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述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5年5月 165
经验交流
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述略
张 军 刘卫霞 钱玉飞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人民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目的:简要论述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

方法:根据近年来有关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方面的文献资料。

结果:丹参成分主要有水溶性及脂溶性 2 种,其药理作用不同各有侧重,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都具有重要影响。

结论:丹参的药理作用比较稳定,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医学效果,不仅具有广阔的研究价值还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丹参;心脑血管疾病;进展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09-0165-01
丹参味苦微寒,在中医治疗中具有止痛化淤、通络活血、除烦清心的效果。

主要用于胸腹刺痛、月经不调、肝脾大、疮疡肿痛、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临床中常用于冠心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比较良好的疗效,但若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慎用,目前已被研究证实具有活血化瘀等药理活性。

复方丹参片、丹参注射液等都是较常用的丹参制剂,并被临床应用于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治疗。

1 丹参的主要成分
目前,对丹参已鉴定分离出其所含有的 50 余种成分,在有效化学成分上可分为脂溶性与水溶性2 大类。

脂溶性成分主要是多种菲醌衍生物,水溶性成分有β-谷甾醇等。

另外,脂溶性丹参酮类能具有抗菌、血液循环及消炎等作用;而水溶性丹参酮类具有抗血栓形成、抗凝血、抗氧化及保护细胞的作用。

2 丹参的药理作用
2.1 对心脑血管的作用
保护心肌:丹参能够扩张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实验性家兔离体心脏的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流血量。

丹参素能够对合成内源性胆固醇进行抑制,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

通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阻止而实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丹参可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降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另外,还有其他机制能够说明此作用比较稳定,药理试验表明水溶性丹参素比复方丹参片中所含脂溶性丹参酮高,水溶性丹参素对于合成细胞内源性胆固醇、阻断羟自由基、避免脂蛋白氧化,以及养血化瘀、通脉活血、抗血栓等具有重要作用。

丹参作为氧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抑制再灌注时心肌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而使心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基本不会损伤心肌细胞膜,避免Ca2+内流,可作为保护缺血心肌、减少异常电活动与心律失常的重要基础。

丹参水溶性成分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预防作用,能明显缩小左心室心肌缺血面积。

减轻心脏循环障碍:丹参能使因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脏循环障碍不断减轻,避免梗塞区内毛细血管具有损伤。

利用对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心肌梗死模型结扎,缩小患者的心肌梗死范围,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较好;对冠状动脉给药能有效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与双嘧达莫片具有比较类似的临床疗效。

2.2 对消化系统作用
有关实验结果显示,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与活性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活性氧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胃黏膜细胞,抗氧化剂对消化系统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丹参可利用对胃黏膜供血的改善,使胃黏膜防御增强,预防溃疡产生或促进其愈合,使胃黏膜损伤减轻。

对于黏膜血流供应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丹参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机制就是对胃窦运动的降低。

2.3 抗菌消炎
丹参提取物的抗菌消炎作用比较明显,对霍乱弧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丹参酒浸剂对某些致病性真菌及抑制霍乱弧菌的生长,尤其是对感染性及炎性肿胀的抗炎作用较有效。

2.4 抗肿瘤作用
丹参酮作为抗肿瘤的有效成分,有利用杀伤肿瘤细胞、诱导分化及凋亡等机制使其抗肿瘤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临床恶性肿瘤治疗一种新方法就是诱导分化,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为正常细胞,而不杀伤正常细胞。

2.5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丹参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丹参水提液能够明显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并随剂量增大而作用更为明显,还具有催眠、镇静、抗惊厥作用,使大脑皮质自主活动产生的振幅减小,进一步抑制丘脑后核疼痛放电。

3 讨论
丹参能够对心血管疾病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因为丹参内的抗凝因子对冠状动脉扩张具有帮助,能够让人体内环境微循环得到改善,冠心病以及其他的心血管疾病都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

丹参临床中的抗氧化性强,对缺血部位的自由基清除效果明显,因此患者的心肌缺血耐氧化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患者不容易受到脂质氧化的损伤,对心肌细胞自我修复具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对内环境起到改善效果,降低血栓的产生几率。

丹参对心肌细胞的保护效果比较好,可以预防缺糖损伤,降低心肌细胞酶的损伤,避免心肌细胞减少,缓解心绞痛症状。

丹参对患者的细胞外增殖能力和迁移粘附能力有所提升,血液流变性改善,不容易出现动脉硬化的症状,为患者的病情提供了改善,控制了发病。

丹参还可以改善细胞内部钙离子的工作状态,遏制钙离子的超负荷工作,保证钙离子在正常交换之后不滞留在细胞内,降低细胞钙离子浓度,能够对血压起到降低的效果,因此高血压症状也有所改善。

目前,丹参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比较突出,在很多的医院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推介药物,丹参药理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因此临床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这些都说明了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优势比较多,为临床应用该类药物提供了依据,以后的丹参药学研究更加深入,将会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

在研究中我们需要严谨,对目前丹参治疗的一些争议进行消除。

丹参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比较广泛,笔者认为其更大的价值还有待于发现,需要更加深入的额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尽快寻找到其潜在的药理效用,让临床应用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杨家茂,毛巧芳,黄红葵.复方丹参滴丸配合降糖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6例[J].世界中医药,2010(01) [2]陈辉,邵跃斌,黎庆梅,段朝辉.灯盏花、丹参液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抑制作用的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21).
[3]蒋龄周,刘跃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09).
[4]李京爱,朴明玉,刘国节.复方丹参注射液致新生儿口唇疱疹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