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潭市20XX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卷
物理
考生注意:
本卷共6页,四道大题。

满分
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物理量:g = 10N/kg , ;■水=1.0 X 03 kg/m 3, c 水银=0.14 103 J/(kg C ) 可能用到的公式:W = FsQ =cm (t-t °) F = ;?gV 排 p =卬hF i xh=F2>l 2 P = UI 2
u F m
W 有
W = UI t G=mg Q =1 Rt I
p

=W - 100 %
R
S
V
vv 总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0XX 年6月5日,北京奥运火炬在湘潭传递,奥运冠军杨霞传递了第一棒。

她手握“祥 云”火炬的质量是
A . 985 mg
B . 985 g
C . 985 kg
D . 985 t
2. 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 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
A .分别是船和山
B .分别是山和船
C .都是船
D .都是山
3. 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 A •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 B •分别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 C .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D •分别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4. 将灯泡L 1 (“PZ220 — 25”)和灯泡L 2 (“PZ220 — 40”)串联后接入家庭电路中,则 A . L 1消耗的功率大B .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C . L 2消耗的功率大 D •通过L 2的电流大
5. 下列家用电器中,工作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 .电烙铁 B .电熨斗C .电风扇 D .电取暖器
6.
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
1所示,再将这五块玻 璃
a 、
b 、
c 、
d 、
e 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A. aB . b C . c D . d
7. 下列能源中,在使用时最安全、最清洁的是
&旧白炽灯在工作时,灯丝容易在最细处熔断,这是因为与相同长度的灯丝较粗处相比,
在灯丝最细处 A .电压最小
B .功率最小
C .电阻最大
D .电流最大
9. 小亮家的卫生间按图 2的电路安装了照明灯和换气扇,它们 A .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一定相等
A .煤气
B .核能
C .电能
D .太阳能
图1
图2
B. 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C. 只能各自独立工作,而不能同时工作
D. 只能同时工作,而不能各自独立工作
10. 6月4日 据中央电视台报导:高温超导磁悬浮商业营运列车将在湖北动工兴建,投资
金额达120多亿元。

在磁悬浮列车上,昂贵的超导材料主要用于制作
A .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
小丽采用了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 的密度:在水泥篮球场上,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
脚印。

接着她应 该测出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物理量,就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A .积雪的厚度 B .脚印的面积 C .脚印的深度
D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二、填空题(本题共24分,每空2分。

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16.
无人售票车上都安装了 “车载电视监控器” ,该
装置中的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透镜成实像。

17. 遇到冰冻天气,湘潭大桥上汽车追尾事故频发,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汽车在紧急刹车 时,由于
A .车箱
B .车轮
C .电磁铁
D .车灯和电热水器
11. 园艺师使用图3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为了更省力,应尽量
A .让树枝远离刀轴 B. 让树枝远离刀轴 C. 让树枝靠近刀轴 手握在刀柄的中间 手握在刀柄的末端 手握在刀柄的末端
D 让树枝靠近刀轴
O , 12.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
识分子。

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手握在刀柄的中间
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
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
A .现象:
B .现象:
C .现象:
D .现象:
花香扑鼻;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空
气中沙尘飞舞;推测: 注射器内的水很
难压缩; 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 13. 将纸带弯折,使两端对齐,卷成
住,然后向吸管内吹气,如图
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U 形,中间插一吸管,用拇指和食指将吸管和纸带夹
4所示,
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如 压垮。

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 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
冰柱 *
电线
C •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原冰柱后凝固成冰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干冰 15.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密度为已知)的原理,

4
汽车具有,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另一方面,当路面结冰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变,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长。

18. 铡刀在使用时的受力情况如图6所示,某学生在图6中分别作出了F1和F2的力臂L1
和L 2,其中的作法不对。

(选填“ L 1'、“L 2”、“L i 和L 2”)
19. 如图7所示,盛水烧杯放置在电磁铁上。

当闭合开关S 后,电磁铁A 端为极(选填“ N ”、 “ 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滑动时,烧杯中水面上仍然漂浮的空心小铁球所 受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
在八百多年前,我国就发明了图8这种流行于民间的玩具式走马灯,
它的工作原理和近
代的燃气轮机相同。

如果点燃走马灯内的蜡烛, 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将 (选填“向上运 动”、“向下运动”或“绕蜡烛旋转”) ,运动的热空气便推动纸风车和固定在转轴上 的纸马转动。

这种走马灯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能。

21•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 A 、B 两个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 、 60g ,
体积分别为16 cm '、12 cm 3。

实心球是球,它的密度是 g/ cm 3。

22. 若升旗手用20N 的拉力,通过定滑轮将重为 16N 的旗帜竖直匀速提升 10 m ,则拉力所 做的功
是J ,该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作图2分,共20 分)
23. 如图9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
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 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木
块对桌面的压强。

(均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24.
小强猜想:水滴开始下落的过程可能是
变速直线运动。

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实验:将米 尺竖直放置,滴管嘴与米尺的0刻度线平齐,如图10所示,当墨水刚从滴管嘴滴出时, 用数码照相机的摄影档(该相机摄出视频影像,每隔
0.05s 摄下一帧(即一幅)静态画
面),摄下该滴墨水自由下落的全过程;
接着在媒体播放器上逐帧观看拍下的静态画面,
发现第8帧画面上墨水才从滴管滴出,他从第 8帧画面开始,每隔2帧选出一张画面,
读出有关信息并填入下表中。

(1 )图11是小强选出的第14帧画面,请你根据该帧画面提供的信息完成下表的填写。

(2)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证明小强的猜想是(选填“正确”或“错误”
)。

该墨水下落
0.2s 的平均速度是 m/s 。

(3) 小强分析表中的数据, 无法确定水滴下落的距离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
进而
猜想:水滴下落的距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之间可能存在定量关系。

请你在答题卡的
图6
图7
纸凤
$
图1中,根据下表中的数据作出水滴下落的距离h与水滴运动时间的平方t2之间的关系图,由图象得到h与t2的关系是(选填“成正比”、“成反比”或“不确定”)。

25.
为了测定待测电阻 R x 的阻值,某同学设计并连接了如图
12所示电路,然后闭合开关S ,
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

为了查出电路中的连接问题, 他用一根导线将一端与电 源的负极e 相连,另一端依次与图中的
a 、
b 、
c 、
d 接线柱相连,当导线与 c 接线柱相
连时,电流表和电压表均初次出现示数,其大小如图
13。

由此可以判断该电路在(选
填“ ea ” “ab ” “ be ”之间出现了故障(选填“短路”或“断路” )。

待测定值电阻 R x
的电阻值为Q 。

该同学在闭合开关前,遗漏了将滑动变阻器。

(1) 为了验证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这一结论, 小明用剪刀剪去饮料瓶底,
在瓶盖上扎一小孔,然后用细线系住吹起的小气球,通过瓶盖上的小孔将气球拉入 瓶内,将瓶倒置,用手堵住瓶盖上的小孔,再向瓶内注水,如图
到实验目的,小明接下来应通过调整气球在水中的深度,同时观察气球的。

画面 水滴已运动 的时间t(s)
水滴下落的 距离h(cm)
第8帧 0 0 第10帧 0.1 5.0 第12帧
0.2
20.0
第14帧
第16帧
0.4 79.8
26. 为了定性研究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特
点, 瓶、剪刀、细线、几个大小不同的气
老师要学生准备了如下器材:透明塑料饮料
14所示。

为了达
C
U12 S13
(2)
为了研究气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用剪刀剪去饮料瓶底,将气球按图
15反
扣在瓶口。

将另一气球割开,用细线和气球膜封住饮料瓶底部,分别用手向下拉瓶 底的膜(图16)和用手向上压瓶底的膜(图 17),发现了瓶内的气球体积出现了图 示的变化。

小华针对此现象,作出如下推断,他的推断与实验现象不相符的是 A •大气压强随着气球的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B •气体的压强随着气体的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C . 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随着气体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D .因气球内的气体与大气相通,所以气球内的气体压强就是大气压
(3)
小丽也按图16、图17重复小华的实验,发现气球的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

小丽将 整
个装置放入水槽中,很快找到了实验失败的原因,其原因是。

(4) 在靠近塑料瓶底部的侧壁开一个小圆孔,用胶带封住小孔,接着拧开瓶盖,往瓶中
加入水,然后撕去胶带,水便从小孔射出,如图18,在瓶内水面不断下降的过程中, 水的射程将;如果往瓶中加水至图
18所示水位,再拧紧瓶盖,撕去胶带,小孔中
射出的水流速度逐渐变慢直至停止,那么在撕去胶带后,瓶内气体压强 A .先逐渐变大,后保持不变 B .先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 C .先大于大气压强,后小于大气压强
D .一直变大
四、综合题(本题26分。

解答部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示步骤。


27. ( 3分)某同学用一只装有 2 g 水银的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 若温度计示数上升 了 50C ,
则温度计内的水银吸收了多少热量?
28. ( 7分)有报道说:台湾某厂商发明了一种“手机自生能”特制电池,它由固定线圈、
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铁和充电电池组成。

上下左右摇晃手机, 小磁铁便在线圈内转动而产
生电能,充电电池同时将这些电能贮存起来。

每摇晃一分钟这种手机可通话两分钟。


果将手机上下摇晃一次,相当于将 0.01kg 的重物举高0.2m ,每秒约摇晃一次。

(1) 这种装置能自生电能依据了原理。

(2) 将手机上下摇晃一次,人对手机做了多少功? (3)
根据该报道,手机使用时的功率约为多少?
29. ( 7分)20XX 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 8.0级大地震,造成数十万人伤亡 和大量建
筑物倒塌,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1 )在汶川地震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使用了一种雷达生命探测仪。

它的工作原理是:
雷达信号发送器连续发射 (填“声音”、“光”或“电磁”) 信号,对一定空间进 行扫描,接收器不断接收被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并对返回信号进行处理。

(2) 地震时,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

地震波中的纵波使地面发生上
下振动,而横波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

在距离震中数十公里的极震区,人们
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
而远在一千余公里
U14 E117
之外的湘潭,我们只感到明显的水平晃动。

据此可以推断: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时,地震
波中的纵波
A .比横波传播速度小
B .比横波的能量衰减得慢
C .比横波传播速度大
D .传播振动,而横波不传播振动
(3)6月7日,据中央电台报道,唐家山堰塞湖的湖水开始漫过湖坝泄流槽面,坝体水位已达740m。

由于坝体承受着太大的湖水压力,部分湖坝已出现了管涌,随时都可能溃决。

请问此时坝体底部每100m2承受了多大的湖水压力?
30 . (9分)图19是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的光控电路。

“控制电路”由
光敏电阻R、磁控开关L、定值电阻R。

、电源^等组成,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 时,磁控开关的磁性弹片相互吸合。

“工作电路”由工作电源U2 (U2 = 20V)、发热电阻R1 (R1= 5门)和R2 (R2=15 门)组成。

问:
(1 )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小于 20mA 时,“工作电路”中的R i 两端的电压是V ,它消 耗的功
率是W 。

(2) 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等于 30mA 时,“工作电路”中R 1两端的电压是V 。

(3) 已知光敏电阻R 的阻值随照射在光敏电阻上的光强
E (表示光照射的强弱的物理量,
单位cd )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20所示。

如果照射在光敏电阻 R 上的光强,则光敏电 阻R 的
阻值增大,磁控开关产生的磁性将(均选填“变强” 、“变弱”或“不变”)。

(4)
如果“控制电路”中的线圈阻值 R L = 1"、R o = 140, -
U i =3V ,那么照射在光敏电 阻上的光强在什么范围内时,磁控开关的磁性弹片相互吸合?
图19 图20
r \
\


*
-

工作电路
控制电路
R
R/Q
18.0
15.0 12.0 9.0 6.0
3.0 0
1.0
2.0
3.0
4.0
5.0
6.0 E/cd
湘潭市20XX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错选或未选的得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B A D A C B D C B C C A A B D
、填空题(本题共24分,每空2分。


16•凸17•惯性,小18. L i 19.S,减小20.向上运动,动或机械(写一个即可)
21. A,8 22. 200,80%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0分,除关系图2 分外,其余每空为1分。


23. 不变,不变,变大
24. (1)0.3,45.0 (在44.7 至45.3 之间均可)
(2)正确,1
(3)成正比。

h和t2的关系图如右图。

25. bc,断路,4,调到最大阻值处(或滑片P移到A或
C端、接在B端接线柱的导线接到A端。

答一种情形,表述
合理即可)
26. (1)加水(或拉线、细线。

表述合理即可),体
积变化(表述合理即可)
图1
(2) A
(3)装置漏气(表述合理即可)
(4)减小,B
四、综合题(本题26分。

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示步骤。


27. 本题共3分
Q =cm (t-t°)(1 分)
3 -3 小
=0.14 M0 J/(kg °C-) 2(X10 kg 為0C (1 分)
=14J (1 分)
28. 本题共7分
(1)电磁感应(1 分)
(2)W = Gh
=mgh(1 分)
=0.01kg X0N/kg X.2m(1 分)
=0.02J(1 分)
(3)每摇一分钟贮存的电能是
W 总=0.02J/s 6X s
=1.2 J (1 分)
P=W/t
=1.2 J/120S (1 分)
=0.01W (1 分)
29. 本题共7分
(1)电磁(1分)
(2) C (2 分)
(3)p = ;-gh
=1.0 X O3 kg/m3 X1ON/kg 网40 m (1 分)
6 八
=7.4 X O Pa (1 分)
F = p s
=7.4 X06Pa X00 m2(1 分)
8
=7.4 X0 N (1 分)
30. 本题共9分
(1)5, 5 (2 分)
(2)20 (2 分)
(3)变弱,变弱(2分)
(4)由题意可知,要使磁控开关的磁性弹片相互吸合,则控制电路的电流要大于或等于20mA。

由欧姆定律,R 总=U/I=3V/0.02A=150 Q
可知控制电路的总电阻要小于或等于150Q O(1分)
此时光敏电阻R= R总一R0-R L=150 Q- 140Q- 1 Q =9 Q(1 分)
由图19可知,对应的光照强度为2cd。

因此,当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2cd时,磁控开关的磁性弹片相互吸合。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