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提高高层建筑外墙渗漏修复施工质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基层墙体是否清理干净、平整,界面剂涂均匀;经抽查,基层墙体 100%满足要求。
宋杨现场调查发现工人大面积铺贴网布操作难度大极易造成褶皱,接茬搭 接处较厚未搓平,表面现象凹凸不平观感差。
2012年6月26日,施工员跟踪现场施工情况,对一层约150㎡的外墙面积 进行了26处抽查,发现发泡胶填充不密实部位达18处,未待充分发泡后 2h后施工部位8处。

九、要因确认
确认内容
确认方式 标准
负责人
检查冲击钻、鼓 风机等机具是否 现场检查 合格
工人是否施工过 外墙渗漏修复工 程 ;对工人进
行岗前教育,提 高质量意识
岗前培训
严格控制每道工 序间隔时间
现场监督
机具100%达标
宋杨
操作工人至少有 100m²外墙渗漏修 复施工经验 ;考试 合格后方可上岗
张庆安
制表人:李凤芸
制表日期:2012年6月18号
九、要因确认
序 号
末端因素
1 所用机具不达标
2
工人缺乏经验,质量 意识差
3 洞口节点处理不完善 4 交底、培训不到位
5 保护层施工不及时
6 基层处理不当 7 网格布搭接不规范 8 发泡胶填充不密实,
未待其充分发泡
确认 方法 检查 抽查
抽查 分析 分析
抽查 抽查 抽查
二qc小组简介组建时间2012年05月小组编号lgjsgs20120135小组人数8人成员平均接受tqc教育时间60学时活动时间20125202012720课题类型攻关型活动频率月均5次1qc小组信息表二qc小组简介序号姓名职务小组职务组内分工1杜兵副经理组长策划组织协调2尚冬梅项目技术负责人副组长编制技术措施3郭远宏技术员组员负责施工过程监控4亓洪钊技术员组员技术指导审核把关5陈爽资料员组员资料收集整理6李凤芸技术员组员技术策划设计7宋杨技术员组员负责施工质量监控8张庆安施工员组员质量检查2qc小组成员表结论三选题理由市场需求随着建筑业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主流而在此类建筑中墙体裂缝外墙框架结构梁柱与砌体围护结构间裂缝引起的外墙渗漏门窗渗漏门窗与外墙交接部位渗水饰面块材渗漏等现象极为普遍
达到间歇时间后方 可进入下到工序
程明栋
表一
时间 2012.6.3
2012.6. 3
2012.6.8
检查门窗洞口是
4
洞口节点处 理不完善பைடு நூலகம்
否有网格布加强 现场调查 及阳角是否连接
牢固等细部
门窗洞口节点处理 完善
尚冬梅
2012.6.12
制表人:李凤芸
制表日期:2012年6月18号
九、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表
序 末端因素 号
五、活动计划和实际进度
序 实施项目 号
1 选择课题
5.20-5.30
2 现状调查
3 设定目标
4 要因分析
5 制定对策 6 对策实施
7 效果检验
8 巩固措施
9 总结设想
制表人:尚冬梅
6.1-6.10 6.11-6.20 6.21-6.31 7.1-7.10 7.11-7.20
制表日期:2012.5.23
工序交接检查记录
十一、对策实施
实施二
200
200
200 45°
200 45°
针对洞口节点处理不完善
1、洞口四角用燕尾形“《”网 布将角部整体包裹有效地解 决应力集中问题。
图为基层清理、剔除板缝密封胶后
填充阻燃聚氨酯发泡胶
涂抹密封胶
图二、涂抹完密封胶对板缝进行密封处理后 图一:填充聚氨酯发泡胶后
实施一小结
经过现场施工人员的跟踪 检查及详细的技术交底, 2012年7月18日,对相关方所 施工的3-5层发泡胶填充、密 封胶涂抹进行抽查,未发现 发泡胶填充不密实、板缝密 封处理不合格现象,合格率 达到100%,超过目标要求, 实施效果良好。
主要缺陷板缝清理不干净,填充不 密实、节点表面不平整、裂缝占 80.4%,只要克服90%主要的质量 问题即12%x80.4%x90%=8.7%, 合格率可提高到88%+8.7%=96.7% 因此目标定在96%可行。
QC小组成员多为工程技术人员, 理论分析和技术攻关基础较好。 现场遇到问题可以高效率的解 决。
确认内容
确认方式 标准
负责人
表二
时间
5
保护层施工 不及时
检查工人操作是否 按工序及时进行保 现场调查 护层施工
网格布搭接是否规
6
网格布搭接 不规范
范,检查门窗洞口 是否有网格布加强 现场调查 及阳角是否连接牢
固等细部
7
基层处理不 当
检查基层墙体是否 现场调查 清理干净、平整, 界面剂涂均匀;
8
培训、交底 不到位
确认过程
结论
对剔除板缝所用冲击钻、吹扫板缝灰土所用鼓风机、毛刷等机具进行检查, 非主因 经抽查,全部合格。
对工人进行上岗前培训加强了质量意识 ,做了详细技术交底,并且对工 人进行了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确保每名工人掌握该施工技术
非主因
2012年7月1日检查已经施工部位的细部处理情况抽取45处检查发现,其 中门窗洞口四角加强网布尺寸8X10cm面积太小 32处,外门窗上口滴水线 凹凸不平 10处,阳角破损 3处。节点处保护层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不平处用打磨板打磨平整,板表面碎屑彻底清除,板缝处用聚氨酯发泡材 料填补并磨平以消除冷桥。
网格布搭接
4 不规范,接
茬处未搓平
表面平整度偏差小 于1mm无网布褶皱 外露现象
搓平接茬搭接节 1、先按墙面尺寸裁好网布

2、轻压搓平接茬处表面
宋杨
2012. 6.20
现场
制表人:陈爽
制表日期:2012年6月22号
十一、对 策 实 施
实施一
发泡胶填充不密实,未待其充分发泡
1、派专人全程跟踪检查发泡胶密 实度; 2、严格控制进入下道工序的间隔时 间; 3、2012年7月2日,由技术负责人 李凤芸根据制定的对策对施工班组 进行技术交底并在3~5层进行实施 ,并由技术负责人与现场工序跟踪 人侯勇签订“工序管理目标责任书 ”,派其对相关方实施过程跟踪检 查,必须等发泡胶充分发泡后方进 入下道工序。
提高高层建筑外墙渗漏修复施工质量
目录
一、工程简介……………………………………….…1 二、QC小组简介………………………………….……3 三、选题理由………………………………….………4 四、现状调查与分析………………………………….10 五、活动计划和实际进度 ……………………………11 六、课题目标………………………………………….12 七、目标可行性分析………………………………… 13 八、原因分析………………………………………….15 九、要因确认………………………………………….19 十、制定对策………………………………………….20 十一、对策实施……………………………………….34 十二、效果检查……………………………………… 40 十三、巩固措施……………………………………….41 十四、总结及今后打算……………………………….42
经过考察、招标选择好施工队伍后,就由宋杨、李凤芸对工人进行了技术 交底,对工人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主因
非主因
由于阻燃聚氨酯发泡胶、密封胶如果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水侵蚀会造成 二次渗漏,我们的施工时间正好处于炎热的夏季,天气情况不稳定,对已 施工的部位进行了23处抽查,发现经雨水侵蚀处8处,日光暴晒部位达15 处。
小组人数
8人
成员平均接受TQC教育时间
60学时
活动时间
2012.5.20~2012.7.20
课题类型
攻关型
活动频率
月均5次
二、QC小组简介
2.QC小组成员表
序号 姓 名
职务
小组职务
组内分工
1
杜兵
副经理
组长
策划、组织协调
2
尚冬梅
项目技术负责人
副组长
编制技术措施
3 郭远宏
技术员
组员
负责施工过程监控
4 亓洪钊
技术水平
由于该施工方法系我公司第一次使用,在本地区范围内目前 还没有完整的施工工法,需探索、完善该工艺。
施工现状
该施工方法工序多且施工节点多,节点处冷桥现象普遍,施 工质量有待提高。
结论
需做建筑外墙渗漏修复质量控制
四、现状调查与分析
1、经过详细的研究分析得出 导致外墙渗漏的主要原因是:-
--外墙所用预制砼夹芯板 板缝渗水。
发泡胶填充 发泡胶填充密实,
1
不密实,未 待其充分发
待其充分发泡后两 小时后进行涂抹密

封胶
严格控制时间
1、派专人全程跟踪检查发泡 胶密实度;2、严格控制进入 郭远宏 下道工序的间隔时间。
2012. 6.21
现场
1、采用“《”形增强网布
2
门窗洞口节 点处理不完 善
门窗洞口角部无节 点裂缝,表面平整。
普遍存在 的裂缝
清理基层后裸露的墙面
四、现状调查与分析
2、经过莱钢公益事业部、山 东省冶金设计院及我方施 工人员前期详细的现场勘 查、方案研讨,最后决定 采用:
基本构造如下:
整体防护面层
聚苯板
四、现状调查与分析
3、2012年5月18日QC小组成员 先后对已竣工的青岛辖区内四项具 有代表性的工程做了调查,按随机 抽样的原则,抽取435处(1m2/处), 51处存在质量问题,合格率仅88%。 (详见下表质量问题统计表)因此 提高建筑外墙渗漏修复已迫在眉睫。
技术员
组员
技术指导、审核把关
5
陈爽
资料员
组员
资料收集、整理
6 李凤芸
技术员
组员
技术策划、设计
7
宋杨
8 张庆安
技术员 施工员
组员 组员
负责施工质量监控 质量检查
三、选题理由
市场需求 随着建筑业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主流,而在此类建筑 中墙体裂缝、外墙框架结构梁柱与砌体围护结构间裂缝引起的外 墙渗漏、门窗渗漏、门窗与外墙交接部位渗水、饰面块材渗漏等 现象极为普遍。因此在不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功能前提下对其进 行外墙渗漏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主因
非主因
主因 主因
制表人:宋杨
制表日期:2012年6月20号
九、要因确认
经过对以上末端因素的逐条确认,影响外墙渗漏修复的 主要原因有四条:
一、发泡胶填充不密实,未待其充分发泡 二、洞口节点处理不完善 三、保护层施工不及时
四、网格布搭接不规范
十、制定对策 对策表
序 号
末端因素
目标
对策
措施
执行人 时间 地点
板缝清理不 干净,填充 不密实,
节点表 面不平 整,裂 缝
表面起皮
基层处理 不当
发泡胶填 充不密实
与下道工 序间歇时 间不够
末端因素
网布褶 皱外露
网布搭 接不规 范
天气 原因
保护层施 工不及时
原因分析关联图
要因确认表
序 末端因素 号
1
所用机具不 达标
工人缺乏经 2 验,质量意
识差
与下道工序 3 间歇时间不
对工人进行岗前培 训详细的技术交底,
现场调查
确保密封胶涂抹 完成后紧接着进 张庆安 行保护层施工
确保网格布搭接
8-10cm ,无 褶皱外露现象
程明栋
基层墙体100% 平整、垂直、干 尚冬梅 燥。
考试合格后方可 上岗,技术人员 对每名工人进行 交底
杜兵
2012.6.18 2012.6.15 2012.6.14 2012.6.8
制表人:宋杨
21
41.2
41
80.4
45
88.2
48
94.1
50
98
51
100
制表日期:2012年5月23日
频数
50 40
数据统计表排列图如下
频率(%)
80.4%
88.2%
94.1%
98%
100% 80%
30
41.2%
20
60% 40%
10
20%
板缝清理不干净 节点表面不 聚苯板粘 保护层板 阳角损坏 锚固件锚入墙
,填充不密实 平整,裂缝 贴不牢固 缝填充不
体深度不够
,空鼓 密实
制表人:宋杨
制表日期:2012年5月23日
从上面“数据统计表排列图”可以看出,主要 质量问题是:
1、板缝清理不干净,填充不密实 2、节点表面不平整、裂缝
以上两个问题占不合格品的80.4%, 因此,QC小组以 这两个问题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
对不同的部位制 订相应的措施
2、阳角设带网布的护角条 3、门窗上口采用带滴水的护
李凤芸
角条。
2012. 现场 6.22
3
保护层施工 不及时
板缝密封胶涂抹完 成后立即进行保护 层施工
施工质量必须符 合要求
与项目组管理人员签订“责 任区目标管理责任书”,每 天进行检查,与当月工资挂 钩。
杜兵
2012. 现场 6.18
目标 能够 实 现
八、原因分析
对造成外墙渗漏修复的质量问题,我们进 行了分析,绘制出了“原因分析关联图”:
所用机具 不达标
板缝清理不 干净,吹扫 不彻底
板缝周围剔 除深度、宽 度不够
培训、技术 交底不到位
工人施 工经验 不足
洞口节 点处理 不完善
洞口节点 处产生集 中应力
工人质 量意识 差
板缝周边 未磨光
六、设 定 目 标
为了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并保证质量,我们给自 己制定的活动目标为:将建筑外墙渗漏修复合格 率由原来的88%提高至96%。
100 50
88 % 96 %
0 现状
目标值
制表人:陈爽 制表日期:2012年6月1号
高层建筑 外墙渗漏 修复质量 控制
七、目标可行性分析
通过考察本项目施工班组以往施工 完成项目、编制的施工方案,我方 认为他们积累了一定施工经验,有 能力完成好该项目。
一、工程简介
莱钢集团樱花园25# 楼建成于2001年,是莱 钢钢结构住宅工程试点 项目之一,经过十几年 的使用,局部保温防水 已经老化,外墙存在严 重渗漏情况,影响居民 使用。
维修前的樱花园25#楼
二、QC小组简介
1.QC小组信息表
组建时间
2012年05月
小组编号
LGJSGS2012-01-35
四、现状调查与分析
序号 不合格项目
质量问题统计表(实施前)
频数(不合格处)累计频数 累计频率(%)
1 板 缝 清 理 不 干 净 , 21 填充不密实
2 节 点 表 面 不 平 整 , 20 裂缝
3 聚苯板粘贴不牢固、 4 空鼓
4 保护层板缝 填充不 3 密实
5 阳角损坏
2
6 锚固件锚入墙体深 1 度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