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3.1 元素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元素
案例一 导学设计案例
探究点一 元素的概念
无论是氧分子中的氧原子还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都是8,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同样,将质子数为6的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什么是元素?你认为什么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是以质子数(核电荷数)为标准对原子进行分类,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一种元素不同于其他元素的根本区别也是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下列化学变化,填写表格。
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 (S) (O 2) (SO 2) (1)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 (H 2O 2) (H 2O) (O 2)
(2)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和元素的种类都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质量分数)
生物细胞中的元素组成
在地壳中含量较多的是什么元素?你能想办法按顺序快速地记住它们吗?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依次为氧、硅、铝、铁、钙,可巧记为“养龟用铝和铁盖住”。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其次是碳、氢、氮、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你能找出哪些是金属元素,哪些是非金属元素吗?判断的方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判断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其元素名称汉字的偏旁来判断:金属元素一般带有“钅”字旁(汞除外);非金属元素一般带“石”字旁或“气”字头。
二是根据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判断:一般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只有一个电子层是2个)的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是金属元素的原子(除去氢、氦、硼三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个的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还有氢原子和硼原子)。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什么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一般相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探究点二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以氢气(H2)、铁(Fe)、氯化钠(NaCl)为例,描述物质的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组成与构成分别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描述物质的,经常用到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
①从宏观角度讲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可描述为“某物质是由某元素组成的”;②从微观角度讲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可描述为“某物质是由某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③分子的构成用原
子来描述,即“某分子是由某原子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通过展示实物图片、图表等,学生是否感受了元素的存在,理解了元素这一概念?
2.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和原子之间的关系后,学生能否正确运用“元素”“原子”来表述物质的组成或构成?
3.本节课还有哪些知识没有讲到位?
案例二教学过程简案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接触了一些
元素,请说出你知道的化学元素名
称。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有两千多万
种的物质,也是由100多种基本成分
相互组合形成的,这些基本成分被我
们称为元素。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有关元素的知识。
学生回答:
氢、氧、碳、磷
等。
从已有知识入手,
自然且便于理解。
(续表)
活动探究4 【过渡】书写几个字:氦、氧、氢、碳、铁、
溴,引导发现元素汉字偏旁与它们组成单质
的种类或状态之间的联系。
【板书】四、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观察偏旁与
它们组成的
单质种类状
态之间的联
系,并将元
素分类,一
起整理。
让学生发现
规律,应用
规律。
归纳小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0图3-18“多种多样
的物质及其组成”。
阅读。
引导理解记
忆。
布置
作业
当堂完成教材P65“练习与应用”第2题。
练习。
巩固本节内
容。
案例三PPT教学案例
详见光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