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公开课教案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针对课文的特点,借助课外资料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在读书体悟中,感受李大钊不仅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更是一个伟大的人,并从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味先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李大钊言行的重点语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在读中加深对人物的了解,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1、创设情境,挑起学生的读书欲望,引起学生探索的心理。
2、搭建平台,拉近时空距离,以文本为载体,让学生、教师、作者之间情感交融。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单元整组导入。
同学们,每当清明节时,我们都要祭奠过世的亲人,缅怀离世的朋友。
而每一年清明节,我们更应该想起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
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
今天,让我们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一起走进第10 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
(板书课题)
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三组课文的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将一起感受那一幅幅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
二、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1.学生读题,教师在关键词下面做上记号:十六年前的回顾
2.教师引导学生环绕关键词质疑。
(学生质疑:谁回顾?回顾谁?回顾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说是“十六年前”的回顾?)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书反馈。
(1)读词(书籍抽屉严峻瞅了瞅披散散步勉强待了一会儿)
(2)整体感知。
师:这篇课文是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 1943 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 16 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 1927 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顾》。
那末课文主要回顾了李大钊同志的哪些事 ? 同学们可以迅速地再浏览一下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
师: (板书: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
师: (指板书)同学们,其实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时间顺序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父亲李大钊身上的故事。
找出时间的词语。
看来,大家已经
对课题和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同学们真会读书。
四、师生介绍资料
同学们,对于李大钊这个人,对他所处的时代,对发生在他身上的
事情,我们都可能不太了解。
我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些资料──同学们,
1927 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
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
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wei)险
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
1927 年 4 月 9 日被张作霖逮捕,
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 4 月 28 日被敌人
绞死。
为了延长他的痛苦,敌人对他用刑的时间长达 40 分钟,比别人多
了整整一倍。
他牺牲时还不到 38 岁。
李大钊在他短暂的一辈子中共写下
577 篇文章。
五、集体交流,走进人物内心。
(一) 学习被捕前部份
1、轻声读这一部份:
2、讨论:
(1) “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顾)
(2)李大钊被捕之前事态非常危(wei)险表现在哪些地方?
(1、烧掉文件书籍;2、张作霖要派人搜查;3、工友阎振三蓦地被捕)
板书:事态危(wei)险
3、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事态的?按以下要求从文中找出
句子:
(1)李大钊同志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忘我地工作。
板书:忘我工作
(2)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反馈: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再也不说什么了。
(a) 生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b) 引导学生扣住段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有感情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少说空话、套话,要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预设如下:
──由“坚决”体味到李大钊说话时的毫不犹豫;态度的坚定;留下的决心。
──由“不能轻易”、“哪能离开”体味到不到最后关头,他是不会离开的。
──由“现在是什么时候”“多么重要”体味到李大钊把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c) 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读中体味李大钊不同于普通人的地方──是一个把党的工作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
(二)学习“被捕时”这部份。
(第八自然段至第十七自然段)
1、默读思量:
(1)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紧张气氛?
(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惊恐?
(3)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
(4)文中哪些词语写出李大钊同志的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
2.交流反馈。
板书:身处险境毫不慌张
3、朗读课文。
六、存疑。
李大钊同志被捕后,敌人对他又进行了这样的严刑拷打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板书:
十六年前的回顾
(李星华)
被捕前事态危(wei)险忘我工作
被捕时身处险境毫不慌张
法庭上
被害后
第二课时
一、交流“法庭上”这部份(十八自然段至二十八自然段)
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这一部份
(1)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外貌。
(2)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神态。
2、思量讨论:
(1) “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父亲是什么样子的 ?他说明了什
么?(读 19 节)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李大钊经受敌人的残酷折磨。
板书:遭受酷刑
“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2)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读 22 节)
(一方面说明李大钊对亲人被捕早已预料,更重要的说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爱,超过了对亲人的爱,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使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领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他坚信革命事业一定能成功。
这种力量支持着李大钊同志跟敌人斗争,使他表现的无比坚毅、沉着。
)
板书:沉着镇定
(3)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a) “安定”——不动摇。
文中表现出李大钊不为私情所动摇。
(b) “沉着“——从容镇定、不慌不忙,文中表现出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二、交流“被害后” (二十九至三十二)
(1)轻声读,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
板书:慈父遇害肝肠寸断
(2) “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四月二十八“这两句表达了母子俩什么样的感情?
(没有在悲痛中倒下,不会忘记敌人欠下的血债,要问反动派讨还血
债,继承先烈的遗忘革命到底)
(3)最后三段与开头有何关系?(先后照应,首尾联贯)
三、总结全文。
1、请同学们念一念板书上的内容
2、同学们,通过女儿对父亲十六年前的回顾,我们看到了一位意志坚毅的革命者,同时也看到了一位慈祥的父亲,感受到女儿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怀念。
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革命者,记住这位慈祥父亲的名字————李大钊。
十六年前的回顾
(李星华)
被捕前事态危(wei)险忘我工作
被捕时身处险境毫不慌张
法庭上遭受酷刑沉着镇定
被害后慈父遇害肝肠寸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