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物
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请将答案填在表格中)
1.一物体原来受到一个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个水平拉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A.立即停下来B.慢慢停下来
C.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无法判断
2.如图的几个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蚊子的口器很尖B.篆刻刀很锋利
C.破窗锤前段很尖D.铁轨铺在枕木上
3.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原上煮鸡蛋,水沸腾了很长时间,鸡蛋总是不熟,其原因是()A.大气压强小,水的沸点低
B.雪山脚下气温太低
C.炉火的温度低
D.水沸腾的时间太长了
4.如图,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一个重物,比较重物在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时钢丝的拉力,正确的是()
A.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静止时拉力最大
C.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小D.拉力一样大
5.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了力,一定会运动
B.物体在运动,一定是受到了力
C.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6.有一架飞机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每隔1秒钟从飞机上轻轻释放一小球,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当三个小球落至地面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三个小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应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A.B.
C.D.
7.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
A.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8.一本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9.有一长方方形木块,沿虚线竖直切去右半部,剩下部分对水平支承面(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是()
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B.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压力不变,压强减半D.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10.下列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
A.吹气时纸条向上飘B.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C.吹气时纸片向下凹陷D.吹气时A管中水面上升
1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运动场上看到到的一些场景。
他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乙图中百米冲线后运动员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丙图中运动员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单杠对他竖直向上的拉力和他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丁图中运动员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惯性最大
12.如图甲、乙两容器中装有高度相等的同种液体,两容器底面积相等,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压强,则()
A.F
甲=F
乙
,p
甲
=p
乙
B.F
甲
>F
乙
,p
甲
=p
乙
C.F
甲=F
乙
,p
甲
>p
乙
D.F
甲
<F
乙
,p
甲
<p
乙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4分)物理学中把作用在物体一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作用效果不仅跟的大小有关,还跟的大小有关,表示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
14.(5分)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有关,在不同
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15.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状态或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16.如图所示,向空矿泉水瓶内倒入热水后迅速倒出并盖紧瓶盖,瓶子变扁了,这是作用的结果;高山上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选填“高”或“低”),锅内水的沸点(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0℃。
17.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科学家完成的,1标准大气压等于Pa=mm水银柱。
18.(1分)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
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如图),该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
,则:P
甲
P
乙
.(填
“>”、“<”、“=”)
19.(1分)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并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
20.我国自行研制的舰载多用途歼﹣15战斗机,成功起降在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上,如图右所示。
歼﹣15在航母上起飞,飞机机翼的上部是弧形,在起飞时流过机翼上方的气流速度(大于/小于)下方气流速度,因此在其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形成对机翼向(上/下)的压力。
21.遇到冰冻天气,某大桥上汽车追尾事故频发,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另一方面,当路面结冰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变,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长。
22.(1分)如图所示,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解答题(共42分)
23.(8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利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和小车,如图所示。
(1)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开始下滑,使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部分时大小相等。
(2)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其中(a)、(b)两项内容补充完整。
(3)牛顿第一定律是由此实验直接得来的吗?。
24.(10分)如图所示,小雨同学用U型管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1)实验前先检查U型管压强计左右两液柱是否,然后用手轻轻按压橡皮膜,如果两液柱没有出现高度差,说明U型管压强计存在问题。
(2)实验1可以探究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的关系。
(3)综合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可以初步得出:。
25.(8分)将一质量为7.9千克的正方体实心铁块放在面积为1平方米的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多大?(g取10N/Kg,铁的密度为7.9g/cm3)
26.(8分)如图所示是中国冰壶队参加2014年索契冬奥会时的一个情景。
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约为20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2×102cm2,冰壶的体积约为8×103cm3.(g取10N/Kg)求:
(1)冰壶的密度;
(2)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
27.(8分)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
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
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八年级(下)第二
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请将答案填在表格中)
1.一物体原来受到一个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个水平拉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A.立即停下来B.慢慢停下来
C.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无法判断
【分析】当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合力方向一致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反时,物体将做减速运动。
【解答】解:撤去拉力,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力作用,而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物体做减速运动,直到静止。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应明确,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0,则可由二力平衡求得摩擦力,当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2.如图的几个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蚊子的口器很尖B.篆刻刀很锋利
C.破窗锤前段很尖D.铁轨铺在枕木上
【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解答】解:A、蚊子的口器很尖,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B、篆刻刀很锋利,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C、破窗锤前段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扎进去,不符合题意。
D、用枕木垫在铁轨上,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知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会解释生活中的实际现象。
3.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原上煮鸡蛋,水沸腾了很长时间,鸡蛋总是不熟,其原因是()A.大气压强小,水的沸点低
B.雪山脚下气温太低
C.炉火的温度低
D.水沸腾的时间太长了
【分析】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解答】解:
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山上煮鸡蛋,水沸腾了很长时间鸡蛋还是不熟,这是因为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气压低,沸点降低,所以不易把鸡蛋煮熟。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压与海拔高度以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4.如图,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一个重物,比较重物在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时钢丝的拉力,正确的是()
A.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静止时拉力最大
C.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小D.拉力一样大
【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分析重物的受力情况,则由二力平衡可得出三种情况中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解答】解:物体无论是静止还是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我们都称之为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重力及钢丝绳的拉力,故由二力平衡可知,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平衡状态的理解,要求明确只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即处于平衡状态。
5.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了力,一定会运动
B.物体在运动,一定是受到了力
C.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分析】(1)物体是否受力有两种情况:受力和不受力。
(2)物体受力时,可能受平衡力和非平衡力。
物体受到平衡力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变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解答】解:A、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可能是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不符合题意。
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在不受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不符合题意。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在不受力时,可能是静止的,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的。
不符合题意。
D、物体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是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
作用。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1)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3)物体不受力和受平衡力时,都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
6.有一架飞机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每隔1秒钟从飞机上轻轻释放一小球,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当三个小球落至地面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三个小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应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A.B.
C.D.
【分析】根据惯性知识,可以判断三个小球在脱离飞机落下后跟飞机竖直位置的关系,因此就容易
判断其位置的变化了。
【解答】解:飞机沿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从飞机上轻轻释放一只小球,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继续向前飞行,三个小球在下落过程中,都是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小球受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同时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故三个小球下落时,在同一竖直的直线上。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典型的情景考查了惯性的知识,在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到惯性的存在以及重力的存在,同时要注意其前提:不计空气阻力。
7.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
A.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运动的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的要保持静止状态。
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结合惯性的知识加以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A、景区边立有“水深危险”是为了防止人游泳时发生危险,符合题意;
B、当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由于惯性车仍要向前运动,雨天,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车就更
不易停下来,所以要慢行。
这与惯性有关;
C、保持车距的目的是防止前面的车刹车时,后面的随之刹车,由于惯性后面的车仍向前运动,如果
距离过近,容易撞上前面的车。
故与惯性有关。
D、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急刹车时,人体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撞击车体而对人造成伤害。
故与惯
性有关。
故选:A。
【点评】惯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在对惯性的考查时,经常将其与交通方面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如:车辆的限速、限载、保持车距等。
8.一本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A、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二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符合题意;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二力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因此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B不符合题意;
C、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二力大小不相等、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二力不是平
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二力方向相同,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判断,在不知道二力三要素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二力平衡的定义判断,即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9.有一长方方形木块,沿虚线竖直切去右半部,剩下部分对水平支承面(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是()
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B.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压力不变,压强减半D.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分析】在水平地面上,木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切去一半后,重力减半,对地面的压
力减半,受力面积减半,根据公式P=可求剩下的一半木块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解:∵在水平地面上,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F=G,
∵竖直切去一半后,G变小减半,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减半;
竖直切去后,地面的受力面积也减半,
∵p=,
∴木块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故选:D。
【点评】对于方形均匀物体:p=====ρgh,可见对桌面压强仅物体密度与h有关,而与粗细无关。
10.下列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
A.吹气时纸条向上飘B.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C.吹气时纸片向下凹陷D.吹气时A管中水面上升
【分析】(1)从纸条上方和下方空气的流速和所受压强的大小去考虑即可解决;
(2)当用口吸吸管时,口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饮料进入口中。
(3)掌握纸片上方和下方的空气流速和压强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当用嘴向B管中吹气时,致使A管上方的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在A吸管中上升。
【解答】解:A、将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飘起来。
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符合题意。
C、用嘴在纸片下面吹气时,纸片下方的空气流速加快,下方的压强小于上方的压强,故纸片向下凹
陷,不符合题意;
D、当用嘴向B管中吹气时,致使A管上方的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在A吸管中上升。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1)大气压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吸盘、抽水机、呼吸、吸管吸饮料等都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2)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问题。
(3)本题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1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运动场上看到到的一些场景。
他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乙图中百米冲线后运动员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丙图中运动员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单杠对他竖直向上的拉力和他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丁图中运动员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惯性最大
【分析】(1)物体的运动并不是由力来维持的,物体之所以停止运动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解答】解:A、甲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该选项说法错误;
B、乙图中百米冲刺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她具有惯性而造成的,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
性作用,该选项说法错误;
C、丙图中运动员做引体向上,受到单杠对他的拉力和重力的作用,因为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所以
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丁图中运动员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运动员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选项是不正
确的。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二力平衡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等多个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综合性,难度不大。
12.如图甲、乙两容器中装有高度相等的同种液体,两容器底面积相等,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压强,则()
A.F
甲=F
乙
,p
甲
=p
乙
B.F
甲
>F
乙
,p
甲
=p
乙
C.F
甲=F
乙
,p
甲
>p
乙
D.F
甲
<F
乙
,p
甲
<p
乙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同种液体的液面高度相同;
所以根据p=ρgh可知,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和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已知两容器底面积相等,由p=可得,则F
甲=F
乙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压强定义式的理解和运用,对公式和定义的理解和应用是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4分)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一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表示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压强。
【分析】根据压力的概念、压力的影响因素、压强的物理意义来填空。
【解答】解:压力的定义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注意是“垂直”而不是“竖直”;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两个因素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
故答案为:垂直;压力;受力面积;压强。
【点评】要求掌握压力的定义、影响因素、压强的物理意义,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14.(5分)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分析】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不同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解答】解: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并且压强随液体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压强;相等;增大;液体密度;越大。
【点评】此题考查了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要根据实验现象理解压强的特点,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15.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方法主要是看这个物体是否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只要是处于这两种状态的物体一定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解:当物体出于平衡状态时,即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它不受力或者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故答案为: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点评】考查平衡状态和二力平衡概念的记忆情况,是一道基础题。
16.如图所示,向空矿泉水瓶内倒入热水后迅速倒出并盖紧瓶盖,瓶子变扁了,这是大气压强作用的结果;高山上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低(选填“高”或“低”),锅内水的沸点小于(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0℃。
【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通过比较矿泉水瓶内压强和外界大气压强的大小,当大气压大于矿泉水瓶内压强时,矿泉水瓶将被大气压压扁;
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水的沸点越低。
【解答】解:因为倒出热水的矿泉水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扁了,因此该现象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高山上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低。
普通锅锅内水的沸点小于100℃。
故答案为:大气压;低;小于。
【点评】此题结合生活事例考查了大气压强和力的作用效果,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应用,考查的是基础知识,是一道基础题。
17.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完成的,1标准大气压等于 1.013×105Pa=760mm水银柱。
【分析】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完成的,1标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便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值,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求出其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