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平滑肌瘤1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脏平滑肌瘤1例
发表时间:2013-08-13T09:48:56.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9期供稿作者:冯波彭国辉李秉诚何颂雄曹满超[导读] 本患者术前穿刺活检不能排除恶性肿瘤可能,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选择了根治性肾切除术。
冯波彭国辉李秉诚何颂雄曹满超 (青岛阜外医院 266400) 【中图分类号】R73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9-0230-01
一、临床资料
患者,女,47岁,因查体发现左肾肿物10天入院。
无腰痛不适,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无发热、寒战,无午后低热。
未行任何治疗,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铁蛋白1.02,血常规:血红蛋白84g/L,红细胞压积34.2%,血小板33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示45.8%,血生化示肌酐37。
既往有贫血病史,一直未找到病因。
B超:左肾内见大小约41mm×45mm 低回声包块,对肾盂有挤压,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周边血流信号较丰富。
CT平扫示左肾形态增大,内示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其内密度欠均匀,大小约40×36mm,CT值约15.39-38.98Hu,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
因患者对碘造影剂过敏无法行增强CT检查。
行肾脏增强MRI检查:左侧肾盂内见类圆形占位性病变,于T1WI呈等信号,增强呈不均匀轻度强化,其内可见片状无强化低信号区,大小约32×38×41mm,边界清,相邻肾实质受压变薄,左肾肾盂轻度扩张积水。
腹膜后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CT、MRI均不能排除肾细胞癌可能,于彩超引导下,局麻用肾穿刺活检针穿刺左肾肿瘤,取出病检样本三块,其中一份穿刺病理检查示:增生的粘液样纤维组织,细胞呈梭形和星芒状,有轻度异型性,可见迂曲血管,不能除外低度恶性粘液纤维性肿瘤。
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行后腹腔镜左肾肿瘤根治术,术中见左肾中部、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外侧一约40×40×40mm灰白色肿物,包膜完整,局部粘连轻,与肾盂联系紧密无法单独行肿瘤切除,则行左肾摘除。
术后免疫组化:SMA(+),Vimentin(+),Des区域(+)。
病理诊断:左肾平滑肌瘤。
术后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二、讨论
平滑肌瘤常发生于子宫、胃肠道、脉管壁等平滑肌丰富的脏器,原发于肾脏的平滑肌瘤较为罕见,但有报道显示肾脏平滑肌瘤占肾肿瘤的5%[1]。
肾脏平滑肌瘤起源于含有平滑肌细胞的部位,如包膜、肾皮质血管壁,多为实性,也可囊性或囊实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发生于肾皮质,较多见,肿瘤较小,单发,一般为尸检发现。
另一类较少见,肿瘤体积较大,单发,可引起临床症状[2]。
肾脏平滑肌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以腰痛、腰胀、腹部包块为主。
而彩超检查无特征性表现,CT检查对诊断价值相对较大,可有以下特征[3] : ①病变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 ②没有肾外浸润或转移表现; ③病变常位于肾包膜、包膜下或肾盂。
与平滑肌瘤相比,平滑肌肉瘤常常具有以下引起警惕的大体特征: (1) 肿块较大(平均直径8 cm) ; (2) 边界不清楚; (3) 切面不隆起,黄色,质软无弹性,无漩涡结构; (4) 有出血和坏死。
本例肾脏平滑肌瘤因单位查体发现, 左肾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其内密度欠均匀,肿瘤较大,位于左侧肾盂内,边界清楚,无其他症状。
肾脏平滑肌瘤术前诊断相对困难,很难与肾细胞癌鉴别。
手术是目前确诊并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曾有报道此类手术选择保留肾单位的术式。
本患者术前穿刺活检不能排除恶性肿瘤可能,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选择了根治性肾切除术。
对于这类患者术前更加明确的诊断方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Xopell JM. The incidence of benign renal nodules (a clinicopat ho2logic study) [J] .J Urol,1971,106 (4) :5032506.
[2] Fishbone G, Davidson AJ .I.eiomyoma of the renal capsule[J].Ra2 diology.1969.92 (5) :100621007.
[3] Steiner M ,Quinlan D , Goldman SM ,et al. Leiomyoma of t he kid2ney :presentation of 4 new cases and t he role of computerizedtomography[J] .J Urol ,1990, 143 (5) :9942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