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化学“生活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法
课程教育研究
学法教法研究 137
新课标中要求化学教学要生活化,不能只是单纯地用化学理论知识填充课堂,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化学教学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能够兴致高涨、情趣飞扬,通过生活与化学的结合,让学生发现学习化学的作用和乐趣,这样对知识的巩固非常有利。
因此,下面就如何真正的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课堂氛围生活化
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到化学学科时,大部分初中生都会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很多学生就会发现课堂太沉闷乏味,化学元素种类多难以记忆,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对化学产生厌烦、恐惧等心理。
因此,创造一个生活化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非常重要。
例如教师在教师里放置一些化学实验仪器,量杯,酒精灯等,让课堂除了文字和化学公式,还有些其它生活相关的东西来缓解学习的疲劳。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1.增加化学实验理解化学原理
传统的大部分教师教学时侧重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对化学实验的重视度不高。
而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就要求教师在讲解化学原理时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做实验,这样能够增加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新鲜的花瓣,这些花瓣要带有颜色,教师准备一些溶液,这些溶液为水跟酒精的混合物,体积比例为1:1,把这些花瓣研碎放入到原来准备好的溶液中进行浸泡和过滤,然后得到相应的色素提取物。
之后再准备一些食盐水、肥皂水或者纯净水等,把这些色素提取物放置到不同的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看看其所呈现出来的酸碱性。
2.结合生活场景讲解化学知识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讲解的时候要充分把化学知识跟生活融合在一起。
初中生对常见的生活现象多少有些了解,但是却不能说出部分生活现象的原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可以结合生活场景讲解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讲解“物质的溶解度”时,教师可以结合平时喝糖水的生活场景,课上给学生准备一杯水和些许糖,然后把一小部分糖放进水里,过一会儿糖就消失了,然后问学生:“这是糖去哪儿了呢?”再然后教师加入过多的糖,这些糖就会沉入到水底中不再消失,再问学生为什么?通过这样常见的生活场景来讲解化学知识,学生不仅更加容易的接受,还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3.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学习化学知识
课外实践是学生学习知识和理解知识的延伸。
化学教学要求学生除了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以外,还要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化学教学不仅只局限在教室这个封闭环境里,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所以教师要多组织课外实践,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布置课后作业生活化
化学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地,而布置课后作业是一种助推器,为了让生活化教学充分渗透到初中化学教学中,作业上的生活化也要有所体现。
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作业模式,不要只布置一些抄写化学公式,解答化学试题试卷这样的作业,这样很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耐心。
学生学习就是为了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此为了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学会改变作业的模式,布置一些学生可以动手实践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发现、总结结论而不是纸上谈兵。
比如学习课本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
如何让初中化学“生活化”
任理林
(安徽省合肥市50中新校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在进些年的课改大环境下,教师授课已经不是以往传统的老师一味灌输,学生一味接收教学方式了,这种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虽说化学被列为理科,但是化学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身边所熟悉的生活元素融入其中,让化学与生活相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化学,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 化学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37-02习和进步,可以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成长中自行对地理知识进行生活化,不断推动学生进步和发展。
3.通过引入生活趣事来调节课堂气氛
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就是在课堂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而且在实际教学中也确实对于地理的学习很难有人可以一直保持高度注意力,难免会有人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所以对于课堂气氛的调节就变得极其重要。
如果一个合格的老师在注意到这种情况后就应当积极寻找一些在地理历史上可以引起大家兴趣的趣闻轶事来引起大家的兴趣。
学生在面对枯燥无谓的教学中出现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所以老师对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应当做好准备才能保证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增加对一些国家的别名,各个地方出现过的有趣的事情进行介绍,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那老师也就不用再为课堂中的注意力问题而担心,这也是生活趣事对于课堂气氛的积极调节作用。
当然在教学中不能过于追求气氛,要将趣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调节气氛,
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老师要将积极努力做出平衡,为学生长久发展做出贡献。
三、总结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只有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更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地理教学生活化就是很好的手段,就现实来说,我国在生活化的改变上还是存在一定不足的,我们也在不断的进行努力,有理由坚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之下,对于地理教学的生活化会越来越深入,对于初中生的地理教学也会越来越进步。
参考文献:
[1]崔春.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6):77-77.
[2]张东霞.浅析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4):45-45.
[3]包顺喜.贴近生活,促进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导学,2014,(14):2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学方法
课程教育研究
138 学法教法研究
质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碰到的食物进行归类,并让学生收集一些和食物有关的营养成分资料,并为家人制定一个合适的营养餐计划。
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课后的小实验,比如在家中观察食盐、味精和面碱这三种晶体的形状、溶
水性与溶解速度;还可以通过当地水体的污染,来提出比较切
实可行的清理计划;通过实验制作番茄电池等。
通过这些生活
化的化学作业,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自主操作和
分析,通过探究来了解生活中的化学,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
了学生的生活化教学理念。
四、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将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从学生的实际
情况出发,选取实际生活中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事物以及故事
等,由浅入深,将复杂难懂的化学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能轻松有效地学习。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生活。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拉近学生和生活的实际距离,让学生更好地体
验生活和化学的联系。
参考文献:[1]葛庆敏.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2):24-26.[2]沈菊明.生活化理念下初中化学主题式探究教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21(08):12-13.[3]顾水英,顾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教学探新.2012,(04):41-42.[4]徐儒红.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现状调查及实践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
教与学》2017(2).一、中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是为听评课设计的课,这样的课是“中评不中用”的课,有时一堂课听下来,我们往往会感觉如果根据评课的指标去评这堂课,似乎无可非议。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审视这堂课,想想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不难发现,这堂课的许多环节是为迎合评课人口味而设计的,是牵强附会的表面文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这种现象在优质课评比中尤为常见。
2.“教师唱主角”的课。
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自己唱“主角”让学生当“配角”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
教师期望的是一直按教案设计作出回答,教师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
3.只是“达到认知目标”的课。
教师只把完成认知性任务当成课堂教学的中心目标。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课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
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
无效教学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会阻碍教改的顺利推进,使教师陷入一种费力不讨好和力不从心的局面。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研究和开展“有效教学”,让教师在额定的时间内,尽可能省地消耗学生的体能并且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同时使这些知识转化为尽可能强的技能。
二、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 研究教学互动观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就没有互动,就不能实现发展,教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交往是教学的源泉,互动是教学的核心,发展是教学的目的。
1.活跃课堂的策略
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
课堂对于学生来说,不只具有智育的意义,更具有生活的意义。
可以说,没有活跃的课堂,就没有学生的主体性,就没有有效教学。
活跃课堂的标志是:一是参与度。
即是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
二是亲和度。
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
通与智慧交流。
让班级里充满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
三是整合度。
即整体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
整合度不高的课堂教学,往往把完整的知识支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学不到整合知识技巧。
四是练习度。
即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的程度。
学生的 是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的。
学习的效率与成果如何、取决于在互动与活动过程中能否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能动器官,所以一堂好课不在于它有条不紊,不在于它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学生练习和实践。
五是延展度“即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延伸。
2.民主策略
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真理和知识的化身,教师的使命就是给学生空荡荡的大脑中装知识。
于是“填鸭式”、“满堂灌”便是自然而然的了;于是,教师以自己的思考取代学生的思考,学生把教师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便是理所当然的了!
为此,首先要重新审视师生关系,并确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师生关系时认为,师生关系是共同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平等的交流。
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不是按照事先的“脚本”来演戏的“教学表演”,而是要以学生的求知需要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
3.成功策略
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感从何而来?从教师的“因材施教”而来。
“教育要面对个性”不是一句空话,它应该指向我们每天面对的每一个学生。
教育悲剧的产生往往缘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这才真正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每一个学生的成功。
这也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4.期望策略
实际上,人的成功往往是在期待中取得的,人是在期待中
谈谈对中职生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
孙汉伟
(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 南阳 473000)
【摘要】无效教学、低效教学的现象在目前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
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有必要探讨和研究有效教学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活跃课堂策略、民主策略、成功策略和期望策略等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问题 有效教学 教学互动观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38-02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