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6-4-1森林及其保护-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
汇丰中学张文丽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森林锐减的原因、特点和危害;
2.运用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能说明世界森林种类和分布地区;
3.理解森林生态功能,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联系森林的生态功能,结合案例理解滥伐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结合世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和我国《森林法》,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保护森林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增强学生关心和保护森林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1.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2.森林的生态功能;
3.保护森林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森林被破坏后产生的危害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列表比较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图片)2014年世界与中国森林覆盖率卫星统计数据通过检索发现,当以森林覆盖为指标进行浏览时,中国大片国土置身于灰暗之中。

除东北边境、江南丘陵、西南部分地区外,中国西部及北方地区的绿点分布廖若星辰。

然而,周边国家的森林覆盖度更鲜明地加剧了中国林地的尴尬处境。

将地图等比放大后,中韩日东亚三国首都所处的森林环境令人国人羞愧:北京周边仅有少量森林覆盖,在地图上若隐若现;首尔则被簇拥于附近成片的森林当中;而东京周边的森林密度之高,使日本国土犹如被喷绿漆,非林区的灰白地带在地图上难觅踪迹。

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差异?森林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能为森林保护做什么?
一、森林概况
1.森林:
思考:森林有什么作用?
〖点拨〗森林可作为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环境资源。

2.森林面积的变化:
原始林:约占陆地面积的47.7%(8000年前)
——根据林木生长所需的气候、土壤和海拔条件估算
2000年: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
3.不同时代对森林的破坏作用
时间地质时期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时代
人类活动人口稀少,气候等
地理环境因素的变

刀耕火种、游耕制度人口增多,无计
划垦殖和大量使
用薪柴
大规模商业性
机械采伐
对森林的影响森林面积有所变化对原始森林有所破坏,但
是因人口稀少,森林仍然
有自然更新的机会
面积逐渐减少面积锐减
〖点拨〗森林被破坏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加速的,尤其是工业社会以来。

4.世界森林现状:
读课本图4.1思考: (1)森林种类;(2)每种森林具体分布地区;(3)探究种类数量和分布地区之间的关系。

(可以从自然(气候、地形等)和人文(人口、人类生产方式等)两方面分析。


〖点拨〗(1)森林种类
①按森林疏密密林 2/3
疏林——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 1/3
②受人为影响程度天然林不足40%
“半天然”林
人工林
(2)森林的分布(重点)
◎纬度分布:世界森林主要分布于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原因:低纬和高纬地区,(自然)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人文)交通不便、开发较晚。

中纬度地区,地形平坦、湿润半湿润地区广阔;人口密布(农田、牧场),森林受到的破坏更加突出,甚至有不少地方变成了无林区。

◎国家分布:
亚寒带针叶林(原始林):俄罗斯、加拿大
混交林北纬40°—60°:欧洲西缘、北美东缘、亚洲东缘
混带和亚寒带阔叶林:美国中部、澳大利亚东南和西南部
热带雨林(原始林):东南亚、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
(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然”林。


中国世界
总量(亿公顷)15.8 38.66
人均占有量(公顷)0.11 0.6
森林覆盖率(%)16.55 30
◎我国森林资源分布:
①东北林区——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②西南的西南林区——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③东部的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山区——我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工林区。

④广大西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缺林地区。

◎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和覆盖率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思考:世界森林数量在减少,这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点拨〗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发是必然的,开发的度却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现在的情况是开发过度了!
二、森林的价值:
1.经济价值:
(1)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2)造纸工业和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3)森林中还有多种动植物和珍贵的药材。

2.生态价值:(重点)
(1)大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地球之肺”
(2)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地球储水库”
(3)生物: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地球基因宝库”
(4)环境保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防风固沙、吸烟除尘、减弱噪音
(5)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
思考: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

A防风固沙;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吸烟除尘,净化空气,调节气候;D防风减浪。

〖点拨〗(1)三北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2)沿海防护林——防御台风、海啸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境;
(3)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4)城市绿地的作用——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5)红树林——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

过渡:◎森林的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更大,人们把森林比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与海洋、湿地并称世界三大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功能最强大、成分最复杂、存在最长久的生态系统,他的环境功能和经济价值是任何其他生态系统都无法替代的。

◎目前全球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三.毁林带来的生态灾难:(重点)
(让学生分组讨论,可结合课本图4.3、图4.4和案例进行探究)
结合课本图4.4和案例1,以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为例,说明滥伐森林与洪水加剧的关系?
〖点拨〗森林被毁,导致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严重减弱,雨季必然造成洪水灾害的发生,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材料:分析长江流域洪水灾害频发的原因。

合作探究:
1.说出长江流域洪水灾害频繁的原因?
2.针对这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点拨〗
1.(1)自然原因:
洪水来量:①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

②雨季长,降水量大,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滞洪能力: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泄洪能力: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
(2)人为原因:滥伐森林——中上游滥伐森林,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造成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湖泊淤积,蓄洪能力降低。

2.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中游:退耕还湖,修建分洪蓄洪区;裁弯取直
下游:开挖河道,增加泄洪通道
〖点拨〗毁林造成的生态灾害:(1)气候失调,全球温室效应增强;(2)环境恶化;(3)自然灾害频发(导致洪水灾害,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等)(4)生物多样性锐减。

思考(结合必修三):亚马孙热带雨林对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渡:森林中大量的物种资源对人类现今和未来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如果人类不认识、了解它,使它从地球上消失,就会使人类抵御灾害的能力大大降低,最终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四、保护森林:(重点)
1.世界: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
(1)政府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森林法》)
2002年森林法的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2)公众参与:不仅积极植树造林,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

◎我国对森林资源实行的保护性措施:
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严禁乱砍滥伐。

②毁林开荒的地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③能源缺乏的地区,开发新能源(沼气),营造薪炭林。

④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计划采伐,采育结合。

⑤鼓励保护性开发,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⑥建设自然保护区、防护林工程。

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思考:青年学生能为保护森林做些什么呢?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点拨〗不用一次性筷子;平时生活当中节约纸张;积极使用再生纸产品;按规定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等。

板书设计
课后巩固:
1.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地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化②兴修水利③毁林开荒④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 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②b 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③c 地区森林覆盖
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d 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图中 e 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①沙尘暴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台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点拨〗(1)D (2)A (3)B
2.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我国A、B、C三大林区中,最大的天然林区为(字母) ____ ,人工林区为(字母)____ 。

(2)图中字母D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其作用是。

E 是,其作用是,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的?
(3)在长江中、上游山地丘陵区植树造林,将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起何作用?
(4)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点拨〗
(1)A C
(2)“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库、河道泥沙淤积
(3)①对径流量的作用: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
②对水质的影响:入河泥沙减少,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少。

(4)①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②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③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