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动物大观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动物大观园
在接触《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之前,对中国古代典籍中
记载的动物,我们首先会想到《诗经》中“关关”叫的雎鸠和“食我黍”
的硕鼠,《山海经》里衔石填海的悲情精卫和那些“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鲁迅《阿
长与〈山海经〉》),特别是《庄子》里那大得“不知其几千里”的鲲、“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鹏、“抢榆枋时则不至”的蜩与学鸠、“翱翔蓬蒿
之间”的斥饁、“不知晦朔”的朝菌和“不知春秋”的蟪蛄,等等。
而翻
开《动物分典》,随着书页在指间划过,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大无比、
畛域分明的“动物大观园”,各式各样、数不胜数的动物从历史的褶皱里
一个个蹿出来,跃然纸上,让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
在这个“动物大观园”里,我们除了能够感受狮的威猛、蛇的阴鸷、
狐的狡黠、虱的龌龊、猴的灵巧等,还能够了解到古人对动物命名、分类、形态、解剖、生殖、生态、遗传、进化以及物候、地理等方面的科学或不
科学、合理或不合理、真实或荒诞的研究和看法,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世界
的观察、认识和经验积累。
譬如关于鸟类:甲骨文、金文中便有“鸟”字,《说文解字》解释说“鸟,长尾禽总名也”,又说“隹,鸟之短尾总名也”,将鸟分为两大类,即长尾和短尾。
这一区分,让我们好像明白了在
我们的汉语语境里,为什么同样是鸟类,有的要叫作鸟,而有的要叫作雀。
对鸟类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古人观察和描述颇为细心,如《禽经》曰
“物食长喙,食物之生者皆长喙,水鸟之属也;谷食短篋,鸟食五谷者喙
皆短;搏则利嘴,鸟善搏斗者利嘴”,根据不同鸟的特性对鸟嘴的长短利
钝进行观察和描述。
对鸟类的物候特征与草木盛衰、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有明确的发现和记述,如《禽经》“颋?鸣而草衰,泽雉啼而麦齐”,
《蠕范》“燕春社来,秋社去;?夏至来;雁仲春来,仲秋去。
立春百舌
鸣,雨水莺羽,春分杜鹃北向,谷雨鹎?催起,霜降!"南翔,大雪脊令鸣,冬至伯劳归”。
对鸟鼠同穴的记述,反映了动物共生现象的存在,如《尔雅》“鸟鼠同穴,其鸟为?,其鼠为駿”。
而说到动物解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庄子》里的“庖丁解牛”,庖丁那干净利落、游刃有余的解牛表演实在令人称奇。
这应该算是两千多年前的“动物解剖”了吧。
《宋提刑洗冤集录》载有验骨的内容,说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五节。
男子骨白,妇人骨黑”“牙有二十四,或二十八,或三十二,或三十六”“左右肋骨,男子各十二条,八条长四条短,妇人各十四条”等,也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是否建立在人体解剖的实践基础之上。
这些是古人在当时条件下获得的知识,对此大可不必深究,倒是通过古人的记述,我们还知道了“三海豆芽”不是豆芽菜、“海百合”不是百合花、“泥笋”不是竹笋,这些看似植物名称的词语其实指的都是动物。
同时,我们也不会相信古人关于“蟾蜍去月,天下大乱”“凡蛤蟆之类皆不交合,惟雌雄相对吐沫”“多年鼍入水化为龙”、两头蛇“是老蚯蚓所化”、“季秋之节,雀入大水化为蛤;孟冬之节,雉入水化为蜃”“鹤以声交而孕。
雄鸟上风,雌承下风则孕”等荒诞无稽的说法。
通过对“动物大观园”的游览,我们也发现,古人那么用心、持续地观察、记载动物,有一个突出的用意是通过对动物的认识,来搞清楚动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所能派上的用场,比如将动物纳为食材、药材以及用于观赏、娱乐,甚至借动物之力来弥补或替换人力之所不及,于是便产生了狩猎活动,狩猎甚至成为古代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方式,并形成了四季狩猎的制度和礼仪,如“春?”“夏苗”“秋”“冬狩”,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狩猎规矩,以维护自然万物的平衡。
狩猎活动为历代帝王所喜爱,常在冬季组织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并将狩猎活动当作习武练兵的重要手段。
当然早在上古时期,古人在劳动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
与动物生存之间的关系,也认识到在狩猎时不可捕尽杀绝,应让被猎动物
有繁衍生息的机会,强调取之有时,用之有节。
如《逸周书》曰:“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则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颬
不卵,以成鳥兽之长。
”古人此类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对我们今天保护野
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其可资借鉴的现实意义。
而在人类试图将动物为我所用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动物的攻击和伤害,甲骨文中就有对蝗、鼠、虎等动物为害的记载,这是今天我们能够见
到的最早记载动物为害的文献。
对动物为害,古人是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
识的,所以古人不仅区分出了哪些是有益动物,哪些是为害动物,还、积
累了一系列防治动物危害的方法。
对虎的为害,我们在《水浒传》中有所
领略,但那是文学作品,不足为据。
在古代中国,频繁发生的蝗灾严重影
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安定,甚至引起统治者的重视,大量文献均有
记载。
譬如唐太宗痛感蝗之害民,取而生吞之。
唐玄宗时宰相姚崇认为蝗
灾可治,创造了火边掘坑,且焚且瘗,焚烧和掩埋相结合的治蝗办法。
如今,在我国,蝗灾已很难大面积发生,但局部偶尔发生时,我们是否还可
以从古人的治蝗办法和经验中获得某种启示呢?
《动物分典》的编纂出版,是建立在对我国古籍记载的动物资源进行
全面调查的基础之上的,其全面性、系统性、时空涵盖性等多方面皆是空
前的。
它的出版,基本回答了1911年前古人认识多少种动物的问题,可
为国内外读者提供认识和研究中国历史动物的渠道。
这一成果不仅是古籍
中动物资源记载的高度浓缩,也是对流传至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发掘、利用、传承和弘扬,其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