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合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类型:A 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9月联考试题
高三历史
2024.9
本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图1 为考古学者总结的某史前遗址的考古成果。
该遗址为
A.陕西姜寨聚落遗址
B.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
C.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D.浙江良渚古城遗址
2.春秋时期列国常以卿统军,官员不分文武。
战国时期,出现了专职军将,“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
人,按名督实”。
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A.适应军事战争需要
B.重构统治秩序
C.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D.完善职官制度
3.汉初,王国的官吏多由诸侯王自行任免,由本地士大夫担任。
到汉文帝时期,王国的官吏改为由中央
任免,由汉朝士大夫担任,同时还要求王国官吏“用汉法”,像汉朝直辖郡县一样“奉汉法以治”。
这一调整旨在
A.限制诸侯王的特权
B.维护国家的政治统一
C.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D.提升王国官吏的地位
4.唐代只允许少数官员于京师设置家庙,到宋代,家庙成为普遍出现在乡里的宗祠;宋代各级政府大力
倡导建立宗祠、修纂族谱。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发展
B.基层治理的完善
C.门第观念的淡化
D.社会救济的发展
5.据考古发掘统计,宋元时期,契丹境内出土的钱币主要为宋钱,占总数的70%左右;目前出土的金代窖
藏铜钱以北宋铜钱品种最多,占钱币总数的90%以上;从西夏遗址、窖藏中发现,宋钱占西夏流通钱币总数的90%以上。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海外贸易繁荣
B.政权间的经贸往来密切
C.经济重心南移
D.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
6.牌记指在书的卷末、序文目录的后边等位置刻印的图记,表1 为明清时期某些刻本的牌记。
这反映出
当时
表1
刻本牌记
《鬼谷子》虎林嘉树里张衙发行,翻刻千里必究
《楚辞集解》先知我名,现见吾影。
委办诸书,专选善本
《禹贡会笺》每部计实价洋八角,同治甲戌夏五月慈溪何氏重刊
A.雕版印刷业发展迅速
B.政府重视对书籍版权的保护
C.文学类书籍颇为畅销
D.书籍出版的商业化程度加深
7.鸦片战争后,魏源认识到西方的机器技术在民用方面比军用方面有更广阔的前途,因而主张发展民用
机器工业,允许私人设立厂局,制造机械、商用轮船、望远镜、蒸汽磨等,“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产品自行出售;还提出了允许沿海商民投资自建新式工业的主张。
据此可知魏源
A.颠覆了传统的农本意识
B.启蒙强国御辱的新方向
C.迎合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D.探索富国强兵的新方式
8.京师同文馆的天文算学馆第一次招生时“正途投考者寥寥”,科举出身的“词馆曹郎”均以入馆学数学
为耻;将非科举出身的“杂人”编到一起,总共才得98 人,半年后仅剩10人,该馆学生不得不与外文馆学生合并。
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B.传统观念阻碍近代化的探索
C.学堂选官制度得到实行
D.新式学堂助推民众思想解放
9.1898年,严复的《天演论》出版以后,“天演”“物竞”“天择”等新名词很快成为报纸刊物中最活
跃的字眼。
在此后的十多年中,该书发行过三十多种不同的版本,远超其他西学书籍。
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天演论》
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C.推动了思想文化的革新
D.普及了西方近代科学知识
10.1920年,《劳动界》在上海创刊,该杂志发表了大量《打破现状才有进步》《一个工人的宣言》《劳动
者与社会主义》《工人如何对付米贵?》等类型的文章。
据此可知,创办该杂志意在
A.深化新文化运动
B.改善工人的经济状况
C.推动国民大革命
D.提高工人的阶级觉悟
11.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
图2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部
分报刊,在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12.《人民日报》的高频词汇反映一定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
1978—2012 年《人民日报》关于“共
同富裕”主题的高频词汇包括
A.社员资本主义农民生产
B.发展社会主义农村企业
C.收入全面小康地区科学
D.建设精准扶贫发展经济
13.1549 年,英王爱德华六世颁布法令,宣称不得在戏剧表演中出现贬损《公祷书》的内容。
也鼓励创
作有关世俗生活的作品,使其与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
这一举措旨在
A.巩固国王统治
B.建立民族国家
C.维护新教权威
D.规范戏剧创作
14.18 世纪60年代,英国成人补习性质的机械工人讲习所兴起,在讲习所里有大学教授和有学位的人
陆续向技术人员讲授能应用于职场的各种科学知识原理,到1850年,英国共有610个工人讲习所,拥有10万多会员。
这一现象
A.适应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B.预示着“电气时代”的到来
C.奠定了殖民扩张的基础
D.提升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
15.表2为巴黎公社委员会针对民生问题采取的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
表2
问题解决措施
工人就业开设专门的工场、成立职介所
粮食供应紧张免费向粮商提供粮仓,允许商人贩卖粮食,限制面包、蔬菜的价格
贫困者住房免除最近半年房租、征用资本家的遗留空房
A.实现法国无产者的联合斗争
B.保证公社获得充足物质支持
C.提高对无产阶级政权的认同
D.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共55 分。
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代的蒙学教材
材料宋代的蒙学教科书既有对前人言语的记录,又有故事、家训、诗歌、书信等多种形式。
教学内
容可以大致分为三部分:历史知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修身处世教育。
蒙学教材主要由朱熹、吕本中、王应麟等理学家编写。
以下为宋代的部分蒙学教材内容节选。
(上朝时应)宿齐戒,居外寝,沐浴……君赐车马,乘以拜;赐衣服,服以拜……赐君未有命,弗
敢即乘服也……吉月,必朝服而朝。
——朱熹《小学》 “三纲者,君臣义……君则敬,臣则忠……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
——王应麟《三字经》提取材料信息,对宋代的蒙学教材加以阐释。
(14分)
1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的国家主权思想
材料鸦片战争后国家主权思想开始在中国兴起,纵观国家主权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和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对国家主权的认识主要来自《万国公法》(该书于1863 年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受托译出),他们把《万国公法》视为“彼此可相维系而不可统属之道”,在外交实践中援引《万国公法》维护国家主权。
第二阶段是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喊出了“兴民权”的口号,梁启超论证了民与国、民权与国权的密切关系:“国者何? 积民而成也。
……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
……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第三阶段是辛亥革命时期,邹容主张:“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侵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之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
”胡汉民认为,主权“即独立权也,其为独立也,以对于外部不受干涉,为其活动之原则”
——摘编自侯德彤《中国近代国家主权思想的兴起与演进》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国家主权思想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9分)
(2)中国近代国家主权思想变化的影响有哪些? 谈谈你的看法。
(6分)
18.(12分)图3、图4 和图5 是中国1949、1978 和2006 年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图。
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
——摘编自张志强《城市增长的时空演进规律研究——以中国为例》提取材料信息,以“经济发展与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12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
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化
材料一澳大利亚人口流动大事记(1770—1901)
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发现”澳大利亚时,土著居民一直是澳大利亚的主人。
1788年,英国向澳大利亚遣送流放犯。
此后,大批土著居民死于殖民者带来的天花等病原体。
1813年,伦敦当局决定资助自由劳工移居澳大利亚各殖民区。
19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畜牧业迅速发展。
为夺取肥沃土地,白人大肆围捕和射杀土著人。
1831年,英国政府颁布土地条例,对全澳殖民地的土地出售实行公开拍卖,出售土地的收入用于资助移居澳洲的移民。
1840年,800万磅澳洲羊毛运往英国,相当于英国羊毛进口总量的一半。
1851年,大批自由移民涌入澳大利亚淘金。
1861年,澳大利亚的黄金产量约占同期世界总产量的40%,黄金成为其主要出口产品。
19世纪中期,大量华工进入澳大利亚开采金矿。
此后,白人移民发生了多次排华运动。
1868年,英国政府终止向澳洲流放犯人。
在此之前,约16万犯人被遣送到澳洲东部。
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后通过了“白渙政策”,限制有色人种移居澳大利亚。
——摘编自吴祯福等《澳大利亚历史(1788——1942)》材料二表3 1700年、1891年和1947年澳大利亚的民族构成
1700年1891 年1947年
民族出身
人数(千人)%人数(千人)%人数(千人)%
欧洲人00309094.2760298.6
土著民族约300100111 3.4590.8
其他人(华人等)0079 2.4480.6
合计约300100 3 280100.07 709100.0
—摘编自姜天明《论澳大利亚的人口、民族及其社会文化》
指出材料二中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化,并运用材料一的信息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