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3第4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测试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反馈.(kuì)广袤.(mào)令人目眩.(xuán)
B.怪诞.(yán)畏葸.(xǐ)辽阔无垠.(yín)
C.崭.(zhǎn)新搁.(ɡē)置撒手人寰.(huán)
D.夙.(shù)望杜撰.(zhuàn)配合默契.(q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撕打搏斗难以捉摸
B.调剂彗核晕眩战栗
C.烷冰珊瑚闪铄不定
D.篷勃斑斓微不足道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连日来,广东海陵岛国内外旅游人数激增,游客纷至沓来
....,意欲一睹“南海ⅰ号”古沉船的神秘容貌。
B.新西兰这位所谓的专家就一个虚拟的话题来推测中国会派军队去保护侨民,纯属张冠李
...戴.,这种揣测既没根据,也没道理。
C.即使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表示愿意出资,对于印尼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保护热带
雨林,这点资金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
D.中国与美国都面临经济难关,但挑战却正好相反,两国处于不同经济周期:美国是急冻,
危如累卵
....;中国则过热,如火焚身。
4.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个是()
A.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B.巨大的气体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太阳系的宝石)和木星都分别有一个冰冻卫星做伴相随。
C.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D.作者对贾府饮食起居等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
5.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俄罗斯富商议员克里莫夫以时速2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大道上行驶,结果与一棵大树亲密接触,险些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B奥兰多魔术队的球星霍华德逐渐成长为NBA第一中锋,其原因是他超强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意识分不开的。
C受快餐文化的影响,真正喜欢阅读中外名著的中学生并不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就显得格外重要。
D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零排放,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的研制和壮大,让人类看到了克服汽车弊病的希望。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______和补偿,使它
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2)动物为什么要_______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
(3)后来,在高中阶段,我看完了许多地方图书馆中这方面的书,并且常常______斯
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图书馆。
A、调剂消耗造访 B.调节消费造访
C、调节消耗拜访 D.调剂消费拜访
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几乎俯拾皆是。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正对着大风,以便像船帆似的,让大风推着它们,得意洋洋地“驶”向海岸。
D、直到指手画脚的将她和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
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如果得不到你的欣赏,那不是它缺少美,而是你缺少发现。
B、全厂职工认真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C、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D、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________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
10.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被认为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B.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和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比比皆是。
C.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D.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启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英吉利亚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
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上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
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
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促进该海域硅藻等藻类
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30多倍。
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海洋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
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科学家小组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微生物的生长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B、向南极海域倾倒硫酸铁。
C、向南极海域投放硫酸铁以增加浮游生物数量。
D、向南极海域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
12.国际科学家小组进行向海洋投放硫酸铁研究的可行性依据是()
A、上世纪20年代提出的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
B、硫酸铁可以让蓝色海洋变绿。
C、硫酸铁可大幅度提高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促进叶绿素增长。
D、试验证明铁元素可以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
13.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它们的相互作用保持了空气含量的平衡。
B、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将出现负增长。
C、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温室气体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效果将更显著。
D、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温室气体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吸收温室气体,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14.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向海中释放的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既可检测硫酸铁的去向,也可辅助硫酸铁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
B、海洋生产力提高包括让蓝色海洋变绿,促进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使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成倍增长。
C、在南极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既有该海域的特殊性,又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D、向海洋投放硫酸铁后,可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但又形成新的温室气体来源,需慎重行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
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擢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
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命曰“于公祠”。
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
其姑告邻人曰:“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
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
”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
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
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
太守竟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杀之,咎当在此。
”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
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
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曰:“为我高门,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盖驷马车。
”及子,封为西平侯。
15.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狱:案件
B.郡中离文法者文法:法令条文
C.我老,久累丁壮奈何丁壮:年轻男子
D.其后,母自经死自经:上吊
16.下列句中的“姑”字与例句中的“姑”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养其姑甚谨
A.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B.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C.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
D.姑妄听之
17.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于公”执法公正的一组是()
①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②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
③郡中离文法者,皆不敢隐情④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
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⑥及子,封为西平侯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西平侯于定国的父亲曾作过县里的狱吏,后来升为郡里的狱官,他断案执法公正,从未有过被冤枉的。
B.东海郡有个孝妇,没有子女,年轻时就守寡,侍奉她的婆婆特别恭谨。
《窦娥冤》中窦娥有一句唱词:“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其中“孝妇”说的就是她。
C.文中的“于公”在孝妇“屈打成招”后,认为孝妇侍奉婆婆几十年并以孝闻名,可以推断她不会杀死婆婆,可是多次争辩也未能改变太守的意见,于是他就借病辞去官职。
D.亢旱三年证明了“于公”推断的正确,郡中百姓更加敬重他。
后来他被封为西平侯。
答案:
1.C A.眩:xuàn;B.诞:dàn;D.夙:sù
2.B A.撕—厮;C.铄—烁;D.篷—蓬
3.B A项,“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的意思。
符合语境。
B项,“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事实。
根据前后语境“虚拟……推测”、“揣测……没根据……”可知,不是弄错了对象或事实,而是无根据地揣测,宜改为“无稽之谈”。
C项,“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符合语境。
D项,“危如累卵”,形容形势极其危险,如同摞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倒下来的可能。
符合语境。
4.B “括号”改为“破折号”。
5.C A重复,将“时速”或“公里每小时”删掉其一。
B句式杂糅,去掉“分不开的”。
D 搭配不当,“壮大”改为“推广”。
6.A “调剂”意思是把多少、忙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原文有“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字样,故选。
“消耗”与后面“能量”的搭配得当。
第三句依据后面的“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图书馆”一词可判定选“造访”。
7.C A项中应是“比比皆是”。
“比比皆是”和“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
前者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后者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B“蠢蠢欲动”的意思是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此处用来指报考学生显然不对。
D “指手画脚”指说话时手脚做出各种动作,句中应用“七手八脚”,用以形容人多手杂,非常忙乱的样子。
8.A B项词序不当,改为“听取和讨论”。
C、“号召”用词不当,或动宾搭配不当,改为“指示”。
D项在“2万多倍”后加“的磁场”。
9.A 考察对语境的体会。
时而在水上遨游对应时而在岸上嬉戏,则排除B,C。
然后根据语境得第五句和第二句搭配,故选A。
10. A. B项中应将“和”改为“还是”;C项不合逻辑,应为“预防余震发生”;D项中“事实是说明”正好说反了,依句意应是“事实正是对上述说法的反驳”。
11.C A项与第一段结尾一句完全吻合。
B项与第一段第一句和第二段后半段吻合。
D项与第二段后半段吻合。
C项与最后一段内容吻合,但它不是这次研究的内容。
12.A 根据第三段,理论依据是第一句话提出的“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
B、C、D三项是对这一理论的的具体表述,属于原文“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和完善”的内容。
13.C A项后半句的意思在画线句中没有涉及。
B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总量将出现负增长”与原句意思似是而非。
“负增长”指增长率为负值,即在规模、数量等方面有所减少或下降。
根据划线句,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的确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总量是否减少或下降,仅从这一划线句不得而知。
D项中“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吸收温室气体”与原文直接冲突。
原文是说本来就可以吸收温室气体,不必等到海洋生产力提高后才具有。
14.C A项中后半句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B项说海洋生产力包括三项内容,把“让海洋变绿”“提高藻类生长”“促进叶绿素成倍增长”并列。
根据原文第三段后半段,“让海洋变绿”不过是后二者一个形象化的说法而已,不能与后二者并列。
C项与原文第四段内容完全吻合。
D项“但又形成”在原文最后一段中的表述为“是否会形成”“尚待研究”,不吻合。
15.C 丁壮:年轻人
16.B A:丈夫的姐妹 B:婆母 C与D:姑且、暂且
17.A ②表现百姓对于公的尊重;⑤是太守所为;⑥是其子被封侯
18.D 是于公的儿子于定国被封为西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