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
作部门分工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百色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5.04.02
•【字号】百政发〔2015〕8号
•【施行日期】2015.04.0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
分工的通知
百政发〔2015〕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百色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做好2015年政府工作,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现将《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按部门分工通知如下(列在分工项目首位的为牵头单位,其他为主要参加单位)。
一、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突破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突破1000亿元。
(市发展改革委、统计局等)
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等)
3. 财政收入增长4%。
(市财政局、地税局、国税局等)
4.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市商务局等)
5. 万元GDP能耗与上年持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之内。
(市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局、工业和信息化委等)
6.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
(市卫生计生委等)
7. 城镇化率达44%。
(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统计局等)
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市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农业局、扶贫办、水产畜牧兽医局等)
9.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
10.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市物价局等)
(二)大力培育新增长点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1. 把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关键。
全力推进重点产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棚户区改造、生态环保、商贸物流、社会民生等领域重大项目,特别是抓好市层面以上统筹推进的500项重大项目,服务好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推动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落地。
加大投资要素制约攻坚力度,着力提升用地、用矿、环评、资金、能源、交通等保障水平。
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围绕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规划,积极策划和促成一批重大项目。
(市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委、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等)
2. 把新项目投产和企业复产作为稳增长的基础。
统筹推进市级层面80个重大投产项目,重点抓好煤电铝一体化自备电厂等在建项目竣工投产,抓好蓝星化工钛白粉技改、靖西叠岭水泥粉磨站等新投产项目达产满产。
推进银海铝业15万吨、信发铝16万吨电解铝产能恢复生产,推进田东石化尽快复产,促进铁合金企业满负荷生产。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国资委等)
3. 把实施“企业培育提升行动计划”作为稳增长的动力。
加快推进“百十亿元企业工程”和“企业上规模工程”,推动石材、木材、茶叶、制酒等行业企业整合重组,力争新增十亿元企业2家以上、亿元企业5家以上,新增规上企业20家
以上。
大力发展小微企业,新增微型企业760家。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统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
4. 把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作为稳增长的支撑。
加快发展旅游、文化、家政、养老、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大力培育移动消费、信息消费,争取建设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
充分利用百色红色资源,发展会议经济。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办好百色汽车交易会、房博会、农业与工程机械交易会等会展活动,新增汽车4S店6家以上。
培育发展限上企业,力争每个县(区)新增培育限上企业2家以上。
进一步提高中低居民收入。
(市商务局、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财政局、统计局等)
5. 把提升对外贸易水平作为稳增长的着力点。
加快发展边境贸易,新增培育进出口超5000万美元的边贸龙头企业3家。
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新增培育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贸易龙头企业2家、农产品出口企业2家。
加快龙邦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申报工作。
加快百色海关、百色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联检部门的筹建工作,积极推进设立百色内河口岸前期工作。
(市商务局,龙邦海关,龙邦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
(三)创新驱动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1.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控制发展氧化铝,创造条件发展液态铝,大力推进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建设,确保广西苏源、百矿集团煤电铝项目尽快投产,推进信发铝自备电厂第二台机组、中铝广西分公司、泰吉铝业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发展铝深加工,大力发展精铝、高纯铝、轨道交通用铝、锻造铝轮毂等高
端铝产品,加快发展非冶金化学铝产业,提高尾矿综合利用水平。
加快田东石化股权划转,尽快实现复产;推进锰冶炼企业整合,大力发展锰精深加工;推进金精矿多元素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加快发展木材、竹材等农林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矿山机械、农用机械等制造业。
加大碳酸钙、铝锰基等新材料开发力度,抓好生物科技、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推进5个A类园区扩容提级,争取新山、田东石化园区升级为自治区级园区,加快百色平果、百色隆林等市县共建园区建设,加快百色-文山州、百色-黔西南州等跨区域经济合作园区建设。
力争全部工业总产值达1335亿元以上,推进“再造一个工业百色”建设。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百色工业园区管委会、百色新山铝产业园区管委会等)
2. 打造生态高效农业。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确保粮食种植面积411万亩、产量114万吨以上。
充分发挥各县(区)潜力,加强“南菜北运”基地建设,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80万亩、产量360万吨;芒果新种24万亩,水果总产量突破100万吨;推进“双高”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甘蔗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产量480万吨;茶叶面积稳定在37万亩、产量5.3万吨;新扩种桑园3万亩,鲜茧产量突破25万担;大力发展中草药产业,深入实施“田七回家”工程,做好产、供、销各环节服务,确保生产效益。
进一步做优做强林下养鸡产业,大力发展牛羊规模化养殖和大水面渔业,林下养鸡稳定在1亿羽,新增牛羊规模养殖场(小区)400个、集约化网箱养鱼2000箱,力争肉类总产量达30万吨、水产品15万吨以上。
推进特色产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制订完善有关生产技术标准。
深入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
发挥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新培育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0家以上、自治区级10家以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50家以上,新发展家庭农
场50家以上。
加快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每个县(区)建成一个以上示范区。
(市农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发展改革委、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商局、质监局等)
3. 推动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深入实施旅游业赶超跨越三年行动计划。
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强化旅游产业统一规划。
加快推进百色起义纪念园、乐业天坑群、靖西大峡谷景区创5A工作。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推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名镇(乡)建设,加强旅游六大星级体系建设。
办好“百色旅游年”系列活动。
推进百色一号专列配套项目和“南菜北运”项目建设,确保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期竣工投入使用。
加快城市综合体建设。
加快一批专业市场建设。
积极推进城乡市场体系建设。
加快龙邦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确保一期项目年内建成投入使用。
用活用足国家民贸民品优惠政策,发展壮大民族经济。
建设阿里巴巴百色产业带、淘宝百色特产馆等电商平台,加快新兴流通业态发展。
(市发展改革委、物流办、旅游局、商务局、民委、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国土资源局等)
4.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
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各1家。
推进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器、科技服务小院建设。
发展一批“两化”融合试点企业。
深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
大力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增强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加强铝工业关键共性技术和新产品开发。
加快特色优势农业标准化建设,年内成立“广西芒果研究所” 和“广西田七研究院”。
大力开展全民发明创造活动,全面实施专利倍增计划。
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建设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
整合各类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市科
技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农业局、质监局、财政局、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
(四)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1.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再清理下放规范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
全面实施工商登记“先照后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按照自治区部署及时全面清理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规范公共资源交易。
(市编办、法制办、工商局、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等)
2. 深化投融资和金融服务改革创新。
调整修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下放核准权限,减少、简化、整合前置审批及中介服务,提高投资审批效率。
扩大民间资本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吸引民间投资参与项目建设运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积极推动一批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企业到“新三板”挂牌上市。
探索设立市县(区)共建企业应急周转基金。
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百矿集团等重点企业的融资能力。
大力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打造农村金融改革升级版。
推动设立民营银行,探索设立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稳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提升百色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能力,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市发展改革委、金融办、工业和信息化委等)
3. 推进农村改革。
推广田东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经验。
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铺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
建设用地流转。
创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市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林业局、发展改革委等)
4. 推进园区发展改革。
推进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改革,加快“园镇一体化”规划工作。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百色新山铝产业示范园管委会等)
5.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
盘活财政资金存量,保障重点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
积极争取上级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清理规范各项财税优惠政策。
推广政府购买服务。
建立规范合理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
积极推进“营改增”和消费税等税收制度改革。
(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金融办、银监局等)
6. 稳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建立健全县(区)国资监管机构。
推进百色饭店、百色通用机械厂、华侨农场等一批企业改革。
推进田东石化总厂、广西建华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整合重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国企股份制改革,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支持百矿集团等企业实施战略性兼并重组。
选择有条件的企业,探索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市国资委、市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
7. 强化土地利用和供给管理。
调整完善市县土地总体规划,启动第三轮矿规修编工作。
加强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用地用矿保障。
深化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工作,多渠道争取项目用地指标。
严格落实耕地指标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有关政策
规定,制定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实施办法及奖惩制度。
建立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执行动态管理机制。
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市国土资源局、发展改革委员会等)
(五)加快提升开放门户区建设水平。
1. 积极推进区域合作。
制定落实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沿边开发开放重点工程。
加快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珠江-西江经济带,推进“南北钦防玉崇百”一体化进程。
深化与粤港澳的合作,推进两广项目合作和生态环境保护互动。
加强与周边地区对接,开展煤炭、电力、交通、旅游等合作,推动区域互联互通。
(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交通运输局、旅游局、环境保护局、扶贫办、商务局、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管委会等)
2. 加快沿边开发开放。
启动《百色沿边开发开放总体规划》编制,扎实推进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前期工作。
探索建设中越边境经济合作平台。
推动岳圩中越产业园、平孟商贸物流园、湖润新兴边民互市区新平台建设项目实施。
加快中国-东盟农产品自由贸易示范园区、百色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推进龙邦口岸升格为国际口岸,实现平孟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开放。
进一步扩大与越南高平省在国际道路客货运输、边境旅游等方面的合作成果。
(市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管委会、商务局、交通运输局、旅游局、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国土资源局、林业局、环境保护局,靖西、那坡县人民政府等)
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重点围绕优势产业、产业园区,创新招商方式,加强
项目包装,推进精准招商。
强化项目服务,改善投资环境。
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0亿元以上。
(市投资促进局、发展改革委等)
(六)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发展支撑能力。
1. 加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动南昆铁路二线百色段建设,做好黄桶至百色铁路前期工作,确保云桂高铁南宁至百色段年内建成通车。
大力推进“县县通高速公路”工程,加快崇左至靖西、马山至平果、河池至百色、靖西至龙邦高速公路建设进度,力争新开工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推进田林至西林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路网干线提级改造,实施18条604公里路网项目建设;实施“百村通畅工程”和县乡道联网工程,有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
加快推进右江航道提级改造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右江千吨级黄金水道年内全线通航。
做好百色巴马机场迁建、乐业支线机场项目前期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委、铁航办、国土资源局等)
2. 着力提高能源保障能力。
加快推进百色生态型铝产业区域电网建设,确保一期工程投入运行。
加快瓦村电站建设,推进八渡口电站前期工作,新建一批煤炭项目。
加快骨干输电线路和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
加强与贵州、云南等地的能源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投资开发煤炭资源,打造百色煤炭物流基地。
扎实推进“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水利局、物流办、新铝电力有限公司等)
3.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百色水库灌区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完成
项目立项报批。
抓好重点水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城乡供水联网联通、规模连片集中供水以及分散式供水工程。
完成列入抗旱规划的13座小型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开工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9座、小型水库7座。
恢复新增农田有效灌溉12万亩以上。
治理中小河流45公里。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平方公里。
全面解决27.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市水利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发展改革委员会等)
(七)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1.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
优化市、县、乡(镇)、村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加大力度开展村镇规划集中行动。
巩固“创卫”、“创园”成果,全面实现县县创建“广西卫生县城”目标,20%以上县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
推进各县创建国家、自治区级园林县城。
抓好农民三产用地的开发建设。
深入开展“两违”清理整治活动。
(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市政管理局、卫生计生委、国土资源局等)
2. 加快百东新区建设。
建成百色大道一期,实现全线通车;建成百东新区高速路互通及连线道路;加快百东路网一期建设进度,启动二期和三期建设,初步形成新区路网的框架。
加快广西百色干部学院、右医第二附属医院等项目建设。
开工建设星湖水系项目。
加快棚户区改造、生态移民小区、基层人员安居小区等保障性住房以及配套商品房项目建设。
开工建设西南林产业园、热带水果深加工及保鲜果蔬物流配送基地、桂西制药有限公司异地改造等项目。
加快“再建一座百色新城”建设。
(百东新区管委会、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国土资源管理局等)
3. 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
加快实施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危
旧房)和城中村改造。
完善龙景区和迎龙区路网、给水、供电等设施,重点抓好环岛一路、二路、火车站广场改造等项目建设。
实施东笋片区综合整治工程。
抓好右江沿岸综合整治工程、园博园B区提升工程建设。
(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市政管理局、房产局、铁航办、百投集团、右江区人民政府等)
4. 加快县域城镇化步伐。
推进百色大道二期建设,促进右江-田阳一体化,加快右江河谷城镇带建设。
深入实施大县城战略。
实施平果县、靖西县产城互动发展行动计划试点工作。
加快县域新区建设,拓宽县城发展空间。
推进“百镇示范工程”和村镇建设工作,推进重点镇建设。
推进一批民族乡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进城实现市民化。
(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发展改革委、百东新区管委会、公安局、民政局等)
(八)深入实施扶贫攻坚战。
1. 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加快实施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加强对口扶贫协作,整合资源,推进“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
面向特定人口,实现精准脱贫,确保当年脱贫的贫困户至少获得1项以上的项目扶持。
完善和落实扶贫绩效考评机制。
力争全年实现减贫17万人。
(市扶贫办、教育局等)
2. 抓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
全面完成506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确保95%以上农户有稳定增收项目,或转移就业劳动力1个以上,确保所有贫困村实现医疗、卫生、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
(市扶贫办、交通运输局、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文广新局等)
3. 大力实施产业扶贫。
深入推进全国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点。
加快实施金融扶贫“百千万工程”。
做好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开发一批特色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建设一批新的特色产业基地。
实施好“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发展壮大一批重点特色产业。
(市扶贫办、农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水利局、林业局等)
4. 大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
整合各类扶贫资金,推进建设一批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完善移民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文化配套。
支持符合条件的搬迁对象通过购买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等进行移民搬迁,引导贫困农民“下山进城入谷” ,确保年内扶贫生态移民搬迁1.7万人。
(市发展改革委、扶贫办、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林业局、房产管理局等)
5. 大力实施教育扶贫。
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扶贫工程和“雨露计划”,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农村贫困生资助项目。
改善贫困乡(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继续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程,办好“百川励志班”、“巾帼励志班”等扶贫助学班,扶持初中毕业未考入高中、高中毕业未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子女享受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对继续升入普通高中、考取高等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给予补助。
继续抓好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市扶贫办、教育局等)
(九)以生态经济为抓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 夯实生态建设基础。
深入实施百色生态市规划,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
建。
抓好“生态屏障”工程,推进“绿满百色”造林绿化工程,完成植树造林35万亩。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达标升级和管网建设,启动市区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建设一批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项目。
加快推进市区垃圾处理场二期项目,抓好县(区)污垃集中处理项目运营管理。
完成城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和饮用水源地标志工程建设。
加强农村水源林建设,实施好农村沼气池建设和改造工程。
(市环境保护局、林业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发展改革委员会、水利局、市政局等)
2.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抓好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制糖生态工业园区、石化产业循环园区建设。
大力推广农牧渔复合型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推广实施大田秸秆还田和食用菌生态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扎实推进百色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与人文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林业局、农业局、旅游局等)
3. 推进生态乡村建设。
深入开展“美丽百色·生态乡村”活动,集中力量打好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攻坚战。
坚持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则,结合生态村、生态乡(镇)创建和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搞好示范试点村屯建设。
力争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村40个。
(市乡村办、林业局、农业局、财政局、环境保护局、水利局、扶贫办等)
4. 扎实抓好节能减排。
加快推进生态铝、制糖、锰业、石化等行业构建循环利用产业体系。
推进燃煤锅炉改造、园区循环化改造等项目。
推进有条件的县城和工业园区锅炉煤改天然气工作。
下大力气推进重点行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
抓好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减排、城市机动车尾气减排、建筑施工粉尘减排,完成超标车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