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

作者:马玉娥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10期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培养语文学科素养的核心领域。在作文教学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在作文教学中增强文化自信;用好新教材,紧密结合任务群,打通阅读与写作;以核心素养为依归,通过情境来强化语文写作实践,可以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为作文教学打开新局面。

【关键词】立德树人;文化自信;阅读与写作;核心素养;情境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等诸多问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这些问题正在被有效解决,尤其是部编版新教材的全面普及,为作文教学带来了一些新思路。用好新教材,采用适当的作文教学策略,有利于为作文教学打开新局面。

一、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在作文教学中增强文化自信

“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编写以新课标为“指挥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依归,继承我国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构建起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综合性、实践性语文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与此同时,高考作文的考察“越来越注重学生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联性问题”,2021年的高考全国卷的四道作文题皆高擎“立德树人”这面大旗:全国甲卷的作文题以“有为和可为”为主题,将青年的成长和未来发展置于党百年征程的动态历史背景中,融汇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引导考生思考个人前途命运与民族、国家复兴之间的关系,聚焦青年一代的文化传承和使命担当;全国乙卷的作文题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射箭为喻,指向追求理想时涉及的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尤其是“义”,可以直接关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题立足“体育之效”,深入到“强弱之变”,是对《新高考评价体系》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总要求的回应,也有学习伟人经典,传承红色基因的深层次考量,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身体的“强弱之变”联想到个人成长、民族发展、国家强盛等;全国新高考Ⅱ卷的作文题则是以漫画入题,表面看是在谈描红,谈写“人”字时的用笔要领,实则借此启迪考生如何做人,既展现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中的做人哲学,也体现了命题者对“立德树人”这一考察要求的落实。

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评价体系的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也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关注中华优秀经典文化、优秀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获取精神滋养,并自觉地传承和创新;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关注民情、关注国家发展,关注国际动态,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家国意识,使之与时代共振,与祖国同心……

二、紧密结合任务群,打通阅读与写作

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为双线索来组织单元。在教材设计的三类单元中,以阅读和写作为主的单元占了很大比例,这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有力抓手。我们可以结合任务群的目标,以读促思,以读促写,打通阅读与写作,将读写结合,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写作时“言之无物”的问题。

以高中部编版新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是“文学阅读与写作”单元,它按照单元导语、课文及注释、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的顺序编排,选文中汇集了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人的经典诗作,学生很容易被这些优美的作品吸引。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感受诗歌的美妙意境,可以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悟诗人情怀,可以了解多样人生,加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还可以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而这些,都是写作的丰富源泉。在引导学生完成对这些诗歌的学习和鉴赏后,可以参照单元学習任务来设计写作任务。比如,任选课文中的一首诗来写诗评;或鉴赏某一类诗(如,婉约诗)的艺术风格;或知人论世,探究诗人的作品和人生经历的关联等。在前期的阅读过程中有鉴赏,有思考,有这些阅读中的积累做铺垫,学生在写作时,心中有料,才能笔下有物。

三、以核心素养为依归,通过情境来强化语文写作实践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也应当以核心素养为依归。

但素养的培养体现在过程中,“需要以复杂的、灵活多变的具体情境为载体”,因为创设具体的、合理的情境可以给学生提供思维场景,提供“大量的观察、观念形成、反思、行动的机会和实践”,让学生建立学习和当下生活的关联。这样才会产生学习的意义,学生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发展思维,形成观念,孕育价值”,才会增强相关能力。

以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为例,“逻辑的力量”单元由单元导语和学习活动组成。导语中隐含学习目标,即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现象进行梳理和探究的基础上,了解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学习辨析逻辑谬误,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建构逻辑经验和知识,并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并完善论证。学习活动分别对应逻辑中辩缪、推理和论证的三个功能。

很明显,情境化的实践活动是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最好方式。本单元可以设计两类情景化的作文实践活动:辨析日常语言中的“谬误”和班级辩论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遇到有理说不清的情况,往往是因为背后潜藏着丰富的逻辑,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找到症结,了解“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这些逻辑基本规律,学会用逻辑三段论去梳理语料。有了这些必备的逻辑知识,学生便可以更好地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语言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学写议论文段,并运用相关逻辑知识进行升格。班级辩论赛则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采用合理论证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它也是综合性更强、更复杂、更灵活多变的具体情境,更需要逻辑知识、技能、方法,以及思维方式、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整合,更能综合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素养。并且,它的竞赛机制可以调动学生说写的主动性,它的比赛情境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可以将作文教学变成学生乐于参与的发现学习和建构学习。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认真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核心素养为本;我们要看到新教材的变化,用好新教材,打通阅读与写作,转变教学方式,在情境中强化学生写作实践,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这样,我们才能守住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王本华,朱于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核心素养为依归,建设符合新时代需要的高中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10).

[3]韩仙玉.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中写作教学实践与反思[J].中学语文,2021(15).

[4]杨向东.关于核心素养的若干概念和命题的辨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10).

责任编辑吴华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