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的经理人争当与时俱进的新型农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人之路田里的经理人
争当与时俱进的新型农民
一提到农民,大家脑海中可能一下子就会浮现出在烈日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汉模样。
但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涌现出一大批新型农场、合作社等,不少年轻人也回归田园,通过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撑起了农业的一片天,农业经理人这个职业应运而生。
日前,记者来到德化雷峰镇雷峰村的“2020年福建省优质稻新品种示范片”,看到这里的水稻长势喜人。
炎炎烈日下,一架农用无人机在稻田上空快速来回喷洒农药,今年54岁的陈高明和他
27岁的儿子陈德峰则在树荫下操控着无人机。
与时俱进无人机喷药一天顶20个人工
“这架无人机能装7.5千克的农药,1桶可以喷洒5亩地,平均1分钟1亩。
用无人机打农药,1天打完200亩地是很轻松的事,差不多可省20个人工……”德化县三珍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高明望着稻田说。
和以往只管埋头苦干的传统耕作方式不同,陈高明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设备。
2014—2017年,他到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进修学习;2018年开始,他每年都会邀请省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到稻田里进行技术指导,还相继购入新型设备用于农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9月,合作社选送的大米在福建省第五届地产优质米品质鉴评活动中荣获金奖,这片200亩的稻田,也在今年6月被福建
省农业农村厅挂牌命名为“优质稻新品
种示范片”。
目前,合作社有社员128户,流转承
包土地2000多亩,种植优质稻(有机米)
并轮作蔬菜、马铃薯,同时大力发展巴
马香猪、黑鸡养殖等,带动了瑞坂、长基、雷峰等村包括26个贫困户在内的
1250个农户实现增产增收。
守望田园5口人守护500多亩农田
陈高明是雷峰镇瑞坂村人。
瑞坂村
原本有20余户百余人口,后来众多村民
纷纷搬至德化城关定居。
如今这里只剩
两户人家,一户是陈高明一家,家里有
父亲、妻子、儿子,另一户是一位不愿
搬出大山的老人。
官洋家庭农场位于四
面环山的一处平地,一栋三层小楼住着
两户5人守护着青山脚下500多亩的农田。
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官洋家
庭农场主要种植有机蔬菜和优良红米水稻。
2013年陈高明创办了香猪养殖场,2017年创建了个棘胸蛙养殖基地,未来,他将打造戴云山生态立体创业基地,发
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
生态种养构建良性循环的现代农业
在家庭农场内,一大块稻田长势偏弱,还有杂草。
陈高明解释,为申报绿色
无公害基地,做高端农业,他们在专家指
导下,停施除草剂和化肥,采取“靠天收”
和休耕的方式让土地休养生息。
“今年上半年已经出栏了近百头小香
53
2020.11/
能人之路·市场
东小伙鸡棚里种月季名播四方
猪。
这些猪吃着自产的玉米、地瓜、青菜、米糠等绿色饲料长大,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
”陈高明说,猪产生的粪便通过干湿分离并经无害化处理作为肥料,可以随水灌溉周边的农作物,这样就建立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
2017年,陈高明还与儿子在农场的有机稻生产基地内搞起了“稻虾共生”,让小龙虾在觅食活动中松土、活水、通气,消灭有害的幼虫,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谈起未来的发展,陈高明很有信心地说,现在自己的儿子陈德峰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与村民们一起发展现代农业和养殖业。
如今陈德峰已是一名熟练的农机手,不仅在耕种收割季节能与父亲一起劳作,还积极申报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接电商平台,将优质农产品远销各地。
(摘自《东南早报》)
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秦庄行政村申海村,有一位现年31岁的小伙申成龙,放着城里每月1万多元的工资不挣,执意返乡创业,将蛋鸡养殖场和生态农业栽培结合起来,硬是将月季这种随处可见的鲜花插在了鸡粪上,每年获利几十万元。
8月19日上午,天下着小雨,笔者来到了申成龙所在的月季种植场。
放眼望去,一片绿海之中,那颜色各异、千娇百媚的月季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花枝乱颤,清香四溢。
皮肤黝黑、身材瘦长的申成龙热情地迎上前来,向笔者介绍起他的“宝贝”。
“我目前种植的月季共有10亩地,300多个月季品种,主要通过线下和网上销售,客户遍及全国各地,价格一般在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之间,很受城乡客户欢迎。
”
申成龙2006年在菏泽中专毕业以后,先是到无锡市一家电子厂工作,后来又从事过台灯代加工、藤椅编制等工作,也没能挣到钱。
2016年,申成龙认识了一个名叫杨自刚的专家,带他到杭州宅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工。
在这里,申成龙跟着人家搞设施农业,学习花卉、蔬菜等观光农业的造型、管理、布展技术。
经过3年的刻苦学习,申成龙系统地掌握了设施农业的管理技术,跟着老师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来回穿梭,月薪达1万多元,成为村里打工族中的佼佼者。
2019年底,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申成龙产生了在家创业的念头。
经过多方考察,他把目光盯在了花期长、需求量大、效益好的树状月季种植上。
而在申成龙的父亲申传根看来,儿子放着城里体面的工作不干,非得回家种花,纯粹是瞎胡闹!更令申传根闹心的是,儿子竟然要他拿出钱来,在自己的鸡棚里种花。
申传根想,月季和鸡粪,一个“香喷喷”,一个“臭烘烘”,非得将月季插在“鸡粪”上,这不是典型的瞎胡闹吗?因此,当申成龙说出自己想法时,申传根说什么也不答应。
申传根有自己的理由:自己养蛋鸡,靠着勤劳肯干,已经
54
/NONGCUN XINJISHU/农村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