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乘法北师大版(4份打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乘法北师大版 (4份打包)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乘法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乘法。
这一
单元主要包括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个计算方法,并学会如何
将乘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
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是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难点是如何理解和
运用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教学课件和一些实际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用来展示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实际的例子,如3个苹果,每个
苹果有2个。
我会让学生们思考,如果要计算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应
该怎么算。
通过这样的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们感受到乘法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
算方法。
我会用逐步分解的方法,让学生们理解每一步的计算过程。
同时,我会让学生们跟着我一起动手计算,加深他们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计算方法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
让学生们当场练习。
我会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并解答他们遇到的问题。
4. 应用拓展: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们学会如
何将乘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例如,我会给出一个水果摊的例子,让
学生们计算不同水果的总价。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例题:
23 × 45 =
步骤:
1. 23 × 5 = 115
2. 23 × 4 = 92
3. 115 + 92 = 207
答案:207
七、作业设计
作业题目:
32 × 56
45 × 78
答案:
1. 32 × 56 = 1792
2. 45 × 78 = 351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
法掌握得比较好。
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学生还是会出现计算错误。
在课后,我会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乘法的应用。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将乘法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这个计算方
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
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我采用了逐步分解的方法,让学生们能够清晰
地看到每一步的计算过程。
在讲解过程中,我强调了要注意乘法的顺序,先乘以个位数,再乘以十位数,将两个结果相加。
这个细节是学
生们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因此我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将乘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们可能会
理解乘法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却不知道如何下手。
因此,我
准备了一些实际的例子,如水果摊的计算题目,让学生们能够亲身体
验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这个例子,学生们能够理解到乘
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加了他们对乘法的兴趣和认识。
另外,我还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
我让学生们当场练习,并及
时给予他们反馈和解答他们遇到的问题。
这个细节是非常重要的,因
为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在作业设计中,我给出了两个计算题目,让学生们在课后进行练习。
这个细节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在家里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这个作业,学生们能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我意识到了一些学生虽然在计算方面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会出现计算错误。
因此,我计划在课后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应用。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乘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总的来说,通过关注这些重点和难点,我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在讲解本节课时,我采取了一些特定的教学技巧和窍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注重了语言语调的运用。
在讲解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我使用了清晰、简洁的语言,并尽量使语调生动有趣。
我还运用了一些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将乘法比作“搭建积木”,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我在时间分配上做了一些巧妙的安排。
我合理安排了讲解、练习和应用拓展的时间,确保学生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讲解过程中,我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学生们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我积极运用课堂提问的技巧。
我提出了不同难度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我鼓励学生们大胆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
通过提问,我能够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及时进行补充和解释。
在情景导入方面,我设计了一些实际的例子,如水果摊的计算题目。
这些例子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应用。
我让学生们参与到情景中,亲手进行计算,这样能够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
在教案的反思中,我认识到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有些学生在计算方面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困难。
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总的来说,通过运用这些教学技巧和窍门,我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后提升
为了让学生们在课后巩固本节课所学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我设计了一些具有丰富性和挑战性的练习题目。
题目1:
小明有25个橘子,每个橘子可以分成3个瓣。
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个橘子瓣?
题目2:
超市的苹果每千克3元,小明买了4.5千克的苹果,请问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
题目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请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题目4:
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5小时,请问这辆汽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公里?
题目5:
小华有18元钱,他想买一些铅笔,每支铅笔2元。
请问小华最多能买多少支铅笔?
答案:
1. 25个橘子× 3个瓣/橘子 = 75个橘子瓣
2. 4.5千克× 3元/千克 = 1
3.5元
3. 12厘米× 8厘米 = 96平方厘米
4. 60公里/小时× 3.5小时 = 210公里
5. 18元÷ 2元/支 = 9支铅笔
通过这些课后练习题,学生们能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答题目时,学生们需要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同时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我相信这些练习题目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乘法计算方法,并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