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县水文信息的提取应用
水体信息自动提取遥感研究以丽江地区为例
二、技术手段
3、特征分析和应用:提取出水体信息后,需要进行特征分析和应用。通过对 水体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分析,可以获取水体的类型、分布、水质等 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应用于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
三、发展趋势
三、发展趋势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体的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和完 善。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遥感技术概述
一、遥感技术概述
遥感是指利用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远距离探测的一种技术。它具有获取信 息速度快、范围广、精度高等优点,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大量数据支持。在遥感 技术中,卫星遥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卫星遥感具有覆盖范围广、连续 性强、周期短等优点,能够提供准确、实时的地球表面信息。
四、结论与展望
四、结论与展望
本次演示以丽江地区为例,探讨了水体信息自动提取的遥感研究。通过对遥 感图像的预处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水体信息提取和结果评估等步骤的处理 和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取丽江地区的水体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水资源管理、 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与展望
水体信息自动提取遥感研究 以丽江地区为例
目录
01 一、遥感技术概述
02
二、水体信息自动提 取方法
03 三、丽江地区水体信 息自动提取实践
04 四、结论与展望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已经成为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众多遥感应用中,水体信息自动提取具有重要意义。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之一,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水体信息对于水 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以丽江地区 为例,探讨水体信息自动提取的遥感研究。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水资源信息提取系统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水资源信息提取系统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持续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需要准确地了解其分布和使用情况。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水资源信息提取领域,开发基于这种技术的水资源信息提取系统可以更加快速和精确地获取水资源的相关信息,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水平。
一、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水资源信息提取中的应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是指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图像、高空间分辨率地面摄影和高灵敏度数字相机等先进设备获取地面信息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获得高质量、高分辨率、广覆盖面的图像,并能够为各种资源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水资源信息提取方面,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表和地下水源、水体面积和质量、水体变化、水环境以及水资源利用项目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水资源管理部门更快速地识别、分析和解决水资源问题,合理规划、管理水资源,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水资源信息提取系统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水资源信息提取系统是一种能够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等技术获取水资源信息并进行处理和分析的信息系统。
该系统可以自动提取水体范围、水质量和水量等信息,同时进行可视化和定量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全面监测和评估。
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与应用三个模块。
1、数据采集与处理在数据采集环节,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地面数字摄像机和水位计等设备被使用用来采集和获取水资源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水体面积、水体变化、水体质量和水文信息等。
同时,也会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几何校正、图像增强和影像变换等,以提高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效果。
2、数据存储与管理在数据存储和管理环节,将采集到的数据和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便随时可以进行查询、分析和比较。
这里涉及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法必须是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系统,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水库水文数据采集方法介绍
水库水文数据采集方法介绍水文数据采集是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提供给我们对水库运行状况、水资源利用情况以及水环境变化等方面的有效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库水文数据采集的基本方法,包括水位、流量和水质等数据的测量和记录方法。
一、水位测量方法水位是水库水文观测的关键参数之一,它可以反映水库蓄水量的变化情况。
常用的水位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1.测深线法:利用测深线进行水位测量,通过读取测深线表盘上的水位值来确定水位高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位相对稳定的情况,准确性较高。
2.浮标测量法: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标来测量水位高度。
可以通过读取浮标上的刻度尺或者安装传感器实时传输数据来获取水位信息。
该方法适用于水位变化较大的情况,操作简便。
3.压力水位计法:通过安装在水体中的压力传感器来测量水位高度,水位与水压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
该方法准确度较高,适用于水质较差或需要长时间连续观测的情况。
二、流量测量方法流量是水库水文观测中另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可以反映出水库流量的变化情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流量测量方法:1.速度测量法:通过在河道或水库出流口处放置流速测量仪器,利用流速仪测量水流通过的速度,并结合截面面积计算出流量。
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应用广泛,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容积测量法:根据水库特定断面的容积计算出的两个时刻的容积之差,再结合时间差,可以得到流量信息。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水库或山区水文观测,操作方便,但准确度较低。
3.压力流量计法:通过在水体中设置流量计,利用压力与流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压力来推算流量。
该方法适用于长期流量观测和大流量条件下的水文监测。
三、水质数据采集方法除了水位和流量外,水质参数的监测也是水文观测中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常用的水质数据采集方法:1.现场分析法:在水库采集水样后,利用现场仪器进行实时分析,包括测定水中溶解氧、氨氮、总磷等参数。
这种方法快速便捷,在实时监测和应急事件处理中比较常用。
环境减灾小卫星影像水体和湿地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亮 度
均
HJ 2
HJ 3
HJ 4
2. O 7 5
3 5 1 7
.
3.1 67
4 6 8. 8
4.6 7 8
6 4.2 5
3 _O l6
3 .5 9 8
3.7 4 4
1 31 8.
2.9 5 5.2 2 1 5.5 84 4. 5 2 3 69 . 2.6 4 9
s is s o d t a o n y t e lr e wa e o isb t l o s l wa e o is a d we ln s c u d b ii e n t e NDW IB i u t h we h tn to l h g t rb d e u s ma l t rb d e n t d o l ed vd d o h a a a - m—
s t l ts CC i g s a el e D ma e . i
Ke r s wae o ise tato HJs tl ts wae n e ywo d : trb de xr cin; a el e ; trid x i
1 引 言
我 国是个 自然 灾 害多 发 的 国家 , 其 是洪 涝 灾 尤 害 , 乎年 年发 生 , 常造成 大量 人员 伤亡 以及 巨大 几 常
su id a d amo i e o maie i e e c trid x b s d o u ih ( t de ,n df dn r l d df rn ewae n e a e n Ble l t NDW IB) wa r d cd I r e o p o ei, i z f g - sp o u e . n o d rt rv t ETM ma e r lou e og n r t i g sweeas s dt e eaeNDW IB a dn r l e i ee c trid x ( - n o mai ddf rn ewae e NDW I fM cetr 1 6 ) Th e z f n )o fees( 9 6 . er—
水库水文数据采集工作计划
水库水文数据采集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水库水文数据采集是保证水库安全运行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水文数据的准确采集和及时更新,对于预测洪水、调度蓄水以及评估水库运行状态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在水库管理中,制定一份水文数据采集工作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标及任务1. 目标:本次水文数据采集工作旨在全面准确地获取水库水文数据,为水库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 任务:(1)建立水文数据采集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责任和任务;(2)及时制定水文数据采集计划,确保数据采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3)采用合适的仪器设备进行水文数据的监测和记录;(4)定期整理和归档水文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报表编制。
三、工作计划1. 组建工作小组为确保水文数据采集工作的有序进行,我们将组建专业的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人员包括水文工程师、数据处理专员、设备操作人员等,各人员的职责如下:(1)水文工程师:负责制定水文数据采集计划、监督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2)数据处理专员:负责水文数据的整理、归档和报表编制;(3)设备操作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操作。
2. 制定数据采集计划(1)明确数据采集频率:根据水库管理的需要,确定数据采集的频率,如每日、每周、每月等,并编制相应的计划表。
(2)确定监测点位:根据水库的特点和管理需求,确定数据采集的监测点位,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溢流口等位置。
(3)确定数据采集指标:水文数据采集需要包括水位、流量、水温等指标,根据实际需要明确监测的指标要求。
3. 选用合适的仪器设备(1)水位监测仪器:选用具有高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水位监测仪器,可以是压力式水位计或浮子式水位计。
(2)流量测量仪器:选用适用于水库流量测量的流速仪、激光测距仪等设备,以确保流量测量的准确性。
(3)水温监测仪器:选用准确测量水温的仪器设备,可以是温度计、水温传感器等。
4. 数据整理和报表编制(1)数据整理:根据数据采集计划中规定的频率,将采集到的水文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等高线 提取项目案例
桂林市某地水文分析项目等高线的提取案例
一、等高线提取的目的
为获取该区域的高精度高程数据,采用无人机航测的方法对区域进行航测,生成高程数据,并提取相应的等高线。
为区域的水文分析提供科学数据,促进水利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等高线提取的意义
对当地进行水文分析,利用水资源促进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为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等高线提取概况
桂林市某地水文分析项目等高线的提取面积约25平方公里。
从航拍至完成作业提交共用2天时间。
外业控制点的布置(图1)不少于3个点且分布要均匀。
生成的等高线要规避地物(房屋、植被)的干扰(图2)。
图1控制点的测量图2 完成等高线的提取
四、成果展示
经过野外的航摄,室内数据处理,生成了该地的三维模型、点云数据、正射影像图、DSM 数据、等高线成果数据等。
其中正射影像图如图3,等高线提取成果如图4。
图3正射影像图
图4等高线分布图
广西善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水文监测和数据分析中的方法和技巧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水文监测和数据分析中的方法和技巧1.监测方法水文监测是对水文数据进行采集和记录的过程,通常使用以下几种方法:-传感器监测:利用传感器对各种水文要素(如水位、流量、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测。
-人工监测:人工向水体投放测量器具,通过观测、记录等方式获取水文数据。
-遥感监测: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内的水文信息,如水面积、浸润深度等。
2.数据采集技巧水文数据采集是水文监测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以下技巧:-选择合适的采样点: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采样点,考虑到水文要素分布特点、水文过程相互影响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考虑到水文要素的季节变化、日变化和潮汐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水资源的状况。
-采集方法准确:对于水位、流量、水质等要素,要选择准确可靠的采集设备和方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3.数据分析技巧水文数据的分析是理解水资源状况和进行决策的基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技巧:-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水文数据进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方差、相关系数等,帮助理解和揭示水文过程的规律。
-建立模型:利用经验模型、物理模型等建立水文过程的模型,预测未来水资源状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空间分析:通过GIS等空间分析工具,将水文数据与空间数据相结合,分析水文过程的空间分布规律,优化水资源配置。
4.信息共享与协作技巧在水文监测和数据分析中,信息共享与协作是关键的,以下是一些技巧:-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方便各部门、学术机构和企业之间交流和共享水文数据。
-数据标准化: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提高数据的共享和利用效率。
-多元化数据共享方式:除了传统的会议、报告和论文等方式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共享数据和交流信息,促进协作和合作。
总之,水利部工作人员在水文监测和数据分析中需要掌握多种方法和技巧,以确保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水文数据库查询程序操作说明
水文数据库查询程序操作说明
一、启动
双击图标
其他不需要改动,只需要输入密码
二、程序启动
程序界面
三、第一步需要设置查询条件
双击“数据查询”菜单,出现“查询条件设置”,双击出现查询条件设置面板:
把开始日期,结束日期进行设置。
然后设置测站,按下旁边的“+”可以加入到下面的列表框。
可以加入多个站,每个站的开始结束日期可以不同。
如果需要删除一个站,可以点击选择此行,然后按鼠标右键,出现“删除行”“清空列表”操作。
注意:1、一次不要多于3个测站。
2、选择完成后按“保存”,然后“关闭”即可。
如果不改变查询条件,则一直是这个条件,下次启动也是如此。
3、因为采用模糊查询,不用把不同断面的测站都列上。
比如选择测站“40105150”,则查询时把“40105150”、“40105151”、“40105152”、“40105153”、“40105154”、“40105155”、“40105156”、“40105157”、“40105158”、“40105159”都查询了。
四、数据查询
设置好查询条件后,双击需要查的表即可。
注意是双击!
注意:如操作没有的表如“全潮流量输沙率表”,会提示“数据库操作失败,请重试”
五、数据输出
点击菜单栏“数据导出”,出现“输出excel文件”,双击出现数据输出面板
点击“选择路径”右边的“。
”按钮,可以进行文件路径设置
注意:需要点左下角“导出全部”,否则只导出第一页
最后点“导出”
文件输出完成。
可以打开浏览。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水文数据提取的方法介绍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水文数据提取的方法介绍测绘技术在水文数据提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水文数据的提取和分析对于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灾害预防等领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水文数据提取的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一、遥感技术在水文数据提取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通过对卫星、飞机、无人机等获取的数据进行解译和分析,来获取地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在水文数据提取中,遥感技术可以用来获取水体的空间信息、面积和深度等参数。
首先,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卫星或无人机的遥感图像来提取水体的边界和分布情况。
这些图像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和解译,得到水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信息。
同时,遥感图像中的不同颜色和纹理可以反映水体的深浅和水质等特性。
其次,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体的高程和地形信息,来计算水体的平均深度和总容积。
这可以通过雷达遥感或激光测距等技术来实现。
通过获取准确的水体深度数据,可以帮助水资源管理者更好地估计水资源的可用量,从而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数据提取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系统。
在水文数据提取中,GIS可以用来整合和处理各种空间数据,构建水文信息数据库,并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
首先,GIS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水文数据(如遥感数据、水文观测数据、地形数据等)进行整合和融合。
通过将这些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进行空间关联和分析,可以得到更全面和准确的水文信息。
其次,GIS可以进行水文模拟和预测。
通过构建合适的水文模型,并结合历史和实时的水文数据,可以进行水文过程的模拟和预测。
这有助于预测洪水、干旱和水质变化等情况,为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三、全球定位系统在水文数据提取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通过卫星定位和导航来获取准确位置信息的系统。
在水文数据提取中,GPS可以帮助获取水文观测站点的准确位置,并进行实时的位置标识和数据记录。
测绘技术中的水文特征提取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水文特征提取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测绘技术在水文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水文特征提取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提供了水文领域中的关键数据和信息,对于水资源管理、洪水防治、水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测绘技术中的一些水文特征提取方法。
一、遥感影像数据分析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因此在水文特征提取中具有重要作用。
遥感影像数据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水体提取、水域边界检测、水体面积计算等。
水体提取方法主要是利用目标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的特征差异来实现,可以通过阈值分割、分类算法等方式进行。
水域边界检测方法则主要是利用边缘检测和分割算法进行,可以获取水域的形状和边界信息。
水体面积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像元计数和面积计算公式来实现。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组织、管理、分析和展示的一种集成技术。
在水文特征提取中,GIS可以用来进行水文数据的整合和分析。
例如,可以将不同源头的水文数据进行融合,构建水文数据库,以便进行多因素分析和综合评估。
此外,GIS还可以进行栅格计算、空间插值等操作,对水文特征进行定量化描述和分析。
三、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表形态进行数字化描述的方法,可以提供高程信息。
在水文特征提取中,DEM可以用来获取水文流域的几何形态信息,例如坡度、坡向、流域边界等。
基于DEM的水文特征提取方法主要有:流域分割、流量估算、水资源评估等。
流域分割方法可以将整个水文流域划分为多个子流域,以便进行细致的水文分析。
流量估算方法则可以通过DEM数据和降雨数据来估计流域的径流量,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水资源评估方法则可以利用DEM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等信息,对水资源进行定量评价。
四、雷达高程测量技术雷达高程测量技术是一种无人操作的高精度地面测量方法,它可以获取地表地形的高程信息。
在水文特征提取中,雷达高程测量技术可以用来获取水文流域内的湖泊、河流等水体的水面高程数据,以及地表地形的变化信息。
水文线要素提取技术在地下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水文线要素提取技术在地下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水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至关重要。
为了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进行地下水资源调查是至关重要的。
而水文线要素提取技术作为一种地下水资源调查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水文线要素提取技术在地下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水文线要素提取技术是指通过遥感影像、数字地形模型和地面实测等数据,利用水文线要素的特征进行自动或半自动提取的一种技术。
在地下水资源调查中,水文线要素提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水文线要素提取技术可以帮助确定水文线要素的位置和特征。
在地下水资源调查中,水文线要素的位置和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通过水文线要素的提取,可以清晰地了解水文线的分布情况和形态特征。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地下水的运动规律、补给来源和排泄方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水文线要素提取技术可以辅助地下水资源的量化评价。
地下水资源的量化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调查的核心内容之一。
传统的评价方法需要大量的地面测量和取样分析,费时费力。
而水文线要素提取技术可以通过遥感数据和数字地形模型,自动或半自动地提取水文线要素的信息,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初步的量化评价。
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轻了调查人员的工作负担。
第三,水文线要素提取技术可以辅助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地下水资源是一种易受污染的资源,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水文线要素提取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下水资源的补给来源和汇水区域,从而确定地下水资源的利用范围和保护区域,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同时,通过对水文线要素的提取,可以跟踪地下水的运动过程,及时发现潜在的污染源,并采取相应的排污措施,有力地保护了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尽管水文线要素提取技术在地下水资源调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水文线要素提取技术对数据的要求较高。
数据的质量和分辨率对于提取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而获取高质量的数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大盈江四级站毕业实习报告
大盈江四级站毕业实习报告大盈江四级站毕业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简介大盈江四级站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水文站点之一,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
该站点水文观测历史悠久,是中央气象局所属的国家重点水文站之一。
大盈江四级站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不仅对区域的水文气象变化有着重要影响,还是近年来我国气候变化研究的重点观测站之一。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该站点的水文观测和数据分析工作。
二、实习工作内容1. 水文观测工作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大盈江四级站的水位观测工作。
每天清晨,我和同事们一起前往江边,使用水位计进行观测。
水位计非常精确,需要仔细操作,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我通过反复练习和同事的指导,逐渐掌握了观测的要点和技巧。
在观测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水位观测的重要性,水位的变化对于预测洪水、评估水资源以及建设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2. 数据分析与处理实习期间,我也参与了大盈江四级站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工作。
我们每天将观测得到的水位数据记录下来,并及时整理和汇总。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我发现大盈江水位的波动与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都有关系。
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和人口增长导致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大盈江的水位波动越来越大。
这对于我们及时预警洪灾、合理利用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3. 科研项目参与在实习期间,我还有幸参与了一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科研项目。
该项目主要研究大盈江的水文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我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观测数据,参与了对大盈江水文变化的模拟和预测研究。
通过这个项目,我对水文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研究。
三、实习感悟1. 实习单位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实习单位的重要性。
独立的实习单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让我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实习单位的严谨、有序的工作流程也让我更加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2.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实习期间,我们需要和其他同事密切合作,互相协助完成工作任务。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水资源信息提取系统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水资源信息提取系统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有效管理和保护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而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应用为水资源信息提取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水资源信息提取系统,并探讨其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意义。
一、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活、生产和生态系统发展的基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挑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应运而生。
二、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高分辨率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航天器或无人机等在大气中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传感器接收到的辐射能量,对地物进行光谱分析和图像处理,从而实现对地球表面的观测和数据提取。
与传统的遥感技术相比,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具有数据量大、空间分辨率高、数据更新迅速等特点,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精准的地表信息。
三、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水资源信息提取系统为了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水资源信息提取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获取和处理、信息提取与分析、结果输出与展示等功能模块。
1. 数据获取和处理该系统通过卫星或无人机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并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其进行预处理。
包括对数据进行辐射校正、坐标配准和影像拼接等处理,以获取准确的地表信息。
2. 信息提取与分析在数据预处理完成后,系统通过图像分割算法和特征提取技术,对遥感影像中的水体进行识别和提取。
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水资源信息与其他环境因素进行空间分析和关联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3. 结果输出与展示提取的水资源信息经过处理和统计后,系统将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图表,直观地展示水资源的数量、分布、质量等情况。
同时,结果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或移动应用程序进行在线查询和监测,提供给用户和管理部门参考和决策依据。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水文监测与数据分析中的方法与技巧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水文监测与数据分析中的方法与技巧水文监测与数据分析在水利部的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水文数据,从而为水利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水利部工作人员在水文监测与数据分析中使用的方法与技巧。
一、数据采集与整理在水文监测中,数据的采集和整理是首要任务。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工作人员需要采取以下方法与技巧:1. 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根据监测需求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水文监测设备。
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采集数据。
同时,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备,避免数据采集的中断和误差。
3. 定义监测指标与频率:根据工作需要和数据分析目的,明确所需监测的指标和监测频率。
合理安排监测任务,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时效性。
4. 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建立科学、规范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录入、存储和备份等环节。
合理规划数据存储空间,便于日后的数据检索和分析。
二、数据质量控制与分析水文数据的质量对于后续的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工作人员需要采用一些方法与技巧来控制数据质量和进行数据分析:1. 质控样品的使用:设置质控样品,用于验证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参加国家和地方的质量管理活动,提高自身的质量控制水平。
2. 数据异常值的处理:对于出现的数据异常值,需要及时发现、记录和处理。
通过合理的方法与技巧,剔除异常值或者进行合理的修正,使数据更加可靠。
3. 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帮助工作人员理解和揭示数据间的关系。
如频率分析、趋势分析等。
4. 数据可视化表达:使用图表、图像等可视化工具,将数据转化为图形化的表达形式,更加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例如,采用折线图、柱状图等。
三、数据应用与实践水文监测与数据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水利工作的决策与优化提供支持。
勘测师在水文和气象观测中的气象数据收集和分析
勘测师在水文和气象观测中的气象数据收集和分析气象观测对于勘测工作至关重要,而气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更是勘测师在水文和气象观测中的关键任务。
本文将深入探讨勘测师在水文和气象观测中的气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一、气象数据收集在水文和气象观测中,收集气象数据的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气象数据收集方法:1. 气象站观测:气象站是进行气象观测的重要设施,通过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各种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如温度、湿度、风速、降水量等。
勘测师应熟悉气象站的布点标准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卫星遥感技术: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卫星遥感成为了重要的气象数据收集手段。
通过卫星遥感,可以获得大范围、高精度的气象数据,如云图、雷达图等。
勘测师需要了解卫星遥感的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以便正确地解读和利用卫星遥感数据。
3. 气象探测仪器:气象探测仪器是进行气象观测的重要工具,如风向仪、雨量计、气压计等。
勘测师应熟悉各类气象探测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确保观测数据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4. 数据库查询:现代气象观测中,往往有大量的历史气象数据可以供查询和利用。
通过查询数据库,可以获取到特定时段和地点的气象数据,为勘测工作提供参考。
勘测师应掌握气象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善于查询和分析数据库中的气象数据。
二、气象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气象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利用,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推断。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气象数据分析方法:1.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气象数据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对气象数据的统计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如均值、方差、相关性等,以了解和揭示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
2. 趋势分析:根据历史气象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进行趋势分析,预测未来气象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趋势分析方法包括线性回归分析、指数平滑法等。
3. 空间插值:在气象观测中,观测站点的分布通常不均匀,因此需要通过空间插值方法来推断和估算未观测点上的气象要素值。
香格里拉市东外环线公路建设项目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香格里拉市东外环线公路建设项目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摘要:文章在通过香格里拉市东外环线公路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各岩组的岩性及赋水特征,明晰了公路沿线含隔水层及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结合沿线调查资料,分析了区内主要断层的导、隔水性,认为控水构造是决定线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最关键因素。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控水因素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东外环线公路起于香格里拉市东北侧腊崩谷附近的康定路,经松赞林寺北侧、松赞林卡、贡保村,止于香格里拉市西北侧贡保村附近的G214线。
不同里程线路所处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条件的不同,其水文地质条件也有较大的差异。
根据各岩组的岩性及赋水特征,公路岩线范围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碳酸盐岩溶水等三类,主要受河水、大气降水和高山雪融水所补给。
二、路线区水文地质特征1、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地下水补给、迳流与排泄条件受地形、构造、地层等因素的控制,岩性是基础,构造是主控因素,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植被等是重要因素。
各类含水岩(组)所处环境不同,其地下水运动及富集亦有很大差异。
现仅依本次调查资料和宏观认识,对本次调查区地下水控制因素、运动特征和富集条件作简要叙述:(1)岩性因素:三叠系中统上段(T2b)的灰色灰岩、白云质灰岩,以及三叠系上统哈工组二段(T3h2)的灰岩(图1-1),岩溶发育中等—强,溶蚀裂隙及孔洞为地下水下渗、储存、运移及排泄提供极好的地层条件。
(2)构造因素:奶子河发源处泉群位于康师断裂旁侧,断裂破碎角砾发育,断裂带及两侧裂隙发育,是地下水存储和运移的良好场所,地表岩溶多沿断裂带呈线状发育;康师断裂为一条充水、导水断裂,断裂富水性强,且岩溶强发育的断层破碎带与哈工组二段(T3h2)的灰岩相连,为地下水下渗、储存、运移及排泄提供极好的构造条件。
褶皱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腊崩谷隧道区褶皱对地下水的富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其核部地下水较易富集。
香格里拉市浪都村水电站工程
1.1
永久占地
5.61hm2
采取的水保措施面积
6.98hm2
拦渣率
90
97.3
林草植被恢复率
92
95.4
临时占地
3.65hm2
可恢绿化
面积
6.14hm2
林草覆盖率
1m2
林草面积
5.86hm2
水土保持治理达标评价
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合理,完成了工程设计和水土保持方案所要求的水土流失的防治任务,水土保持设施工程质量总体合格,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自工程运行以来,未发现重大质量缺陷,水土保持工程运行情况基本良好,达到了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整体上已具备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能够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①通过有针对性地布设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使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的到有效防治;②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减少新增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恢复和保护工程建设区及周边区域的水土保持设施,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建设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根据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象及原生水土流失资料,本工程建设区域属于河谷地貌地形,多年平均降水量646.8mm,项目建设区原生土壤侵蚀模数为500t/km2·a,侵蚀度为微度,进行修正后确定本工程防治目标,具体情况见表1.4-8。
枢纽区地处青藏高原南东缘的横断山脉中段。区内地形切割强烈,水系发育,山脉及水系走向受构造线控制和影响,地势南、西、北三方高东面低,形如一把西东而置的座椅。水系分布多为北西向,大雪山东西两支环绕整个流域,有海拔4500米以上山峰53座,最高山峰5090米,河流最低处高程2220米,相对高差2870米,高山深切割形成峡谷地形,构造侵蚀堆积地貌,高海拔冰缘地貌明显,属迪隆残留古高原面区。
香格里拉县普朗铜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香格里拉县普朗铜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普朗铜矿位于青藏雪域高原南缘,铜矿储备情况较为丰富,是该地区重要的铜矿产区。
本文对香格里拉县普朗铜矿地区的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进行了分析,以为该地区的勘探和铜矿开发提供借鉴作用。
标签:普朗铜矿水文地质1自然地理1.1地形地貌普朗铜矿区位于青藏雪域高原南缘部分,滇西北横断山脉北东部。
地势总体较高,高山峡谷纵横。
矿区海拔3520~4569.6米,矿区西侧普朗河小峡谷海拔3200~3300米,相对高差达1000余米。
属高山深切割地貌。
地形总体西倾,东高西低。
地形坡度,首采区一般为25°~35°之间,局部地段险峻,形成悬崖陡壁;局部地形坡度在40°左右,多见高几十米、百余米的悬崖绝壁。
1.2气象水文(1)气象矿区属亚热带高山季风气候,海拔高,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4℃。
最高气温25.4℃,最低-27.4℃。
最热月平均气温10℃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8℃。
日照百分率为49.6%。
5~10月气候较为温和,11月至次年4月为积雪期,冰雪覆盖。
多年平均降雨量619.9mm。
雨季(5~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7.1%。
日最大降雨量72.2mm。
中甸气候主要受西南季风和南支西风急流的交替控制,干湿分明。
6~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
11~5月为旱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0%。
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带,年平均气温约0℃。
最冷月为1月,高原坝区-2~-6℃。
最暖月为7月,高原坝区月平均气温12~14℃。
海拔4000m以上地区,全年为寒冷,侯(5天为一侯)平均气温≤-5oC的严寒天气平均136天。
矿区内,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递增,海拔每增高100m,降雨量增加20~40mm。
最大降水高度出现在海拔3400~3600m地区,降水量达1000~1200mm。
(2)水文矿区,地表水系发育。
流经矿区西侧的普朗河(尼汝河)于三江口汇入冲天河,再注入金沙江。
水文分析和地形分析、提取山谷和鞍部点
Arcgis地形分析DEM提取坡度(1)新建地图文档,加载【ArcGIS地形分析--TIN及DEM的生成,TIN的显示】经验教程中得到的DEM数据:huainan(2)在【ArcToolbox】中,执行命令[3D Analyst工具]——[栅格表面]——[坡度],参照下图所示,指定各参数:执行后,得到坡度栅格Slope_tingri1:坡度栅格中,栅格单元的值在[0 -60] 度间变化右键点击图层[Slope_TinGrid],执行[属性命令],设置图层[符号系统],重新调整坡度分级。
将类别调整为5,点[分类]按钮,用手动分级法,将中断值调整为:10,20,30,40,60。
DEM提取山顶点1.添加dem数据,制作15m和75m等高线。
2.制作阴影阴影图像【空间分析】----【表面分析】----【地表阴影】,生成地表阴影图像hillsha。
3.提取栅格数据的有效区域。
【空间分析】----【地图制图】----【栅格计算器】。
“要提取的文件名”=“huainan54”>=0,(注意:红色等号是1个=,而不是栅格计算器中的2个==)。
“back”=“huainan54”>=0,生成back文件。
5.按照等高线75m等高线15m,back,hillsha叠放。
1.提取dem数据中的最大值。
【空间分析工具】----【邻域分析】----【块统计】,生成maxpoint文件参数设置如下:Maxpoint7.提取山顶点。
【空间分析】----【地图制图】----【栅格计算器】。
输入命令:sd=([axpoint]-[淮南54])==0,生成sd文件。
8.山顶点栅格文件二值化。
【空间分析工具】----【重分类】----【重分类】。
生成re-sd9.生成山顶点栅格数据转换为shapefile。
【转换工具】----【栅格转换】----【栅格数据转点】,生成山顶点矢量文件。
ArcGIS利用水文分析方法提取山脊、山谷线提取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1)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原理;2) 基于地形表面几何形态分析的原理;3) 基于地形表面流水物理模拟分析原理;4) 基于地形表面几何形态分析和流水物理模拟分析相结合的原理;5) 平面曲率与坡形组合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典型研 究区域 , 县 内雪 山林立 、 江河纵横 、 草原遍布 、
收 稿 日期 : 2 【 ) 1 3 - - l 2 - 0 5 项 目来 源 : ㈤寡 『 { 然H 琏 铤肭 l l( 4 1 2 6 1 0 8 5 ) ; 尔H 技
域 水 文信 息 已成 为 水 文地 理 应 用 领 域 的研 究热 点 。 本 文 以香 格 里 拉 县 分 辨 率 为 3 0 m 的 DE M 为研 究
湖泊众 多。境 内最高点是 巴拉 更宗雪山 , 海拔 5 5 4 5 m, 最低 点是三 江 口,海拔 1 5 0 3 m,相 对 高差 4 0 4 2 m。 境 内河流属金 沙江水 系,金 沙 江 由德 钦 县奔子 栏与 四 川省得 荣县之 间入 境 ,流经尼 西 乡、五境 乡、上 江 乡、
香格里拉地 区 2 0 0 9年 的 DE M :数 据 类 型 I M G,
奥斯 汀 大学水资源研 究 中心 ( C RWR)联合 开发 的水 文地理 数据模 型。它是一个 开放 式、基 于 COM 类的 、
可扩 展 的用 于水资 源领域 的数 据模 型。该模 型在提 取 水文信息 、可视化 显示等方 面功能 强大 ,且操 作 简单 、
DE M口 中舍有 大量的地理信 息,其 中水文信 息是 非常重要 的一方 面。水文信 息主要 包括水流方向、汇流 累积量 、水流长度、河流网络和流域等 自然界 中水的时
空分布 、变化规律等信 息。 目前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 利用 D E M 提取 水文信 息方 面有 着广 泛而深入 的研 究, 并 已取得 了一些成果 [ 3 - 5 1 。利 用有 效的工具快速提取流
阈值 为 3 2 0 0时 ,河 流 总长度 精 度 、河 流条 数精 度 分 别达 到 了 9 8 %和 8 4 %。
关 键词 : 数 字高程模 型 ; A r c H y d r o 模型 ; 水 文信 息 ;自动提 取
中图分 类号 : P 2 0 8
文献 标志 码 : 转
文 童编 号 : t 6 7 2 — 4 6 2 3 t 2 ( I I 4} 0 6 — 0 1 2 0 — 0 4
分辨率为 5 m 的法国 S P OT 5卫星影像数据 ; 云 南 省水 系图 ( 云 南省环境科 学研 究院提供 ) 。处理后的县
域数 据 如 图 1所 示 。
Mo d e 1 )和水文. 2 - - 具集 ( A r c H y d r o T o o l s ) 2 部 分组成 。
A r c H y d r o T o o l s 是对 A r c Hy d r o Da t a Mo d e l 实例 化 的 工
具集 ,二者 互相依 存共 同为 A r c G I S在水 文方面的应 用 分析提供基 础支持 1 。
2 实验区概况及实验数 据准备
2 . 1 实验区概况
摘 要: 简要 介 绍 了 A r c H y d r 0模 型和 提 取 步骤 ,以香 格 里拉 县 为 西 南横 断 山 区典型 实验 区 ,利 用 A r c H v d r o模 型
,
自动提 取
河 网 、流域 、排 水点 水 文信 息 ,并提 出利 用线性 回归模 型辅 助判 断 阈值 选 取 。 实验 表 明 ,提 取 结 果 与 实 际情 况基 本相 符 , 当
2 0 1 4年 1 2月 第1 2卷 第 6期
d oi : 1 ( )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4 6 2 3 . 2 0 1 4 .
De c . 2 0 1 4 Vo 1 . 1 2 O. 6
( j KO Sl . { 、 i ^l l
( ) i { MA ¨( )
香格里拉县水文信息的提取应用
栗 业 ,周汝 良 。 ,芦 珊
( 1 . 西南林业大学 林学院,云南 昆明 6 5 0 2 2 4; 2 . 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 ,云南 昆明 6 5 0 2 2 4 )
面积 8 0 6 5 . 9 k m 2 ,分 别在不 同河段 注入 金 沙江。 对该 地 区水 文信 息的提 取研 究对今后 西南地 区的水文 分析
数据, 使用A r c G I S 1 0中的 A r c Hy d r o 模型 工具进行 河网、
流 域 、排 水 点 水 文 信 息 的 自动 提 取 。 最 后 将 提 取 结 果
应 用 方便 。Ar c Hy d r o由 水 文 数 据 模 型 ( A r c Hy d r o Da t a
投 影 UT M/ WG S 8 4 , 空 间 分 辨 率 3 0 n l , 值 域 范
围 一1 5 2 ~ 8 8 0 6m ( 地 理 空 间数 据 云 ) 。
金 江镇 ,在金 江镇撤 苏碧 与玉龙 县石鼓 镇之 间折 向 东 北 ,经虎跳峡 镇 、三坝 乡,在 洛 吉 乡的吉 函 出境 ,平
均流量 1 4 2 0 m 3 / s 。除金 沙江干流外,境 内多年 平均流
量在 3 . 7  ̄ 4 3 . 7 i n / s 的一 级 支流 有硕 多 岗河、 冈曲 河、 东旺河 、尼 汝河、吉仁河 、浪都 河、兴隆河 、安 南河、 良美河 、汤满河 、安 东河、 白水 河 、麦 地 河等 ,流域
与香格里拉县分辨 率为 5 m的 S P OT 5 影像和现有水 文 数 据进行 对比分析 ,判断提取精度 。
和水利 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 。
1 Ar c Hy d r o模 型
A r c Hy d r o模 型是 由 E S RI公 司和 美国得 克 萨斯 州
2 . 2 实验数据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