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公共伦理学》_100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察中,仅仅做到了廉洁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他必须在廉洁的同时也积极自觉地做到勤
1097
政。所以,廉政需要得到勤政的补充和支持。
2. 行 政 人 员 的 公 正 意 识 的 意 义 表 现 在 哪 些 方 面 ?
第一,行政人员的公正意识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做出公正的行政行为选择的前
提;第二,行政人员的公正意识要求行政人员必须办事公道,不御私情,平等对待不同身份、民 族、性别和不同宗教信仰的行政相对人 o
3. 如 何 理 解 行 政荣 誉 与 责 任 的 关 系 ?
(1)责任一般说来是依法而定或习惯约定的应当作为或不作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后果,违
反了法定或约定的义务,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行政荣誉可以被放弃、被忽视和受到轻视,
而责任则是行政人员必须承担的。责任是底线,荣誉是更高的境界。 (2) 行 政荣 誉 是 行 政 人 员 的 行 政 责 任 、 法 律 责 任 转 化 为 道 德 责 任 的 有 效 途径 。
(3)行政荣誉机制能弥补现实责任机制的缺陷。从行政荣誉的形成过程看,荣誉与责任有 着密切的关系。 (4) 行 政 组 织 和 行 政人 员 责 任 追 究 的 主 要 形 式 之 一 就 是 剥 夺 行 政荣 誉 。 四、论述题{两题中选 f乍一题。共 2 0分)
1.联系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方面的问题,说明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 建设方向。
1.简述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中廉政与勤政的关系。 廉政是勤政的前提,而勤政则是廉政目标或结果。
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首先应当是廉洁的,只有在廉洁的前提下,勤政才有意义,否则,勤政
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廉洁可以保证公共行政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元私无偏,以维护和 促进公共利益作为行政管理的唯一追求。但是,仅有廉洁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对行政人员的考
)。
1 1. 培 养行 政人 员 的 责 任 意 识 , 首 要 的 任 务 是 (
A. 促 进 行 政人 员 公共性 信仰 的 生 成B. 严 格 控 制 其权 力 的 行 使 c.树立行政人员的道德自主性 12. 行 政 责 任 的 具 体 实 现 主 要 体 现 为 ( )。 D.加大对不负责任行为的惩罚力度
19. 专 门 行 使 行 政权 力 和 制 定 公 共 政 策 的 系 统 是 (
)。
A. 管 理 系 统B. 政 治 系 统 c.行政系统 D.执行系统
)。
20. 认 识 阶 级 社 会 中 的 伦 理 现 象 和 伦 理 问 题 的 最 基 本 的 方法 是 ( A. 历 史 分 析 法 B. 比 较 分 析 法
有: 第一,直接向各级行政机关提出询问、要求、批评和建议。社会各界、各人民团体、群众组 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就行政管理活动中有关问题向有关行政机关提 出询问,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建议和批评。有关行政机关要认真听取,给予答复,不得借故推 臻、回避。这是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的-项具体措施,也是调动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的
有效途径。
第二,申诉、控告和检举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伦理道德失范行为。申 诉、控告和检举是人民群众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有效方式,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 的基本权利。通过这种强有力的监督,对于督促国家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率、克服官僚主义具 有重要意义。
第三,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揭露问题,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力量。
通过社会舆论的宣传、"曝光"等形式,可以充分弘扬正气,揭露腐败、渎职等行政道德失范行 为,从而较好地协助国家行政机关对照自身检查问题,可以对行政人员当中有可能做出错误行 政行为选择的人形成一种强大的威慑力量,有效地制约行政权力滥用。
A.道德责任B.法律责任 c.外部性责任D.消极责任 13. 行 政道 德 是行 政技 能 的 (
A. 现 实 表 现
c.人格特征
)。
B. 主 观 前 提
D. 客 观 基 础
1093
14. 下 面关 于 行 政 良 知 的 表 述 中 , 错 误 的 是 (
)。
A. 行 政 良 知 与 个 人 良 知 、 社会 良 知 在 现 实 中 是 一 致 的 B. 行 政 良 知 是 建 立 在 个人 良 知 和 社会 良 知 的 基 础 上 的 c.从实质上看,行政良知是以个人良知和社会良知为内容的 D. 行 政 良 知 是个 人 良 知 和 社 会 良 知 的 派 生 物 15. 下 面 关 于 行 政 作 风 的 论 述 中 , 正 确 的 是 (
公共伦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 年7 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 2 0分}
1. B
2. A
7. A
12. A
3. B 8. C
13. C 18. D
4. C
9. B
5. C
10. C
6.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 A
16. B
14. A 19. C
15. B
20. C
17. A
二、填空题(每空 2分,共 3 0分)
3. 在 政府 治 理 模 式 走 向 德 治 的 过 程 中 , 治 理 工 具 主 要 表 现 为 (
A. 法 律 制 度B. 伦 理 规 范 c.政策法规 D.行政法规
)。
4. 在 关 于 奉 公 的 行 政 伦 理 规 范 中 , (
切工作的出发点。 A. 代 表 先 进 文 化 的 前 进 方 向
)。
9. 我 国 的 党 纪 处 分和 政 纪 处 分都包 含 的 一 种 形 式 是 (
A. 记 过B. 警告
c. 留 观
D. 降级
10. 下 列 内 容 不 属 于 我 国 政府 行 政 纪 律 六 项 基 本 内 容 之列 的 是 (
A. 政 治 纪 律B. 公共道 德 纪 律 c.政治中立纪律 D.保密安全纪律 )。
1.联系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方面的问题,说明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
建设方向。 2. 试述社 会舆论 在 行 政 道 德评 价 中 的 重 要 作 用 。
1096
试卷代号 : 1 1 8 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0 9 2010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 开 放 本 科 " 期 末 考 试
程中提出的 要求,又体现着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应追求


2. 确 立 和 完 善
是行政伦理观的

3. 行 政 人 员 在 行 政 管 理 活 动 中 需 要
的支持,需要通过开展行政管理活
动展示自己的
能力 o
4. 狭 义 的 行 政 纪律 主 要 是 指
,广义的行政纪律则包括一切组织中由行
D.协调理念 )。
6. 行 政 人 员 在 塑 造 理想 人 格 的 学 习 过 程 中 , 最重 要 的 是 (
A. 政 治 理 论 的 学 习B. 行 政技 能 的 学 习 c. 学 习 方法 的 学 习 7. 授 予 行 政荣 誉 的 最 重 要 、 最权威 主 体 是 ( B 在实践 中 学 习 )。
答题要点:
(1)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
行政伦理监督存在缺位、滞后以及力度欠缺等问题,主要反映在:第一,行政道德评价、监督机
制的多元和无序;第二,评价、监督主体与客体关系错综复杂;第三,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
监督的法治化程度较低,存在着"因人而异"、"对人不对事"等问题。
试卷代号 : 1 1 8 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0 9
座位号
2010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 开 放本科 "期 末 考 试
公共伦理学试题
2010 年7 月 题号

一 一 一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 2 0分)
1.建构政府信任关系的客观求实原则要求政府在行政管理活动中( A. 代 表 公 众 利 益 , 满 足 公众需 要 , 实 现公 众 的 价值 B. 表 现 出 脚 踏 实 地 、 真 抓 实 干 的 工 作 作 风 c.增加政府透明度,在可能条件下尽量多的让公众了解政府的情况
A. 国 家 机关B. 社 会公 众 c. 行 政 人 员 自 身 D. 上级领 导
8. 在 上 级 的 命令 、 法 律 的 规 定 和 公 共 利 益 发 生 矛 盾 的 时 候 , 以 (
的原则。 A. 服从 上 级命令B. 遵 守 法 律 规定
)作为行政行为选择
c. 道 德 判 断
D. 维 护 本 部 门 利 益
了政府的
。主要问题是:


1095
得分|评卷人
三、简答题{每题 1 0分,共 3 0分}
1.简述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中廉政与勤政的关系。 2. 行 政人 员 的 公 正 意 识 的 意 义 表 现在 哪 些 方 面 ?
3. 如 何 理解 行 政 荣誉 与 责 任 的 关 系 ?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两题中选作-题。共 2 0分}
(2) 行 政 伦 理 监 督 机 制 建 设 的 方 向 。 应 从 理 论 和 实 践 两 个 层 面 加 以 改 革 和 完 善 , 主 要 是 : 第一,应加强总体协调,充分发挥整体监督效能;第二,有效的监督、评价必须以监督、评价客体
切实处于被监督、评价之下为前提,并且监督、评价主体的活动不应受到客体的直接制约和干
1.道德价值目标 2. 行 政 人 格 3. 行 政 道 德 4. 政府 中 的 纪 律
5. 政 治 修 养
价值 目 标 道德 服 务 于 行 政 管 理需 要 的 纪 律
作 风修养
6. 整 个 社会 7. 公信 力
道德愿望和 要求 朝令夕 改 执行 不 力
三、简答题(每题 1 0分,共 3 0分}
扰,以保证监督主体能充分行使监督评价的权利,保证监督评价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第三,加强 行政伦理监督与道德评价的法治化,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使各类行政监督评价具 有明确具体的主体权限、法律依据、程序和手段。
1098
2. 试述社 会舆论 在 行 政 道 德 评 价 中 的 重 要 作 用 。 答题要点: (1)社会舆论监督是行政伦理监督的重要形式。社会及舆论监督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
)。
D.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在权力运行中彼此配合协调
2. 政府 信 任 关 系 中 最 基 本 、 最 主 要 的 方 面 是 ( )。
A. 社 会 或 公 众 对 政府 的 信 任 状 况B. 政 府 对 社 会 和 公 众 的 信任 状 况
C. 行 政组 织 下 级 对 上 级 的 信任 状 况D. 行 政 机 构 部 门 之 间 的 信任 状 况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也是我们一
B. 代 表 先 进 社 会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要 求 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c.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092
5. 在 社 会 治 理 体 系 中 , 具 有 统摄 意 义 的 价值理 念是 (
A.法治观念
)。
B.效率观念
c.服务价值理念
A. 行 政作 风 仅 指 行 政人 员 的 个人 作 风
)。
B.行政作风本质上是行政人员的工作作风 c.行政作风与行政人员的个人气质无关
D. 行 政作 风 仅 指 行 政机 关 的 工 作 作 风
16. 在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 行 政 道 德 的 基 本 要 求 是 (
A. 遵 纪 守 法 B.为人民服务 c.廉洁奉公 D. 尽 职尽 责
)。
17. 公 共行 政 中 的 最 基 本 和 最 重 要 的 原 则 性 理念 是 (
)。
A. 行 政 效 率 观B. 行 政法 治 观 c.行政伦理观
18. 市 场 经 济 和 商 品 交换 关 系 是 民 主 的 (
D.行政权力观
)。
A. 制 度 保 障B. 必 然 产 物
c.物质前提 D.客观基础
c.阶级分析法
D.心理分析法
1094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题(请将适当的选项填入对应的空中。每空 2分,共 3 0分)
道德愿望和要求公信力行政人格整个社会 朝令夕改作风修养道德道德
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政治修养政府中的纪律
行政道德执行不力服务于行政管理需要的纪律
1.行政道德是一种权力道德,它既表现为社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运用过
政机构所制定并要求其成员遵守的

5. 对 于 行 政人 员 来讲 , 人 生 修 养 应 着 重 从 三 方 面 进 行 : 第 → ,
;第二,道
德修养;第三,

6. 行 政 伦 理 规 范 在 本 质 上 是
对行政人员基于公共秩序所提出的

7. 在 现 实 的 行 政 过 程 中 , 公 共 政 策 方 面 存 在 的 一 些 问 题 影 响 公 共 政 策 的 效 力 , 严 重 破 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