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高中文言文精选五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学习⽂⾔⽂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

下⾯是⽆忧考分享的必背⾼中⽂⾔⽂精选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
1.必背⾼中⽂⾔⽂精选
⾚壁赋
苏轼〔宋代〕
壬戌之秋,七⽉既望,苏⼦与客泛⾈,游于⾚壁之下。

清风徐来,⽔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出于东⼭之上,徘徊于⽃⽜之间。

⽩露横江,⽔光接天。

纵⼀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飘飘乎如遗世独⽴,⽻化⽽登仙。

(冯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歌之。

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兮天⼀⽅。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之嫠妇。

苏⼦愀然,正襟危坐,⽽问客⽈:“何为其然也?”客⽈:“‘⽉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东望武昌,⼭川相缪,郁乎苍苍,此⾮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东也,舳舻千⾥,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世之雄也,⽽今安在哉?况吾与⼦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友麋⿅,驾⼀叶之扁⾈,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粟。

哀吾⽣之须臾,羡长江之⽆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客亦知夫⽔与⽉乎?逝者如斯,⽽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

盖将⾃其变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瞬;⾃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尽也,⽽⼜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吾之所有,虽⼀毫⽽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间之明⽉,⽿得之⽽为声,⽬遇之⽽成⾊,取之⽆禁,⽤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尽藏也,⽽吾与⼦之所共适。

”(共适⼀作:共⾷)
客喜⽽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中,不知东⽅之既⽩。

译⽂
壬戌年秋天,七⽉⼗六⽇,我与友⼈在⾚壁下泛⾈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中“窈窕”这⼀章。

不⼀会⼉,明⽉从东⼭后升起,在⽃宿与⽜宿之间来回移动。

⽩茫茫的⽔汽横贯江⾯,⽔光连着天际。

放纵⼀⽚苇叶似的⼩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垠的茫茫江⾯。

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并不知道到哪⾥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起,⽻化成仙进⼊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常⾼兴,打着节拍唱起歌来。

歌中唱到:“桂⽊船棹啊⾹兰船桨,击打着⽉光下的清波,在泛着⽉光的⽔⾯逆流⽽上。

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啊,却在天的另⼀⽅。

”有会吹洞箫的客⼈,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在江上回荡,像细丝⼀样连续不断。

能使深⾕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也愁惨起来,整好⾐襟坐端正,向客⼈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回答:“‘⽉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向西可以望到夏⼝,向东可以望到武昌,⼭河接壤连绵不绝,⽬⼒所及,⼀⽚郁郁苍苍。

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尾相连延绵千⾥,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对⼤江斟酒,横执长⽭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位英雄⼈物,然⽽现在⼜在哪⾥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为友,在江上驾着这⼀叶⼩⾈,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于⼴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粒粟⽶那样渺⼩。

唉,哀叹我们的⼀⽣只是短暂的⽚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

想要携同仙⼈携⼿遨游各地,与明⽉相拥⽽永存世间。

知道上⾯这些想法不能屡次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与⽉?时间流逝就像这⽔,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终究没有增减。

可见,从事物易变的⼀⾯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眨眼的⼯夫都不停⽌;⽽从事物不变的⼀⾯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应该拥有的,即使⼀分⼀毫也不能求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间的明⽉,听到便成了声⾳,进⼊眼帘便绘出形⾊,取得这些不会有⼈禁⽌,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

这是⼤⾃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饮酒。

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盘⼦杂乱⼀⽚。

⼤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已经露出⽩⾊的曙光。

2.必背⾼中⽂⾔⽂精选
逍遥游(节选)
先秦:庄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不知其⼏千⾥也。

化⽽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千⾥也,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鹏之徙于南冥也,⽔击三千⾥,抟扶摇⽽上者九万⾥,去以六⽉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所⾄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之积也不厚,则其负⼤⾈也⽆⼒。

覆杯⽔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置杯焉则胶,⽔浅⽽⾈⼤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翼也⽆⼒。

故九万⾥,则风斯在下矣,⽽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莫之夭阏者,⽽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我决起⽽飞,抢榆枋⽽⽌,时则不⾄,⽽控于地⽽已矣,奚以之九万⾥⽽南为?”适莽苍者,三餐⽽反,腹犹果然;适百⾥者宿舂粮,适千⾥者,三⽉聚粮。

之⼆⾍⼜何知?
⼩知不及⼤知,⼩年不及⼤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古有⼤椿者,以⼋千岁为春,⼋千岁为秋。

此⼤年也。

⽽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匹之。

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数千⾥,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上者九万⾥,绝云⽓,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笑之⽈:‘彼且奚适也?我腾跃⽽上,不过数仞⽽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也。

⽽彼且奚适也?’”此⼩⼤之辩也。

故夫知效⼀官,⾏⽐⼀乡,德合⼀君,⽽征⼀国者,其⾃视也亦若此矣。

⽽宋荣⼦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之⽽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御风⽽⾏,泠然善也。

旬有五⽇⽽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之辩,以游⽆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神⼈⽆功,圣⼈⽆名。

翻译
北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鲲⾮常巨⼤,不知道有⼏千⾥。

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

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千⾥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这只鸟,⼤风吹动海⽔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的⼤海去了。

南⽅的⼤海是⼀个天然的⼤池⼦。

《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些怪异事情的书。

书上记载:“鹏往南⽅的⼤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能激起三千⾥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的⾼空,乘着六⽉的风离开了北海。

”像野马奔腾⼀样的游⽓,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物都因为风吹⽽运动。

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吗?它的辽阔⾼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

如果聚集的⽔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艘⼤船的⼒量了。

在堂前低洼的地⽅倒上⼀杯⽔,⼀棵⼩草就能被当作是⼀艘船,放⼀个杯⼦在上⾯就会被粘住,这是⽔浅⽽船却⼤的原因。

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的话,那么负载⼀个巨⼤的翅膀也就没有⼒量了。

因此,鹏在九万⾥的⾼空飞⾏,风就在它的⾝下了,凭借着风⼒,背负着青天毫⽆阻挡,然后才开始朝南飞。

蝉和⼩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

何必要飞九万⾥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回来肚⼦还是饱饱的;到百⾥外的⼈,要⽤⼀整夜时间舂⽶准备⼲粮;到千⾥外的⼈,要聚积三个⽉的粮⾷。

蝉和⼩斑鸠这两只⼩⾍、鸟⼜知道什么呢。

⼩智⽐不上⼤智,*⽐不上长寿。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暮死的菌草不知道⿊夜与黎明。

春⽣夏死、夏⽣秋死的寒蝉,不知道⼀年的时光,这就是*。

楚国的南⽅有⼀种⼤树叫做灵龟,它把五百年当作⼀个春季,五百年当作⼀个秋季。

上古时代有⼀种树叫做⼤椿,它把⼋千年当作⼀个春季,⼋千年当作⼀个秋季,这就是长寿。

可是活了七百来岁的彭祖如今还因长寿⽽特别闻名,众⼈都想与他相⽐,岂不可悲!
商汤问棘,谈的也是这件事。

汤问棘说:“上下四⽅有极限吗?”棘说:“⽆极之外,⼜是⽆极!在草⽊不⽣的极远的北⽅,有个⼤海,就是天池。

⾥⾯有条鱼,它的⾝⼦有⼏千⾥宽,没有⼈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

有⼀只鸟,它的名字叫做鹏。

鹏的背像泰⼭,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上九万⾥,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

⼩泽⾥的⿇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去呢?我⼀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了。

⽽它还要飞到哪⾥去呢?’”这是⼤和⼩的分别。

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官的职守,⾏为能够庇护⼀乡百姓的,德⾏能投合⼀个君王的⼼意的,能⼒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他们看待⾃⼰,也像上⾯说的那只⼩鸟⼀样。

⽽宋荣⼦对这种⼈加以嘲笑。

宋荣⼦这个⼈,世上所有的⼈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

他认定了对⾃⼰和对外物的分⼨,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

他对待⼈世间的⼀切,都没有拼命去追求。

即使如此,他还是有未达到的境界。

列⼦乘风⽽⾏,飘然⾃得,驾轻就熟。

⼗五天以后返回;他对于求福的事,没有拼命去追求。

这样虽然免了步⾏,还是有所凭借的。

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的变化,遨游于⽆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的⼈能任顺⾃然、忘掉⾃⼰,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意于求名。

3.必背⾼中⽂⾔⽂精选
兰亭集序
王羲之〔魏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峻岭,茂林修⽵;
⼜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列坐其次。

虽⽆丝⽵管弦之盛,⼀觞⼀咏,亦⾜以畅叙幽情。

是⽇也,天朗⽓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骋怀,⾜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之相与,俯仰⼀世,或取诸怀抱,悟⾔⼀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快然⾃⾜,不知⽼之将⾄。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云:“死⽣亦⼤矣。

”岂不痛哉!(不知⽼之将⾄⼀作:曾不知⽼之将⾄)
每览昔⼈兴感之由,若合⼀契,未尝不临⽂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译⽂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诸多贤⼠能⼈都汇聚到这⾥,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

兰亭这个地⽅有⾼峻的⼭峰,茂盛⾼密的树林和⽵丛;⼜有清澈激荡的⽔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排列坐在曲⽔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天,天⽓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地上繁多的万物,⽤来舒展眼⼒,开阔胸怀,⾜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与⼈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

有的⼈在室内畅谈⾃⼰的胸怀抱负;就着⾃⼰所爱好的事物,寄托⾃⼰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羁的⽣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兴时,⼀时感到⾃得,感到⾼兴和满⾜,竟然不知道衰⽼将要到来。

等到对于⾃⼰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情随着当前的境况⽽变化,感慨随之产⽣了。

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

古⼈说:“死⽣毕竟是件⼤事啊。

”怎么能不让⼈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样相合,没有不⾯对着他们的⽂章⽽嗟叹感伤的,在⼼⾥⼜不能清楚地说明。

本来知道把⽣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看待今⼈,也就像今⼈看待前⼈。

可悲呀!所以⼀个⼀个记下当时与会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

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样的。

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有所感慨。

4.必背⾼中⽂⾔⽂精选
烛之武退秦师
左丘明〔先秦〕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于郑伯⽈:“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之壮也,犹不如⼈;今⽼矣,⽆能为也已。

”公⽈:“吾不能早⽤⼦,今急⽽求⼦,是寡⼈之过也。

然郑亡,⼦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出,见秦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盟。

使杞⼦、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犯请击之。

公⽈:“不可。

微夫⼈之⼒不及此。

因⼈之⼒⽽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左传》)
译⽂
僖公三⼗年晋⽂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公⽆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从属于楚。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的南⾯。

佚之狐对郑⽂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定会撤退。

”郑⽂公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
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现在⽼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公说:“我没有及早重⽤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绳⼦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烦您。

然⽽越过别国把远⽅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给邻国增加⼟地呢?邻国的势⼒雄厚了,您秦国的势⼒也就相对削弱了。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把它当作东⽅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出使的⼈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且您曾经
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座城池。

然⽽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晋国,怎么会有满⾜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想要向西扩⼤边界。

如果不使秦国⼟地亏损,它到哪⾥去夺取⼟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下!”秦伯⾮常⾼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派遣杞⼦、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夫⼦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

晋⽂公说:“不⾏!如不是秦国国君的⼒量,就没有我的今天。

依靠别⼈的⼒量⽽⼜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混乱相攻取代联合⼀致,是不符合武德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5.必背⾼中⽂⾔⽂精选
庖丁解⽜
庄周〔先秦〕
庖丁为⽂惠君解⽜,⼿之所触,肩之所倚,⾜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騞然,莫不中⾳。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之会。

⽂惠君⽈:“嘻,善哉!技盖⾄此乎?”
庖丁释⼑对⽈:“⾂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之解⽜之时,所见⽆⾮⽜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也。

⽅今之时,⾂以神遇⽽不以⽬视,官知⽌⽽神欲⾏。

依乎天理,批⼤郤,导⼤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况⼤軱乎!良庖岁更⼑,割也;族庖⽉更⼑,折也。

今⾂之⼑⼗九年矣,所解数千⽜矣,⽽⼑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刃者⽆厚;以⽆厚⼊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九年⽽⼑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为迟。

动⼑甚微,謋然已解,如⼟委地。

提⼑⽽⽴,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藏之。


⽂惠君⽈:“善哉!吾闻庖丁之⾔,得养⽣焉。


译⽂
庖丁给梁惠王宰⽜。

⼿接触的地⽅,肩膀倚靠的地⽅,脚踩的地⽅,膝盖顶的地⽅,哗哗作响,进⼑时豁豁地,没有不合⾳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合乎(尧时)《经⾸》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的)技术怎么竟会⾼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般的技术了。

起初我宰⽜的时候,眼⾥看到的是⼀只完整的⽜;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了。

现在,我凭精神和⽜接触,⽽不⽤眼睛去看,感官停⽌了⽽精神在活动。

依照⽜的⽣理上的天然结构,砍⼊⽜体筋⾻相接的缝隙,顺着⾻节间的空处进⼑,依照⽜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和筋⾻结合的地⽅,尚且不曾拿⼑碰到过,更何况⼤⾻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把⼑,是⽤⼑割断筋⾁割坏的(就像我们⽤⼑割绳⼦⼀样);技术⼀般的厨师每⽉就得更换⼀把⼑,是砍断⾻头⽽将⼑砍坏的。

如今,我的⼑⽤了⼗九年,所宰的⽜有⼏千头了,但⼑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上磨好的⼀样。

那⽜的⾻节有间隙,⽽⼑刃很薄;⽤很薄的⼑刃插⼊有空隙的⾻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九年来,⼑刃还像刚从磨⼑⽯上磨出来的⼀样。

即使是这样,每当碰到筋⾻交错聚结的地⽅,我看到那⾥很难下⼑,就⼩⼼翼翼地提⾼警惕,视⼒集中到⼀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来⾮常轻,豁啦⼀声,⽜的⾻和⾁⼀下⼦就解开了,就像泥⼟散落在地上⼀样。

我提着⼑站⽴起来,为此举⽬四望,为此悠然⾃得,⼼满意⾜,然后把⼑擦抹⼲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的道理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