贞的形象。

祖母将二胡高挂在头顶上,二胡成为祖父的象征;祖母思念丈夫,将自己的金锁放在二胡之中,以示自己与丈夫永远在一起。

②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既解释了前文“金锁失踪”之谜底,也呼应了祖母在二胡前的诸多异样表现。

3.①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这一结尾突出人物性格,用七十年的发展轨迹进一步表现胡安充满好奇的精神和执着探索的欲望。

②情节设置方面,照应标题与前文情节,贯穿全文的要素,小说结构更加完整。

③读者阅读心理方面,既在读者意料之外,打破读者心理预期,引发深层次思索。

④作品主题上,升华了文章主旨,说明探索不仅出于童年的好奇心,更是贯穿一生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