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摘要:本文对于潘天寿花鸟画作品中构图的立意、用笔、墨色、审美意蕴的现代性
进行了主要探讨:其画作构思独特,构图生动,蕴动于静,造型形式多样,作品笔墨空灵,拙趣横生,他成功地实现了传统花鸟画构图审美范式的突破。
关键词:潘天寿;花鸟画;艺术特点
一、立意奇巧,构图别致
立意是指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之前,对作品主题的意图表达与形象提炼结合而进行的典
型的思维活动。
立意的高低关系到作品格调的雅俗高下。
立意能够反映出作画者的思维特
点和认识深度,这也是绘画创作中的基本问题之一。
通过对潘天寿的花鸟作品的研究,我
们可以看出,潘天寿花鸟作品的立意之美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造势与破险
潘天寿先生的花鸟画作品构思巧妙,立意深远,常借奇巧的构图形式来表达高远的立意。
我们看潘天寿先生的小品画就有这样的处理方法:他的画面形成了纵横、高低的不同
的对比关系,表现出了画家出奇制胜的想象力、对平凡事物内在感情的体察力,同时也展
现了对画面形式感的准确把握能力。
潘天寿先生的花鸟画,多数是从险处、绝处构思,最
终形成造势与破险的立意格局。
如在他的作品《露气》中,表现了墨与色的交融、点与面
的对比、物象空白的构成效果,体现了画家对画面形式美规律的把握以及超凡的作品构图
能力。
(二)山水融入花鸟,形式新穎
绘画作品的构图,是作者通过艺术的手段将构思在头脑中的艺术形象,有条理地呈现
到画面上的过程。
构图是花鸟画创作重要的步骤之一,潘天寿先生的花鸟画构图风格多样,形式丰富,欣赏他的花鸟画,观者很难明确地说,到底是山水画,还是花鸟画。
潘天寿所
画花鸟作品,多以近景山水入画,配以乱草丛篁,山花野卉,这与传统的中国花鸟画有着
很大的区别。
这种另辟蹊径的创作方式使灵动活泛的花鸟与辽阔高远的山水意境相结合,
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传统花鸟画的表现样式。
在他的作品《雁荡山花》中:把山中的树景、
鸟的飞动形态、具有野趣的山草巧妙地融为一体,表现出山川的新境地,成功地再现出了
雁荡山的山花之美。
艺术的美,在于艺术家独特的审美发现。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世界
上的美在于发现,而不是没有美的存在。
不同的视角即会产生多样的美。
潘天寿先生在
《山泉》这幅画中,用实体的山形与画面的构图一边形成粗细的对比,又以山体中点缀的
小花表现出清新、自然的野趣,表达出画面动态的美感。
[4]这种常见的题材入画难免有
蹈旧之憾,但他在作品《松下观瀑图》中,潘天寿先生在取景时不是选全景入画,而是以
瀑布一角的松、水入画,将动静结合、对比鲜明的两种物象融入画面,造成强烈的视觉冲
击感,使画面的形式美感得以丰富。
二、用笔虚灵,墨色浑然
西方绘画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的空间。
中国画的造型语言是点线面以及变幻多端的色
与墨,而用笔是作品表现的关键因素,潘天寿先生用笔老辣,笔力强劲,用笔方圆结合,
中侧并用,注重强化线条的粗细对比,用丰富多变的用笔表达画面多样的形式特征。
如他
的作品《秋风红菊》,表现出了画家高超的绘画虚实处理技巧:巧妙利用烘托日光映照下
的之江江面,以浓墨在江中点出点点白帆,形成黑白鲜明的对比,绝妙地再现了之江辽阔
壮丽的雄伟景象。
(一)笔调尚虚
灵便美也是潘天寿花鸟作品的显著用笔特点,这主要表现在用笔技巧的灵活掌握上,
潘天寿先生能将抒发感情、表现对象和展现功力巧妙地三结合。
他认为中国书法与绘画的
用线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先生书法技艺精湛,这使得他的绘画用笔与众不同。
[5]虚与实,在自然界的状态中,无所谓深浅不一,实际的情况是个人感觉的结果,它是自然物象作用
于我们视觉的一种特殊现象。
表现在绘画上,则是产生相生相济、对立统一的视觉效果。
骨气、骨力,体现了作品的阳刚气质。
潘先生作品用线所表现出的骨气美,与其性格是大
有关联的。
潘先生常在一波三折之间求作品的骨力与气质,他的用笔在使转提按、轻重徐
疾上变化最妙,体现了画家在用笔上善于用虚的高超技巧。
如在他的小品画作品《兰竹
石图》中,以兰竹交叉成的笔线为骨架,将竹子布列在画面一角,与瘦长型石块形成造型
上的强烈对比,使画面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张力,具有构成之美感。
(二)墨色交融
“用墨须求淡而能深厚,浓而不滞,枯而不涩,湿而不漶。
”墨与色的变幻在潘天寿
先生的花鸟作品中,同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作品善用浓墨,在色彩运用上清新脱俗、古朴艳丽,营造出独特的意境之美。
如在他的作品《雪山》中,用浓墨来展现八哥身
体的厚重,与线条勾勒的山石形成对比,画面物象紧凑时,观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将
要下雪天气的寒冷。
墨色的巧妙运用不但表现了作画者的审美感情,也丰富了画面的形式
意蕴和精神内涵。
中国花鸟画,笔墨的运用在明清时期就已臻于完善,墨色的恰当表现也
是花鸟画传达情意的重要形式,画面所反映的情趣是透过墨色的交相辉映来呈现的。
平凡
而简洁的物象在墨色的熏陶下产生了富有韵律的美感,也表现出了作品风格的多样化。
潘
天寿先生以奇特的构图立意、强劲的笔墨、生动的意态、淋漓的墨气开创了山水和花鸟画
相融合的花鸟画表现新天地,将自己的深刻感情注入了自然情境之中,使作品具有了强烈
的现代性审美意蕴。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潘天寿先生花鸟画构图审美意蕴的现代性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欣
赏他的作品,可以让你感受到雄伟奇特的自然之情,品格高尚的质朴之趣,超越时空的静
谧之美。
他的花鸟画章法谨严,构图穿插有度,险中见稳,风格大气磅礴,寓不凡于平凡
之中,独具构成与情趣之美感。
其风格洗练,用笔讲究骨力,潘天寿先生精通画论,传统
功力扎实,书法造诣极深,强调诗书画印的统一性,博取众家之长,独辟蹊径,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笔力苍古、墨色华滋的强烈个人风格。
参考文献:
[1]昝楠楠.潘天寿花鸟画的美学特征初探[J].当代艺术,2009,(3):26-28.
[2]鲁海燕.对潘天寿绘画艺术的理解[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7):96-97.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