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的事实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篇文章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
(一)队伍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是当前存在的一大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主要分为全职辅导员和兼职辅导员两类。
全职辅导员数量太少,有些高职院校全职辅导员数量不到10人,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管理和服务。
而兼职辅导员来源不稳定,资质参差不齐,数量大,但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同时对全职辅导员形成工作压力,缺乏合理的分工。
(二)履职不力
履职不力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另一个问题。
一些辅导员缺乏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在管理方面有欠缺,没有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规划职业等方面的能力也较低,没有积极有效地发挥导师的作用,影响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发展。
(三)工作量不合理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工作量不合理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辅导员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压力,全职辅导员的工作范围要在学生、家长、学校三方面交流沟通、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这样极易导致辅导员工作负担过重,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而产生对工作的抵触和对职业的愤慨。
二、对策
(一)加强队伍建设,稳定队伍结构
高职院校已辅导员小于10人的应该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辅
导员的培训,提升其职业素养,拓展其职业技能的范围和能力。
而兼职辅导员的引入,应通过竞争招聘,且有关资格证书等条件和审核环节,要规范其工作,确保辅导员质量,但是兼职辅导员不能替代全职辅导员,而应对全职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辅助和协调。
(二)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服务质量
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提高工作素质、拓宽知识领域、增强职业素养,注重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发挥辅导员的关系网模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生活、学习、工作情况,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并要早发现、早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与教学人员的合作,在职业规划、心理咨询、毕业生就业方面积极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三)为辅导员分担工作压力,实行有效分工合作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要实行有效分工合作,优化工作流程。
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将工作任务分配到各个领域专门负责人的管理之下,由领域负责人组成专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工作,辅导员也可担当其中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分工合作能够分担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利用组织协调能力提高效率。
结语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急需加强的。
遗憾的是,目前仍存在较多问题,如队伍结构不合理、履职不力、工作量不合理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应加强队伍建设,稳定队伍结构,并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服务质量,为辅导员分担工作压力,实行有效分工合作,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同时辅导员个人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职业素养。
四、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
高职教育在我国尤其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其培养的大量优秀人才极具市场竞争力,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
然而,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却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因此,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当前困境所必须的事情之一。
1.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建立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保持教师风范、传递高尚情操以及树立高质量的师范队伍,让辅导员能够在校园细分市场的带动下
积极实现职业价值和个人发展。
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试图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进行着力打造其独有的品牌文化。
同时,确保全体师生等群体形成更加健康、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增强辅导员的教育服务资源优势。
2.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应该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辅导员工作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标准,细化其开展工作的阶段,量化其实施,并加强职业标准化,推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确保其专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方向的顺利开展。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制定完整的合理考核和评估机制,在考核过程中明确权责、强化规范、鼓励创新,借助考核制度对辅导员工作的开展进行定期的监督和管理,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
用机制保证辅导员队伍稳定地发展。
3.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开发
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和发展,是提高辅导员队伍执行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对于增强辅导员的管理经验和职业素养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高职院校应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高职辅导员培训项目,为广大辅导员提供较为完备、全面职业提升的技能培训课程。
高职院校对辅导员队伍开展师德、师风和内省式的教师培训,
提高他们的职业教育意识,落实高质量教育服务工作,提升学校的整体口碑。
同时,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充分发扬辅导员队伍的集体智慧,确保全面实现教育服务设施的高质量、全方位的开展。
4.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学校、学生与辅导员的沟通交流效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更多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通过建立学生维权、求助的网络平台、多媒体技术、交流文化等手段,实现全天候、多方位的高效沟通,使辅导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在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和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得到长期促进。
总之,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功和健康发展是考验一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
高职院校应积极转变思路,加大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注和力度,在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开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学校、学生与辅导员的沟通交流效率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质量较高、适应市场的高级技术人才做出重要贡献。
谢谢您的阅读和点评,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