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电机学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学电机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机学
实验项⽬:三相变压器的空载及短路实验专业班组:
成绩评定:
评阅教师:
报告撰写⼈:学号:
同组⼈员:学号:
学号:
学号:
⽬录
⼀、实验⽬的 (3)
⼆、实验原理 (3)
三、实验器材 (6)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7)
五、误差分析 (17)
六、实验总结 (19)
⼀、实验⽬的:
1 ⽤实验⽅法求取变压器的空载特性和短路特性。
2 通过空载及短路实验求取变压器的参数和损耗。
3 计算变压器的电压变化百分率和效率。
4掌握三相调压器的正确联接和操作。
5 复习⽤两⽡特法测三相功率的⽅法。
⼆、实验原理:
1、电⼒系统采⽤的是三相供电制,所以电⼒系统中⽤得最多的是三相变压器。
当三相变压器的⼀、⼆次绕组以⼀定的接法联接,带上三相对称负载,⼀次绕组接对称的三相电源时,其⼯作在对称情况,此时各相电压、电流⼤⼩相等,相位相差120度。
此可取三相中任意⼀相进⾏分析计算,也即将三相问题简化为单相问题。
2、三相变压器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种是由三台单相变压器组合⽽成,称为三相组式变压器或三相变压器组;另⼀种形式是三柱式铁⼼变压器,称为⼼式变压器。
两种形式的变压器磁路系统完全不同。
3、电⼒变压器有五种联接组,分别是:
①Y,d11联接组:⽤于低压侧电压超过400V,⾼压侧电压在35kV以下,容量5600kV·A以下的场合。
②YN,d11联接组:⽤在⾼压侧需要中性点接地,电压⼀般在35~110kV以上的场合。
③Y,yn0联接组:⽤在低压侧为400V的配电变压器中,供给三相负载和单相照明负载,⾼压侧电压不超过35kV,容量不超过1800kV·A。
④YN ,y0联接组:⽤于⾼压侧中性点需要接地的场合。
⑤Y ,y0联接组:⽤在只供三相动⼒负载的场合。
最常⽤的联接⽅式是Y ,y0和Y ,d11两种。
4、变压器在进⾏能量传递过程中,内部有绕组的铜耗和铁⼼的铁耗,使变压器输出功率⼩于输⼊功率。
输出有功功率与输⼊有功
5、变压器中,常⽤变⽐来衡量变压器⼀、⼆次电压变换的幅度。
变⽐的定义是变压器⼀次绕组与⼆次绕组电势之⽐,⽤符号K 表⽰,即:
图1 三相变压器电压变⽐实验接线图
6、电⼒变压器中,空载电流的⽆功分量远远⼤于有功分量,所以空载电流基本上属于⽆功性质,空载电流⼜称为激磁电流或励磁电流。
空载电流的数值不⼤,⼤约为额定电流的2%-10%。
⼀般来说,变压器的容量越⼤,空载电流的百分数越⼩。
变压器从电⽹吸取的功率,除极少部分消耗在原绕组电阻损耗外,主要⽤于供给铁⼼损耗,由于铁耗的存在,激磁电流除磁化电流分量i 0r(i Fe)外,还有很⼩的铁耗分量i 0a(i m)。
磁化电流远远⼤于铁耗电流,所以变压器空载时功率因数很低。
变压器空载时,⼆次绕组开路,所以输出功率为零,但变压器要
从电源中吸取⼀⼩部分有功功率,⽤来补偿变压器内部的功率损耗,这部分功率转化为热能散逸出去,称为空载损耗。
图2 三相变压器空载实验接线图
7、短路实验参数与温度有关,
短路试验时温度与实际运⾏时不同,
需温度换算。
图3 三相变压器短路实验接线图
8、所谓标⼳值是⽤实际值与同⼀单位的某⼀选定的基准值之⽐,即
标⼳值=实际值(任意单位)/基准值(与实际值相同单位)。
标⼳值是相对值,⽆单位。
某物理量的标⼳值⽤原来的符号右下⾓加“*”表⽰。
在电机中,常选各物理量的额定值作为基准值:
(1)额定相电压和相电流作为相电压和相电流的基准值;额定电压和电流作为线电压和线电流的基准值;
(2)电阻、电抗和阻抗采⽤同⼀个基准值,这些参数都是⼀相的值,所以阻抗基准值是额定相电压与额定相电流的⽐值;
9、利⽤变压器的基本⽅程式,可对变压器运⾏性能进⾏分析计算。
但是,由于
⼀、⼆次绕组匝数不相等,所以⼀、⼆次绕组感应电势不等,再加上⼀、⼆次绕组之间⽆电的直接联系,所以计算变得很复杂。
为了分析求解⽅便,在电机学中对变压器和电机的分析常采⽤折算法。
所谓折算,就是把⼀次和⼆次绕组的匝数变换成同⼀匝数的⽅法,即把实际变压器模拟为变⽐为1的等效变压器来研究。
图4 变压器T形等效电路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三相组式变压器:
额定容量SN:6KVA 额定电压U1N/U2N:660V/380V
额定电流I1N/I2N:5.26A/9.09A 接法:Y/Y
2、测量⽤仪表:
T10-A型N12305电流表 T10-T型N2559电压表
T51N082201型电流表
3、可变电阻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测变⽐K。
2 空载实验,测取空载特性。
U
0=f(I
) P
=f(u
) cos&
=f(u
)
3短路实验,测取短路特性
U
k =f(I
k
) P
k
) cos&
k
=f(I
k
)
实验线路及步骤。
接线图见篮⾊部分
按上图调压器原边接电源,付边接电流插合⼀边,电流插合另⼀边接变压器低压
绕组,⾼压绕组开路,合上电源开关K ,调节调压器付边输出电压,合外施电压为低压绕组额定电压的⼀半左右(即U 20≈0.5U 2N )对应不同的外施电压,测量⾼低压绕组的U AB ,U BC ,U CA ,U ab ,U bc ,U ca ,对应不同外施电压测量三组数据。
记录于下表:
注意:K=
3
C
B A K K K ++ ⽽ K A =
ab
AB ab
U AB
U U U =
同理 bc
BC U U B K =
ac
AC
U U Kc =
变⽐K 是三次数据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可知,三相变压器的变⽐为K=3.
2 空载实验
实验线路如上图空载实验在低压侧进⾏,调压器原边接电源,付边接电流插合⼀端,电流插合别⼀端接低压侧⾸端a,b,c,⾼压侧开路。
仪表接线如下图
合上电源开关K 之前,应将调压器⼿柄调到输出电压为零的位置,然后闭合开关K ,将电流插销插⼊插盒,电压测针插在正确位置。
调节调压器使输出电压
为低压绕级额定电压1.1到1.2倍,记下每⼀组数据,然后单⽅向逐次降低电压,
每次测量低压侧空载电压,电流及功率(⽤两⽡法测三相功率时,其两次功率读数就是a相电流,ab相电压,这是功率是P
ab,
和c相电流,bc相电压,这时功
率是P
bc
;b相电流,和ac相电压。
功率不计。
在测时应该注意正负,主要看功率表指针⽅向。
如果打反针则要将插梢换个⽅向。
)测7到8组数据记录于下表。
三相总功率等于P
ab ,P
bc
的代数和。
注意测量顺序
3短路实验
接线图如下
短路试验接线图
短路实验在⾼压侧进⾏,⾼压绕组经电流插盒和调压器接⾄电源,低压绕组⽤较粗导线直接短路。
仪器接线同上,仪表选择原则是:电流表量程⼤于⾼压边额定电流,电压表应是低量程的,因为短路电压只有额定电压的百分之⼏,⽽功率表应选⾼功率因素⽡特表。
为减⼩测量误差,电压接线应接⾄上图中的A,B,C位置(即电流之后或负载端)。
合上电源之前,⼀定要注意将调压器⼿柄置于零的位置。
然后接⼊仪表,合上电源开关K ,缓慢调节调压器输出,使短路电流I k 达到⾼压绕组的额定电流I 1N 。
在I k=I 1N 到0.4I 1N 范围内较快测取4,5组数据(因短路电流较⼤,为避免变压器发热⽽烧坏,故第⼀组应动作迅速)其测量顺序同空载顺序(⽤两⽡法测三相功率时,其两次功率读数就是a 相电流,ab 相电压,这是功率是P ab, 和c 相电流,bc 相电压,这时功率是P bc ;b 相电流,和ac 相电压。
功率不计。
在测时应该注意正负,主要看功率表指针⽅向。
如果打反针则要将插梢换个⽅向。
)三相总功率等于P ab ,P bc 的代数和。
并将数据记录于下表。
五、计算与分析:
1 计算变压器的变⽐K 。
2 根据空载实验数据,作出空载特性曲线。
计算公式:U 0=3
ac
bc ab U U U ++ I 0=
c
b a I I I ++
P 0=P ab ±P bc
cos &0=
000
.3I U P 则计算可得:
U 01=401V U 02=379V U 03=319V U O4=280V U O5=230V I 01=2.59A I 02=1.99A I 03=1.01A I O4=0.64 A I O5=0.34A P 01=995W P 02=711W P 03=404W P O4=166W P O5=72W cos δ01=0.553 cos δ02=0.544 cos δ03=0.724
COSδ04 =0.535 COSδ05 =0.532
将实测数据逐点计算记录于表:
按上表数据⽤直⾓坐标纸绘出空载特性曲线:
U 0=f(I
) P
=f(u
) cos&
=f(u
)
图5 U0=f(I0)
图6 P 0=f(u 0)
图7 cos &0=f(u 0)
3 根据短路实验数据,作短路特性曲线。
计算公式:U K =3
AC BC AB U U U ++ I K =
3
C
B A I I I ++
P K =P AB ±P BC
cos&
K =
K
K
K
I
U
P
.
3
则计算可得:
U K1=52.4V U K2=42.2V U K3=35.5V U K4=28.1V I K1=2.66A I K2=2.18A I K3=1.82A I K4=1.45A P K1=81.4W P K2=65W P K3=39W P K4=31W
cosδK1=0.337cosδK2=0.409cosδK3=0.435
CosδK4=0.439
将实测数据逐点计算记录于右表中:
按右表⽤直⾓坐标纸绘出短路特性曲线。
U K =f(I
K
) P
K
=f(u
K
) cos&
K
=f(u
0K
)
图8 U K=f(I K)
图9 P K=f(u K)
图10 cos &K =f(u 0K )
4 参数计算
计算空载参数:(以U 0=U 2N )
r m ≈r 0=
2
3I P =269.43Ω
Zm ≈Z 0=U0/ (3I0)=543.39Ω
X M =22m m r Z =471.89Ω
标⼳值:(U 2N 和I 2N ) U 2N =380V
I 2N = 9.09A
r m*=r m .N
N
U I 22= 6.45Ω Z m*=Z m .N N
U I 22= 13.00Ω
X m*=X m .N
N U I 22=11.29Ω计算短路参数:(取I K =I 1N 时的数据计算) U 1N =660V I 1N =5.26A
23k
k
I P k r =
θ
=1.40Ω k k
I U k Z 3=
= 3.35Ω
22k k k r Z X -==3.04Ω
折合以基准⼯作温度(统⼀记为C 020)下的短路参数:θθ
++=23575
23575
k k r r =1.70Ω
227575k k k X r Z +==3.48Ω
额定短路损耗:θk k r r k KN
P
P 75
==131.14W
标⼳值:(U 1N 和I 1N 均为相值) N N
U I k k r
r 1175*
= =0.018Ω
N U I k k N X X 1*1= = 0.019Ω
N N
U I k k Z
Z 1175*= =0.032Ω
5 画出变压器“T ”型等值电路,并将各参数⽤标⼳值标注在电路中,其中近似认为:*21*2*1k r r r == *21*2*1k X X X ==
r1*=0.006Ω X1*=0.017Ω r2*=0.006Ω X2*=0.023Ω
rm*=6.54Ω xm*=11.58Ω
图11 T 形等效电路
6 计算短路电压百分数(U 1N 和I 1N 均为相值)
U k =Z k75.%10011?N N U I
=4.83% U kr =r 75.%10011?N N
U I = 2.32%
U kx =X k .
%10011?N
N U I = 4.21%
7 计算额定负载时的电压变化率(cos &K =0.8和cos &K =1)当cos=0.8时
)sin cos %22??βkx ky
U (U
U +=?=1*(0.0234*0.8+0.0419*0.6)
=0.046 当cos=1时
22%cos sin )ky kx U U U βφφ?=+ = 1*0.0234*1 =0.0223
β——负载系数,N
K I I =
β,此时β=1
8 计算额定负载时的效率(cos &K =0.8时)。
KN
N
KN
P P S
P P 20220cos .1β?ββη+++-=
=1-(146+1*131.14)/(6000*1*0.8+146+1*131.14)=0.9532
9、误差原因分析:
读数时取得为近似值,存在误差;仪器仪表会存在电阻和电感,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所接⼊不为标准值,存在状态的波动,会有相应的数据变化。
另外,仪器本⾝的精度也有⼀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