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小学美术二上《第11课儿歌变画》word教案 (1)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儿歌变画》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儿歌和画的关系;2.能够分析儿歌内容并创作相关的画作;3.了解绘画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分析儿歌内容并创作相关的画作;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使用绘画工具进行绘画。
三、教学过程1. 开篇导入老师可带领学生唱一首小儿歌,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
2. 画作分析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画作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分析画作与儿歌的关系,例如唱《小星星》时可以配上星星、月亮、太阳等相关的画作。
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儿歌和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创作画作老师可以选一首儿歌,例如《小兔乖乖》。
让学生自主选择绘画工具和颜色,根据儿歌的内容进行画作创作。
4. 展示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下次的画作创作提供更好的参考。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画作和分析儿歌,了解儿歌和画的关系。
2.创意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主进行画作创作。
3.展示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并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和提高自我。
五、教学评估学生的画作创作和展示,以及其他同学的评价和老师的观察评估。
六、教学工具绘画工具、颜料、画笔等。
七、教学反思这次课程通过儿歌和画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了解到儿歌和画之间的关系,并学习了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在下次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图书或者其他儿歌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建议在课上加入一些交流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活跃和有趣。
第11课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掌握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的能力,提高绘画技能,增强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儿歌欣赏:选择一首富有画面感的儿歌,让学生欣赏并理解其内容。
2. 儿歌变画:引导学生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要求画面富有创意,表达儿歌的意境。
3.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儿歌音频、绘画工具、教材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富有画面感的儿歌,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象,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示范如何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儿歌变画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将其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2. 家庭作业:学生与家长共同创作一幅以儿歌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大部分学生能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绘画基础较弱,需要加强个别辅导;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作品未能充分展示。
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绘画基础薄弱的问题,加强个别辅导,提高绘画技能;增加课堂展示时间,让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能得到充分展示。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 儿歌变画》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儿歌变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现儿歌内容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儿歌欣赏:《小燕子》、《两只老虎》、《小星星》等。
2. 绘画表现:学生根据所学的儿歌内容进行绘画创作。
3. 作品欣赏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现儿歌内容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儿歌内容巧妙地融入绘画作品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儿歌音频、绘画工具。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儿歌《小燕子》,引导学生边听边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 新课展开:教师简要介绍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儿歌内容。
3. 绘画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的儿歌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儿歌变画》2. 板书内容:儿歌与绘画的联系、绘画创作方法、作品展示与评价。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的儿歌内容进行绘画创作。
2.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进行绘画创作,下次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引导他们巧妙地将儿歌融入绘画作品中。
2.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3. 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作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二、新课展开在新课展开环节,教师简要介绍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儿歌内容。
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小燕子》这首儿歌描绘了燕子在春天飞翔的美丽画面,我们就可以通过绘画来表现这个场景。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儿歌变画》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围绕《儿歌变画》展开,通过将儿歌歌词转化为视觉艺术,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审美情趣。
课程将介绍如何将抽象的歌词具象化,通过绘画表现儿歌中的情感与意境。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将儿歌歌词转化为绘画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的能力,提升艺术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艺术创作,增强学生对儿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1. 抽象转具象:引导学生如何将抽象的歌词转化为具象的绘画元素。
2. 情感表达:指导学生如何在画作中传达儿歌的情感和意境。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儿歌音频、PPT课件、绘画示范视频。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颜料、画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儿歌,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歌词中的画面。
2. 新授:展示如何将歌词转化为绘画的步骤,讲解色彩、构图等基本技巧。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方法,选择一首儿歌进行绘画创作。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建议。
5. 总结:回顾本课重点,强调儿歌文化的重要性和艺术创作的乐趣。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课的教学重点,包括:- 儿歌歌词转绘画的步骤- 色彩运用和构图技巧- 情感表达的方法作业设计1. 必做题: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将其歌词转化为绘画。
2. 选做题:学生可以尝试创作一首自己的儿歌,并为其设计插画。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观察学生对于歌词转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情感表达方面的进步。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为后续课程提供改进的依据。
同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以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难点重点细节:抽象转具象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将抽象的歌词转化为具象的绘画元素。
这一过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还需要他们能够深入理解歌词的内涵,发挥想象力,将抽象的情感和意境通过视觉艺术表现出来。
第11课 儿歌变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1课儿歌变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为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儿歌、讨论、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把握儿歌的内涵,将其转化为绘画作品。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儿歌内容,使作品具有艺术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儿歌音频、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儿歌,让学生边听边欣赏,引导学生关注儿歌中的画面感。
2. 新课导入:讲解本课的主题——《儿歌变画》,让学生了解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
3. 欣赏与分析:展示一些将儿歌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创作方法。
4. 创作指导:讲解绘画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等,并给出创作建议。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儿歌,进行绘画创作。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课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将其他艺术形式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
板书设计:1. 《儿歌变画》2. 教学内容: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3. 教学目标:提高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教学难点:理解并把握儿歌内涵,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儿歌内容。
5. 教具学具:多媒体设备、画纸、彩笔等。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将其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2. 作业要求: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得当,具有艺术性。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欣赏儿歌、创作绘画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精品】人教版小学美术二上《第11课儿歌变画》word教案
【精品】人教版小学美术二上《第11课儿歌变画》word教案第一篇:【精品】人教版小学美术二上《第11课儿歌变画》word教案课题《儿歌变画》课型教育教1、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学目标2、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自由、大胆,色彩和谐,构图合理。
3、通过感受儿歌、给儿歌配画,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学会构图,画面主体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
重点教学难能够根据儿歌构思画面。
点教学内容过程安排教具准备课时安排绘画工具2课时(一)引导阶段课前让学生去收集1-3首自己熟悉的或喜欢的儿歌,请学生互相交流儿歌。
出示《拔萝卜》、《小老鼠头有吃》、《小白兔白又白》着三首学生比较熟悉的儿歌配合画面,请学生根据图意说说这几幅画面的分别是什么儿歌?揭示课题:儿歌变画(二)发展阶段刚才同学们很快地就能根据图画想出了每幅图所配的儿歌,那现在老师想反过来,我出一首儿歌,想一想这首儿歌的图画可以怎样画?引导学生根据儿歌内容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
欣赏教科书上的儿歌绘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认真体会学习儿歌配画的画面构图及色彩。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或熟悉的儿歌进行创作。
(三)展示与评价阶段学生选择自己喜爱或熟悉的儿歌进行创作。
(四)知识延伸与拓展初步认识儿歌配画实际是插图的一种。
图画除了可以为儿歌配画歪,还可以为什么配画?尝试为故事配画、古诗配画。
课后反思第二篇:小学二年级美术《儿歌变画》教案儿歌变画一、学情分析学生们喜欢儿歌也有一些如动物的形象在绘画的过程中有一定难度, 教学中要加强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排除“障碍”。
儿歌内容浅显,语言简练,描写的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过的,见过的二、教材分析儿歌伴随着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孩子们的世界里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儿歌,比如拔萝卜、小白兔等等,如果能给这些儿歌配上图画,孩子们的童年就会永远的留下。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初步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11课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儿歌的含义,并能够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出儿歌中的形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让学生通过美术活动,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儿歌中的形象,并能够用色彩、线条等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有特色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适合儿童的儿歌,并打印出歌词。
2. 准备一些画笔、颜料、纸张等绘画工具。
3. 准备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供学生参考学习。
4. 提前了解学生的基础美术能力,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阶段:通过欣赏儿歌图片,了解儿歌含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授课程阶段:分步骤讲解儿歌变画的方法,并给予学生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
同时展示学生作品,给予评价和鼓励。
3. 课堂小结阶段: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要点,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积累创作素材。
同时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延伸阶段: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美术课程中,如儿童画、手工制作等。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活动,展示学生的美术成果。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根据儿歌的内容,用画笔表现出相应的画面,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倾听和解读儿歌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在合作完成创作的过程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儿歌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注重画面布局和细节表现。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出与儿歌内容相关的独特画面,同时引导学生们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颜色和型号的画笔,以及绘画材料(如颜料、纸张等)。
2. 选取一首适合变画的儿歌,制作相应的PPT或视频,便于学生理解儿歌内容。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1课 儿歌变画》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通过儿歌欣赏和分析,从中挖掘儿歌中的形象和情感,进一步设计并且制作幼儿画册。
这些画册不仅能够延续儿歌中的寓教于乐的特点,同时也培养并且锻炼幼儿的美术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用画的方式表达儿歌中的情感和形象;2.能够理解并且分析儿歌,从中提取形象和情感;3.能够学习美术制作的基本技能,制作出美观又有创意的幼儿画册;4.能够在制作画册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初探儿歌首先,老师可以播放一首儿歌《小老鼠上餐桌》,听完后,结合画面和歌词,让幼儿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简单地讨论和分析。
这可以帮助幼儿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儿歌的含义和情感,为下一步的制作画册打下基础。
2. 制作画册接下来,老师可以为幼儿们讲解一些制作画册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比如如何使用画笔、如何选择颜料、如何设计布局等等。
然后,让幼儿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和理解,配合儿歌的情感和形象,进行画册的制作。
在画册的制作过程中,老师应该适时地给予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幼儿们克服一些制作上的难题和困惑。
3. 分享画册最后,老师可以让幼儿们依次展示自己的画册,分享一下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感受。
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幼儿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幼儿们从彼此的作品中获取更多的启发和灵感,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素质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成果上评价,即幼儿画册的制作质量和创意程度;二是从过程上评价,即幼儿们在制作画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次教学,需要让幼儿们真正掌握并且理解儿歌变画的意义和方法,同时也需要激发他们对于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word教案 (1)
年 级
二
學科
美术
教师
总序号
5
单元课第
第11课
课时
2
教學目标
1、培养學生为儿歌配画绘画兴趣,激发學生创作欲望及艺术情感。
2、使學生初步了解文學与艺术形式联系。
3、用单幅(连环画)形式给儿歌配画或结合學校社区活动,与其他學科相联系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培养學生理解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教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
6、评价:展示优秀作业进行评价。
學生朗诵儿歌。
學生聆听。
學生齐读课题。
學生聆听。
學生选择儿歌进行构思、构图。
學生进行作业展示。
學生聆听。
學生继续聆听。
學生对原稿进行修改并采用自己喜欢手法创作。
學生进行作业展示。
板书设计
第11课儿歌变画
(1)选好儿歌。(2)构思(3)构图。(4)修改原稿。
教后反思
儿歌是民间艺术家带给孩子一份珍贵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素材。童画是孩子们在愉悦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世界。孩子们阅读儿歌之后,将文學形象转化为绘画特点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艺术美丽。因此,让學生學儿歌,画童画,将童画儿歌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學生创作灵感和热情。
本课最突出难点就是學生创作童画既符合儿歌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绘画水平。學生不能很好去诠释儿歌,只为了完成作业而做,很多同學都是依样画葫芦。在學习态度上也存在很大问题,这点是在以后需要我特别重视。这课教學极具开放性,因此在评价作业时候,在作画上色材料上不作任何要求,在评价标准上只要求學生在创作时能表现出儿歌意境,有创意即可。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儿歌与美术创作相结合的基本概念。儿歌是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其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画面。我们要学会从儿歌中提取这些画面,运用美术技巧进行创作。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以《小星星》为例,分析如何将歌词中的形象转化为美术作品。这个案例将展示如何运用线条、颜色等基本元素,以及构图技巧进行创作。
2.创意与表现:激发学生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美术作品的创意,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3.美术知识与应用:学习线条、颜色等基本美术元素,掌握构图技巧,提高画面组织能力。
4.文化理解与认同:了解儿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5.团队合作与沟通: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沟通的能力,提升人际交往素养。
还有一点值得反思的是,在指导学生突破难点时,我是否采用了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通过举例和示范,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丰富教学手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解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
最后,课程结束后,我注意到了一些学生的疑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第11课儿歌变画》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课程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引导学生欣赏儿歌,感受儿歌中的美好画面。
2.培养学生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美术作品的能力。
3.学习运用线条、颜色等基本元素,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作。
4.介绍简单的构图技巧,如对称、重复等,提高学生的画面组织能力。
其次,在绘画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线条、颜色等美术基本元素的运用还不够熟练。这提示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要加强对这些基本技能的教授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绘画水平。
第11课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儿歌和颜色的关系;•能够掌握基本的涂色技巧;•能够通过绘画表达情感和感受。
2. 技能目标•能够画出与儿歌内容相符合的图画;•能够运用涂色和画线技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能够在画画过程中体会到儿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感受。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儿歌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画画体会和表达情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二、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儿歌音频,让学生初步接触本课教学内容。
在播放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跟着唱起来,加深对儿歌的理解和记忆。
2.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讨论儿歌的主题和内容,并思考如何把儿歌转化成画。
要求每个小组在10分钟内完成讨论,并派代表进行发言。
3. 演示示范(10分钟)老师展示一些涂色技巧,例如选择颜色、涂色顺序、画线方法等,并在黑板上画出一副简单的图画,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4. 画画实践(30分钟)学生按照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绘画,可以自由发挥,但要注重表达儿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感受。
老师要在旁边指导和帮助,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5. 展示分享(15分钟)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幅最满意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学生看到他们的画画过程和结果,并感受到儿歌和画画的魅力。
6. 总结回顾(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寻找可以继续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注意力、发言质量、作品水平等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作品评价可以从画画的技巧、颜色搭配、表达主题和情感等角度对学生的画作进行评价和点评。
3. 自评互评学生也可以进行自评和互评,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反思,并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
四、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将儿歌与画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画画过程中感受到儿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感受,既增强了学生对儿歌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爱好,对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设计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儿歌中的绘画元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绘画兴趣。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师生活动法: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绘画创作,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将儿歌中的情感和故事转化为视觉形象这一重点。对于如何构图和运用色彩等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儿歌相关的绘画创作。
2.绘画实践: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实践。这个实践将演示如何将儿歌中的情感和故事转化为视觉形象。
知识点梳理
《儿歌变画》这一章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
1.儿歌与绘画的关系:了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理解儿歌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和展现。
2.绘画元素的应用:学习如何运用线条、颜色、构图等绘画元素来表现儿歌的情感和故事。
3.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将儿歌转化为绘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作的的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将儿歌转化为绘画。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一主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板书设计
1.目的明确: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儿歌与绘画的关系,以及如何将儿歌转化为绘画。
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优质课公开
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为儿歌配画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艺术情感。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2学情分析
小学生特别喜欢画画做手工,也特别喜欢学唱儿歌。
本课就是结合了音乐课与美术课的特点,以新鲜趣味的学习内容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老师带领学生聆听而儿歌学唱儿歌分析儿歌升级到绘画创作儿歌,并通过后期拓展的手工制作让学生的绘画作品里的形象动起来,能达到多元化的生动的学习效果。
3重点难点
重点:把自己喜欢的儿歌变成画。
难点 :把喜欢的儿歌设计成有创意的画面内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儿歌变画》天津津南双港小学刘艺
新课导入阶段。
《第11课儿歌变画》学历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二年级上册
《儿歌变画》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儿歌变画”,旨在通过儿歌的旋律与节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美术作品。
本课时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儿歌感受艺术之美,并初步尝试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画面。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儿歌与绘画的关联性,学会根据儿歌的意境和节奏构思画面,并能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儿歌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儿歌动画、听歌填色、创作构思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以及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1. 听歌填色:学生听儿歌时能够准确判断并填充相应的颜色,使画面与儿歌意境相符合。
2. 创作构思:学生能够根据儿歌的意境和节奏构思出有创意的画面,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
3. 作品展示: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作品向同学展示,并能够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建议,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儿歌动画,引导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教师介绍儿歌与绘画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如何通过儿歌感受艺术之美。
3. 欣赏作品:展示几幅与儿歌相关的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画面表现方式。
4. 听歌填色:学生听儿歌并尝试填充相应的颜色,使画面与儿歌意境相符合。
5. 创作构思:学生根据儿歌的意境和节奏构思画面,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
6. 动手实践:学生开始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7.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向同学展示,并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建议。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上的听歌填色和创作构思环节,检测学生对儿歌与绘画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审美和创作能力。
2. 作业: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将其转化为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创作思路和作品内容。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应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儿歌变画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1)二年级美术上册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设计(1)二年级美术上册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设计赤壁市第二实验小学蒋文英教学目标:1.能选择漫画,图文结合或图绘的形式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2.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进行配画,画面自由、大胆,色彩和谐,构图合理。
3.通过感受儿歌、给儿歌配画,了解文字与美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学会构图,画面主题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
对同一首儿歌,能选择不同的绘画形式表达教具准备:教师:课,一副儿歌画,卡纸,吸铁石,笑脸贴。
学生:A4纸,彩色笔,铅笔,橡皮擦。
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初步掌握了画画的一些基本方法,本课针对学生特点,让学生自主观察到同一幅画有漫画,图文结合等多种形式来表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选择喜欢的儿歌选择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来进行创作,打开学生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唱儿歌的形式引出课题(师:同学们唱的儿歌真好听,其实儿歌不仅可以好听还可以好看,让我们一起走进儿歌的世界,将喜欢的儿歌变成一副生动形象的画)出示课题;儿歌变画二,新课讲授 1.变出示拔萝卜儿歌动画,问问学生看到了哪些画面引导学生了解儿歌变成画的方法:(1)主题(2)歌词(3)想象 2.画回忆平时画画的步骤(1)构图(2)上色 3.可以用这些形式创作出示四副拔萝卜儿歌图画,观察不同师: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画引导学生知道除了用平时的图绘形式还可以用漫画,年画,图文结合等形式来进行绘画 4.欣赏其他的儿歌变成的画(出示滚动播放的ppt)师:你能猜出哪几幅画的儿歌名字 5.师示范师:老师也带来了一幅自己喜欢的儿歌变画,我先不告诉你们画的是什么,请2位同学上来按照自己的想法将手上的东西拼成一幅画。
师:大家都猜出了老师画的是小星星,现在我将老师想的构图摆出来引导学生明白构图的重要性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方法让老师的画面丰富起来呢?引导学生从背景和装饰这一块明白上色的重要性 6.学生创作,师生共评师:老师分享了自己喜欢的儿歌变画给你们,现在该你们选择一首喜欢的儿歌,用上喜欢的形式画出来。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儿歌变画》教案1.doc
《儿歌变画》教案一、设计思路:现代的儿童对于那些传统童谣已经开始变得陌生,更多的则是沉溺于网络、游戏等。
所以,本节课我将童谣与童画相融合,让同学们在话中画的艺术世界里感受艺术带来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童谣的历史,分析童谣的特点,认识童谣与童画之间的联系。
2、方法与过程:互相探讨学生们从家庭、同学之间或网络等来源所得之的童谣,童谣童画之间的关系,如何用不同的工具来表现童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童谣童画的认识,使同学们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开拓学生们的创作思维。
三、教学重点:了解童谣童画之后,能用不同工具材料来表现童谣童画。
四、教学难点:学生对童谣的理解程度以及正确的技法表现。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视频《小白兔》,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与感受。
师:同学们喜欢的话,可以跟着一起念(可以使同学们在跟读中回忆起童谣并且可以增加同学们对童谣的兴趣)(2)提问:我们如何将童谣用我们手中的画笔给展现出来呢?(3)出示《小白兔》范画作品,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4)小结:童谣和童画有相通之处。
童谣和童画,就是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
在童谣的美好韵律中,感受童画的悦目色彩;在童画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童谣的韵律之美。
(5)揭示课题:《童谣童画》。
(板书)2、PPT展示,介绍下国外童谣童画((1)樱花啊,樱花啊.暮春三月天空里,万里无云多明净,如同彩霞如白云,芬芳扑鼻多美丽,快来呀,快来呀,同去看樱花——日本《樱花》(2)老国王科尔是一个快乐的老灵魂,是一个快乐的老灵魂他;他呼吁他的烟斗,他呼吁他的碗,他呼吁他的小提琴手三!《老国王科尔》)3、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一幅作品《纺线车》,谁知道这是什么绘画形式?(剪纸)请举手发言!4、我们来看看《荡秋千》,谁能用一些修饰词来评价下这幅作品?(最好提到夸张、变形、幻想)。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 儿歌变画》_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儿歌变画》教案课题:儿歌变画课时:一课时班级:二年级(5)班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11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儿歌伴随着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孩子们的世界里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儿歌,比如拔萝卜、小白兔等等,本课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给这些儿歌配上合适的图画,为孩子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一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把儿歌变成画的创作方法,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儿歌,抓住儿歌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变成有意思的画面,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一说、看一看、试一试,把自己喜欢的儿歌变成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造美的激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理解儿歌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儿歌的意思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创作的画符合儿歌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一幅。
学生准备:画纸、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谈话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好听的儿歌,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吧!2、学生唱儿歌。
师:儿歌是我们孩子的艺术品,它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遐想,我们这节课学习第十一课,儿歌变画。
3、板书课题:儿歌变画(二)、探索新知1、出示几幅画,学生根据图画想出每幅画所匹配的儿歌。
2、课件出示《咏鹅》这首古诗的诗词,学生想一想如何为这首古诗配画。
3、出示教师范画,让同学们欣赏并从中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4、课件出示其他同学的作品,学生欣赏。
5、教师讲解儿歌变画绘制步骤:(1)、选儿歌。
(2)、根据儿歌内容绘图,可以选取某一情节、某一场面来设计。
(3)、涂色完成作品。
(三)、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四)、作业讲评请同学们说出喜欢哪一幅作品?说出喜欢的原因。
11 儿歌变画(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11 儿歌变画(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儿歌,感受歌词中的美好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表现手法,将儿歌中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儿歌欣赏:选取一首具有画面感的儿歌,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歌词中的美好画面。
2. 创作引导:引导学生根据儿歌内容,运用绘画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3.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儿歌中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表现手法,将抽象的歌词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首具有画面感的儿歌,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歌词中的美好画面。
2. 儿歌欣赏: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儿歌的感受,讨论歌词中的画面。
3. 创作引导:教师讲解绘画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示范如何将儿歌中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儿歌内容,运用绘画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价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绘画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及作品的整体效果。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在欣赏儿歌的过程中,感受歌词中的美好画面。
2.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表现手法,将儿歌中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欣赏儿歌的过程中,感受歌词中的美好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现儿歌内容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创作等环节,使学生掌握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儿歌欣赏:选择一首具有画面感的儿歌,引导学生欣赏并理解儿歌内容。
2. 绘画表现:教授学生如何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包括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的技巧。
3.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以儿歌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现儿歌内容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儿歌的抽象内容转化为具象的绘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儿歌音频、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具有画面感的儿歌,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儿歌的魅力。
2. 新课教授:讲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教授学生如何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3. 示范讲解:以一首儿歌为例,示范绘画创作的全过程,讲解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的技巧。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以儿歌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第11课儿歌变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作业要求:构图合理、色彩丰富、造型生动,能较好地表现儿歌内容。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提高了绘画表现力。
2.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儿歌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绘画作品表现力不足。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儿歌理解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自己喜欢的儿歌变成画。
教学难点
设计画面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一幅。
学生: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预设教师活动(含环节)
预设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听过或背过儿歌,你能不能给大家朗诵一首?
(2)儿歌是我们孩子的艺术品,它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遐想,这堂课,就让我们根据自己对儿歌、童话的感受,创造美丽的画面吧!
(3)板书课题:儿歌变画
二、教学新授。
1、分析为儿歌配画的形式特点:赏析课本意图,使学生了解儿歌配画的形式特点。例如:课本中《拔萝卜》是一篇叙述小朋友集体拔萝卜的配画,画面创作大胆,具有丰富的想像力,为大家增添和展示了奇妙的意境和幻想世界。
2、为儿歌配画采用的手法多样,可以采用水粉、水彩绘画的方法,也可以采用线描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工艺手法,如油画、棒刮画、彩纸剪贴、纸版画等,有的内容可采用浪漫手法表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6、评价:展示优秀作业进行评价。
学生朗诵儿歌。
学生聆听。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聆听。
学生选择儿歌进行构思、构图。
学生进行作业展示。
学生聆听。
学生继续聆听。
学生对原稿进行修改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手法创作。
学生进行作业展示。
板书设计
第11课儿歌变画
(1)选好儿歌。(2)构思(3)构图。(4)修改原稿。
教后反思
儿歌是民间艺术家带给孩子的一份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童画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孩子们阅读儿歌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特点的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美丽。因此,让学生学儿歌,画童画,将童画儿歌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
课题:
年级
二
学科
美术
教师
总序号
5
单元课第
第11课
课时
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为儿歌配画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艺术情感。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3、用单幅(连环画)形式给儿歌配画或结合学校社区活动,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本课最突出的难点就是学生创作的童画既符合儿歌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学生不能很好的去诠释儿歌,只为了完成作业而做,很多同学都是依样画葫芦。在学习态度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点是在以后需要我特别重视的。这课的教学极具开放性,因此在评价作业的时候,在作画上色材料上不作任何要求,在评价标准上只要求学生在创作时能表现出儿歌的意境,有创意即可。
3、分析作业步骤:
(1)选好儿歌: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
(2)构思:在理解领会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可以选取某一情节、某一场面来设计。
(3)构图:按儿歌的主要内容把画面设计出来,合理安排画面内容,做到主题突出,主次分明,如果是儿歌配画,在画面中还可以设计出文字的位置。
4、学生作业:
选择儿歌进行构思、构图,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1、组织教学。
2、小结上节课中作业:优缺点。
3、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新课:
板书课题分析作业步骤。(1)选好儿歌。(2)构思(3)构图。以上三步上节课已完成。(4)修改原稿。
4、学生作业:对原稿进行修改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手法创作。
5、教师巡视指导:(1)指导修改原稿。(2)启发学生采用合适的手法表现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