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练习(含答案)优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练习(含答案)优选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董
阿城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是这样。
小时候,家住北京宣武门内,离宣武门外的琉璃厂很近,故放学后没事就去玩儿。
古董字画古旧书就在琉璃厂,举人士子穷家读书的,搜寻故旧。
有个姓松的同学家就在那边,到他家去玩儿。
他家的院子现在想来就是古董,小,什么都缩一号,非常精致的四合院,院门上有复杂的砖雕。
这个同学很喜欢我到他家,我们的家庭都属于同一阶级成分,两个小孩子在一起甚为相得,没有政治的压力。
班上还有个姓杨的同学,对山水画狂热,用毛笔蘸水彩颜料在任何纸上画贺天健式的山水,说实在挺好看的。
我画的很杂,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喜欢怎么画就怎么画。
我们两个都不屑参加学校里的美术小组,坐在那里画石膏,画静物,有摆样子给窗外经过的人看的意思。
我们是放学后去玻璃厂的小子。
琉璃厂,是我的文化构成里非常重要的部分。
我去琉璃厂的时候,已是公私合营之后的时代,店里的人算是国家干部职工。
安静。
青砖墁地,扫得非常干净。
从窗户看得见后院,日斑散缀,花木清疏。
冬天,店里的炉子上永远用铁壶热着开水,呼出一种不间断的微弱啸音
人和气。
熟人进店,店员立起来招呼,请坐沏茶,聊,声音不大不小;一般人,随意检阅,刚有疑问,店员已经到了。
我们小孩子,店员是不管的,可是要看什么,比如书搁得高了,店员也够下来递给你。
觉得好玩儿的东西,店员就自得其乐讲故事。
我的许多见识,就是这样得来的,玉,瓷器,字画儿,印章一个小孩子,其实对名家的东西并不当真,而是对喜欢的东西着迷,之后渐悟。
店里的习惯,是培养将来的买主,可是新中国的下一代,是不会买古董了,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转,一点不假,现在古董又值钱了。
什么东西一值钱,就有仿冒品,历来如此。
有一本《金石书画笑史》不妨重印,或什么讲古董的杂志连载一下,一定让看的人心情愉快。
清代古砖值钱,因为值钱,所以官场中送礼讲究送砖。
毕沅到江西做官,有个知县送十多块,派人押来,因为毕沅五十大寿。
毕沅当然是欢喜得很,赏了这个押差。
押差当然也是欢喜得很,一欢喜就得意,一得意就想奉承。
于是表功,说知县怎么怎么不容易,按照旧样仿,烧造,浸色,做旧,养苔。
毕沅具体气成什么样,很难想象,因为他素称通博,而且手下有一帮有名的金石考订专家,像宋葆醇、俞肇修、赵魏等。
不过钱泳的《履园丛话》也记了砖的事情。
嘉庆年间谢启昆做浙江布政使的时候,因为整治庭院,挖出八块砖。
砖上有“永平”字样,于是谢启昆考订为晋惠帝永平年间的古物。
得了古董,谢启昆命名自己的书斋为“八砖书舫”,而且设宴雅集,自己赋诗纪之,和诗的多到数十人。
偏偏有个人不识相,说这“永平”两个字是明朝永平府烧造标记,古董于是不那么古了。
谢启昆气得大骂“你们这类嗜古家,就会穿凿附会,一块砖也值得深究吗”!
钱泳记的这件事,好像不是在骂人,因为不识相的人也许说的是实话,只是不识相罢了,谢启昆则是将雅趣看得很透,把话兜底讲出来,倒有真意,谁还能再说什么?
认真说起来,清朝在古董的趣味上是很宽的。
这和大清律有关。
清朝的清教意识很重,规定八旗子弟不可经商,怕受腐蚀。
不经商干什么呢?每月领了饷银,多也不多,物价稳定,吃穿够了,于是只好游手好闲,玩笼鸟,玩鹰,放鸽子,遛狗,斗蛐蛐,收鼻烟壶,听戏。
因为听戏,八旗子弟养成为专业听众。
听戏真的是听,不是看,眼睛是闭起来的,而且脸不朝戏台,更专业的是钻到戏台下面听。
对这样的专业听众,唱戏的怎么敢唱错?
开玩笑的话,可以说大清朝亡于不许子弟经商。
一八四〇年前,因为瓷器、丝、桐油的出口,清朝是白银入超国,一仗打下来,贵戚才渐渐明白洋人是要有贸有易。
清朝三百年,如果贸易的意识健全,历史会不会是另一种样子呢?
我有时候到宣武区游逛,会想,古时候,这里是商业区呀。
可是,它怎么连仿冒古董的样子也没有了呢?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以“我”与松姓同学、杨姓同学小时候的真实经历来说明当时琉璃厂古董的丰富以及对“我”文化上的深刻影响,说服力强。
B. 文中对比了不同历史时期古董价值的变化,并两次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表达“我”对社会历史变迁的感慨。
C. 琉璃厂安静的气氛、优美的景致、和气的店员、精彩的故事,吸引着“我”和朋友经常到那里,“我”也学到了一些古董方面的知识。
D. 清朝的清教意识很重,不允许八旗子弟经商,导致他们的贸易意识不健全,直接影响了清朝的灭亡。
(2)文本中引用《金石书画笑史》和《履园丛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作者在对“古董”的叙述中寄寓了怎样的感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D
(2)①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展现了作品的文化底蕴。
②使文章生动幽默,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③描写古人古董轶事,表现了作者对古董的独特感情。
④结构上承上启下。
既承接上文所说的“什么东西一值钱,就有仿冒品,历来如此”,又对下文“趣味”的论说有启示作用。
(3)①古董是作者儿时美好的回忆,体现了作者对古董的喜爱之情。
②从古董的价值起落中,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伤。
③对假冒伪造古董的批判,也含有对于清王朝八旗子弟玩物丧志的叹息。
④结尾中作者在商业街连仿冒古董的样子也找不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遗失的痛心。
【解析】【分析】(1)D项,“直接影响了清朝的灭亡”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开玩笑的话,可以说大清朝亡于不许子弟经商”,只是玩笑说法,并不能说“不允许八旗子弟经商,直接影响了清朝的灭亡”。
故选D。
(2)首先文章引用《金石书画笑史》和《履园丛话》的内容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展现了作品的文化底蕴。
然后具体明确引用了什么内容,分析这些内容与上下文关系。
答题时,
先回归文本,找到文章引用《金石书画笑史》和《履园丛话》的内容,文章引用《金石书画笑史》和《履园丛话》的内容在文章第十段和第十一段,文章第九段写什么东一值钱,就有仿冒品,历来如此,然后第十段引用《金石书画笑史》中清代古砖值钱,官场中送礼讲究送砖。
毕沅到江西做官下属知县仿冒制作古砖给他送礼的故事。
第十一段引用《履园丛话》中也记载的关于谢启昆挖到砖,自己考证是晋惠帝永平年间的古砖。
给自己书斋起名“八砖书舫”,设宴雅集,自己赋诗纪之,和诗的多到数十人。
偏偏有人不识相,说不是晋惠帝永平年间的,而是明朝永平府烧造。
谢启昆气得大骂的故事。
然后第十二段指出谢启昆将雅趣看得很透,引出下文对“趣味”的论说。
所以文章引用《金石书画笑史》和《履园丛话》的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文所说的“什么东西一值钱,就有仿冒品,历来如此”,同时又对下文“趣味”的论说有启示作用。
结合文章的中心来看,文章引用《金石书画笑史》和《履园丛话》的内容是描写古人古董轶事,表现出作者对古董的独特感情。
(3)回归文章,在文章中找出作者对“古董”叙述的内容仔细阅读,圈画出其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分析作者寄寓的情感。
比如文章前几段对儿时美好试管回忆,在回忆中指出“小时候,家住北京宣武门内,离宣武门外的琉璃厂很近,故放学后没事就去玩儿。
古董字画古旧书就在琉璃厂”“琉璃厂,是我的文化构成里非常重要的部分”“青砖墁地,扫得非常干净。
从窗户看得见后院,日斑散缀,花木清疏”“我们小孩子,店员是不管的,可是要看什么,比如书搁得高了,店员也够下未递给你。
觉得好玩儿的东西,店员就自得其乐讲故事。
我的许多见识,就是这样得来的,玉,瓷器,字画儿,印章一个小孩子,其实对名家的东西并不当真,而是对喜欢的东西着迷,之后渐悟”从这些叙述中能看出作者对古董的喜爱之情。
在叙述古董的时候,作者一再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们喜欢古董,古董价值高,到了文化大革命,“新中国的下一代,是不会买古董”,古董不值钱了。
现在,古董又值钱,从作者叙述古董价值变化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是这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转,一点不假,现在古董又值钱了”能看出作者对关系古董价值起伏的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伤。
由于现在古董又值钱了,想到“什么东西一值钱,就有仿冒品,历来如此”,然后引用《金石书画笑史》中因为古砖值钱,仿制古砖送礼,被押差得到赏赐,一欢喜得意,说古砖是假冒仿制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假冒伪造古董和官场送礼巴结上司送礼成风的批判。
由古砖的事引出《履园丛话》中钱泳记与古砖的故事。
在由钱泳记对古砖雅趣引出下文的“趣味”,指出“朝在古董的趣味上是很宽的”,然后叙述了清朝八旗子弟玩笼鸟,玩鹰,放鸽子,遛狗,斗蛐蛐,收鼻烟壶,听戏等趣味,在叙述中“游手好闲”“养成为专业听众”“清朝三百年,如果贸易的意识健全,历史会不会是另一种样子呢?”等词句中可看出作者对于清王朝八旗子弟玩物丧志的叹息。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指出自己“有时候到宣武区游逛,会想,古时候,这里是商业区呀。
可是,它怎么连仿冒古董的样子也没有了呢”,通过在商业街连仿冒古董的样子也找不到,表达了对代表的传统文化古董遗失的心痛之情。
故答案为:⑴D;
⑵①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展现了作品的文化底蕴。
②使文章生动幽默,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③描写古人古董轶事,表现了作者对古董的独特感情。
④结构上承上启下。
既承接上文所说的“什么东西一值钱,就有仿冒品,历来如此”,又对下文“趣味”的论说有启示作用。
⑶①古董是作者儿时美好的回忆,体现了作者对古董的喜爱之情。
②从古董的价值起落中,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伤。
③对假冒伪造古董的批判,也含有对于清王朝八旗子弟玩物丧志的叹息。
④结尾中作者在商业街连仿冒古董的样子也找不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遗失的痛心。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分析句段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考生从内容(写什么、表达什么)、结构(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
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
)及表达效果(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三个角度来思考。
本题按照以上思路分析,内容上描写古人古董轶事,表现了作者对古董的独特感情。
结构上承上启下。
既承接上文所说的“什么东西一值钱,就有仿冒品,历来如此”,又对下文“趣味”的论说有启示作用。
表达效果上,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增强文化色彩和感染力。
⑶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分析能力。
文章主旨是指文章的写作意图,它是文章的灵魂。
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和希望号召等。
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
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
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梦的远方
林清玄
①有时候回想起来,我母亲对我们的期待,并不像父亲那样明显而长远。
小时候我的身体差、毛病多,母亲对我的期望大概只有一个,就是祈求我的健康。
为了让我平安长大,母亲常背着我走很远的路去看医生,所以我童年时代对母亲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趴在她的背上去看医生。
②我不只是身体差,还常常发生意外。
3岁的时候,我偷喝汽水,没想到汽水瓶里装的是“番仔油”(夜里点灯用的臭油),喝了一口顿时两眼翻白,口吐白沫,昏死过去了。
母亲立即抱着我以跑百米的速度到街上去找医生,那天是大年初二,医生全休假去了,母亲急得满眼泪,却毫无办法。
“好不容易在最后一家医生馆找到医生,他打了两个生鸡蛋给你吞下去,又有了呼吸,眼睛也张开了。
直到你张开眼睛,我也在医院昏过去了。
”母亲一直到现在,每次提到我喝番仔油,还心有余悸,好像捡回一个儿子。
听说那一天她为了抱我看医生,跑了将近10公里。
③由于我体弱,母亲只要听到什么补药或草药吃了可以使孩子身体好,就会不远千里去求药方,抓药来给我补身体,可能是补得太厉害,我6岁的时候竟得了疝气,时常痛得在地上打滚,哭得死去活来。
“那一阵子,只要听说哪里有先生、有好药,都要跑去看,足足看了两年,什么医生都看过了,什么药都吃了,就是好不了。
有一天,一个你爸爸的朋友
来,说开刀可以治疝气,虽然我们对西医没信心,还是送去开刀了。
开一刀,一个星期就好了。
早知道这样,两年前就送你去开刀,不必吃那么多的苦。
”母亲说吃那么多的苦,当然是指我而言,因为她们那时代的妈妈,从来不会想到自己的苦。
④过了一年,我的大弟得小儿麻痹,一星期就过世了,这对母亲是个严重的打击。
由于我和大弟年龄最近,她差不多把所有的爱都转到我的身上,对我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并且在那几年,对我特别溺爱。
例如,那时候家里穷,吃鸡蛋不像现在的小孩可以吃一个,而是一个鸡蛋要切成“四洲”(就是四片)。
母亲切白煮鸡蛋有特别方法,她不用刀子,而是用车衣服的白棉线,往往可以切到四片同样大,然后像宝贝一样分给我们。
每次吃鸡蛋,她常背地里多给我一片。
有时候很不容易吃苹果,一个苹果切12片,她也会给我两片。
有斩鸡,她总会留一碗鸡汤给我。
⑤可能是母亲的照顾周到,我的身体竟然奇迹似的好起来,变得非常健康,常常两三年都不生病,功课也变得十分好,很少读到第二名。
我母亲常说:“你小时候读了第二名,自己就跑到香蕉园躲起来哭,要哭到天黑才回家,真是死脑筋,第二名不是很好了吗?”
⑥但身体好、功课好,母亲并不是就没有烦恼。
那时我性格古怪,很少和别的小朋友玩在一起,都是自己一个人玩,有时自己玩一整天,自言自语,即使是玩杀刀,也时常一人扮两角,一正一邪互相对打,而且常不小心让匪徒打败了警察,然后自己蹲在田岸上哭。
幸好那时候心理医生没有现在发达,否则我一定早被送去了。
“那时庄稼囡仔很少像你这样独来独往的,满脑子不知在想什么。
有一次我看你坐在田岸上发呆,我就坐在后面看你,那样看了一下午,后来我忍不住流泪,心想:这个孤怪囡仔,长大后不知要给我们变出什么出头,就是这个念头也让我伤心不已。
后来天黑,你从外面回来,我问你:‘你一个人坐在田岸上想什么?’你说:‘我在等煮饭花开,等到花开我就回来了。
这真是奇怪,我养一手孩子,从来没有一个坐着等花开的。
’母亲回忆着我童年一个片段,煮饭花就是紫茉莉,总是在黄昏时盛开,我第一次听到它是黄昏开时不相信,就坐一下午等它开。
⑦我15岁就离家到外地读书了,母亲因为会晕车,很少到我住的学校看我,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她常说:“出去好像丢掉,回来好像捡到。
”但每次我回家,她总是唯恐我在外地受苦,拼命给我吃,然后在我的背包塞满东西。
我有一次回到学校,打开背包,发现里面有我们家种的香蕉、枣子;一罐奶粉、一包人参、一袋肉松;一包她炒的面茶、一串她绑的粽子,以及一罐她亲手淹渍的凤梨竹笋豆鄉酱……一些已经忘了。
那时觉得东西多到可以开杂货店。
⑧那时我住在学校,每次回家返回宿舍,和我一起的同学都说是小过年,因为母亲给我准备的东西,我一个人根本吃不完。
一直到现在,我母亲还是这样,我一回家,她就把什么东西都塞进我的包包,就好像台北闹饥荒,什么都买不到一样。
有一次我回到台北,发现包包特别重,打开一看,原来母亲在里面放了八罐汽水。
我打电话给她,问她放那么多汽水做什么,她说:“我要给你们在飞机上喝呀!”
⑨高中毕业后,我离家愈来愈远,每次回家要出来搭车,母亲一定放下手边的工作,陪我去搭车,抢着帮我付车钱,仿佛我还是个3岁的孩子。
车子要开的时候,母亲都会倚在车站的栏杆向我挥手,那时我总会看见她眼中有泪光,看了令人心碎。
⑩要写我的母亲是写不完的。
我们家5个兄弟姊妹,只有大哥侍奉母亲,其他的都高飞远扬了,但一想到母亲,好像她就站在我们身边。
⑪母亲常说:“有很多梦是遥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
”她自己是个保守传统的乡村妇女,和一般乡村妇女没有两样,不过她鼓励我们要有梦想,并且懂得坚持,光是这一点,使我后来成为作家。
⑫作家可能没有做官好,但对母亲是个全新的经验,成为作家的母亲,她对乡人谈起我时,为我小时候的多灾多难、古灵精怪全找到了答案。
(文章选自林清玄散文《在梦的远方》有刪减)(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作为一个保守传统的乡村妇女,母亲对我们一直无太大期望,这也正是那一代很多母亲共同的特点。
B. 文章中母亲的回忆在作者的回忆中多次出现,既补充了情节,又反映出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使母亲的形象愈加丰满清晰。
C. 因为我自幼体弱多病,所以在几个兄弟姐妹中,母亲对我最为溺爱,这也是我性格古怪的原因之一。
D. “出去好像丢掉,回来好像捡到。
”这句话既有母亲对儿子离家出去的不舍和牵挂,又有再见到儿子回来时的喜悦和欣慰,话虽朴实,却令人感动。
E. 本文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作者用时间顺序串联起回忆中的点滴琐事,平实地叙述中溢出满满的母爱,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概括第⑥段大意并简要分析它在文章中的作用。
(4)本文对“梦”着墨不多,仅在第⑪段中写到“不过她鼓励我们要有梦想”,文章标题却是《在梦的远方》,请说一说你的理解。
【答案】(1)A,C
(2)用夸张手法和排比句式,写出了母亲每次给我带的东西之多之杂,刻画了一个对儿子无比疼爱和无微不至关心(关怀备至)的母亲形象,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与爱。
(3)本段主要写作者那时古怪的性格及母亲对此的关注和担忧。
这段内容既是对第⑤段作者“身体好”“学习好”,母亲似乎可以放心的转折,又是母亲由担忧作者身体健康到担忧作者的心理健康的转折,也与文章末段中的“古灵精怪”遥相呼应,凸显了母亲对成长中的作者全方位的关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不尽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4)①作者从小在母亲的爱中长大,如今远离母亲生活,想来母子二人都会时常梦到远方,惦念着彼此。
②母亲常说:“有很多梦是遥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
”她鼓励我们要有梦想,并且懂得坚持,这才使作者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远方”。
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③母亲虽然只关注孩子的健康,但正是母亲的这种爱与包容,给了作者一个良好的身体与人格,有了这些孩子们才会在逐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此处可自由些,但答案都需要围绕父母的爱与孩子成长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A项“母亲对我们一直无太大期望”分析不当,母亲对我们的期望是随着我们的成长而逐渐加大的,“鼓励我们要有梦想”,说明母亲对孩子有新的期望,希望他们坚持追梦。
C项两个原因都分析不当,母亲因为大弟的过世才特别溺爱我;母亲对我的溺爱不是我性格古怪的原因之一。
故选AC。
(2)“东西多到可以开杂货店”这是夸张的手法;“一罐……一包……一袋……一包……一串……
一罐……”这里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用夸张手法和排比句式,写出了母亲每次给我带的东西之多之杂,刻画了一个对儿子无比疼爱和关怀备至的母亲形象,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与爱。
(3)文章第⑥段主要写作者那时古怪的性格(自己一个人玩,自言自语,一人扮两角,莫名其妙的哭)及母亲对此的关注和担忧(那样看了一下午,后来我忍不住流泪)。
这一段在结构上,既是对第五段作者“身体好”“学习好”,母亲似乎可以放心的转折,又是母亲由担忧作者身体健康到担忧作者的心理健康的转折,也与文章末段中的“古灵精怪”遥相呼应。
在表现主题和情感表达上,凸显了母亲对成长中的作者全方位的关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不尽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4)小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
文章对“梦”着墨不多,但“梦”既是文章的叙事的线索,又能突出主题。
①叙事线索:作者从小在母亲的爱中长大,如今远离母亲生活,想来母子二人都会时常梦到远方,惦念着彼此。
②突出主题:母亲鼓励我们要有梦想,并且懂得坚持,这才使作者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远方”。
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③感情表达:孩子对“梦”的追寻,源自母亲的爱,母亲虽然只关注孩子的健康,但正是母亲的这种爱与包容,给了作者一个良好的身体与人格,有了这些孩子们才会在逐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故答案为:⑴AC;
⑵用夸张手法和排比句式,写出了母亲每次给我带的东西之多之杂,刻画了一个对儿子无比疼爱和无微不至关心(关怀备至)的母亲形象,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与爱。
⑶本段主要写作者那时古怪的性格及母亲对此的关注和担忧。
这段内容既是对第⑤段作者“身体好”“学习好”,母亲似乎可以放心的转折,又是母亲由担忧作者身体健康到担忧作者的心理健康的转折,也与文章末段中的“古灵精怪”遥相呼应,凸显了母亲对成长中的作者全方位的关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不尽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⑷①作者从小在母亲的爱中长大,如今远离母亲生活,想来母子二人都会时常梦到远方,惦念着彼此。
②母亲常说:“有很多梦是遥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
”她鼓励我们要有梦想,并且懂得坚持,这才使作者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远方”。
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③母亲虽然只关注孩子的健康,但正是母亲的这种爱与包容,给了作者一个良好的身体与人格,有了这些孩子们才会在逐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此处可自由些,但答案都需要围绕父母的爱与孩子成长之间的关系)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
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
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⑶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
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
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