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如图中①~④表示人体呼吸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呼出的氧气比吸入的氧气含量多
B. ②能够进行是依赖于胸廓容积的变化
C. 若长期缺铁会影响③中气体的运输量
D. ④能够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答案】C
【解析】解 A.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所以①呼出的氧气比吸入的氧气含量少 A错误
B.②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能够进行依赖于气体的扩散作用 B错误
C.铁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能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能与氧分离有运输氧的功能缺铁会影响③血液中气体的运输量 C正确
D.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错误
故选 C
2.下列不属于叶片的基本结构的是()
A. 表皮
B. 叶肉
C. 幼叶
D. 叶脉
【答案】C
【解析】解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和水分散失的门户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主要通过气孔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叶肉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光合作用主要就是通过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产生氧气故幼叶不是叶的基本结构
故选 C
3.图甲、乙表示绿色植物细胞中两种生理过程 M、N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M表示二氧化碳 N表示有机物
B. ①表示叶绿体②表示线粒体
C. 绿色植物细胞中甲、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D. 甲和乙不可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答案】D
【解析】解 A.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水和二氧化碳故甲表示光合作用乙表示呼吸作用其中M表示二氧化碳N表示有机物 A正确
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因此甲图中①代表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因此乙图中②表示线粒体 B正确
C.甲表示光合作用储存能量乙表示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C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别在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甲和乙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D错误
故选 D
4.在通风不良的教室里空气中()
A. 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含量增多
B. 尘埃、致病微生物增多
C. 水蒸气和人体散发的异味增多
D. 上述各种物质都会增多
【答案】D
【解析】解在通风不良的教室里由于空气不流通所以尘埃、致病微生物增多再者人呼出大量的水蒸气和人体散发的异味增多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通风不好的教室里学习学生们呼吸作用消耗了教室的氧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的人感觉精力不集中甚至头晕等综上所述各种物质都会增多
故选 D
5.在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这是为了使植物能充分地利用()
A. 土壤中的无机盐
B. 土壤中的水
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 太阳光照
【答案】D
【解析】种植农作物和花木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以便植物充分利用单位面积的光照通过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6.痰形成的部位是()
A. 咽部
B. 肺部
C. 气管和支气管
D. 口腔
【答案】C
【解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肺的气体做一定的处理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
7.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养料
D. 废物
【答案】A
【解析】解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氧含量减少综上所述B、C、D选项错误只有A选项正确
故选 A
8.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 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下列有关“食不言”解释正确的是
()
A. 说话需要力气不利于保养身体
B. 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C. 有利于保护声带
D.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答案】B
【解析】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人的咽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的动作无所适从导致食物“呛”入食管的事故发生因为人的右支气管一般短而粗左支气管细而长所以食管会落入右支气管严重时可患吸入性肺炎
故选 B
9.造成酸雨危害的气体主要是()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二氧化硫
D. 一氧化碳
【答案】C
【解析】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10.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叶片由叶肉、叶柄.叶脉组成
C. 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
D. 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
【答案】A
【解析】A、叶片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A正确
B、叶片由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组成 B错误
C、气孔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并合气孔闭合C错误
D、植物叶的上下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D错误
11.曲线图可用来直观地表示生命体内的生理变化以下对四幅曲线图的解释错误的是()
A. 甲表示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幼苗细胞干重的变化
B. 乙表示血液流经肺部时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C. 丙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D. 丁表示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
【答案】B
【解析】解 A.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而减少后由于长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而增加因此在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是先减少后增加 A正确
B.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 B错误
C.图丙中开始时没有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随后与横坐标的交点是光补偿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接着上升过程表示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最后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正确
D.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的面积缩小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
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D正确
故选 B
12.藻类繁盛的池塘常常看到鱼黎明时浮在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究其原因是()
A. 水温度低
B. 水温较高
C. 水中氧气较多
D. 水中氧气不充足
【答案】D
【解析】池塘中的藻类植物白天有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夜晚没有光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但仍然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是的氧气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水中溶解的氧气黎明时刻由于生活在水中的鱼和藻类植物进行了一夜的呼吸消耗会导致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较低使鱼的呼吸受影响
1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绿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
C. 光合作用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 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答案】A
【解析】解 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植物叶片和嫩茎中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根等器官不含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A错误
B.光合作用的意义是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他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 B正确
C.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C正确
D.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 D正确
故选 A
14.人体吸入体内的氧最终到达()被利用
A. 组织细胞
B. 肺
C. 心脏
D. 毛细血管
【答案】A
【解析】解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获得氧气外界空气通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到达人体的肺进入肺泡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通过气体交换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交换到肺泡内呼出体外肺泡内的氧气交换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处组织细胞内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故选 A
15.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下列有关急救措施应遵循的顺序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答案】C
【解析】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在急救车到达前根据病情和伤情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做人工呼吸时①使病人仰
卧头向后仰有利于气体进入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和胸部的
扩张如果③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异物和污物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
畅通然后再②进行口对口的吹气
16.中学生要防止溺水事件发生人溺水后易窒息死亡所影响的呼吸环节主要是()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答案】A
【解析】解通过分析可知当人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
人体缺氧而死亡.所以人一旦溺水就会有生命危险这主要是因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受阻.
故选 A.
17.酸雨对环境有极大的破坏被称为“空中死神” 下列哪一种情况不是由酸雨造成的
()
A. 臭氧层空洞
B. 农作物枯萎
C. 腐蚀建筑物
D. 鱼虾死亡
【答案】A
【解析】酸雨的危害有腐蚀建筑物毁坏庄稼使土壤酸化使水体显酸性等臭氧空洞与
酸雨无关会造成温室效应
18.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c表示氧气进入肺泡 d表示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B. 甲内流的是静脉血丙内流的是动脉血
C. 乙是毛细血管
D. a、b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答案】A
【解析】 A 、c表示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d表示氧气进人血液 A错误
B、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这样丙内血管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所以甲内流的是静脉血丙内流的是动脉血 B正确
C 、乙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C正确
D、a、b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c、d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D正确
19.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答案】B
【解析】解根据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可知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呼吸作用
故选 B
20.光合作用的发现是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达正确的是
()
A. 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柳树生长增重的物质来自土壤和水
B. 菩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植物每时每刻都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C. 萨克斯的实验中照光后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脱色
D. 萨克斯的实验中脱色后再用碘蒸汽熏蒸黄白色的叶片见光部分呈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
【答案】D
【解析】 A 、当时范•海尔蒙特的结论是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水他当时不知道增重的物质除了部分来源于水以外主要还来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A错误B、菩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B错误
C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加热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避免叶绿素影响显色效果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脱色时要隔水加热 C错误
D、萨克斯的实验中脱色后再用碘蒸汽熏蒸黄白色的叶片滴加碘液并漂洗后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 D正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21.(1)图甲中植物能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生理活动是 ______________
21.(2)图乙中①气体是________
21.(3)图乙中E代表的细胞结构为________ 在E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填
图甲中字母)此时它对应的是图丙的________曲线
21.(4)图丙中N点的意义是 ________ 在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图丙中的________(用字母)
【答案】(1)C光合作用
【解析】解(1)图甲中植物能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图甲中A代表呼吸作用 B代表蒸腾作用 C代表光合作用
【答案】(2)氧气
【解析】(2)叶绿体中可以发生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①为氧气
【答案】(3)线粒体, A, Ⅱ
【解析】(3)叶绿体中可以发生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①为氧气②为二氧化碳而在E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可知其发生的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发生在线粒体中所以E为线粒体呼吸作用表现为甲图中的A 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表现在丙图中为曲线Ⅱ
【答案】(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 M
【解析】(4)在N点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N点之前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消耗的有机物大于生成的有机物在N点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相等消耗的有机物等于生成的有机物而在N 点和M点之间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消耗的有机物小于生成的有机物有机物逐渐积累 M点以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消耗的有机物大于生成的有机物所以在M点有机物积累的最多
22.(1)雾霾天气时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原微生物浓度增高传染病传播的风险增高外出活动时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
22.(2)小明因雾霾天吸入较多的PM2.5引起气管炎他的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成分是
________
22.(3)科学家必须使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这些颗粒物当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时要把它移到中央需要将玻片向________移动
22.(4)一些对PM2.5过敏的人吸入这些微粒会引起身体产生过敏反应这属于
________免疫过程
22.(5)PM2.5随空气进入人体的过程中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
【答案】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雾霾天气时外出活动时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白细胞
【解析】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小明因雾霾天吸入较多的
PM2.5引起气管炎他的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成分是白细胞
【答案】左上方
【解析】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当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时要把它移到中央需要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答案】特异性
【解析】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一些对PM2.5过敏的人吸入这些微粒会引起身体产生过敏反应这属于特异性免疫过程
【答案】收缩
【解析】PM2.5随空气进入人体的过程中为吸气状态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23.(1)图1中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3.(2)图1中既是气体通道、又是食物通道的器官是________
23.(3)图1中痰的形成场所是________ 痰内含有灰尘和病菌我们应该养成不随地吐
痰的卫生习惯
23.(4)图2中的b代表________(选填“氧气”或“二氧化碳”)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
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________作用完成的
【答案】肺
【解析】图1中的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答案】咽
【解析】图中咽既属于消化道又属于呼吸道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答案】气管和支气管
【解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肺的
气体做一定的处理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
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痰的主要成分是尘粒、细菌和粘液组成所以我们要养成不随地吐痰好习惯
【答案】氧气, 扩散
【解析】当血液通过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
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因此图2中的a表示二氧化碳 b表示氧气
24.(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 外界气体经过呼
吸道的处理后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________
24.(2)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需要穿过________层细胞进入肺泡这是
通过________实现的
24.(3)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________(气体)含量增加24.(4)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________应处于________状态
【答案】1, 肺, 清洁、湿润、温暖
【解析】呼吸系统由2呼吸道和1肺组成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如图所示
可见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答案】二氧化碳, 2, 气体扩散
【解析】(3)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b代表的是氧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发生在肺泡和血液之间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瑞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
【答案】氧气
【解析】图2中a代表的物质是氧气 b是二氧化碳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即肺
吸气此时3膈肌和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故答案为(1)【1】肺清洁、湿润、温暖(2)二氧化碳 2 气体扩散
【答案】膈肌, 收缩
【解析】氧气(4)膈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