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京剧艺术教案模板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2课时
年级:高中
教材:《音乐鉴赏》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及人物行当等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 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2. 京剧人物行当及脸谱的识别。
教学难点:
1. 京剧唱腔、念白及表演技巧的理解。
2. 京剧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教室、音响设备、京剧光盘或视频。
2. 教案、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播放京剧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二、新课学习
1. 介绍京剧的起源:从明清时期的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种演变而来,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标志着京剧的形成。
2. 讲解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在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包括唱腔、念白、表演、脸谱等方面。
3. 介绍京剧的艺术特点:唱腔优美、念白韵律感强、表演细腻、脸谱丰富多彩。
三、人物行当及脸谱
1. 介绍京剧的人物行当:生、旦、净、丑。
2. 讲解脸谱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不同颜色和图案的脸谱代表着不同的角色性格和身份。
四、课堂练习
1. 学生观看京剧视频,识别角色行当和脸谱。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京剧的艺术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京剧基础知识的掌握。
2. 播放京剧片段,让学生再次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二、深入探讨
1. 讲解京剧的唱腔、念白及表演技巧,分析其艺术魅力。
2. 引导学生思考:京剧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何关系?
三、课堂练习
1. 学生模仿京剧唱腔、念白及表演,体验京剧的魅力。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京剧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四、总结与作业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京剧作为我国国粹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观看一部京剧演出,撰写观后感。
教学评价: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练习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观后感,了解学生对京剧艺术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