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读、读什么、怎么读 -读书漫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关于诗的几个小故事
苏词三首赏析
• 《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
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临江仙。夜归临皋
• 昨夜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 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 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为何读、读什么、怎么读 -读书漫谈
三点声明
• 意在进一步引发读书兴趣,并非学术讲座, 不成系统,唯以有趣为取舍
• 所谈书目,并非荐书,读书应凭个人兴趣 和需要,尤其并非鼓励都去读古书
• 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至关重要,此次 交流未予涉及,并非鼓励只读“闲书”
• 为何读 • 读什么 • 怎么读
提纲
和而不同;君子固穷 • 重修养: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子绝四;君子有九思;
巧言令色鲜矣仁 • 慎处世:子路问事君;子张学干禄;成事不说 • 善保身:邦有道则仕;邦有道(使尔多财我为尔宰);怒(原壤 夷俟);哀(颜渊死、哭则不歌);乐(饭疏食 饮水、发愤忘食)
• 愤青孔子:季氏富于周公;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也;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一、为何读:几段劝读格言
• 宋真宗:书中自有万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 中自有颜如玉
• 尤袤: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 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 黄庭坚: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
古人 • 无名氏:拥几册书,有些余粮;世间破事,去他
• 一涉女子,见识便陋。四大陋见:红颜祸水、小 人难养、无才是德、授受不亲(孟子的经与权)
• 结论:诚正修则有余,齐治平则不足,治国安邦 还得靠核心价值观
读点历史
• 前四史 • 廿四史 • 廿五史 • 清史稿与新《清史》
正史体例
• 史记:书、表、本纪、世家、列传 • 汉书:改“书”为“志”,去世家,志表
臣以身许国,问伊经济有何曾 • 挽曾国藩联:立德、立功、立言,世间三不朽;
为师、为将、为相,古今一完人
对联赏析(续)
• 易君左,闲话扬州,引起扬州闲话,易君左矣; 林子超,国府主席,何曾主席国府,林子超然
• 民国片玉: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 河而海,每况愈下(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 冯国璋、徐世昌)
赏析: 辛弃疾《清平乐》
•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 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 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清初第一词:朱彝尊《桂殿秋》
•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 一舸听秋雨,小箪轻衾各自寒。
• 诗的精义:温柔敦厚,思无邪。 • 艾略特: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
纪传 • 正史读法:读纪知大事,读传识人物,读
食货志贯经济史,读艺文、经籍志通学术 史 •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曾国藩)? • 柔日读经,刚日读史(冯友兰)?
正史不妨当作文学读 史记:晏子相齐
•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自门间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 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 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 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 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 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 以为大夫。
• 张荫麟《中国史纲》(重) • 李杨《论新常态》 •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 • 高步瀛《魏晋文举要》 • 金冲及《毛泽东传》(重) • 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 • 彼得芬恩《当图书成为武器:日瓦格事件始末》 • 维多利亚西斯洛普《岛》
对联赏析
• 阮元大话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其人读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 山西小庙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 • 武侯祠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 袁寒云挽孙中山:埏隧近明帝故陵,自有江南供
俎豆;史迁作霸王本纪,不以成败论英雄 • 曾左妙联:季子自视甚高,与我议论常相左;藩
• 推敲、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 • 旗亭画壁:高适王昌龄王之涣 • 黛玉论诗:留得残荷听雨声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万古传”与“不新鲜”:寒林日暮欲栖乌,壁
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疲马啮残 刍(晁端友《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 诗与画:竹锁桥头卖酒家、野渡无人舟自横、深 山藏古寺、蛙声十里出山泉
• 阅读:拓展心灵时空,丰富人生体验,为 灵魂寻得一安放处
• 举例:梨子的滋味 • 理想: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 分享几段文章
分享几段文章
苏轼:承天寺夜游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 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耳。
庄子主张
• 相对主义:隔绝现象与本体,大小、有无、寿夭 都是相对的,实际上皆归于“无”(与佛教“空” 相近)
• 消极出世人生观:现象世界既为虚幻(庄周梦 蝶),则一切功利追求都是“无厘头”,“虽圣 帝经天纬地之大业,曾不足其一哂”(惠子相梁)
• 章太炎解庄:《逍遥游》讲自由(鲲鹏与学鸠); 《齐物论》讲平等,我与物平,无是非、化彼此
个娘
四种境界
• 读书是一件苦事:悬梁刺股,十年寒窗 • 读书是一件雅事: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 读书是一件趣事:苏舜钦汉书下酒,陈望
道忘情食墨 • 读书是一件乐事:陶渊明:好读书,不求
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 链接:书房照片:一壶一盏一瓯茶,一卷
闲书一书花
拓展你的人生
• 人生:物理时空的有限性与心灵时空的无 限性
• (我按时下某些报纸的逻辑,替《大宋时报》拟了一篇评 论员文章,说:苏辙这厮真真可恶,胆倒包了身体,竟然 如此丧心病狂、恶毒攻击,必是别有用心,定是受了北辽、 西夏的收买。
乌台诗案
• 乌台诗案文字狱起,李定等人从苏轼诗文中反复 爬梳,寻找违碍字眼儿。宰相王珪谓苏轼有不臣 之心,神宗问何以知,王珪曰:轼咏桧诗云:根 到九泉无曲处,岁寒唯有蛰龙知。陛下飞龙在天, 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 时三司使章惇在侧,笑而言曰:诗人之句,安可 如此论乎?……桧树自可喻龙,非关陛下也。王 珪语塞。神宗缓而言曰:彼自咏桧,何预朕事? (神宗纵算不得明君,有此一事,也足以留清名 于史册了。)
阅读较多的作者
• 三个通人:钱穆、钱钟书、余英时 • 三个老人:周作人、汪曾祺、李长声 • 三个女人:杨绛、章诒和、扬之水 • 三个读书人:陈寅恪、木心、止庵、 • 三个日本人:春上村树、渡边淳一、东野圭吾 • 三个欧洲人:阿兰德波顿、翁贝托埃科、米兰昆
德拉 • 三个当代人:张宗子、刘瑜、徐贲
最近的书单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 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 。
• 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 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 月夜,短松岗。
我的枕边书
• 陶杜诗 • 苏辛词 • 红儒围 • 三国水浒 • 古文观止 • 经史百家杂钞 • 唐宋史料笔记 • 名联赏析 • 明清笑话
• 巧续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无对之对:三才天地人;四诗风雅颂 •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寒门无孝子;万
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 骂人联:生女容言工;养男礼义廉 • 双浆荡破池中月,群鸦揉碎夕阳天
读点古文转文风
• 论语:子适卫 • 庄子:运斤成风 • 欧阳修:醉翁亭记 • 胡适与黄侃之争 • 吴佩孚的神批示
二、读什么
• 我的常读书:赏析 • 最近的书单:分享
我的常读书
• 经:论语、孟子 • 史:史记、汉书 • 子:庄子、淮南 • 集:苏轼、张岱
论语拾零
• 主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政者正也;子为政焉用杀; 其身正不令而行
• 行仁政: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哀公问于有若岁饥;季康子 患盗
• 敦孝友:吾党有直躬者;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为孝色难 • 讲礼教:季氏八佾舞于庭;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 辩义利: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成人之美;君子
庄子文章
• 文字纵横万里、汪洋恣肆:逍遥游 • 具有辨证思想:一尺之棰 • 善用寓言:朝三暮四、庖丁解牛、不龟之
药、相濡以沫、沉鱼落雁、得鱼忘筌 • 达观处世:无用之木、曳尾涂中 • 说理善辩:濠上之争 • 庄子思想:治国理政或不足,修身养性则
有余(形如槁木心如死灰、鹪鹩巢林鼹鼠 饮河)
东坡故事
苏轼:记游松风亭
•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 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 意谓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 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的解脱。人 若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 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亦不妨熟歇。
张岱:湖心亭看雪
•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 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 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 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 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 有二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 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 白而别。问其姓氏,乃金陵人,客此。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如相公者。
克己、慎独 • 九:君子九思 • 十:孔门十哲: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冉有、子
贡、子路、宰我、子游、子夏
儒家思想浅评
• 实践伦理与逻辑推理:孟子的无逻辑性,孟子的经 与权
• 沿革:形成、发展与僵化(存天理灭人欲,哲宗 折柳、哭则不歌)
• 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
千古两兄弟
• 苏辙应试文中有这样几句:“古之圣人无事则深忧,有事 则不惧。今陛下无事则不忧,有事则大惧,臣以为失其宜 也。”枢密副使胡宿、执政韩琦等以为“策不对所问,非 所宜言”,力请黜之。司马光以为“独有爱君忧国之心, 不可不收。”仁宗曰:“求直言(苏辙考的是‘直言极谏 科’)而以直黜之,天下其谓我何?”兄弟遂同登制科高 第。(后来据太后对苏轼说,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 今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朕留与子孙用。)
• 聪明东坡:想当然耳 • 务实东坡:不合时宜 • 幽默东坡:措大言志 • 性情东坡:美食与坐牢 • 多情东坡:兄弟与夫妇 • 超然东坡:赤壁二赋 • 九州东坡:知密州,治徐州,领湖州;贬黄州,
谪惠州,放儋州;生眉州,乐杭州,死常州。
我评东坡
• 东坡一生坎坷,其人不负“天真”二字, 唯天真之人才算得上旷达之人,其狱中诗 云: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 此中空洞无一物,何止容君数百人。我希 望东坡的便腹再加大十围,以尽容古今天 下斗筲之辈、宵小之徒。
正史不妨当作文学读 汉书:破釜沉舟
• 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 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 余等复请兵。羽乃悉引兵渡河。已渡,皆沉船, 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视士必死,无还 心…与秦军遇,九战,绝甬道,大破之…当是时, 楚军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侯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当十, 呼声动天地。诸侯军人人惴恐。于是楚已破秦军, 羽见诸侯将,入辕门,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 真率孔子:子路使子羔为费宰(词穷而怒);子 见南子(诅咒发誓);樊迟请学稼(说人坏话); 冉子退朝(心存嫉妒)
• 弟子心目中的孔子:颜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子贡:譬之宫墙
数字孔子
• 一:“一个中心”曰仁 • 二:“两个基本点”曰恕曰忠 • 三:三戒、三畏 • 四:子绝四、子以四教 • 五:删述五经、恭宽信敏惠 • 六:孔门六艺 • 七:游历七国:齐卫陈曹宋郑楚 • 八:八大主张:仁政、德治、礼乐、中庸、忠恕、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