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作业52分子动理论内能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52 分子动理论内能
一、选择题
1.(多选)(咸阳四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扩散现象表明了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布朗运动的实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E.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运动,它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选项C错误;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D错误.答案:ABE
2.(多选)(邯郸一中一模)近期我国多个城市的PM2.5数值突破警戒线,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京津冀地区,雾霾笼罩,大气污染严重.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危害人体健康,矿物燃料的燃烧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
C.温度越低PM2.5活动越剧烈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
E.PM2.5中小一些的颗粒的运动比大一些的颗粒更为剧烈
解析:“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尺寸远大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故A错误;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故B正确;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温度越高,空气分子对颗粒的撞击越剧烈,则PM2.5的运动越激烈,故C错误;导致PM2.5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矿物燃料的燃烧,故应该提倡低碳生活,就可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故D正确;PM2.5中小一些的颗粒,空气分子对其
撞击更不均衡,故运动比大一些的颗粒更为剧烈,故E正确.
答案:BDE
3.(大连模拟)(多选)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mol,摩尔体积为V mol,密度为ρ,每个分子
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 m 和V 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不可表示为( )
A .N A =M mol m
B .N A =ρV mol m
C .N A =V mol V 0
D .N A =M mol ρV 0
解析: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
M mol m =ρV mol m =V mol V ,其中V 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有的体积,而V 0是气体分子的体积,故A 、B 正确,C 错误;D 中ρV 0不是气体分子的质量,因而也是错误的.
答案:CD
4.(湖北襄阳调研)(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体放出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增大
B .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可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 .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 ,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 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 A =V V 0
解析:气体放出热量,若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可能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增大,选项A 正确;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是能反映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B 正确;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随着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增大,选项C 正确;对于气体分子,依据每个气体分子所占空间的体积估算分子数目,但不能根据每个气体分子的体积估算分子数目,选项D 错误.
答案:ABC
5.(福建南平模拟)如图52-1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系原点O ,只在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作用下,乙分子沿x 轴方向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 p 与两分子间距离 x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52-1
A .乙分子在P 点(x =x 2)时加速度最大
B .乙分子在P 点(x =x 2)时动能最大
C .乙分子在Q 点(x =x 1)时处于平衡状态
D .乙分子在Q 点(x =x 1)时分子势能最小
解析:由图可知,乙分子在P点(x=x2)时,分子势能最小,此时分子处于平衡位置,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选项A错误;乙分子在P点(x=x2)时,分子势能最小,由能量守恒定律知,分子的动能最大,选项B正确;乙分子在Q点(x=x1)时,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分子引力小于分子斥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在Q点分子不处于平衡状态,选项C错误;由图可知,乙分子在Q点时分子势能为零,大于分子在P点的分子势能,因此在Q点时分子势能不是最小,选项D错误.
答案:B
6.(河南名校联考)(多选)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同时存在
B.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C.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力一直做正功
D.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E.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可能存在分子势能相等的两个位置
解析: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A正确;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B正确;若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间距,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则随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力做负功,C错误;若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间距,则随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增大,D错误;若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间距,则随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可能存在分子势能相等的两个位置,E正确.答案:ABE
7.(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某固体物质的摩尔质量、密度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计算出分子大小
B.布朗运动表明组成微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已知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分子质量,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D.物体运动的速率越大,其内部的分子热运动就越剧烈
E.温度是描述热运动的物理量,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时,两系统的温度一定相等
解析:已知某固体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算出物质的摩尔体积,再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就能计算出分子体积,进而计算出分子大小,选项A正确;布朗运动表明微粒周围液体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不能表明组成微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选项B错误;已知某
物质的摩尔质量M 和分子质量m ,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M m
,选项C 正确;物体内部的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率无关,选项D 错误;两系统达到热平衡时,两系统的温度一定相等,选项E 正确.
答案:ACE
8.(多选)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越低,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小
B .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有关,是物体内能的一部分
C .物体温度升高,则该物体内所有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大
D .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也是其内能的一部分
E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解析: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故温度越低,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小,故A 正确;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有关,是物体内能的一部分,故B 正确;分子的平均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统计规律,温度升高时单个分子速率变化情况是不确定的,故C 错误;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是机械能,故D 错误;物体的内能取决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故E 正确.
答案:ABE
9.(云南昭通质检)(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B .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C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大
D .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
E .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不是状态量,选项A 错误;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等有关,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大,选项B 、C 正确;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温度一定相等,内能不一定相等,选项D 错误;由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可知,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E 正确.
答案:BCE
10.(多选)如图52-2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 与两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曲线.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图52-2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势能E p最小
D.在r由r1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
E.在r由r2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解析: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最小值对应分子平衡位置,即r2处为平衡位置,当r>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r<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选项B正确,A错误;当r=r2时,分子间势能E p最小,选项C正确;在r由r1增大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由r2继续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选项D错误,E正确.
答案:BCE
11.(六安一中模拟)(多选)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就一直减小
E.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解析: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内能不一定大,选项A正确;外界对物体做功,若物体同时散热,物体内能不一定增加,选项B错误;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选项C正确;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选项D错误;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E正确.答案:ACE
12.(2017年高考·北京卷)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
C .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D .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
解析: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B 选项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与物体的宏观速度无关,A 选项错误,C 选项正确;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但不是每一个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增大,D 选项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郑州模拟)很多轿车为了改善夜间行驶时的照明问题,在车灯的设计上选择了氙气灯,因为氙气灯灯光的亮度是普通灯灯光亮度的3倍,但是耗电量仅是普通灯的一半,氙气灯使用寿命则是普通灯的5倍,很多车主会选择含有氙气灯的汽车,若氙气充入灯头后的容积V =1.6 L ,氙气密度ρ=6.0 kg/m 3.已知氙气摩尔质量M =0.131 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1023 mol -1.试估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灯头中氙气分子的总个数N ;
(2)灯头中氙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解析:(1)设氙气的物质的量为n ,则n =
ρV M , 氙气分子的总数N =ρV M
N A ≈4×1022 个. (2)每个氙气分子所占的空间为V 0=V N
设氙气分子间平均距离为a ,
则有V 0=a 3,
即a =3V N
≈3×10-9 m. 答案:(1)4×1022个 (2)3×10-9
m
14.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V =1.0×103 cm 3.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 3、摩尔质量M =1.8×10-2 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1023 mol -1.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 ;
(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 .
解析:(1)水的摩尔体积为V0=M
ρ

1.8×10-2
1.0×103
m3/mol=1.8×10-5 m3/mol,水分子数:N
=VN A
V0

1.0×103×10-6×6.0×1023
1.8×10-5
个≈3×1025个.
(2)建立水分子的球体模型有
V0
N A

1
6
πd3,可得水分子直径:d=
36V
πN A

36×1.8×10-5
3.14×6.0×1023
m≈4×10-10 m.
答案:(1)3×1025个(2)4×10-10 m
- 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