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质岩的构造:指矿物之间的关系、空间展布方式 1.变成构造:原岩构造(如层理)消失,通过变
质作用形成的新构造。有以下类型:
(1)斑点状构造 (2)板状构造 (3)片理构造 (4)片麻状构造 (5)拉伸线理 (6)块状构造
四 变质岩的构造
随变质程度加深: 斑点状(spotted)→板状构造(slate) →千枚状构造(phyllite)→片状构造(schist) →片 麻状构造(gneiss)→块状构造(quartzite,矿物无明 显定向) 2.变余构造:变质岩中残留有原岩的构造。如变 余层状、气孔、条带构造等
温度的作用:非晶体→结晶体;结晶体→重结晶; 物质与结构重组,一种矿物→另一种矿物
温度的来源: 地热增温(1°C/33m)、构造运动热、 岩浆热、放射热
第一节 变质作用基本特征
二、变质作用的三大因素 T、P、流体 2. 压力 P 静压力(垂或侧):由上复岩石重量引起,随埋藏深 度增加而增加。
静压力各向 作用力相等
一、 接触变质
绿帘石(黄绿色者)矽卡岩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示意图
二、 区域变质
1. 区域变质作用:在T、P、流体的综合作用下,区域范围 内发生的变质
变质环境及其与温度、压力的关系示意图
二、 区域变质
2.代表性岩石:板岩(赣北浙西瓦板岩)→千枚岩→ 片岩→斜长角闪岩→片麻岩→麻粒岩→榴辉岩
3. 代表性矿物: 超高压、高温: C→金刚石diamond 高压、低温:角闪石、钠长石→兰闪石glaucophane 高温、低压:黏土矿物→红柱(Al2SiO5 )Andalousite 高温、高压:黏土矿物→矽线(Al2SiO5 )Sillimanite 中温、中压:黏土矿物→兰晶石(Al2SiO5 )Disthene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
各种地质作用的关系及三大类岩石的演化
1Pa=1牛顿(≈100克/m2)=100克/10000 cm2=0.01克/ cm2
第一节 变质作用基本特征
压力作用的标志 蓝片岩,蓝闪石+钠长石,产在地壳上部,但压力很大, 为LT/HP产物,为古俯冲-碰撞带的重要标志。 榴辉岩,镁铝榴石+绿辉石,产在地下40km±深,压力为 10Kb=10吨/cm2!(10Kb=109Pa=107克/cm2) 超高压岩,含柯石英、金刚石的榴辉岩,压力更大, 埋藏更深(30Kb,>100km);全世界只有中国大别山、 法意边境西阿.尔卑斯极少数地区被保存。诞生了大 陆深俯冲的科学新理论。
韧性变质-变形发生在定向应力环境中,其深度一 般大于10km,温度在300℃以上,多出现在区域变 质岩地区。其特征是出现糜棱岩,常构成韧性剪切 带。
四、动力变质作用
韧性变质-变形示意图
断裂带的双层构造
第五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第一节 变质作用基本特征 第二节 变质作用中原岩的变化 第三节 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第四节 岩石的演变
一、化学成分的变化
1. T、P变化时形成新矿物: (1)分解
岩石通过释放或获得某些挥发分而达到平衡,形成新 的矿物. 如:高岭土(吸热)→红柱石+石英+水(高岭土脱水) 方解石+石英(吸热)→硅灰石(放射状+CO2↑(脱碳酸)
一、化学成分的变化
1. T、P变化时形成新矿物:
体积大、密度小的矿物变为体积小、密度大的矿物。
第一节 变质作用基本特征
一、变质作用:
热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岩浆热能与放射热能) 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 正、副变质岩原岩为火成岩的叫正变质岩;
原岩为沉积岩的叫副变质岩。
第一节 变质作用基本特征
二、变质作用的三大因素 T、P、流体
1. 温度 T
变质温度:150°C-900°C低于150°C为常温, 高于900°C则地壳岩石熔化
金刚石
三、变质岩的结构
变质岩的结构指矿物、变斑晶自身特征、形态、 大小,与邻近颗粒的关系 1.变晶结构:原岩发生重结晶或交代作用而形成新 矿物的结构(前者有大理岩;后者有石榴石片岩(有 新生矿物石榴石) 2.变余结构:尚残留部分原岩结构者称之为浅变质 结构(如板岩特有的变余泥质结构、砂质结构)
三 变质岩的结构
蓝片岩
蓝片岩艺术品
榴辉岩
榴辉岩艺术品
第一节 变质作用基本特征
二、变质作用的三大因素 T、P、流体
3.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a.成分:以H2O、CO2为主,并含其它易挥发和易流动物 质
b.流体分布:存在于岩石粒间或裂隙中的主要是H2O;矿 物结构中的是H2O、CO2;从岩浆分逸出来的是 K,Na,S,F,H2O,CO2,SiO2等.
第四节 岩石的演变
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环境和 条件又随地质作用的发生而变化。因此,在地址历史 中,总有某些岩石在形成,而另一些岩石在消亡。如 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的情况相同)通过风化、剥 蚀而破坏,破坏产物经过搬运、堆积而形成沉积岩; 沉积岩受到高温作用又可以熔融转变为火成岩。火成 岩与沉积岩都可以遭受变质作用而转变成变质岩;变 质岩又可再转变成沉积岩或熔融转变成为火成岩。因 此,三大类岩石是不断相互转换的。
3. 碎裂结构:动力变质作用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 形成的一类结构。
特点是矿物颗粒破碎成外形不规则的带棱角的碎 屑,碎屑边缘常呈锯齿状,并具有扭曲变形等现 象。
4. 交代结构:变质作用过程中,通过化学交代作用 (物质的带出和加入)形成的结构。
特点是在岩石中原有矿物被分解消失,形成新矿物。
四 变质岩的构造
四、动力变质作用
80年代形成的科学新理论 动力变质作用: 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岩石在强
烈定向压力下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主要表现 在岩石的变形方面,可分为浅地壳层次的脆性变形 和中深地壳层次的韧性变质-变形
四、动力变质作用
脆性变形表现为机械破碎,一般不发生物质成分 的重组,不形成新矿物,其产物主要有压碎角砾 岩、碎裂岩、碎粒岩等。
c.岩浆流体:深部岩浆上升至浅部,T、P降低,分逸出易挥 发和易流动的物质K、Na、S、F、H2O、CO2、SiO2 等
第五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第一节 变质作用基本特征 第二节 变质作用中原岩的变化 第三节 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第四节 岩石的演变
第二节 变质作用中原岩的变化
一、 化学成分的变化 二、 矿物的变化 三、变质岩的结构 四、 变质岩的构造
(1)橄榄石 + 钙长石→石榴子石
42.6
101.0 119 (分子体积)
3.3
2.76 3.52 (比重)
(2)石英→(30Kbar)柯石英→(120Kbar)斯石英
2.65
2.93
4.35 (比重)
一、化学成分的变化
2. 交代作用: 固态下,岩石中物质成分交换作用。
例:中酸性岩浆侵入冷的灰岩时,其SiO2、Al2O3等 热流体就会进入灰岩,并从灰岩中将CaO、MgO带出, 于是在接触带形成矽卡岩
一、化学成分的变化
3. 重结晶作用 Recystalization 定义:小晶体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长成更大晶体 的作用。 石灰岩CaCO3→大理岩CaCO3(质纯、洁白的称 汉白玉) 石英砂岩(加温)→石英岩
4. 变质分异: 岩石从均匀构造到不均匀条带构造的变质。
一、化学成分的变化
5. 韧性剪切作用 发生在地壳中深部位较高温度和定向应力条件下的
混合化作用:由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转变的一种 过渡性成岩作用。有混合化作用所形成的岩石成 为混合岩。 混合岩由两部分组成:基体和脉体 基体:变质岩,一般是变质程度较高的各种岩、片 麻岩和斜长角闪岩,颜色较深 脉体:熔融体,通过熔体和热液注入、交代而新形成 的岩石
三 、混合岩化作用
条带状混合岩
肠状状混合岩
第五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第一节 变质作用基本特征 第二节 变质作用中原岩的变化 第三节 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第四节 岩石的演变
第三节 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一、接触变质 二、区域变质 三、混合岩化作用 四、动力变质作用
一、 接触变质
由岩浆活动引起的、发生在火成岩(主要是侵 入岩)与围岩接触带范围的变质作用。按照变质 过程中有无交代作用,可分为接触热变质作用和 接触交代作用两种类型 1. 接触热变质作用:岩石受热后发生矿物的重结晶、
一种变质变形作用。 其结果是矿物在被软化 的塑性状态下发生不对 称旋转和剪切,形成新的 岩石和组构。其岩石称 糜棱岩。
一、化学成分的变化
最终可形成大型韧性剪切带,盛产大中型糜棱岩 型金矿。
韧性剪切带:由高度应变过的岩石构成的线性变 质变形带。从该带一侧进入另一侧,岩石被扭曲,两侧 岩块发生了明显剪切位移,但无明显断面。透入性构 造贯穿全带(拉伸线理、剪切面理、组构)。
脱水、脱碳以及物质成分的重组合,形成新矿物 与边境结构。引起变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代表性岩石有:角岩、斑点角岩、大理岩、石英岩等
一、 接触变质
2.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从岩浆中分泌的挥发性物质, 对围岩进行作用,导致围岩化学成分发生显著变 化,产生大量新矿物,形成新的岩石和结构构造。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 带上,其典型岩石是矽卡岩
二、矿物的变化
片理和变质矿物是变质岩的两大重要特征! 变质矿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独有矿物.
主要有:兰闪石、红帘石、红柱石、蓝晶石、矽 线石、十字石、堇青石、硅灰石、柯石英、金刚石 (罕见)
红帘石
红柱石
蓝晶石
矽线石
十字石
堇青石
硅 灰 石
33-44为柱状柯石英,新发现的超高压地幔矿物
定向压力
第一节 变质作用基本特征
压单位换算
Bar (巴) Pa(帕斯卡) MPa兆帕 GPa吉帕
1
105
10-1
10-4
1atm=101325Pasca≈105Pa=0.1Mpa(兆帕)
1Gpa=103Mpa=10Kbar=109Pa
1Mpa=106Pa,1Kb=100Mpa
1巴≈1atm(100万因达/cm2=0.986923标准大气压)
第五章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引言
分布:占地壳总体积的27.4%;主体在中、下地壳,地表较少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矿物的发现,改写了经典板块构造论。 研究目的:了解地球深部地质过程(HP的蓝闪石、红帘 石,UHP的柯石英、金刚石);恢复原岩;阐明变质作用机制和 过程;寻找矿产资源(“玉自变质来”;各种名贵宝石,原料均 来 自变质岩。多数金属矿产,都经历过变质,变质使矿变富变 大。前寒武纪含铁石英岩型铁矿占世界铁储量70%, 我国的鞍 山式铁矿属此类型。我国缺金铜铁铀)
第一节 变质作用基本特征
二、变质作用的三大因素 T、P、流体 2. 压力 P 流体压力: 封闭系统的流体压力等于上复岩石的静压值; 开放系统的流体压力等于流体本身的重量.
第一节 变质作用基本特征
二、变质作用的三大因素 T、P、流体 2. 压力 P 定向压力:作用于地壳岩石的侧向挤压力,具有 方向性,且两侧的作用力相反。
二 、区域变质(代表性岩石)
板岩
千枚岩
二 、区域变质(代表性岩石)
变形的石英片岩
蓝闪石片岩
二 、区域变质(代表性岩石)
眼球状花岗片麻岩
榴辉岩
二、区域变质
4. 变质程度:不同的变质岩,原岩可能是同一个,称等 化学系 如 黏土岩或页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 (世界著名的巴罗变质带)
三 、混合岩化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