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青岛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的通知-青政办字[2014]67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青岛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的通

正文:
----------------------------------------------------------------------------------------------------------------------------------------------------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青岛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的通知
(青政办字〔2014〕67号)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为解决现有城市管理网格间存在的职责交叉、网格边界模糊等问题,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市政府决定,建立全市统一、覆盖城乡的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范围
制定统一的划分标准和划分原则,通过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以我市已初步建成的“数字城管体系”和相关部门编制的其他网格为基础,进一步完善规范,建立全市统一的青岛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

该体系覆盖青岛市行政辖区全部陆域范围,实行单元网格四级管理,包括市、区(市)、镇(街道)、管理网格四个层级。

其中,市、区(市)、镇(街道)层级网格以行政界线为基础划分,管理网格在城市建成区区域原则上以社区为单元建设,在农村区域由镇(街道)根据实际管理需要划分。

各层级间采用金字塔架构编制和存储,层级间拥有共同边界,通过编码规则联系,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二、网格划分原则
(一)基础统一、面积适度原则。

网格的划分应基于统一的标准测绘数据进行,以保证其准确性和一
致性。

其比例尺一般以1∶500为宜,不应小于1∶2000,农村地区可适当放宽到1∶5000。

同类管理网格面积应基本相近。

(二)边界一致、对象管理原则。

网格外边界原则上应与行政界线相一致,不应跨越行政边界设立网格。

大型居住小区、学校、医院、景区、公园、机场、车站、政府机关、重点管理单位的独立院落,可独立划分网格。

(三)无缝拼接、边界可辨原则。

网格之间的边界应无缝拼接,不重叠。

各个网格边界应在实地能够进行识别,保证实际应用中管理人员能够根据管理网格找到实地的分割物,确保网格边界的可识别性。

网格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更改。

对确需进行更改的,必须做好相应数据记录以便追溯。

三、网格划分方法及数据库建设
(一)市、区(市)、镇(街道)级网格划分。

市、区(市)、镇(街道)级网格以现有行政界线为基础,修正行政区域变化和行政界线穿越独立地物等问题,通过标准编码后获得网格化数据,用于区分各行政单元实际管理范围,明确各类管理单元的行政归属。

(二)管理网格划分。

在市、区(市)、镇(街道)层级网格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割出管理网格。

在城市建成区原则上以社区为单元,学校、医院、大型小区、大型企业等重点管理单位可单独划出;在农村地区以社区、村庄为单元,根据实际管理需要进行划分。

网格的划分应充分考虑各级各部门工作管理需要,确保管理网格在实际管理和服务中的科学性和广泛适用性。

(三)网格信息数据库建设。

四级网格建成后,纳入全市电子政务服务平台,为各级各部门提供共享应用服务。

各区、市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新网格技术规范,逐步将本部门已有网格内容向新网格过渡,涉及管理责任变化的应及时作出调整,逐步建立新的网格信息数据库,完成青岛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

市政府相关部门要按照管理范围和职责配置管理人员、明确管理责任,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

四、时间安排
(一)任务布置及培训阶段(2014年7月下旬)。

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完成技术标准编制、市级数据准备、工作部署和技术培训工作,召开各区、市政府和责任部门会议,布置青岛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相关工作任务,并组织对各区(市)、镇(街道)参与网格划分工作的负责人、具体参与人员和数据建库技术人员工作培训,为网格划分做好准备工作。

(二)网格划分阶段(2014年8月份)。

各区、市政府是网格划分的责任主体,要按照工作任务安排和技术要求,组织各镇(街道)完成本区(市)网格划分建设工作,并提交最终成果。

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组织技术支撑单位进行初步成果检查和技术指导,以确保各区、市技术路线正确性和技术方法科学性。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4年9月上旬)。

各区、市将经过确界的相关图纸资料盖章存档备查,并同时向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交本区、市网格数据成果。

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技术支撑单位完成对成果数据的质量检查和成果审核后,发布成果,投入应用。

五、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根据工作需要,在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建立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名单附后),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设委。

各区、市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要充分认清建立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联席会议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创新思维,分步实施,加快推进,确保网格编制工作顺利完成。

(二)明确任务,分工负责。

整合后的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要实现城乡建设、城管执法、市政公用、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监管、社会治安、文化执法、人口健康和民政等相关部门和单位业务的“一张网”管理。

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抓紧编制完成青岛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项目实施方案,明确综合治理网格的建设目的、工期标准和工作内容等具体任务要求,并印发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织实施。

各区、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检查和督导,按照青岛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项目实施方案(由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另行印发)确定的技术标准要求,及时完成本级、本部门网格数据库建设任务,确保网格划分的正确性。

(三)加强配合,密切协作。

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划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各区、市政府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顾全大局,互相配合,密切协作。

网格划分过程中,涉及到地方行政区域界限和相关单位管辖范围的,要在法定行政区域界限划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工作便利,合理划分管理网格。

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网格划分工作,市、区(市)两级国土资源、民政部门,要在网格划分前期及时提供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对应比例尺基础测绘数据(1∶500、1∶2000、1∶5000)、行政界线数据和城镇土地使用权与社区、村级土地权属界数据,以支持管理网格建设工作。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7月30日
附件
青岛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工作
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总召集人:牛俊宪市委常委、副市长
徐振溪副市长
召集人:卞建平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刘建军市城乡建设委主任
成员:沙秉忠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王青海市编委办副主任
张道华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
赵中国市公安局副局长
韩同央市民政局副局长
刘玉勇市城乡建设委总工程师
潘思晓市国土资源房管局副局长
刘海波市市政公用局副局长
薄涛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贺照兴市安全监管局副局长
白友喜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王新锋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
张旗跃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
徐树成市文化市场执法局副局长
张艳市电政信息办副主任
刘存东市南区副区长
孙震市北区副区长
孙晋华李沧区副区长
王清源崂山区副区长
李杰城阳区副区长
解宏劲黄岛区副区长
宋宗军即墨市副市长
李同舜胶州市副市长
刘玉明平度市副市长
曹杰军莱西市副市长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设委,刘玉勇兼任办公室主任。

——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