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理论初探

——归化与异化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同理,一篇优秀的日译文章也是通过层层翻译理论的淬炼才成形的。因为,平时的翻译过程中,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独立和分明的系统,在形态和句法方面二者存在很大差异。然而,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一些相似性,比如很多日语汉字的含义与中文是一致的。正是由于汉日两种语言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所以在翻译实践中,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方法进行翻译,而需博众家翻译理论之所长。

提及翻译研究,就必须用到翻译理论,纵观历史,上可追溯到玄奘的“五不翻”原则,下可延续到傅雷的“神似”之谈;横贯东西,内有耳熟能详的“信、达、雅”论,外有广为流传的”动态对等“说。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些大家所提出的翻译理论和方法技巧都提醒我们,要尊重原著,保持所翻译书籍的原汁原味。同时要保证语言的通顺,把日语的表达方式转化成合适的中文表达习惯,以方便中国的读者阅读。再者,还要使语言优美,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除却开篇提到的如雷贯耳的翻译理论,还有许多我们随时用到的理论,异化与归化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什么是异化与归化呢?从历史上看,异化和归化可以视为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异化与归化的探究。

一、异化与归化的定义

1813年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引导作者接近读者。①

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中把第一种方法称作“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将第二种方法称作“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所谓异化即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在译文中输入新的表现,再现原味,最大限度地直译;所谓归化即反对欧化的表达方式,强调发挥汉语表达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意译。②

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绝对的归化和绝对的异化都是不存在的。

二、异化与归化的发展轨迹

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以林纾、严复为代表的翻译者纷纷采用归化的译法,这时期的文学翻译除了少数外来词的引用之外,基本上是以归化为主导。

随着“五四文化运动”的兴起,逐渐形成异化翻译的高潮。鲁迅主张译者只能“改变衣裳”即转换语言形式,而不能“削鼻剜眼”,应尽量保持原作的“异国情调”,采取异化的译法,可谓在文学史上高扬一帜,但同时也导致一定程度

出自陶振孝《现代汉语翻译教程》185页

出自陶振孝《现代汉语翻译教程》185页

的生硬翻译。因此,从30年代后期开始,归化法再次占据主导地位。①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翻译界受西方翻译理论的启发,对异化归化进行了重新思考,异化译法开始受到重视。

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和各民族之间克服了解的加深,各种文化之间的借鉴与融合日趋明显,文化的异质色彩似乎正在逐渐淡化。21世纪的文学翻译将是异化与归化的继续发展。

三、文学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的取舍

异化与归化作为一种翻译手段,对于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需要,翻译方法也应随之而变,不能恪守一隅,以不变应万变。为此,归化好,就归化;异化好,就异化。

例如,翻译谜语时,以“いくら入れても一杯二ならないもの、ナーに?”

②为例,归化式的翻译“不管吃多少,它都吃不饱,大口往里进,小口往外冒”,比异化式的翻译“不管装进多少都装不满的东西是什么?”更胜一筹,因为归化式的翻译更为具体,更能为中国读者所理解。

但是翻译四字成语时,把“金魚の刺身—役に立たない”③译为“华而不实”,精炼是精炼,但只是翻译了意义,一点也不俏皮,倒不如异化为“金鱼生鱼片—能看不能吃”,虽然罗嗦一点,但生动有趣。

而对俳句的翻译,有人强调异化翻译,保留俳句语言形式,即5-7-5格式,三行十七字来翻译,但它与俳句十七个音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如把俳句“菊の香や奈良には古き仏さま”④译为“菊花正开放,寺院尊尊古佛像,馨香漫奈良”,“馨”都是多余的。为了保留原来的形式,不惜添加原诗意外的内容,那么忠实性就会受到损伤,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还有人主张归化翻译,用五言两句或者长短句来译,没有保留俳句的形式,便会破坏原来的形式美,甚至会误导读者把日本的俳句看成中国的古诗。如把“鶯や柳の後藪の前”译为“啼莺在何处,柳后或薮前”,⑤于是译林出版社的叶宗敏先生批评道:“妨碍了读者去欣赏俳句的独特的形式美,而且还会给他们造成一种错觉,即俳句只不过是一句话,或者俳句相当于中国的五绝。”⑥此话不无道理。

因此,日本文学界对于俳句的翻译争论已久,到底是异化合适还是归化合适,迄今为止也难以得出结论。

四、总结

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的问题,只有把握好“度”方可游刃有余,否则只会过犹不及,事半功倍。做翻译工作也是如此,翻译作品既不可过于“崇洋媚外”,一味以异化翻译为主,也不可“夜郎自大”,通篇实行归化翻译。实际上,翻译过程中异化与归化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辩证统一关系,成功的翻译既离不开异化,又离不开归化。因此,在翻译时必须兼顾异化与归化两个方面,

出自孙致礼《中国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

可读为(i ku la i le te mo i pa i ni na la na i mo no,na ni?)

可读为no sa si mi ya ku ni ta ta na i)

可读为ki ku no ka ya na la ni ha fu lu ki ho to ke sa ma

可读为u gu i su ya ya na gi no a to ya bu no ma e

出自陶振孝《现代汉语翻译教程》18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