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复习试卷(含
答案)
请将古诗《宿建德江》在方框里补充完整,做到内容准确,行款整齐,书写美观,布局合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擢.素手(zuó)泪潸潸
..(mò)更.(gēng)新
..(shān)脉脉
B.坚劲.(jìng)娱.乐(yú)暂.时(zàn)瞻.仰(zhān)
C.缥缈.(miǎo)急遽.(jù)惆.怅(zhóu)混.乱(hún)
D.掺.和(cān)栖.息(qī)机杼.(zhù)五侯.(hóu)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浇水富饶消灭树梢
B.金渔鱼民岛屿海鸟
C.断开继续末来未尾
D.状态壮士油膝漆盖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比喻)
B.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排比)
C.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拟人)
D.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对比)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成长中的少年,总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有烦恼并不奇怪,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
B.十月的东莞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游客们纷至沓来。
C.自从学校开展法制教育以来,学生的自我保护有了很大的提高。
D.《奔跑吧,兄弟》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新颖造成的。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没问题,”小李充满信心地说:“这点困难吓不倒我!”
B.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C.马达声远了,又近了,近了,又远了。
D.我们校园里种了很多花,有迎春;月季;桂花;梅花等,花开不断。
下面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霍去病。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被称为“诗三百”,分为风、雅、颂。
C.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李商隐。
D.“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描写的是王熙凤。
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使语言连贯()
①其实,这个难题并不难解决,这就是尽可能地掌握一些读书的技巧。
②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快、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
③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
④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难题。
A.③②④①B.②①③④C.②③④①D.④②③①
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1)、这句话中反复出现“________”一词,强调了夕阳下的金字塔及周围景象颜色的美丽。
(2)、请你仿照句子,描写雪后的美丽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填空。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________,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________,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面泪潸潸了。
(2)“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
”我们要多听别人在给我们的教诲。
(3)“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是清代书画家郑夑的诗作《竹石》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志向。
(4)关于夏天的诗句,我们会想到杨万里的“泉眼无声惜细流,__________。
”、“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辛弃疾的“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
(5)我国古代文言文中,“走”通常是_____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走马观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今天的考试,我一大早就出了门,来到学校发现小明已经到了!真是“莫道君行早,____________”。
我会交流。
止咳灵药物说明书中写道:“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炎或喉炎引起的咳嗽。
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
本品不得空腹服用。
”
家里八岁的弟弟感冒咳嗽,请你告诉他怎样服用这种药,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①,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②。
”其弟争曰:“舒雁③烹宜,翔雁燔④宜。
”竞斗而讼⑤于社伯⑥。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⑦。
已而⑧索雁,则凌空远矣。
【注释】①有……者:有个……的人。
②烹:煮,烧。
③舒雁:栖息的雁。
④燔:烤。
⑤讼:争辩是非曲直。
⑥社伯:相当于现在的村长。
社,古代地区单位之一,二十五家为一社。
⑦半焉:一半煮,一半烤。
焉,句末语气助词。
⑧已而:过了一会儿。
12、解释加点的词。
(1)将援.弓射之( )(2)翔雁燔宜.( )
13、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回答下列问题。
兄弟二人争论的焦点是_________,最后的解决办法是______,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
15、本文涉及几个人物?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图书馆办证须知
办证:
年龄在16周岁及以上的中国公民与外籍人士持有效证件(身份证、军人证、护照等)
均可办理读者证:未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与外籍人士申办读者证需持户口薄或由其监护人持身份证办理。
办理步骤:
①读者凭有效证件领取申请表,按实际情况填写完整的个人资料(外地和外籍读者需填写住址及电话),并选择需要开通的读者证功能。
②一楼服务台、图书流动车服务站办理登记手续并交付办证费用,领取读者证。
读者证类型一览表
借阅类型
权限押金
C1级
可借各类图书、期刊、光盘,及享有“基本读者证”权限
总书价不超过100元,可借图书5册、期刊5册,并可借分馆图书2册50元
B1级
可借各类图书、期刊、光盘,及享有“基本读者证”权限
总书价不超过200元,可借图书5册、期刊5册,并可借分馆图书2册100元
B2级
可借各类图书、期刊、光盘,及享有“基本读者证”权限
总书价不超过400元,可借图书10册、期刊5册,并可借分馆图书2册200元
B3级
可借各类图书、期刊、光盘,及享有“基本读者证”权限
总书价不超过600元,可借图书15册、期刊5册,并可借分馆图书2册300元
基本读者证
可通过互联网使用本馆海量数字资源,浏览和下载专业资料;可使用本馆电子服务区资源(外网2小时,内网2小时,外网需18周岁以上方可使用);可使用本馆玩具图书馆免费
16、如果你独自前往该图书馆办理读者证,需要准备的有效证件是______,到图书馆或者______办理登记手续并缴费。
17、星期天,张老师去图书馆借阅光盘,他需要办理_____、_____、_____、_____读者证中的任意一种则可借阅。
18、如果你在阅览室挑选了10本书,总价超过400元,你需要办理______读者证才可以借阅。
19、33岁的美国公民琳达需持有效证件就可办理图书馆读者证,她只要办理了图书馆基本读者证就能使用外网和内网资源(是、不是)(请用“√”选择)。
如果你是该图书馆的志愿者,一位外籍人士向你咨询如何填写办证申请表,你会这样跟她介绍:。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
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庄重)。
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杂乱凌乱)地贴在前额上。
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
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母亲神情(漠然肃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
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
⑦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
⑧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20、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
2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打“√”。
2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守望:__________炙热:______
23、段①和段⑦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描写的。
24、文中哪一处描写最让你感动?用直线画出来,并说明为什么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你觉得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幸福是肚子“咕咕”叫时,吃到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幸福是生病时,额头上爸爸那双温暖的大手;幸福是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老师一句暖心的、鼓励的话……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目,写一篇习作,注意把事件写具体,细节真实,感情真挚。
不少于45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详解】本题考查的诗词歌赋背诵默写。
根据题干的内容进行默写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诗歌内容即可。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全诗内容是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意书写整齐,美观,布局合理即可。
2.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册所学字的读音掌握情况。
(2分)
3.A
解析: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B选项金渔——金鱼;鱼民——渔民;海鸟——海岛;
C选项末来——未来;未尾——末尾。
D选项油膝——油漆;漆盖——膝盖。
4.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分析和理解。
本题中修辞手法有误的是D项,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把子弹比作暴风雨。
5.A
解析:A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有关病句的辨析。
在选项B中,句子:十月的东莞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游客们纷至沓来。
前后出现搭配不当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改成:东莞的十月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游客们纷至沓来。
在选项C中,句子:自从学校开展法制教育以来,学生的自我保护有了很大的提高。
出现了成分残缺的问题,我们应该改成:自从学校开展法制教育以来,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选项D中,句子:《奔跑吧,兄弟》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新颖造成的。
出现了句式杂糅的毛病,应该改成:《奔跑吧,兄弟》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新颖。
6.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注意考查到了引号、冒号和问号的用法,学生根据标点符号的特点及语境进行辨析即可。
A.正确。
B.选择问句,句中不能用问号,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即: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C.分号表示并列的长分句或分句组之间的停顿。
“远了,又近了”和“近了,又远了。
”是并列关系,之间应该用分号,即:马达声远了,又近了;近了,又远了。
D.列举花名,应该用顿号,把分号改为顿号,即:我们校园里种了很多花,有迎春、月季、桂花、梅花等,花开不断。
7.D
解析:D
【详解】略
8.A
解析:A
【详解】此题考查排列句序,根据句子之间的联系进行排序即可。
第②句是一个问句,第④句说这是一个难题,其中的“这”指的是②句中的问题,故④紧跟②句后;第①句说了解决难题的答案,故①紧跟④后,因此这三句顺序为②④①;再看第③句,说的是“知识”和“生命”,而第②句提到了关于”生命”和“知识”的问题,故②紧跟③后,因此顺序是③②④①。
9.金色雪悄然无声地停了,各种各样的树上都开满了银白的花朵。
那落了叶的树木上,挂着毛茸茸的银条儿,像白色的珊瑚。
冬夏常青的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如一朵朵白玉雕成的棉桃一样晶莹发亮。
几只麻雀在树枝上叫个不停,它们可能是在赞美雪景吧!
【点睛】1.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筛选和理解能力,注意题目要求。
阅读句子可知,句子反复出现,且强调了夕阳下的金字塔及周围景象颜色的美丽的词语是“金色”。
(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仔细观察可知,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上这种修辞描写出雪后的世界即可,答案不唯一。
10.从我手中溜去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忠言逆耳利于行任尔东西南北
风坚韧刚劲,不屈不挠树阴照水爱晴柔接天莲叶无穷碧稻花香里说丰
年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更有早行人
【详解】(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课文,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原文: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2)本题考查谚语俗语的识记。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
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3)本题出自清朝诗人郑燮《竹石》,全诗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的意思是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4)本题考查对诗词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小池》
全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全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
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像与天相接,阳光下的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全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
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5)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中加点字的理解,要想理解字义,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走”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跑”。
走马观花:走,骑。
观,看。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6)本题考查对谚语俗语的理解能力。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它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不要说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
多指比喻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11.应该用温开水送服,每天服用三次,每次两片,注意不得空腹服用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本题时,我们应该先读懂并理解文本信息,从中获取正确的信息解决问题。
阅读说明书是我们生活中必备的阅读技能,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加强阅读实践。
12.12、牵引,拿。
应当。
13、过了一会儿(兄弟俩)再去寻找天上飞翔的雁,雁早已飞得又高又远了。
14、如何吃雁烹燔半焉雁已凌空远矣
15、三个人。
他们的观点都不正确。
因为办事要抓住时机,不能为无谓的争论而贻误良机。
【分析】译文:从前有一对兄弟看到天上的飞雁,准备拉长弓射击大雁,一边说:“射下来就煮着吃。
”他的弟弟争着说:“行动舒缓的雁煮着吃最好,善于飞翔的雁烤着吃最好。
”争吵起来,而且同到社伯那里去评理。
长者建议把雁剖成两半,用一半煮一半烤的吃法解决了他们的争吵。
随后兄弟俩再去找天上的飞雁,飞雁早已又高又远地飞走了。
12、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将援弓射之的意思是准备拉长弓射击大雁。
援:牵引,拿。
翔雁燔宜的意思是善于飞翔的雁应当烤着吃最好。
宜:应当。
13、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的意思是过了一会儿(兄弟俩)再去寻找天上飞翔的雁,雁早已飞得又高又远了。
14、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兄弟二人争论的焦点是如何吃雁,最后的解决办法是烹燔半焉,而结果是雁已凌空远矣。
15、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分析能力。
本文涉及三个人物。
他们的观点都不正确。
因为办事要抓住时机,不能为无谓的争论而贻误良机。
13.C
解析:16、户口簿一级服务台
17、C1级B1级B2级B3级
18、B3级
19、护照是您好,您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填写您完整的个人资料,因为您是外籍人士,还需填写个人的主旨及电话,然后选择您需要开通的读者证功能即可。
【分析】
16、本题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结合办证内容可知:如果你独自前往该图书馆办理读者证,需要准备的有效证件是户口簿,到图书馆一楼服务台或者图书流动车服务站办理登记手续并缴费。
17、本题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结合读者证类型一览表可知,星期天,张老师去图书馆借阅光盘,他需要办理C1级、B1级、B2级、B3级读者证中的任意一种则可借阅;如果张老师在阅览室挑选了10本书,总价超过400元,他需要办理B3级读者证才可以借阅。
18、本题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如果张老师在阅览室挑选了10本书,总价超过00元,他需要办理B3级读者证才可以借阅。
19、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根据文段中的办证内容“年龄在16周岁及以上的中国公民与外籍人士持有效证件(身份证、军人证、护照等)均可办理读者证:未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与外籍人士申办读者证需持户口薄或由其监护人持身份证办理。
”可以得出她办理读者证的说法正确。
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结合对文本的理解组织语言。
符合题干的要求,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14.20、阳光下的守望
21、庄重凌乱漠然
22、意思是看守瞭望。
指母亲坚持站在烈日下看守、瞭望孩子; (形)像火烤一样的热。
指当时的天气像火烧烤一样的热。
23、
解析:20、阳光下的守望
21、庄重凌乱漠然
22、意思是看守瞭望。
指母亲坚持站在烈日下看守、瞭望孩子; (形)像火烤一样的热。
指当时的天气像火烧烤一样的热。
23、神态外貌动作语言
24、“母亲在烈日下只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感动原因:母亲此时虽然干渴难忍,但她的心中只有儿子。
因此,她强忍着干渴,也不离开半步。
25、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孩子能考出一个好成绩,守望的是孩子能早日凯旋,守望的是孩子能有一个辉煌、灿烂的前程。
【解析】
2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文段的内容,主要描写的是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着自己的孩子。
所以文段的标题可以是《阳光下的守望》
21、本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
凝重:(形)①庄重;稳重。
②浓重
庄重:(形)严肃端正;不轻浮。
符合原文的语境。
杂乱:形容繁多而又无序,缺乏条理。
凌乱:(形)杂乱又不整齐,没有秩序。
符合原文的语境。
漠然:(形)毫不在意、毫不关心的样子。
符合原文的语境。
肃然:严谨恭敬的样子。
22、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
结合词语的特点以及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
解释词语时要写出词语的本义和文中义即可。
本题中“守望”意思是看守瞭望。
指母亲坚持站在烈日下看守、瞭望孩子。
“炙热”(形)像火烤一样的热。
指当时的天气像火烧烤一样的热。
2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
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是对母亲的外貌描写。
从“母亲神情漠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
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可以得出这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从“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
”可以得出这是动作描写。
24、本题考查的是开放性题目。
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找出文段中最让人感动的描写,写出理由即可。
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理由完整充分。
2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第六七段的内容: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可以得出母亲守望的是孩子。
守望孩子能有一个好成绩,有一个好的前程。
围绕这个方面来回答即可。
15.这就是幸福
幸福是生活中那一刹那的美丽。
幸福是静静地聆听家人的关心。
幸福也是感受着来自至
解析:这就是幸福
幸福是生活中那一刹那的美丽。
幸福是静静地聆听家人的关心。
幸福也是感受着来自至亲的人的温暖。
有人说,幸福是虚无的,看不见,摸不到;可是我却认为,只要用心去触摸生活,幸福就在我们生活中每一个触手可及的地方。
每天早上一杯牛奶,这个习惯是雷打不动的。
可小时候的我,只要喝牛奶就会吐。
但是随着我的长大,妈妈为了我的营养,坚持让我每天喝一杯牛奶。
渐渐的,这竟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因爱而衍出的习惯。
最开始的时候,那杯牛奶总是时冷时烫的,可大约一周后,牛奶的温度就越来越适合我了,既不会因太凉而胃痛,也不会被牛奶烫到。
那天,不小心起晚了,我起床一看时间,粗略地收拾了一下,左手扯上校服,右手拎起书包就要往门外冲。
这时妈妈却端来一杯牛奶。
我一边把书包背上,一边接过牛奶喝。
我本以为我起的这么晚,牛奶早就凉了,可牛奶依旧是我最熟悉的那个温度,专属母爱的温度。
出门前,偶然瞥见桌上有个不锈钢的盆子,还冒着热气……其实幸福很简单。
有时,幸福只是一杯牛奶的恒温而已,可又有谁知道,这恒温,包含了多少的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习作的表达能力,即写一篇命题明文。
学生准确把握题目要求,选一个觉得最容易的作文来写,语句要通顺,作文符合题意即可。
需要注意:
一、审清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