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 人口迁移 讲练课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北京、福建、天津、山东、辽宁、河北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流入人口较多;新疆、云南属于西部经济地带,内蒙古属于中部
经济地带,流入人口较少,所以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不
均衡;2010 年与 2000 年相比较,各省区流入的人口都增加,但
第15页
是东部经济地带流入的人口数量远远大于中西部省区流入人口
基础考点2 人口迁移的影响
的计算方法为:(2010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年流入人口-2000
年流入人口)÷2000
年流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基频础超 考重点入点2 3人人人口口口迁问移×题 的和影1人响0口0结%构,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上海流入人口的增速约为
B.生态环境优,居住条件好
C.政府鼓励,政策引导
D.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
第14页
【思路分析】
省区分类:
表格解 读
①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天津、山东、 辽宁、河北属于东部经济地带→流入人口较多; ②新疆、云南属于西部经济地带→流入人口较少;
③内蒙古属于中部经济地带→流入人口较少
【解析】 第(1)题,表中提及的省区中广东、浙江、上海、
第23页
(2018·海南)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 人口。安徽省 2017 年常住人口达 6 254.8 万人,比上年增加 59.3 万人。2001~2017 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 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 0.6%~0.7%。据此完成 3、4 题。
第24页
第19页
(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 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 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 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第20页
考向 1 结合统计数据考查人口迁移的特征 (2018·课标全国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 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 (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 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 1、2 题。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D.乙、丙、甲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基频础超 考重点点2 3人人口6口迁.问移题 的外和影人响出口结务构工时,相比乙村村民首选经济发达省份,丙村大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基础础考 考点点多21 在人人口口附迁迁移移近的 及影其市响影响、因县素分的析 主要原因是( A )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考点素1 。人口改迁移革及其开影放响因以素分来析 ,广东省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
机会,促使人口大量流入。
第16页
关联 1 人口迁移原因答题模板
第17页
关联 2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变化 1.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 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 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 因素,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 术的发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 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省市 广东 浙江 上海 江苏 北京 福建 天津 山东 新疆 辽宁 内蒙古 河北 云南
2000 年 1 505 369 313 254 246 215 73 103 141 104 55 93 116
排名 1 2 3 4 5 6 12 10 7 9 15 11 8
2010 年 2 150 1 182 898 738 705 432 299 211 180 179 144 140 123
基础考点2 人口迁移的影响
187%,天津约为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考点2 人口迁移的影响
310%,北京约为
187%,所以天津流入人口在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直辖市中增速最快。第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题,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
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
流量增大;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 表现 有计划、有__组__织__地进行人口迁移
经济发达地区,从农村迁往城市
第10页
第11页
关键能力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12页
例 (2020·天津等级考)读表,完成(1)、(2)题。
2000 和 2010 年我国部分省区跨省流入人口数量统计表(万人)
第21页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C )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2.该直辖市是( D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第22页
解析 第 1 题,据图可知,该直辖市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 说明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A 项错误;据材料信息无 法推断老年人口变化,B 项错误;由图可知,户籍人口和常住人 口数量差距略有缩小,说明人口迁出回落,劳动力需求数量有所 增加,C 项正确;图中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D 项错 误。第 2 题,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 发达地区,为人口的迁入区,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 且三市的人口都没有超过 3 000 万,而重庆市为人口迁出区,户 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故选 D 项。
第27页
5.从经济发展程度推测,目前三个村外出务工比例由高到
低的排序是( ) 基础考点1
基础考点2
人人口口迁迁移移及 的其影影响响因D素分析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A.甲、乙、丙 基础考点2 人口迁移的影响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B.乙、甲、丙
基础考点2 人口迁移的影响
C.丙、甲、乙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国内人口迁移
(1)工业化前: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__战_乱___等往
往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
(2)工业化后:人口主要从___农__村___迁往__城__镇___。
第9页
(3)中国的人口迁移
时间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
原因 ___户__籍__管__理_制__度_______
基础考点2 人口迁移的影响
基 基础础考考点 点的11 数人 人口 口量迁 迁移 移,及及其 其所影 影以响 响因 因东素 素分 分部析 析 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西部经济地带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基础础考 考点点中12 云人人口口南迁迁移移与及 的其影新影响响疆因相素分比析 较,新疆流入人口多于云南;流入人口的增速
第6页
2.影响因素
因素
自然 因素
具体影响 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对人口迁移产生巨 大的__拉__力____ 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__推__力___
人文 因素
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__主__导___作用。受其影响,人们 常常迁往经济_发__达____或就业机会多的地区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①往返交通便利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②兼顾务工务农
基础考点2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考点2 人口迁移的影响
④生活条件较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第28页
解析 第 5 题,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地区 之间的经济差异,结合材料可知,乙村经济最落后,因此外出务 工比例最高;甲村有多家工厂,且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外出务工 比例最低。故 D 项正确。第 6 题,由材料可知,丙村人均耕地面 积最大,既种植水稻又饲养生猪,因此外出务工时首选附近市、 县主要是考虑距离相对较近,往返交通便利,从而兼顾务工和务 农。而乙村人均耕地面积最小,广泛种植楠竹,因此首选经济发 达省份,以提高务工报酬。
课内导航
01 必备知识 02 关键能力
第1页
第2讲 人口迁移
第2页
必备知识
第3页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1.概念:是指涉及人口__居__住__地__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 口移动。 2.分类 按是否___跨_越__国_界____国国际内人人口口迁迁移移
第4页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考点2 人口迁移的影响 基础考点2 人口迁移的影响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26页
考向 2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2021·福建适应性测试)我国中部某县是务工人员输出大县。 该县甲、乙、丙三个村中,甲村距离城区最近,地形以平原为主, 人均耕地面积居中,有多家工厂,经济相对发达;乙村地处偏远 山区,人均耕地面积最小,广泛种植楠竹,经济落后;丙村地形 以丘陵为主,人均耕地面积最大,主要种植水稻和饲养生猪,是 典型的传统农业村。据此完成 5、6 题。
_政__治___、军事、_文__化___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第7页
小提示 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促使人口迁出的 推力因素和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都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或拉力因素,人口迁移是这些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人们做出迁移决策时,往往重点考虑 某种因素。
小提示 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考点2 人口迁移的影响 基础考点2 人口迁移的影响 基础考点2 人口迁移的影响
基础考点1 人口一迁移是及其必影响须因素改分析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13页
(1)据表中信息,对跨省人口流动状况的正确判断是( B )
A.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均衡
B.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
C.西部经济地带中云南流入人口最多
D.上海流入人口在直辖市中增速最快
(2)广东是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最主要原因是( D ) A.交通发达,出行方便
第8页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9 世纪以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到西欧、北美、 方向 从_欧__洲___到美洲、大洋洲
西亚、北非
以__集__团___性、大规模的移 从_发_展__中__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__籍__工__人__
特点
民为主
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3.2005 年和 2010 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B )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4.2013 年后该省( C )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第25页
解析 第 3 题,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经济欠发达, 大量人口外出务工,从而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故 B 项正确、D 项 错误。外出求学不会使人口在某年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外出旅游 不会改变居民常住人口的身份,故 A、C 两项错误。第 4 题,图 中显示,2013 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 0.7%以上。“同 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 0.6%~0.7%”,说明人口迁入率 增加,而以前安徽省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因此人口回流现象明显, 故 C 项正确、A 项错误。图中没有信息显示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 力缺口及老龄化问题,故排除 B、D 两项。
基础考点是1 必人口须迁移超及其越影响一因素定分析的行政界线。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考点2 人口迁移的影响 基础考点2 人口迁移的影响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5页
3.影响 (1)影响某一区域人口___机_械____增长。 (2)对迁出地、迁入地和迁移者本身产生不同影响。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推拉力理论
第18页
【方法技巧】 分析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 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 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经济因素是经常起决定作用的因 素。但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 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