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概括作者使用修辞手法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能概括作者使用修辞手法的特点
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描写或说明另一事物。
2、分类
(1)明喻。
本体、比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如、恰似等。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一样。
(2)暗喻。
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变成”“成为”等词代替“像”一类的比喻词。
(3)借喻。
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
(4)博喻。
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3、作用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
1、概念
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述、说明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2)拟物。
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3、作用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三)借代
1、概念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特征、标志代本体。
即用本体的某种特征、标志来代替本体。
(2)具体代抽象。
即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
(3)专用名代泛称。
即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4)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某部分代替本体事物。
3、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四)夸张
1、概念
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
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扩大夸张。
指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2)缩小夸张。
指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3)超前夸张。
指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的夸张形式。
3、作用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加强联想,以创造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