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雾化吸入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雾化吸入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董延君
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2期
摘要:目的观察经雾化吸入麻醉后行纤维支气管检查麻醉效果。

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4年8月行纤支镜检查的102例患者。

分为:A组,经口腔雾化吸入利多卡因麻醉,共54 例;B组,经传统口鼻咽喷雾麻醉,共48 例,观察、统计麻醉效果、麻醉用药量、一次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

结果 A组、B组利多卡因用量平均为15 ml和20 ml,平均检查操作时间分别为32 min和40 min,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8%和81%,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超声雾化吸入麻醉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诊疗手段。

良好的麻醉效果、护理是影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减少并发症的前提和关键。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国内多选择局部麻醉方式患者检查过程中通常采用口鼻咽喷雾麻醉、雾化吸入麻醉为主。

为了探讨经雾化吸入麻醉后行纤维支气管检查麻醉效果。

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纤支镜检查102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纤支镜检查102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有54例,患者经口腔雾化吸入麻醉,患者中男40例,女14例,年龄为44~79岁,平均年龄为(56.5±0.8)岁;B组有48例,患者经过口鼻咽喷雾麻醉,患者中男38例,女10例,患者年龄为40~66岁,平均年龄为(56.7±0.8)岁。

两组患者对其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完全知情,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取坐位,仰头直颈,使鼻咽、口咽、喉咽及气管呈一垂直通路。

采用装入2%利多卡因雾化器5 ml置于患者口腔,嘱患者配合,边用嘴深吸药液边用鼻呼气,10~15 min内吸完全部药液。

B组取坐位,采用传统手捍口鼻咽部喷雾,2%利多卡因药液经口、鼻喷入,喷入时嘱患者配合用口、鼻深吸气,每次喷5下,隔5~8 min喷下1次,共喷3~5次,以患者舌根部麻厚不适感视为有效。

两组必要时术中直视下根据需要追加适量的2%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总用量不超过400 mg(2%利多卡因20 ml)。

术中监测心率、血压、SPO2。

给予氧气吸入,以维持SPO2在90%以上。

1.3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资料进行SPSS16软件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将得到数据通过t方法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则采用n表示,并进行χ2检查,实验结果P
2结果
2.1两组麻醉过程中操作时间及药物总量比较本次研究中,A组平均操作时间约为32 min,操作过程中药物追加1次,药物剂量为10 ml;B组平均操作时间约为40 min,平均追加药物3次,平均用药量15 ml(P
2.2两组麻醉效果比较本次研究中A组麻醉效果良好率为76%,高于B组(23%),A组22%一般,1%差,均低于对照组(58%,19%),见表1。

3讨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检查手段,但是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良好的麻醉是保证患者检查成功的关键和前提。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局部气管内滴入法、口咽喉部喷雾法、环甲膜穿刺法、超声雾化表面麻醉法等。

如果不能充分麻醉,插入支气管镜将引起恶心、呕吐、声门开放不良、剧烈咳嗽、支气管痉挛,影响支气管的插入,增加操作难度,加重患者负担,甚至诱发严重不良反应。

因此,包括深部,甚至2~3级支气管粘膜上皮的充分麻醉至关重要。

有文献报道,与喷雾麻醉相比,超声雾化产生的雾粒直径仅为1~5 μm,深吸气可进入各级支气管、肺泡,并使药物颗粒与呼吸道粘膜广泛接触,均匀分布。

本文回顾了临床上常用的两组麻醉方式对患者检查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A组平均操作时间约为32 min,操作过程中药物追加1次,药物剂量为10 ml;B组平均操作时间约为40 min,平均追加药物3次,平均用药量15 ml(P
参考文献:
[1]梁建玲,王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各种雾化麻醉方法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4.
[2]高得伟,刘长庭.纤支镜诊断治疗[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3]尤兰华,栗琳,王珑.利多卡因雾化麻醉行纤支镜检查100例临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069.编辑/张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