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1.台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台阶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培养学生热爱,尊重父亲的感情。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讨论法
教学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正式上课前,播放背景音乐,教师配乐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首歌颂父爱的自由诗,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创设一种深情的,感恩的氛围,让学生在此气氛中开始学习。


二、凝望台阶,感受父亲。

再读课文,合作讨论父亲形象。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台阶低,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屋子?
2.父亲为造高台阶新屋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3.造新屋前,“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哪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老是摇
来晃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的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这一处描写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用心理描写?
4.新台阶建成后,父亲是怎样庆贺的?
5.新台阶建成后父亲明明该高兴,为什么却露出尴尬的笑?
6.新屋建成后,父亲怎么了,从哪些文段可以看出来?
7.有高台阶的新屋造成后,为什么父亲如此“不自在”?
8.有一天父亲挑水时闪了腰,从这以后父亲“回来时,一幅若有所失的摸样”,这种心态怎样
理解?
师生共同合作,讨论父亲形象
怎样理解父亲的形象
思考讨论:父亲有何性格特点?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作者对父亲是什么情感态度?举例说明
以“父亲是一个的人”为话题
父亲是一个坚强的人
父亲是一个要强的人
父亲是一个勇敢的人
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
父亲是一个朴实的人
父亲是一个谦卑的人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有长远的生活目标,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老实厚道,诚实,不怕千辛万苦,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

探究本文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小说塑造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

他的血管里有我们民族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他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代表了新旧交替时期中国农民的突出特征。

同时,这一形象还告诉我们,农民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困苦,根源在于经济落后。

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

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三、布置作业:
通过赏析本文,请你将课文中的父亲和生活中你的父亲联系起来,写一写生活中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设计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对高”
三级台阶老屋
地尊要老实厚道
父亲
位重强愚公移山的精神
坚忍不拔的毅力
九级台阶新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