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附
答案(典型题)
单选题(共30题)
1、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布了(),并就其落实工作发出通知。

A.《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B.《高校教师专业标准大纲》
C.《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D.《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答案】 D
2、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

A.层次性
B.自律性
C.他律性
D.实践性
【答案】 C
3、教师服务社会本质上是一种()。

A.教学的延伸
B.乐于助人
C.专业服务
D.社会服务
【答案】 C
4、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从职业道德的高度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是()。

A.德谟克里特
B.昆体良
C.维多思若
D.蒙台涅
【答案】 B
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

A.能动性
B.决定性
C.承受性
D.主导性
【答案】 D
6、在英国,人们普遍认为最有力的教育手段是()。

A.教育理论
B.教育方法
C.教育技术
D.教师品行
【答案】 D
7、教师服务社会本质上是一种()。

A.教学的延伸
B.乐于助人
C.专业服务
D.社会服务
【答案】 C
8、以下教育家中,提出了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A.梁启超
B.蔡元培
C.杨昌济
D.陶行知
【答案】 D
9、()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A.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B.培养四有新人
C.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D.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答案】 D
10、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古代教育家是()。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庄子
【答案】 C
11、关于虚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虚荣是荣誉向耻辱转化的中介
B.虚荣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
C.虚荣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正常反映之一
D.虚荣往往伴随着嫉妒
【答案】 C
12、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旨在()
A.求真崇善
B.开拓创新
C.独立自治
D.理性批判
【答案】 A
13、职业的要素包括特定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

A.主要生活来源
B.职责权利
C.职业劳动
D.生活方式
【答案】 A
14、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他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

A.道德义务
B.道德权利
C.道德价值目标
D.道德良心
【答案】 A
15、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

A.他律性
B.自律性
C.层次性
D.实践性
【答案】 A
16、对我国师德教育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公民道德是师德教育的底线,为人师表是师德教育的准则
B.理想信念是师德教育的支柱,以人为本是师德教育的任务
C.改革创新是师德教育的理念,严谨治学是师德教育的源泉
D.规章制度是师德教育的保障,传统美德是师德教育的核心
【答案】 A
17、师德修养的核心问题是()
A.提高师德认识
B.陶冶师德情感
C.磨炼师德意志
D.坚定师德信念
【答案】 D
18、道德的目的是按照()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A.善恶
B.法律
C.善
D.阶级
【答案】 C
19、道德的目的是按照()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A.善恶
B.法律
C.善
D.阶级
【答案】 C
20、特别强调发展教育必须发展师范教育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蔡元培
D.杨昌济
【答案】 B
21、宋明理学兴盛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大特点是()。

A.言传身教
B.天人合一
C.知行合一
D.反求诸己
【答案】 C
22、人们常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教师()的意义。

A.埋头苦干
B.为人师表
C.公平公正
D.开拓创新
【答案】 B
23、关于高校教师求实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求实道德品质对高校教师能否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能影响较小
B.求实道德品质直接影响高校教师能否承担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
C.大搞学术腐败是缺乏求实道德品质的表现
D.高校教师在科研中探索的科学知识是真实的,容不得半点虚伪和浮夸
【答案】 A
24、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追求创新,注重个性”,以下哪条不属于这一要求的内容()。

A.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
B.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C.形成个性化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
D.保持个性,敢于特立独行
【答案】 D
25、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真实的集体”理论的是()。

A.康德
B.黑格尔
C.马克思
D.恩格斯
【答案】 C
26、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

A.能动性
B.决定性
C.被动型
D.主导性
【答案】 D
27、为人师表含义丰富,()倡导“师者,人之楷模也”。

A.孔子
B.孟子
C.杨雄
D.叶圣陶
【答案】 C
28、以下关于教师道德活动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根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原则,处理各种伦理关系的实践活动
B.不是所有的师德活动都是教师有意识的、自觉的言行
C.应当具体区分教师道德活动的不同类型和层次
D.师德活动是师德意识和师德规范的来源之一
【答案】 B
29、雅斯贝尔斯认为:“技术仅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并无善恶,一切取决于人从中造出什么,它为什么目的而服务于人,人将置于什么条件下。

”雅斯贝尔斯的这段话表明他属于()。

A.技术决定论者
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
C.技术乐观主义
D.技术悲观主义
【答案】 B
30、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这表明教师在处理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上应该注意的是()。

A.关注每一位学生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答案】 B
多选题(共20题)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包括的要素有()。

A.教师道德原则
B.教师道德评价
C.教师道德规范
D.教师道德范畴
【答案】 ACD
2、我国高校教师道德现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

A.价值观念模糊
B.育人意识退化
C.角色意识淡化
D.敬业精神弱化
【答案】 ABCD
3、社会思潮对高校教师价值观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开拓和丰富知识和眼界,加强思辨能力
B.有些内容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主流文化有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C.必然会有消极的影响与误导
D.造成教师价值观的混乱
【答案】 ABC
4、内心信念在教师道德评价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它作为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成为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进行自我评判的直接内在动力
B.它作为具有较高层次的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原则,是道德评价中的直接准绳
C.它是教育行为当事者一种内在的控制力
D.它是实现教师道德评价成效的途径和目的
【答案】 ABCD
5、在现代伦理学概念体系中,道德是()。

A.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B.以社会习俗、舆论和人类良知为维系手段
C.以善恶为价值评价方式
D.是一种外在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强制手段
【答案】 ABC
6、下列有关教师人格的看法正确的是()。

A.是教师群体共有的心理特征
B.是教师群体共有的思想行为特质
C.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认知、情感、性格等特质
D.教师的人格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和成败
【答案】 ABCD
7、我国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环节包括()。

A.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B.中国近现代史教育
C.形势政策教育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E.专业技能教育
【答案】 ABCD
8、1949年《科学家宪章》所规定的科学家的义务主要有()。

A.要保持诚实、高尚和协作精神
B.要严格检查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弄清有关道义的问题
C.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公民精神作出贡献
D.重视和平发展技术所具有的人性价值
【答案】 ABCD
9、关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是多方面的
B.人所创造的价值不仅具有社会意义,同时也具有自我意义
C.人的价值创造和社会对其的承认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容易直接地、及时地得到社会的公正评价【答案】 ABD
10、教师职业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中有如下作用()。

A.教师是人类科学文化的传递者
B.教师是人类智力资源的开发者
C.教师是塑造一代新人的灵魂工程师
D.教师经济和社会的建设者
【答案】 ABC
11、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外部条件包括()。

A.社会历史条件
B.教师的具体生活环境和条件
C.特定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
D.教师道德规范体系
【答案】 ABCD
12、师德建设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途径有()。

A.教师自身
B.高等教育的对象
C.高等教育的工作特性
D.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 ABC
13、我国高校教师道德现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

A.价值观念模糊
B.育人意识退化
C.角色意识淡化
D.敬业精神弱化
【答案】 ABCD
14、动机和效果作为教师道德评价依据观点正确的是()。

A.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评价应坚持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
B.动机应成为教师道德评价的侧重点
C.进行教师道德评价时,应该更关注效果
D.当动机和效果不一致时,需要采取具体的方法来确定教师道德行为评价标准【答案】 AD
15、下列有关教师人格的看法正确的是()。

A.是教师群体共有的心理特征
B.是教师群体共有的思想行为特质
C.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认知、情感、性格等特质
D.教师的人格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和成败
【答案】 ABCD
16、师德建设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途径有()。

A.教师自身
B.高等教育的对象
C.高等教育的工作特性
D.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 ABC
17、关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是多方面的
B.人所创造的价值不仅具有社会意义,同时也具有自我意义
C.人的价值创造和社会对其的承认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容易直接地、及时地得到社会的公正评价【答案】 ABD
18、目前的高校职能主要包括()。

A.培养人才
B.发展科学
C.提升民众道德水准
D.为社会服务
【答案】 ABD
19、现代高校社会服务的形式,主要有()。

A.教学服务
B.信息服务
C.装备服务
D.科技服务
【答案】 ABCD
20、以下属于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师职业道德思想的是()。

A.教师的责任在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性的智慧
B.学生向善的时候,给他理论、活力和勉励
C.应当培养学生善良的感情、判断、意志
D.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
【答案】 ACD
大题(共10题)
一、某高校一位教授高等数学的教师十分严格,学生作业有潦草马虎的他定会让其重做,作业不交的一定点名批评,学生旷课的他主动约时间给学生补课,结果许多学生都不喜欢他。

但这些大学生毕业工作多年返校后都非常尊敬和爱戴这位教师,感谢他当时的严格。

请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就“怎样做到爱生?”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的爱生规范是“真心关爱大学生,严格要求大学生,公正对待大学生,做大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损害大学生的学校的合法权益。

”可见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生表现。

(2)爱和严是相辅相成的。

对大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一方面教师的严格必须以爱为基础,不能让它变成那种让大学生感到害怕、敬而远之的严厉;另一方面,又必须对爱有所限制,它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感情用事,不能对大学生溺爱和放纵。

从本质上来说,严格要求本身就是一种对大学生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无比深成的爱,严格要求大学生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就是要做到以严导其行,以爱动其情;严在当严处,严在细微中。

(3)严格要求大学生还体现在日常管理上,当发现学生犯错后,不是粗暴地进行指责,而是耐心地询问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要心平气和的探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要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努力做到管理育人。

二、在课上上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成为普遍现象,……,针对微友类似的留言,《辽宁日报》日报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实践,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发现了这种“眦必中国”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

为此,该报刊发了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说中国》提出质疑。

(2014年11月11日《辽宁日报》)面对舆论对“眦必中国”怪像的质疑,有人不以为然,甚至将其与“学术自由”和“发牢骚、讲怪话”混为一谈。

请结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解疑释惑、教书育人,是包括高校老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师者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性格形成和品德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面对将中国视为负面典型案例库、动辄“呲必中国”的负面言论,常常将负面情绪传导给学生的高校教师,无法担当起培育“四有”新人的教育重任。

(2)正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一样,社会主义中国不尽完善、不如人意的瑕疵之处仍不可避免。

对那些批评祖国最厉害的人们不以恶意揣度,但前提却必须是胸怀一腔“爱恋”的希冀与善意。

而不是不遗余力地一味
谪贬、诋毁,甚至是一种仇视。

(3)指出少数高校教师言行之不妥,并不说一定要为国家的缺憾刻意掩饰,而是要在披露与展示的鼓与呼的同时,尽力为其补足短板献计献策并付诸实践。

每一个国人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都是致力于民族复兴的梦之队成员。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应该是公民个体与国家命运密不可分的亲子血缘。

缺乏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大学课堂,弥漫的是割断历史、是非混淆的信念动摇,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思维短视,是崇洋媚外、厚黑保身的情感失落,此等“误人子弟”的后果贻患无穷、害莫大焉。

(4)发生在大学讲堂里的“呲必中国”,绝非一般老百姓“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街谈巷语,危及的是“爱我中华”的民族大义,是亟待较真儿和务必厘清的大是大非问题。

“牢骚太盛防肠断”,摒弃“呲必中国”怪像,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占领大学课堂,才能不悖“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

三、2014年7月19日,楚天都市报报道了华中农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老师李厚刚,给91名主要因为抄袭他人作品的学生打了O分,其中2名学生竟然原文照抄小学生的读书笔记范文。

报道刊出后,引发华农校方和诸多师生高度关注。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道德的基本功能。

【答案】(1)道德的调节功能;(2)道德的论证功能;(3)道德的教育功能;(4)道德的导向功能。

四、在清华大礼堂内,有一块1926级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人文日新”牌匾,意指文明的传承和创新要日新月异,不断进步。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创新”是高频率关键词。

北京理工大学一位同志表示,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资料来源:2011年4月25号《光明日报》)请根据“教育劳动特点”的有关原理谈谈教育创造性劳动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答案】(1)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①教师的劳动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②教育内容具有创新性。

③教育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

意义:教师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生气、有活力,常教常新,体验到教育工作的乐趣;教师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方法与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五、在清华大礼堂内,有一块1926级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人文日新”牌匾,意指文明的传承和创新要日新月异,不断进步。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创新”是高频率关键词。

北京理工大学一位
同志表示,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资料来源:2011年4月25号《光明日报》)请根据“教育劳动特点”的有关原理谈谈教育创造性劳动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答案】(1)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①教师的劳动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②教育内容具有创新性。

③教育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

意义:教师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生气、有活力,常教常新,体验到教育工作的乐趣;教师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方法与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六、2014年7月19日,楚天都市报报道了华中农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老师李厚刚,给91名主要因为抄袭他人作品的学生打了O分,其中2名学生竟然原文照抄小学生的读书笔记范文。

报道刊出后,引发华农校方和诸多师生高度关注。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道德的基本功能。

【答案】(1)道德的调节功能;(2)道德的论证功能;(3)道德的教育功能;(4)道德的导向功能。

七、一位高校教师在承担大量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应学生的邀请,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义务给学生搞咨询、办讲座、当顾问,受到学生的欢迎。

但由于受到现行教师评价体系的限制,这位老师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荣誉等鼓励。

请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对此做出评论。

【答案】这位教师这样做,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

义务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表现了这位教师对学生的爱和责任。

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荣誉,说明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是不完善的。

一方面,我们应该及时进行教师评价体系的改革,鼓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淡泊名利,无怨无悔,把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看作是最有价值的事。

八、2012年10月2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盐城师范学院已故教师王强教授的长篇通讯《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七O后”教授王强的人生追求》,在全国高等教育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持续产生轰动效应。

王强同志生前是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副院长,中共党员,1970年9月出生,1992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评为教授,2012年9月病逝,年仅42岁。

在从教的20年里,他始终以做好一个高校教师为己任,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鞠躬尽瘁,追求卓越,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中,做出了卓越的业绩。

2008年11月,王强同志被
确诊患有恶性肿瘤,但是生病直至逝世的三年多内,他一直未放弃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学校的学科建设,在《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等专业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7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并完成著作《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该著作获得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王强同志的精神可以概括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科学理论的执着精神,教书育人、忠诚事业的奉献精神,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求真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答案】(1)加强学习,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2)勤于实践磨炼,坚持知与行相结合;(3)树立榜样,虚心向他人学习;(4)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5)学会反思,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结合;(6)努力做到“慎独”。

九、一位高校教师在承担大量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应学生的邀请,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义务给学生搞咨询、办讲座、当顾问,受到学生的欢迎。

但由于受到现行教师评价体系的限制,这位老师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荣誉等鼓励。

请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对此做出评论。

【答案】这位教师这样做,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

义务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表现了这位教师对学生的爱和责任。

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荣誉,说明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是不完善的。

一方面,我们应该及时进行教师评价体系的改革,鼓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淡泊名利,无怨无悔,把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看作是最有价值的事。

一十、金老师为国内某重点大学的博士毕业生,毕业后聘任到某高校任教,而他的博士同学要么出国,要么在跨国公司任职。

他原本打算去某外企任职,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无奈应聘进了某高校。

进校之初,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勉强应付了几节课,既不愿做辅导员,也不愿意做其他行政工作。

一学期后,便通过同学关系,在校外谋了一个兼职,于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校外兼职上去了。

而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则敷衍了事。

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的有关理论对金老师行为作出评价和分析。

【答案】(1)金老师的行为是错误的,要坚决避免。

(2)金老师的行为没有履行一个教师的应尽义务,教师应该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3)金老师的行为没有履行严谨治学、不断进取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