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山东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某次考古中,发现了一批甲骨文之前的刻符或早期文字,如舞阳刻符、半坡陶纹、大汶口文字等。
对它们正确的表述是()
A.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
B.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C.已经全部得到识读
D.具有相通性,起到加强各地区联系的作用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国家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世袭制的产生,这些刻符还不是成熟的文字,其产生时间要远早于国家的形成,A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实际;在原始社会中,人的生活相对隔绝,区域交流很少,D项错误;这些刻符与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B项正确。
答案 B
2.如图体现了汉字的演变历程。
影响汉字演变的主要因素有()
①印刷技术的进步②书写工具的改进③文化传播的需要④外国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中国汉字同外国的字母文字有着本质的区别,汉字的演变不受外国文化的影响,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 C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亲临泰山封禅,并命丞相李斯刻石以纪功。
如果让你从书法的角度评价李斯所刻铭文,你认为下列哪一项说法最准确()
A.圆润纤维,布局均匀,画如铁石,字若飞动
B.起笔、运笔、转折、收笔都能曲尽其妙
C.注重规范法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
D.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有意无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书法艺术特点的认识。
A项为小篆的特点,与秦代李斯刻石的书法形式一致,A项正确;B项为晋人书法的特点;C项为唐代颜真卿书法的特点;D项为宋代书法的特色。
答案 A
4.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纸寿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
下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书法艺术。
由题干中的“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可知,题干要求选出的是属于行书字体的邮票。
A项为隶书,B项为楷书,C项为行书,D项为草书。
答案 C
5.四位书法爱好者结伴参观了中国古代书法展,他们分别对如图张旭的书法艺术反映的时代风貌发表了不同看法。
其中正确的是()
A.开拓奔放的时代风貌
B.世运转衰的社会趋势
C.崇尚理学的社会规范
D.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艺术时代背景的理解。
张旭生活在唐朝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时代,体现了张扬的个性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B项是唐中后期的特点,C项是宋明时期的特点,D项是明清时期的特点。
答案 A
6.隋唐时期书法流派众多,名家迭出,书法理论日趋成熟,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社会危机较深
B.王朝鼎盛繁荣
C.市民阶层出现
D.统治者重文轻武
解析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A、C、D三项不适合隋唐史实。
答案 B
7.关于古代书法,有以下一些说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明人尚姿,清人尚变。
据此标准,宋人()
A.尚法
B.尚意
C.尚志
D.尚理
解析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B项正确。
答案 B
8.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
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解析从歌词中的“横、坚、撇、勾、点”等关键词可知该艺术形式为书法艺术。
答案 D
9.之所以说书法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的一门特有艺术,原因是()
能够将文字的书写称之为艺术的只有中国汉字具有实用功能具有审美功能具有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
A. B.
C. D.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中文字的“实用功能”是各种文字所共有的功能。
排除含的选项。
答案 D
10.汉字出现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的时期是()
A.商
B.西周
C.春秋战国
D.秦朝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紊乱偏旁,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的混乱状况。
答案 C
11.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
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
A.小篆
B.隶书
C.草书
D.楷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
从材料中的“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和“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更谈不上书法艺术”可知张胜利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草书。
答案 C
12.余秋雨认为“汉字是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以下对汉字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A.汉字演变顺序为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
B.秦朝官方正式颁布的文字范本用隶书书写
C.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进入到重视审美的自觉阶段
D.《兰亭序》是唐代行书的代表作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字书法的发展历程。
汉字演变的顺序应是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A项错误;秦朝官方正式颁布的文字范本应为小篆,B项错误;C项符合史实;《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品,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材料二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
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支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
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
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材料三汉字“车”的字体演变
(1)从上面的秦砖、汉瓦与画像石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请你从汉字“车”的变化中总结文字演变的基本规律。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汉字的起源是什么?
解析本题为图片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提炼历史信息,概括规律的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
答案(1)可以看到秦汉的字体和书法刻字特色:秦有小篆字体,汉有隶书。
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秦砖刻字雍容大度,精致不苟。
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瓦当刻字方正质朴、端庄豪放。
还可看到汉代日常生活习惯:席地而坐。
还可看到秦汉的冶炼技术、制陶技术、绘画艺术等。
(2)由复杂到简单,由抽象到具体,由不规则到规则。
(3)“文字图画”或刻画符号。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文字。
——《秦琅邪台刻石》
材料二张旭是草书圣手,他的狂草“伏如虎卧,起始龙跳,顿如山峙,控如泉流”,体现了盛唐时代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
——《评张旭书》
(1)材料一中“书同文字”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琅邪台刻石》使用的应是什么字体,具有何种特点?
(3)与张旭一同把草书艺术推向高峰的是谁?其书法有何特点?
(4)结合上述两则材料,你认为时代精神与书法风格有何关系?
解析第(1)问可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作答;第(2)问从秦朝官方文字为小篆入手作答;第(3)问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4)问可从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关系入手,组织答案。
答案(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使用混乱,使文字的交流功能减弱,尤其是秦统一全国后,这种文化交往中的障碍更显突出。
(2)字体:小篆。
特点:笔画粗细均匀,方中寓圆,圆中有方,平衡对称。
(3)人物:怀素。
特点:“惊蛇走虺,骤雨狂风”。
(4)时代精神影响书法的风格,如盛唐时代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影响了张旭的书法风格;反过来书法风格又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一、选择题
1.培根说:“(中国)有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培根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A.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火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准确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
依据材料表述判断:中国对世界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发明首推四大发明,一在文化方面应该是指印刷术;二在战争上,应是火药,极大增强了新兴资产阶级同冷兵器的骑士作战的实力;三在航海上是指指南针。
答案 D
2.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解析活版技术从北宋开始使用,活版之前传递信息并不是都用手抄,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泥活字,A、B、C三项错误;活字印刷在北宋
时出现,是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的,D项正确。
答案 D
3.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②以算筹为计算工具③以珠算为计算工具④以十进制记数系统为计算方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于东汉时期,珠算在元代出现,③不符合题意,①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 B
4.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
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数量统计得非常清楚。
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黄帝内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石氏星表》是天文学著作;《九章算术》是数学著作;《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黄帝内经》是医学著作。
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5.我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出现②发明测量地震方向的地动仪③制造黄道游仪④发明新型浑仪——简仪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解析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出现在战国时期;测量地震方向的地动仪出现于东汉;黄道游仪是在唐朝创造的;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简仪。
答案 A
6.1930年在甘肃北部居延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了《汉代木简》。
它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有的兵器及其他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
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是楷书
D.木简仍是当时重要的书写载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文字发展的认识。
材料不能体现A、B两项;楷书是在魏晋时期出现的,C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木简是当时主要的书写载体。
答案 D
7.《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功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A.因地制宜
B.多种经营
C.商品生产
D.重农抑商
解析题目的意思是不违农时,掌握土壤条件,则可使农业生产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劳而无获。
答案 A
8.据《中国救荒史》统计,历史上灾害的发生连绵不断,仅明清两朝灾害记录就达2 100余次,平均每一年就有2次以上。
下列著作中体现“救荒”思想的是()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千金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从材料中的“明清两朝”“救荒”等信息可知A项正确;B项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C项是元代的农学著作;D项为唐代的医学著作。
答案 A
9.在我国某一部医书中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16部,“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含有近代生物进化思想。
这部医学业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伤寒杂病论》
D.《千金方》
解析《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
答案 B
10.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认真的疑问。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
B.中国古代的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
C.中国古代文明并不是世界领先
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已落后于西方,A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不准确;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本国文明太过骄傲未能及时反思,D项正确。
答案 D
11.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过程看,造纸术的改进是在宫廷官员领导下取得的,经过皇帝下令推广。
火药虽然来自炼丹术,但如果没有统治者的支持,炼丹家不但无法生活,更没有炼丹必需的设备和原料。
各朝的天文机构——司天监由高级官吏太史令直接领导。
皇帝还经常过问天文观测的历法改革。
由此可以看出()
A.古代科技发明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B.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
C.统治者的支持是古代科技发展的根本原因
D.古代科技重视实验、推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并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从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都没有离开统治者或政府的支持,这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对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B项正确。
答案 B
1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
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
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求善而不在求真B.缺乏理性精神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
从材料信息“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可知,中国古代科技缺乏理性精神,B项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说:“(7—9世纪)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也说:“中国在3—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
但是他也指出“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其相应的现代科学”。
材料二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1)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16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在世界上占绝对领先的地位,特别是隋唐时期和宋元时期,出现了影响世界历
史进程的科技成果。
隋唐以来影响世界的三项伟大科技成果的发明是怎样完成和发展的?隋唐和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和条件各是什么?
(2)16世纪以后中西方科技发展发生了逆转。
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
解析本题是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相关历史问题的相对全面的考查。
提供了相对广阔的思考空间,题目综合性强,思考的问题也有相对的深度和现实意义。
答案(1)①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我国不晚于唐朝就已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宋代时发明了管形火器;早在战国时我国就发明了司南,指南针在宋代已经广泛使用在航海交通上。
②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大,农业、手工业发展,经济繁荣,民族间的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宋元时期由各民族政权的并立到大一统,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活跃、城市繁华,海外贸易频繁。
(2)虽然传统科技仍占一定优势,但整体上科技发展日益缓慢,甚至停滞,没有形成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欧国家。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八纲辩证是书中贯彻辩证论治的具体原则。
所谓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种辩证纲领。
八纲辩证,是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用来说明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等情况的一种辩证方法,
为指导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材料二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
他把药物分成矿物药、植树药、动物药。
材料三2009年12月17日,由北京多家中西医科研机构联合研制出来的世界首个抗甲流中药方——金花清感方,现已进入新药研发阶段,有望为全球治疗甲流提供一种全新的途径。
科研人员通过动物实验,以及对410例甲流轻症患者的临床研究,均证实“金花清感方”是治疗甲流的一剂有效方药,与达菲效果相当。
这也是世界上首次采用严格的医学方法来评估中医药对甲流的治疗效果。
甲流疫情爆发后,中国的科研和医疗机构就开展了中医药防治甲流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减轻甲型H1N1流感患者头痛咳嗽症状、缩短退烧时间等方面效果明显。
(1)材料一中的“书”是指什么?它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如何评价其价值?
(3)根据材料三,谈谈今天应如何对待中医理论?
解析第(1)问可根据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作出判断并评价;第(3)问要注意对传统中医的辩证认识。
答案(1)《伤寒杂病论》。
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2)《本草纲目》。
价值:记录各类药物1 892种,药方一万多个,还
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3)中医学有很多的优点,也不可避免的有自己的局限,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或珍视传统,古为今用,辩证取舍,发展创新等)。
一、选择题
1.《焚书·答耿中丞》说道:“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将孔子奉为偶像
B.否认孔孟学说
C.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
D.维护传统礼教
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理解材料是解题关键,抓住材料中的“自有一人之用”“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可知是否定绝对的思想权威。
答案 C
2.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唯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出李贽主张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为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展,C项正确。
答案 C
3.李贽曾评论先秦诸家:“申(不害)、韩(非)何如人也?彼等原与儒家分而为六。
既分为六,则各自成家;各自成家,则各各有一定之学术,各各有必至之事功。
举而措之,如印印泥,走作一点不得也。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李贽认为诸家之间曾是平等的
B.李贽认为诸家都曾发挥作用
C.李贽放弃传统儒学的价值取向
D.李贽否定了儒家的独尊地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各自成家”“各有一定之学术”“各有必至之事功”可判断A、B、D三项正确;李贽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而不是放弃儒学的价值取向,C项错误。
答案 C
4.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凡例》中说:“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
”这表明他编撰本书的目的之一是()
A.弘扬宋明理学
B.提倡经世致用
C.鼓吹民主思想
D.倡导开放治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反映了黄宗羲所编此书容纳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体现了其开放治学的精神,D项正确。
答案 D
5.商鞅的“重农抑商”思想和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的相同点是()
A.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
B.产生的历史条件相同
C.都是维护君主****统治的需要
D.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解析无论是“重农抑商”思想,还是“工商皆本”思想都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相适应,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答案 D
6.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现实意义在于()
A.批判了君主****制度
B.澄清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C.唤醒了人们的“民权”意识
D.使人们勇于改革时弊,增强社会责任感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现实意义”。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
答案 D
7.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提出的民主设想有()
①倡导言论自由②提出“众治”取代“独治”③提出“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④设立各级议院,作为监督机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黄宗羲主张设立监察和咨询机关即“学校”,而不是议院,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 A
8.18世纪欧洲的启蒙学者认为:中国朝廷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
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
下列不能体现此思想的是()
A.民贵君轻
B.君舟民水
C.为政以德
D.君权神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中国朝廷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
”体现了“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正是“民本”思想的体现,“为政以德”是在“民本”思想指导下的政治思想;材料体现不出“君权神授”的思想。
答案 D
9.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
”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的民主启蒙思想的认识。
导致明清时期启蒙思想的“先天不足”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B项正确。
答案 B
10.梁启超在评价我国古代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
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他评价的著作应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解析梁启超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他积极宣传维新思想,反对君主****制度。
黄宗羲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对梁启超影响巨大。
答案 D
11.“孔子之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于水火之心。
故曰: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此言论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孟子的“民贵君轻”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守仁的“致良知”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从材料中的“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可以判断出,这属于经世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