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
就业心理调查分析
(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同时也给大学生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以XX师范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对XX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XX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对
创新创业缺乏深入认知、就业心理调适不足等就业心理现状,分别从学生与学校角度提出了建议,旨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树立竞争就业观,促进创新创业,成功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认知;就业观念;创新创业;建议
[中国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168X(2021)05-0096-02
解玉林
一、XX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以XX师范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对象,从中抽取300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问卷星平台对2021届本科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发放问卷,收集需要的数据。
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专业类型、生源地等;第二部分主要从就业认知、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准备三个维度展开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一共发放300份,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回收电子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4份,有效回收率为98%。
二、XX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
(一)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停留在概念层
在回答“对当前创新创业政策的了解情况”这一问题中,56.46%的大学生表示对当前创新创业政策了解一般,18.03%的大学生学生表示不了解当前创新创业政策,仅有1.36%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了解当前的创新创业政策。
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对当前的创新创业政策不够了解,大学生不了解创业融资的步骤,不知道怎么贷款,也不清楚哪些项目可以优惠,大多数学生对创业仅停留在概念层,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面对就业难的现状,自主创业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但能够缓解自身寻找工作的压力、实现个人的价值,而且也是勇于担当的表现。
但大学生创新创业要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行。
(二)专业技能的认知程度师范与非师范差异较大
在关于对专业技能了解情况的调查中,师范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了解专业技能的有48.91%,认为自己不了解专业技能的仅占2.17%;53.47%的非师范专业学生对专业技能了解情况一般,11.39%的非师范专业学生表示不了解专业的技能。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师范生比非师范生更加了解所学的专业技能。
因为师范生从大二就开始见习,而专业实习则可以让学生熟悉上课的感觉,把握整个课堂的节奏,锻炼胆量和语速,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上课方式和风格。
相比较而言,学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更加具体细化,更加具有针对性,所以师范生对专业技能认知程度更高。
(三)就业选择追求专业对口
专业对口观念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表现为一种偏执心理。
“偏执心理是指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一味地追求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人为地加大择业选择的限制条件,对其他工作一概不考虑,从而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
”[1]44.57%的师范类学生认为专业对口对就业选择有影响,23.91%的师范类学生表示专业对口对就业选择比较影响;32.11%的非师范类学生表示专业对口对就业选择比较影响。
由此可见,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和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有专业对口的观念,但师范类的学生比非师范类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重视专业对口。
师范生所学专业知识导致其就业面比非师范生要狭窄,所以专业对口观念和就业的偏执心理更明显,这种观念不利于师范生灵活就业。
(四)就业心理调适不足
“就业心理调适是指大学生对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持或者恢复正常状态。
”[2]本次调查中,47.62%的学生表示就业心理调适一般,9.1%的学生表示就业心理调适不好,就业心理调适不足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对大学生的认知、观念、行为、身体和心理上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XX师范学院的大学生缺乏自我调适能力,就业心理调适意识薄弱,不能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和情绪的宣泄。
长此以往各种心理问题的堆积,就会在一瞬间爆发,所以大学生应该学会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良好的就业心理有利于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问题时,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三、XX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不良就业心理现状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缺乏阶梯性的岗位实践锻炼
岗位实践锻炼可以让身处校园环境的大学生提前了解和熟悉就业形势、就业前景,也可以让大学生提前对工作流程、
96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就业创业
工作环境、工作内容有所了解,还可以让大学生熟悉职场环境,增进与人沟通和打交道的能力。
XX师范学院的非师范学生缺乏阶梯性的岗位实践锻炼,从而缺乏对专业的深入认知,仅限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不能够持续性地关注所学专业的最新发展状况。
学校在各个阶段也开设相应的专业实践课程,但大部分学生都只是为了获得学分,没有通过这些实践机会锻炼自己,加深对专业的深入认知。
(二)家庭传统稳就业观念
本次调查中显示,XX师范学院的学生来自农村地区的占81.97%, 来自城市的占18.03%,大部分学生出自农村,其父母受教育程度有限,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找到一份稳定、待遇好、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工作。
因此,“多数家庭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接受度、认可度不高,不愿意大学生冒险创业”。
[3]有些学生受父母传统就业观的影响,比较安于现状,没有去外面世界闯荡的激情,在就业选择时往往更加倾向于选择回生源地就业。
尤其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人就业选择首选地是学校所在地,还有一小部分学生选择回到家乡考取中小学的教师编制,这些学生专业对口观念强烈,没有想过从事非教育行业的工作,创新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束缚,其自主创业的意愿也不强烈。
(三)学校创新政策宣传与解读欠详细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下,“这群拥有知识、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大学生成为创业队伍中的新生力量,但大学生创新创业也有很多劣势,比如缺乏足够的创业启动资金、社交人脉有限、缺乏公司管理经验等等。
”[4]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政策在宣传和落实环节缺乏执行力,学校宣传政策渠道比较单一,导致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政策了解不够深入,不知道具体办事流程和细则,不知道如何获得创业资金支持,不知道怎么贷款。
社会和高校对创业政策宣传欠详细,导致大学生对创业政策认知不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四、XX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不良就业心理现状的引导建议
(一)通过职业心理测试与职业规划提升职业成熟度
“职业心理测试即对大学生进行某一项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能力、性格等个体特征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科学测试,它是大学生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的一种工具。
”[5]XX师范学院的非师范生就业选择摇摆不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我定位不明确,自我评价偏差,缺乏明确的职业分析与定位。
所以,大学生在就业前进行职业心理测试就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可以运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来了解自己适合什么职业与岗位,从而匹配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其次,规划职业生涯,即对自己未来和职业所进行的系统计划。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且按照职业规划的步骤一步一步往自己的目标努力,通过职业心理测试和职业规划不断提升职业成熟度。
(二)加强专业自我规划与管理
大学生应该加强自我规划与管理,XX师范学院的非师范生应该积极参与专业实践锻炼,通过参加各种专业实践活动逐渐弥补自己所欠缺的能力和素质,加深对所学专业的深入认知。
可以通过实习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开展专业工作,熟悉工作流程,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完善,逐步达到人岗匹配。
XX师范学院的师范生应该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学校组织的专业实习进行巩固和检验,通过专业实习来寻找属于自己的上课风格,锻炼自己制作课件的能力和写教案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支教的方式锻炼自己的上课熟练度和语言表达能力,用自己的方式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参加创业讲座与创新实践活动提升创新创业积极性
大学生要全方位深入了解创新创业,通过学校的创业课程、创业讲座、学习创业知识,了解创业需要哪些必备技能等,培养创新创业的思维,开阔视野。
创业讲座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创业的相关细节和创业流程,而且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现场提问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疑惑,专家现场进行解答,有效提高了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让大学生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此外,XX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要积极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等比赛,“大学生可以通过政府与学校的创业平台参与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和比赛,可以熟悉创业项目和创业的相关操作流程,从具体的项目比赛中获得有用的创业实践经验和技能。
”[6]
(四)多渠道加强创新创业政策的详细宣传
首先,学校要在创业网站上进行相关政策的宣传与报道,并及时更新信息,让学生获取创新创业相关的最新消息;辅导员可以安排专人定期向各个班级QQ群和微信群发送创新创业的相关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参加学校的创新大赛,通过比赛不断增加创新的实践经验,提升创新创业的技能水平。
其次,政府也应该多渠道对创新创业政策进行宣传,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互联网,因此政府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进行创新创业的宣传,并安排专人负责网上答疑,及时回复创业政策的相关问题,使大学生了解融资、贷款、企业注册等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创业成本,减轻创业阻力,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
参考文献:
[1]卢頔.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疏导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2):216.
[2]王盼盼,范宏民,加依娜·米拉提汗.新疆地区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及调适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7):92.
[3]林秋君.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与能力提升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8:50.
[4]王玉莹,刘强.分析影响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意愿的因素[J].中国商论,2019(06):235.
[5]孙健敏.人力资源测评理论与技术[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2):63.
[6]周玥.面向创新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智库时代,2019(11):293.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