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中说禅概念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哲学的数学原理
“缠中说禅”股市技术简解
1、以走势中枢为中间点的力度比较,尤如拔河,力大者,持有原仓位,力小者,反向操作。

2、把走势全部同级别分解,关注新的走势之形成,以前一走势段为中间点与再前一走势段比大小,大者,留之,小者,去之。

3、进行多重赋格性的同级别分解操作,尤如行船、尤如开车,以不同档位适应不同情况,则可一路欣赏风景矣。

4、其至高,则眼中有股,心中无股,当下于五浊纷缠之股市得大自在,亦于五浊纷缠之现世得大自在,即为“缠中说禅”。

《缠论》的本质
分为两个部分:
1.形态学。

走势中枢、走势类型、笔、线段之类的东西。

2.动力学。

任何涉及背驰的、走势中枢、走势的能量结构之类的东西。

两者的结合。

注:截止目前尚没有任何涉及成交量的分析或者说明,或许这也正是体现了价格包容一切市场信息的原则。

学习《缠论》的线路图
分型-笔-线段-走势中枢-走势
趋势-背驰-区间套-转折及其力度
第一章形态学
第一节自同构性结构
自同构性结构:下节讲到的分型,在不同的级别上,如在1分钟级别、甚至是在年
线上,结构是一样的,这就是自同构性结构。

同样,后面讲到走势中枢、走势类型、走势必完美的本质也是自同构性结构。

第二节均线位置形态
空头排列:短期均线至长期均线依次由下到上分布。

多头排列:短期均线至长期均线依次由上到下分布。

靠近:股价一度冲破短期均线,使短期均线略略靠近后继续按原来趋势进行下去。

接触:短期均线靠近长期均线但不跌破或升破,然后按原来趋势继续下去。

缠绕:短期均线跌破或升破长期均线甚至出现反复缠绕。

第三节级别
级别:只是按一定的规则,自生长出来的一种分类方法,本质上与时间无关,也是什么时间结构。

级别的自组性:自同构性结构可以自组出级别来。

换言之,级别是自同构性结构自组出来的,或者说是生长出来的。

级别的独立性:任意某级别,都是一套独立系统,不同级别之间不得组合。

级别的关联性:任意某级别,都是由本级别的次级别组合而来,并为高一级别提供组合部件。

第四节K线的包含关系
K线包含关系:指一K线的高低点全在另一K线的范围里(如图①)。

非包含关系的三相邻K线完全分类:分为四类——上升K线、顶分型、
下降K线、底分型。

(如图②)
K线包含关系的处理:在向上时,把两K线的最高点当高点,而
两K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
K线;反之,当向下时,把两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线高
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

(如图③)
第五节分型
顶分型: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

(如图①)
底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

(如图②)
(分型的)顶:顶分型的最高点。

(分型的)底:底分型的最低点。

第六节笔
笔: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

笔的意义就是忽略掉相邻的顶和底之间的其他波动。

上升的一笔:即底分型+上升K线+顶分型;
下降的一笔:即顶分型+下降K线+底分型。

第七节线段
线段:至少由三笔组成,而且前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

线段划分定理:线段被终结,当且仅当至少被有重叠部分的连续三笔的其中一笔终结。

而只要构成有重叠部分的前三笔,那么必然会形成一线段。

换言之,线段终结的充要条件,就是形成新线段。

第八节走势中枢
走势中枢: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

如图1是下-上-下型走势中枢;图2是上-下-上型走势中枢。

ZD 中枢低点
ZG中枢高点
1 2
走势中枢定理一: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

走势中枢定理二:在盘整中,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走势中枢”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的。

走势中枢定理三:某级别“走势中枢”的终结,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 走势中枢”内。

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一: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 n,g n]与[ZD,ZG]有重叠。

换言之,若有Zn,使得d n>ZG或g n<ZD,则必然产生高级别的走势中枢或趋势及延续。

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二:前后同级别的两个走势中枢,后GG<前DD等价于下跌及其延续;后DD〉前GG等价于上涨及其延续。

后ZG<前ZD且后GG〉=前DD,或后ZD>前ZG且后DD=<前GG,则等价于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

第九节走势及走势类型
走势:打开走势图看到的就是走势。

走势分不同级别。

任何级别的所有走势均可分为两类:盘整和趋势。

趋势又分为上涨和下跌。

这是一切有关技术分析理论的唯一坚实基础。

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盘整。

趋势: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趋势。

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为下跌。

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二:任何级别任何完成的走势类型,必然包含一个以上的走势中枢。

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一:在更大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前,该级别走势类型将延续。

也就是说,只能是只具有该级别走势的盘整或趋势的延续。

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二:更大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区间产生重叠。

第二章动力学
第一节走势必完美
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

简言之,就是“走势终完美”。

第二节走势分解
走势分解定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走势分解定理二: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

第三节趋势力度
趋势力度:前一次相交结束与后一次相交开始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所形成的面积。

趋势平均力度:当下与前一次相交的结束时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形成的面积除以时间。

第四节背驰与盘整背驰
背驰:趋势力度比上一次趋势力度要弱,
就形成背驰。

换句话说,背驰其实就是力
度衰竭的表现,如图①,C段和A段比。

盘整背驰:盘整中当下笔或线段比前一笔或线段力度要弱,就形成了盘整背驰,如图②,C段和A段比。

背驰段:就是在某级别的某类型走势,构成背驰或盘整背驰的走势类型称为某级别的背驰段。

背驰-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
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

第五节走势中枢震荡
走势中枢震荡:即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 n,g n]与[ZD,ZG]有重叠。

表现为盘整。

震荡中轴:一个走势中枢确立后,走势中枢区间的一半位置,称为震荡中轴Z。

第六节中阴阶段
中阴阶段:就是一种走势类型完成后无法确定会转向何种走势类型,即是会出现反转变成新的走势类型还是延续原来的走势类型的过程阶段。

如果说前一个走势类型的背驰或盘整背驰宣告了前一个走势类型的终结,那么到新的走势类型确立,这里有一个模糊的如同中阴般的阶段。

第七节转折的力度与级别
趋势转折定律: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

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走势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走势类型分解原则:一个某级别的走势类型中,不可能出现比该级别更大的走势中枢。

一旦出现,就证明这不是一个某级别的走势类型,而是更大级别走势类型的一部分或几个该级别走势类型的连接。

小背驰-大转折定理: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的必要条件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走势中枢出现第三类买卖点。

第八节走势结构的两重表里关系
在走势中,当下的走势,对应着这样类似的两重表里关系。

在我们前面所讨论的走势分解的配件中,有两种类型:第一种,能构成走势中枢的。

第二种,不能构成走势中枢的。

笔定理:任何的当下,在任何时间周期的 K 线图中,走势必然落在一确定的具有明确方向的笔当中(向上笔或向下笔);而在笔当中的位置,必然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分型构造中。

二是分型构造确认后延伸为笔的过程中。

第三章操作指导
第一节三个互相独立的程序
第二节均线构成的买卖系统
第一类买点:利用均线构成的买卖系统,首先要利用长期均线上位最后一次缠绕后背弛构成的空头陷阱抄底进入,这是第一个值得买入的位置,
第二类买点:即第二个值得买入或加码的位置,就是短期均线上位后第一次缠绕形成的低位。

第一、二类卖点:与买点的情况相反。

买点定律:大级别的第二类买点由次一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短差程序:大级别买点介入的,在次级别第一类卖点出现时,可以先减仓,其后在次级别第一类买点出现时回补。

第三节均线、轮动与缠中说禅板块强弱指标
股票强弱指标:把股票当前价格处在均线系统中的位置进行分类,就是股票的强弱指标。

板块强弱指标:板块中股票的平均强弱指标就是板块强弱指标。

轮动:板块强弱指标的不断此消彼长,就反映了市场的轮动。

第四节走势中枢与买卖点
买卖点:就是买入或卖出股票的点位或者价位。

市场交易,归根结底就是买卖点的把握。

100%安全的买卖点:就是这点之后,市场必然发生转折,没有任何模糊或需要分辨的情况需要选择。

第一类买点: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跌破最后一个走势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

第一类卖点: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突破最后一个走势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

第二类买点:某级别中,第一类买点的次级别上涨结束后再次下跌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第二类卖点:某级别中,第一类卖点的次级别下跌结束后再次上涨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第三类买点: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低点不跌破走势中枢上边缘ZG的走势中枢终结点。

第三类卖点: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走势中枢上边缘ZD的走势中枢终结点。

买卖点定律一:任何级别的第二类买卖点都由次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趋势转折定律: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

买卖点的完备性定理:市场必然产生赢利的买卖点,只有第一、二、三类。

升跌完备性定理:市场中的任何向上与下跌,都必然从三类买卖点中的某一类开始以及结束。

换言之,市场走势完全由这样的线段构成,线段的端点是某级别三类买卖点中的某一类。

第五节构筑顶底
底部区间:第一类买点到形成第三类买卖点前,都可以看成构造底部的区间。

顶部区间:第一类卖点到形成第三类卖卖点前,都可以看成构造顶部的区间。

第六节区间套
区间套:就是根据背驰段从高级别向低级别逐级寻找背驰点(即买卖点)的方法。

精确大转折点寻找程序定理:某大级别的转折点,可以通过不同级别背驰段的逐级收缩范围而确定。

第七节级别的递增及操作
级别的递增:走势按照自同构性结构的自组性,如同有生命般地自动由最低级不断向更高级生长。

第八节每日走势分类
第九节牛市中的爆跌行情分析
第十节缺口
第十一节预测
预测原义:对后期趋势进行估计。

预测含义:不进行任何预测,对后期可能的走势进行完全分类,按级别划定清晰的边界,并预设好操作方案,根据实际走势按照原则当机立断进行机械操作。

第十二节回避市场风险
第十三节走势的心理较量
第十四节分段操作
第十五节踏准节奏
第十六节市场获利机会的绝对分类
第十七节有些人是不适合参与市场的
第十八节赌徒心理
第十九节安全买股法
第二十节中小资金的高效买卖法
走势连接分类:从表可以得知:全部类型总共有
10类。

安全买股法:即“下跌+上涨”买卖方法。

第二十一节最大利润操作法
第二十二节走势分析中必须杜绝一根筋思维
第二十三节机械化操作
第二十四节操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第二十五节具体走势的分析
第二十六节逗庄家玩的一些杂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